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解读: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
1.科索沃战争
材料一
[美联社纽约1999年3月22日电]关于科索沃的一些重要资料:
土地:科索沃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拥有1.1万平方公里土地。

该省毗邻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其腹地是首府普里什蒂纳及周围地区的低地,其它地方都是山地。

人口:科索沃约有220万人口,其中90%是阿族人,剩下10%的人口中大多数是塞族人。

历史:塞族人认为科索沃是塞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那里有很多塞族人的教堂和修道院。

1389年塞族人在科索沃同土耳其帝国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失败。

阿族人说他们是科索沃的第一代居住者、古老的伊里利亚人的后代。

政治:在共产党领导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1974年科索沃省几乎得到了所有自治权。

但在1989年,当时的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权,而且对那里进行实际上的军事管制。

阿族人的反应是成立了自己的政府,从事地下活动。

独立运动:大多数阿族人支持科索沃独立,但遭塞尔维亚拒绝。

一些大国因担心边境变化可能导致巴尔干地区出现更大的战争也反对科索沃独立。

因此他们依据美国的建议,提出了一项给予科索沃广泛自治权的和平协议。

暴力:为了消灭由科索沃分裂主义者组成的科索沃解放军,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去年2月下令攻打科索沃。

据信从那时起,已有2 000人丧生,30万人流离失所。

──《参考消息》(1999年3月24日)
材料二
[路透社华盛顿1999年3月21日电]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今天离开美国前往南斯拉夫,向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发出最后警告:停止在科索沃的侵略,否则就将面对北约的军事行动。

[路透社普里什蒂纳1999年3月21日电]北约今天警告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说,他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接受科索沃和平协议,否则将面临北约的军事打击。

由于塞尔维亚部队继续驱赶阿尔巴尼亚族人,一名北约官员说,北约盟军的飞机进行打击的警报时间已由48小时减少到“仅仅几个小时”。

──《参考消息》(1999年3月23日)
材料三
[美联社纽约1999年3月24日电]下面是克林顿总统今天下午的讲话:美国军队与我们的北约盟国一起开始对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军事目标进行空袭。

我们和北约盟国在采取这一行动前为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进行了多次广泛的努力。

但米洛舍维奇再次选择了侵略而不是和平。

科索沃危机现在已经充分发展。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它显然还会恶化。

我们的打击有三个目标。

第一,显示北约反对侵略和支持和平是认真的。

第二,让米洛舍维奇总统为袭击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付出代价,使他不敢继续变本加厉地攻击。

第三,如果必要的话,大大削弱塞尔维亚的军事能力,破坏它未来对科索沃发动战争的能力。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999年3月24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就北约在南斯拉夫采取军事行动一事发表声明:
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发动的军事行动只能被认为是一种侵略行为,俄罗斯国内对此深感愤怒。

只有联合国安理会才有权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安
理会并没有针对南斯拉夫作出此类决定。

北约不仅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而且违反了俄罗斯和北约关于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的基本文件,开创了重新采用武力强制政策的危险先例。

整个当代国际秩序受到威胁。

北约实际上是试图以世界宪兵的身份进入新的世纪。

俄罗斯对此永远不能认同。

作为总统和最高统帅,我已下达如下指今:
──中止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里马科夫对美国的访问;
──要求紧急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争取尽快制止北约的军事行动;
──将俄罗斯驻北约首席军事代表召回莫斯科;
──暂停参与“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暂停实施俄罗斯北约伙伴关系计划;
──推迟关于在莫斯科开设北约联络代表处的谈判。

我已呼吁美国总统克林顿,现在同时呼吁北约其他成员国的领导人尽快停止这种给和平居民的生命带来威胁,并且可能会破坏整个巴尔干局势的军事冒险行动。

科索沃问题只能通过谈判来解决。

面对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那些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的人就应对此举给国际稳定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一切责任。

如果军事冲突升级,为确保自身和整个欧洲的安全,俄罗斯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措施──的权利。

──《参考消息》(1999年3月26日)
材料四
[法新社南斯拉夫普里什蒂纳1999年6月19日电]北约一位发言人今天在此间说,定于20日午夜完成的南斯拉夫军队撤出科索沃的行动看上去正在按计划进行。

北约领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发言人加尔诺说,南斯拉夫军队撤出第一区和第二区的行动已经完成。

根据塞尔维亚军队和北约之间的协议,在北部的最后一个区的撤军行动定于20日午夜完成。

加尔诺说,撤军可以在这个时候完成。

[路透社普里什蒂纳6月20日电]南斯拉夫部队今天比计划提前11个小时完成从科索沃地区的撤军。

北约秘书长索拉纳立即宣布正式结束对南斯拉夫的空袭行动。

这次空袭始于3月24日,自6月10日暂停止。

──《参考消息》(1999年6月21日)
【解读】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1991年迅速解体。

1992年4月,南斯拉夫联邦剩下的两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这样,原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

在南斯拉夫联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

历史上科索沃曾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后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五百余年,其间塞族人被迫外迁而大批阿族人渐渐迁入。

1912年科索沃地区并入塞尔维亚版图,后来成为第一南斯拉夫公国的一部分。

二战结束后科索沃随塞尔维亚进入南联盟,20世纪60年代成为南联盟享有较多自治权的两个自治省之一,其自治地位被写进了1974年的宪法。

长期以来,科索沃就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一些阿族人中的分离主义分子更是要求成立“科索沃共和国”,与阿尔巴尼亚合并。

20世纪80年代,科索沃的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1989年,塞尔维亚当局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科索沃部分自治权,使科索沃阿族人大为不满。

1990年7月,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解散了主张分裂的科索沃议会并收回了其自治权。

1992年,在前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阿族人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激进的阿族分裂分子还成立了所谓的“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暴力活动争取达到独立的目的。

但除阿尔巴尼亚外,这个
“新国家”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波黑战争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深恐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

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最终破裂。

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和平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

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

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

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以南斯拉夫屈服落下帷幕。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①种族问题在巴尔干半岛久已存在,一个族群欺压另一个族群是司空见惯的事。

正因如此,巴尔干半岛近百年来战争不断。

②时至20世纪末,科索沃的民族矛盾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

通过在波黑、马其顿,随后在科索沃驻军,美国力争将俄罗斯从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地区排挤出去。

同时,肢解南联盟或使其屈服,将整个巴尔干地区完全纳入北约战略体系之中,完成东扩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开始就积极卷入科索沃危机,使其逐渐国际化,并最终对南联盟动武。

③科索沃战争严重恶化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俄罗斯的关系。

巴尔干是俄罗斯南进战略的主要基地,俄南两国是历史盟友。

北约打击南联盟,意味着打断俄在巴尔干的战略支点。

俄总统叶利钦发表的声明,充分反映出俄美总统言辞对立,态度迥异。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决定修改军事理论,并且准备重新审议裁军计划。

④北约的战
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

而且,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

⑤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

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诉诸武力,越来越可能成为美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主要手段。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主要根源。

2.“9·11”事件
材料一
[美联社纽约9月11日电]在一场令人震惊的连续爆炸事件中,恐怖分子驾驶两驾波音机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座大楼,使这两座110层的高楼发生倒塌。

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也分别受到了炸弹袭击。

美国总统布什已下令进行全面调查,“把肇事者捉拿归案”。

美国航空公司说,撞向世贸中心大楼的其中一架波音机是美国航空公司的11号航班,它在从波士顿起飞后受到了劫持。

飞机发生剧烈爆炸,在世贸中心两座大楼的高层撞出了大洞。

位于南面的大楼在大约1小时后倒塌。

联邦航空局已要求所有的波音机降落地面。

通往曼哈顿的所有大桥和隧道也已关闭。

──《参考消息》2001年9月12日
材料二
[美联社华盛顿9月11日电]一架飞机今天撞入五角大楼,大楼西翼发生爆炸,至少有7人受伤。

从国会到白宫的美国各主要政府大楼均已紧急疏散工作人员。

民主党顾问保罗·贝加拉称,他看见五角大楼附近发生爆炸。

他说,另一名目击者告诉他,一架直升机发生爆炸。

美联社记者戴夫·温斯洛同样看见了飞机撞向五角大楼。

他说:“我看见飞机直接栽入五角大楼。


另据报道,一架飞机在匹芝堡附近坠毁。

──《参考消息》2001年9月12日
材料三
“9·11”之后,威胁更多地源自各国社会内部的断层线,而不是各国之间的领土分界线。

从恐怖主义到全球性疾病再到环境恶化,我们面临的挑战不再是国际性的,而是跨国性的。

这就是21世纪世界政治中独有的因素。

──美国“9·11”独立调查委员会著《9·11委员会报告》,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解读】2001年9月11日,四架在美国上空飞翔的民航客机遭到恐怖分子的劫持,随后,飞机对摩天高楼发动了自杀式恐怖袭击。

整个事件中共有3 000余人死亡,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六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他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受到袭击。

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9·11”事件导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反恐行动,其中包括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以及美国针对恐怖组织及相关国家施加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9·11”事件在经济上产生了重大、即时的影响。

设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大型投资公司丧失了大量财产、员工与数据资料。

全球许多股票市场受到影响,伦敦证券交易所还不得不进行疏散,而纽约证券交易所直到“9·11”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才重新开市。

道琼斯指数开盘第一天下跌14.26%。

其中跌幅最严重的要数旅游、保险与航空股。

美国的汽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

当时美国经济发展已经趋缓,“9·11”事件则加深了全球经济的萧条。

“9·11”事件是21世纪伊始令整个世界震惊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痛苦,对美国民众、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未来的国际战略重心,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解这一恐怖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以及美国如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美国国会和总统成立了“9·11”独立调查委员会,
授权该委员会调查“与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义袭击有关的所有事实和情况”。

委员会查阅了250多万页文件,和10个国家中1 200多人进行了谈话,举行了19天听证会,听取了160位证人的公开作证,最后完成这了一部50多万字的《9·11委员会报告》。

报告尽可能全面论述了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事件及其原因,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重组政府提出建议。

“9·11”事件的起因有以下几点:①“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然而单极世界是比两极世界更危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个文明世界成了统治者,它不让其他文明社会的人民按自己的规律,按自己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生活。

更为严重的是,国际社会过分轻率地同意了从事实上取消过去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之一──不干涉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在美国影响下联合国宣布“不干涉原则不再适用于违反人权的国家”,其恶果尤为严重。

②“冷战”结束后未能及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对美国来说是一大失败。

“冷战”的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国际格局又没有确定。

民族主权国家的权力在分散,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强。

③自布什2001年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开始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美国在全球的政治以及经济、文化政策,引起一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不满。

这些都在事实上造成了国际局势的不稳定,也助长了反美情绪,并被一些恐怖分子所利用。

④“冷战”后在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中原教旨主义兴起,恐怖主义抬头,地区冲突成为国际安全的核心问题,美国成为第二世界国家极端主义势力的头号国际敌人,国际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反美情绪的国家和恐怖组织,这些国家和组织在对抗美国的强权政治过程中,往往采取极端行动,不在意国际准则。

此外,文明的冲突、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错误政策等也都是致使美国遭到“9·11”袭击的原因。

以上资料反映出:①“9·11”事件是恐怖主义针对美国的战争行为,这是美国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遭受到的最惨重袭击。

尤让美国人恐慌的是,自从内战以来,美国本土成功地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但在21世纪却无法防止恐怖主义的威胁。

②这一事件对美国民众心理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人加剧了对恐怖主义的仇恨,为美国人在防范恐怖主义问题上达成共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它也表明,美国民众生活的最基本点从此将发生转折。

美国对外
强硬派和孤立主义关于美国外交战略的辩论更为激烈。

③恐怖主义成为当代世界上国家、民族、阶级、宗教间各种尖锐复杂矛盾的反映,是国际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浪潮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恐怖主义已成为21世纪的全球性难题。

④恐怖主义国际化和公司化倾向。

一些恐怖主义组织已形成跨国公司式的运作,在全球织起了一张巨大的恐怖活动网,使原本联系很少的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联盟。

这些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具有一致的信仰,严密的组织,有效的领导,通畅的信息系统和丰富的财源。

⑤恐怖主义的智能化。

由于恐怖主义分子有很多受过良好教育,这使得他们制造和使用高技术装备的能力越来越强,不难想象,在未来某个时刻,恐怖主义分子完全有可能使用生物化学武器乃至核武器进行袭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