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卫平
(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4500)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分析了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以期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经济,保证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业环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5-0201-02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ZHANG Wei-ping
(Agricultural Serve Center of Qingshui Tujia Nationality Town of Yunyang County in Chongqing City,Chongqing404500)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in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The existing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use the natural resources rationally,develop agricultural economic,ensure the food security.
Key words agriculture environ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s
农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增加了投入,减免了农业税,推广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因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8年获得丰收,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达51400万t,使全国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稳定[1-2]。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幅增加,诸多环境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3-6]。

1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1.1耕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地矛盾突出
我国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耕地仅为1.23亿hm2,而2003年为1.3亿hm2。

人均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仅人均0.094hm2。

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亿人,且仍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在不断增加。

耕地不断减少与人口逐年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绝对过剩,粮食缺口不断扩大。

此外,由于科学用地水平低,对耕地投入少,长期不注重养地与用地结合,导致耕地变质,土壤变质,大部分耕地属中低产产田(土),出现肥力衰退、耕地质量下降、水肥气热不协调等情况。

由于林草植被逐年减少,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荒漠化面积每年扩大到2460km2;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石灰岩地区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广西溶蚀面积占山区的47%,其面积为4.73万km2,大量草场和耕地面积由于土地石漠、荒漠化而逐步增大,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区域贫穷面貌难以改观。

1.2水资源缺乏,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世界严重缺水国家共13个,我国是其中之一,人均占有量为2098m3,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中居88位,水资源总量2.5万亿~2.8万亿m3。

粮食安全得不到保证,农业得不到灌溉而歉收均是由于水资源缺乏导致的,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也给人民生活造成困难,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水资源缺乏较严重。

全国因山火、病虫害、毁林开荒、建设等原因,每年损失林地面积约44万hm2。

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仅为6%,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为20.36%,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27%,我国目前约有19545.22万hm2的森林资源。

由于森林植被遭破坏而呈减少趋势,土地失去了蓄水保土作用,绿色水库遭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溪河断流程度。

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局部呈增加,但整体仍在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

近50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我国耕地面积减少267万hm2,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8%,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每年流入江河泥沙达50亿t,相当于4000万t化肥。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旱灾害频繁,使长江黄河下游成为“悬河”,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贫瘠、河床升高、塘库泥沙淤塞等现象发生。

1.3水土污染严重,制约粮食安全,影响人们健康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的速猛增长,使我国水土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要喷施农药138.6万t,施化肥4636万t,塑料薄膜630万t,人畜粪便排放38亿t,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616亿t,使我国水土受到面源污染。

据有关调查资料,全国逾1200条河流中有逾850条河流受到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的占60%左右。

广州市供水困难是由于珠江水质恶化引起的,供水困难也造成人民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湖北省襄阳市峦河,四川省岷江成都段水质检测发现,鱼草不生,臭气难闻。

水体污染使我国130多个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如太湖地区化肥用量600~800kg/hm2,水质为4~5类,造成兰萍暴发,农业只能靠污水灌溉,白色塑料污染和Hg、Zn、Pb、Cr、Cu等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造成全国每年粮食减产1000万t,目前全国有2000万hm2耕地受到污染。

1.4农村缺劳力,水利年久失修,防洪抗旱能力弱
目前,全国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壮年有2.0亿~2.5亿
作者简介张卫平(1974-),男,重庆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6-04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5期
201
农业环境监测站/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5期
(上接第200页)
2.4物理净化方法
景观水体净化有效的物理方法有清淤和水位调节2种
方法,清淤是为了抑制淤积泥沙中氮、磷的释放而污染水体;定期补水进行水位调节是为了稀释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只能起到稀释作用,不能改变污染物的性质,只是为进一步的净化创造了条件。

定期补水对于景观水体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5综合治理
无论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还是其他污染,其治理都是
一个较为困难、繁琐的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彻底解决办法,要想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大力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
保护母亲河,还全体市民一个碧波荡漾、小桥流水、草长莺飞的美好自然生活环境。

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控制企业排污;同时有关企业应加大投入,革新工艺,提高中水及再生水的重复利用,有效降低废污水排放。

三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达标排放,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主要是职能部门加强监管,使各种制度、措施切实落实到位。

3参考文献
[1]杜文华,芮旻,徐斌.城市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J].环境保护
科学,2004,4(2):11-14.
[2]许俊.浅谈城市景观水体污染的防治[J].安徽林业,2010(3):36-37.[3]陈晓强,刘若鹏,王鹤立.景观水体型生态屏障对微污染水体净化效
果的现场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37(9):80-83.
[4]周洪生.浅析景观水体污染处理[J].技术与市场,2011,18(7):477-478,480.
!!!!!!!!!!!!!!!!!!!!!!!!!!!!!!!!!!!!!!!!!!!!!!!
人,农村从事土地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挑塘修堰等笨重的体力劳动无人干,造成土地荒漠,水利年久失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旱能力差,制约了粮食安全。

2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2.1
发展庭院经济
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村镇庭院,可采取养
殖—沼气—种植的生态模式发展果园、花卉、畜禽生产,该种模式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我国村宅占地666万hm 2,有逾2亿农户,庭院经济发展具有生态环保、便于管理、增加收入等优势,也为城市人民提供了无污染的食品。

2.2提高人口科技素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表面上看人口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课题,但是实际上
其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

必须把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相结合,努力提高人口科技素质,搞好干群生态经济教育,对人口数量予以严格控制,加强计划生育管理。

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住房紧张、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土地过度开发等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边远山区陷入了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

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方向,而我国由于人口增长已超过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贫困问题仍然突出,儿童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人口素质低的现状无法避免。

2.3水土污染防治
广大人民群众是污染防治的主体,污染防治要从提高
人们环保意识抓起,加强《环保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

要做到“谁污染、谁治理”,必须要借助政府力量,从立法角度着手解决。

对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建立污水拍卖市场,将治污染权作为商品流通,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促使企业主动治理,从而减少国家经济投入,降低污染。

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从而转变污染末端治理模式,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加强城市治理工业“三废”的力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城市工业布局。

采取环保措施进行农业生产,将沼气净化池在农村进行大力推广,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控制化肥农药用量,改施有机肥。

目前农业生产上减轻白色污染,组织废气塑料回收,推广秸秆覆盖替代地膜覆盖栽培,改善生态环境。

2.4稳定耕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逐步提高耕地质量,保持耕地在总量上相对平衡,增施
有机肥,大力推行秸秆还田、冬闲田种绿肥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同时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加强,对中低产田(地)进行改造。

我国人多地少,发展农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粮食安全,与此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改善。

为保持耕地播种面积稳定,对基本农田要保护,坚持耕地“占一补一”的原则,对耕地的占用进行严格控制,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必须采用经济、法律、政治手段依法予以整治。

2.5发展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
经济效益。

把经济建设的核心放在林业建设上,因地制宜,建设好用材料、经果林、水保林、长防林等林地建设,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植被含蓄水源的作用,扩大生态空间,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建好绿色水库。

对不同坡度的林地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25°以下的缓坡地建成梯田梯地,防止水土流失,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实行合理运作,提高土地耕种指数,推广良种良法,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从而保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

对>25°的坡耕地区实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举措,逐步实现退耕还林,按林药间作、果粮间作、林草间作、林粮间作模式种植,推行农业复合经营。

针对我国水土流失、森林破坏严重的特点,必须采取荒山绿化、封山育林、种树植草等措施,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充分发挥江河上游森林的生态功能。

3参考文献
[1]张少兵,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我国对策[J].农业现
代化研究,2008(3):204-207.
[2]陈春霞.中国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西部
科级,2010(32):42-44.
[3]陈世德,唐治诚.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对策[J].中
国西部科技,2008(21):39-41.
[4]张勇,何文,高霞,等.汉中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应用调查与评价[J].农
业环境与发展,2012,29(2):24-26,32.
[5]张飞,孔伟.洪泽湖周边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变化分析[J].农业环
境与发展,2012,29(2):65-68.
[6]华涛.论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J].珠江水运,2012(6):80-81.
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