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语文复习第三讲 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鉴赏古代诗歌形象(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
第三讲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记忆蓄积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九类人物形象
【跟踪训练】
1.判断下列诗句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①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
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③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
④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⑤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
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题葡萄图》)
【答案】①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②孤僻高洁、乐观浪漫、与世无争的诗人形象。
③英姿飒爽、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
④寄情山水、超脱红尘、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形象。
⑤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⑥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六类意象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5.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
.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跟踪训练】
2.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
请根据特征写出事物名称,或根据事物名称写出其象征含义。
①________: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
②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有节或虚心。
④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花: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鸿雁、鱼、青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鹃啼、猿啼、鹧鸪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乌鸦、秋风(西风)、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绝尘脱俗、高洁傲岸。
⑩蟋蟀: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松②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
③竹④忠贞的爱情或高洁坚贞的品行。
⑤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
⑥信使,借以表达思念、思归之
情。
⑦悲苦,营造凄凉悲苦的氛围,表达难言之悲切。
⑧肃杀、悲愁、衰败、残破。
⑨雪⑩怀人,准备寒衣、怀念征人。
三、古代诗歌中常考查的意境特点
【跟踪训练】
3.概括下列诗句的意境类型。
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其
一)》)
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⑤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王维《新晴野望》)
【答案】①明净绚丽②冷寂寥廓③昂扬开阔④清冷萧条⑤生机盎然
分类突破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另一类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常见设问】
1.(2017·课标全国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2014·山东)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2014·江苏)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4.(2013·重庆)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5.(2012·江苏)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从三个角度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角度一,看背景。
关注诗人生活的时代,关注诗人创作的人生时期,关注诗歌后面对背景的注释。
角度二,看描写。
对人物形象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直接描写;烘托、陪衬人物的侧面描写。
角度三,看意图。
关注诗中双关、象征等手法,挖掘明言此而实言彼的语句,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
【答题步骤】
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
借助“4大思考角度”,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
概括多种性格和形象身份。
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诗句,抓关键词,要点化分析形象特点。
第三步,概括形象意义。
点明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此步骤有时不涉及)
【满分答案】
(2014·山东)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①行为洒脱。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典题示例】
例1.(2017·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读懂诗歌】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解题流程
(1)从背景看:由注释①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苏轼时知
杭州,兄弟相隔千里。
从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可知写此诗是为弟弟壮行。
(2)从描写看:“云海相望”“那因远适更沾巾”。
虽天各一方,无法送行,但不会“沾巾”,显得乐观。
(3)从意图看:苏轼是豪放派词人,首联中“那因远适更沾巾”表现了其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自主尝试】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概括性格特点)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具体分析性格)
【跟踪训练】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
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然自得。
②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
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趣高雅。
③乐于独处,而能珍视友情。
诗人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
如此题是只身独处的自得其安宁之乐的读书人形象,从“犹对群书拥敝袍”可以看出是在宁静的环境中的自得其乐的读书者的形象,同时从题目“和仲蒙”,也能看出诗人是对友人的挂念,也可看出是珍视友情、有情有义的形象。
从“大寒须遣酒争豪”也可以看出是胸怀豪迈的形象。
题型二鉴赏事物形象
诗歌的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意象。
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高考设题角度一是理解意象含义(内涵),二是分析意象的作用。
考查角度1 理解意象含义(内涵)
【常见设问】
1.(2020·课标全国Ⅲ)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2013·江西)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3.(2013·山东)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2012·天津)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5.(2011·山东)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答题技巧】
理解意象含义(内涵)“3方法”:
1.积累古诗中常见意象的寓意
意象的寓意是古今文人在长期的创作中约定俗成的,如松、竹、梅分别象征傲岸不屈的精神、高风亮节的品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
如“梅”既有传统文人的高洁清雅,还承载了诗人赋予的特殊象征意义,这需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体会。
2.要准确把握意象在诗歌中的特征性用语
这需要考生积累记忆,也要求考生针对诗歌内容加以选择。
如诗人在描述核心意象“梅”时,常拟人化地表现梅花遇雪、不与群芳争春、无人欣赏的寂寞、引发诗人乡愁等重要特点,使之极为生动形象,感人至深。
3.要明确命题的要求
要明确命题是要求回答意象的寓意,还是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还是表现意象的方法,还是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等。
如果要求回答梅花寓意,就从梅花角度陈述,如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悼惜年华等;如果要求回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就要从诗人的角度陈述,如表达诗人不畏权贵、傲岸不屈、清高
孤傲、不与凡俗争宠、感慨年华流逝、珍惜友情等;如果要求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除了阐述梅花的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外,还要阐述表达效果,如表达情感含蓄蕴藉、真挚感人等。
【答题步骤】
理解意象含义“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表层特点(自然属性)。
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形态、色泽及所处的环境等)的词语,概括其外在特点。
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
找出“物”与“人”品格的连接点,结合诗句分析。
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社会属性)。
依据物象内涵,注意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点明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情感或表现的寓意。
【满分答案】
(2013·江西)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典题示例】
例2.(2020·课标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读懂诗歌】
日常盛有粗茶淡饭的餐盘让人眼前一亮,只见那鲜嫩洁白如襁褓中的婴儿的苦笋并列摆在盘中。
一直都知道苦笋天性正直,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品行与生
俱来。
我看苦笋正如唐太宗看到魏征一样,不觉其苦,反倒觉得其妩媚可亲,告诫孩子们千万别把这些鲜嫩的苦笋拔出太多。
像苦笋这样的人才,自古以来就需要慢慢养成,让他们自由成长,直面风雨。
解题流程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表层特点。
根据“骈头脱襁白玉婴”可知,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根据“苦节乃与生俱生”可知,苦笋口感苦涩,令一些人不喜欢。
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
根据“极知耿介种性别”可知,苦笋性格耿介,与别的品种不同。
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
苦笋“苦节”“耿介”的特点,与魏征刚直方正的品格相似。
【自主尝试】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跟踪训练】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
秦观①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特点:“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
用意: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解析】对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理解,不仅要抓住其自然属性,还要从自然意象的社会属性出发,知人论世,找出作者写自然意象的深层目的。
本词开头两句赞咏碧桃天生丽质、幽独不凡的高雅品格。
“乱山深处”表现碧桃地处荒僻之所,
显示这仙品托身非所。
“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说尽管它具有仙品高格,却没有人来欣赏,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
联系注释,这正是词人“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的写照。
由此可见,其用意是以花自喻,借物抒情。
考查角度2 分析意象作用
【常见设问】
1.(2020·新高考Ⅰ)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2018·课标全国Ⅱ)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2·山东)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题技巧】
准确分析意象作用的4个思考角度:
1.营造意境
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种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
思考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如冷清的意象营造的是凄清的氛围,奠定的是伤感的情调。
2.表情达意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
3.衬托人物
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二是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4.结构作用
或为前后照应,或为全诗线索。
【满分答案】
(2018·课标全国Ⅱ)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
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典题示例】
例3.(2020·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读懂诗歌】
现在正是兵荒马乱之际,我困居柴门,年老又多病。
天天读着您的诗度过难捱的时光,想到即将与您离别,怎不叫人惊心伤神!暮色沉沉中,天地一片广阔,我与您在蜀地作别,您回到襄阳时正值春天,地阔天高再难以相见。
希望您回到故乡后,替我在年高望重的人当中寻找贤人庞德公的踪迹。
解题流程
第一步:确定思考方向。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意象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来分析峨眉、岘首两座山在诗中的作用。
第二步:分析意象内涵。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本诗是以两山代指两人。
第三步:分析意象作用。
“地阔”“天高”两词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
“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岘首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
通过写两座山不同之景,写出相隔之远,
突出牵挂之深,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自主尝试】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跟踪训练】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①
刘禹锡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老骥”和“鸷禽”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借“老骥”和“鸷禽”的形象自况(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是壮心不已的情怀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有“老骥”“鸷禽”“朔风”“秋霜”“远道”“层阴”“绝塞”“华林”,这些意象为读者勾画出了“老骥驰骋”和“雄鹰翱翔”两幅画面,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奋力的呼喊,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诗中着力刻画的“老骥”“鸷禽”这两个意象,实际上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老骥”“鸷禽”来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此刻身处逆境,但是仍壮心不已的情怀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
题型三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
考查角度1 画面描述
【常见设问】
1.(2020·天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2.(2019·天津)“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2018·天津)“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2017·天津)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2015·安徽)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步骤】
画面描述“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画面。
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二步,描绘画面。
描绘时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定忠实于原诗歌,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三步,分析情感。
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可以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满分答案】
(2019·天津)“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满分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典题示例】
例4.(2020·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①归。
【注】①饷田:到田间送饭。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读懂诗歌】
绿色藤蔓的光影映照着门扉,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路顺着墙角蜿蜒向前。
近来雨水很多,庭院中的果子掉落腐烂,田里的稻子已经熟了,水边的禽鸟很是肥美。
家家户户酿造香醇的美酒准备祭祀,远处传来的一阵阵捣衣声送走了落日的余晖。
忽然听到清脆的笛声从牛背上传来,是谁家送饭的人回来了呢?
解题流程
第一步:描绘画面。
“酿酒迎新社”,写农人为准备社日的祭祀活动而忙于酿造美酒,这句呈现出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遥砧送暮晖”,写远处传来的捣衣砧送走了落日余晖,显现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二步:概括画面总体特征。
颈联描写出繁忙、充实、安宁、祥和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
【自主尝试】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跟踪训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①
白居易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②心情老,吴公③政化新。
三川④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注】①李尹侍郎:李绅,新任河南尹。
②疏傅:西汉疏广、疏受叔侄曾分别任太子太傅、少傅,称病引退后,用皇帝赐给的金银在家乡广设学馆,从不收取学子分文。
③吴公:汉孝文帝时的河南太守,他能行善政,号称天下第一。
④三川:洛阳。
本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诗歌描绘了诗人站在天津桥上看到的一幅清新画面:经夜的雨,将天津桥洗刷得干干净净,没有了泥土和灰尘。
雨后初晴,太阳升起,迎接早夏的到来;直到夕阳西下,诗人散淡而归。
【解析】描绘画面要抓住景物特点。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需要抓住“宿雨”“无泥”“未有尘”分析,一夜的雨把天津桥冲洗得很干净,没有泥尘。
“初晴迎早夏”,雨后初晴,迎接早夏的到来;“落照送残春”,“落照”是夕阳,“残春”表达惜春之情。
考查角度2 意境赏析
【常见设问】
1.(2012·湖南)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2.(2012·山东)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题步骤】
意境赏析“四步骤”:
第一步,筛选诗歌中的典型景物(意象)。
筛选标准:(1)体现诗歌风貌(2)构成和谐统一画面。
第二步,描述诗歌中所呈现的图景画面。
(1)具体环境(2)主体形象(作者重点描摹的景物)
第三步,概括画面氛围特征(意境特征)。
概括意境特征需运用术语。
第四步,据氛围特征分析情感。
(1)注意意象本身的特点及文化内涵(2)注意意象的修饰语。
说明:有时个别步骤需要整合,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满分答案】
(2012·山东)开头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典题示例】
例5.(2012·湖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度破讷沙①二首(其二)
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