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淮南名胜古迹介绍(含十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市情介绍
淮南是黑色煤炭的富集地,红色火电的输出地,蓝色生命的起源地,白色豆腐的发源地,绿色生态的宜居地。
全市辖一县六区,总人口241万,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13万,是安徽省第二个“双百城市”。
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
淮南历史文化独有千古。
1978年淮南地区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形成于8亿年前,把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生命起源不足6亿年的提法向前推进了2亿多年。
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其记载发明豆腐的典籍达45种;我市已成功举办16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最具潜力的品牌节庆之一。
千古名篇《淮南子》,其思想“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不仅首次完整确立了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而且为中国成语词典贡献了122条成语典故,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伯乐相马”等。
淝水之战古战场、古寿州窑遗址、古茅仙道观、古生物化石群、古墓群及八公山豆腐“五古一珍”资源弥足珍贵。
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花鼓灯艺术、少儿艺术相互交融,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交相辉映。
淮南山水林城独具一格。
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
“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三水环抱”,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南部新城“三城互动”,形成了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独特风貌。
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于一体的八公山被誉为“皖北第一名山”;渔舟唱晚的国家4A级景区焦岗湖号称“华东白洋淀”;苍松叠翠的4A级上窑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上窑古镇境内;曲径幽深的3A级茅仙古洞濒临淮河第一峡。
淮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淮南红色旅游独树一帜。
大通“万人坑”、新四军纪念林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万人坑”是安徽省唯一、全国屈指可数保存完整的遗址,深刻记录了日军“以战养战、以人换煤”的滔天罪行,不仅是红色旅游的胜地,还是煤文化的象征。
置身其境,让你重温历史,毋忘国耻;让你缅怀先烈,接受洗礼。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旅游发展,淮南紧紧抓住重要机遇,全力打造八公山、焦岗湖、上窑山和茅仙洞4大景区,着力推出古寿州窑遗址-八公山-汉淮南王宫-清天道观-寿唐关的淮南名胜古迹一日游;硖石风光-淮河民俗博物馆-焦岗湖芦苇荡泛舟-荷花淀的淮河风情一日游;新四军纪念林景区-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地下水牢的爱国主义教育游,连接周边城市的淮河风情揽胜之旅、皖北历史文化之旅、新农村快乐之旅等6条精品旅游
线路,50个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淮南十景”简介
1、八公仙境(八公山景区)
八公山名源于汉淮南王刘安和“八公”得道成仙的故事。
方圆12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四十余座山峰。
八公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1600多年前曾发生过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观——“淝水之战”;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在这里招贤纳士,编著了“天下奇书”《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千古美食豆腐。
八公山是一座生命缘起之山,“淮南虫”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起源。
卧龙山水位于八公山脉东麓,境内有太妃墓、姐妹泉、卧云窟等胜景,八公山景区目前已建成地质博物馆、白塔寺、淮南王宫、升仙台、石林等景观,该景区先后被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焦岗渔歌(焦岗湖景区)
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淮南市毛集镇境内。
该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芦苇荡(鸟的天堂)、荷花淀、仙侣湖、渔业观光园、水上人家等水上景观,又有湖畔垂钓、芦荡探幽、荡舟采菱、湖中戏鸟、渔家寻乐等休闲项目,兼有焦岗湖咸鸭蛋、醇香酒糟鱼、水晶贡圆等特色产品。
焦岗湖旅游景区已被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十大休闲基地。
3、窑山叠翠(上窑国家森林公园)
上窑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淮南市东部,境内有大小山峦30多座,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7.9%,是淮南市近郊的一颗绿色明珠。
上窑森林公园是一处集生态旅游、人文景观、宗教活动、度假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上窑森林公园内有见诸史志记载的上窑八景为:奇峰障日、银杏参云、峭壁摩天、仙桃隐雾、仙人留迹、桥落长虹、岩开斗石。
上窑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已建成的景点有洞山寺、思源茶馆、长廊、放生池等。
4、茅仙古洞(茅仙洞景区)
茅仙洞位于凤台县城南双峰山(古称三峰山)之阳,俯
视长淮,峭壁凌空。
西汉成帝年间,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曾在此出家修道。
后三茅远赴句容,茅仙洞为僧人入据。
淮上佛道两教在此更替传习,香火不绝。
茅仙洞道观是真洞、三茅殿、清天观和硖石寺(香山寺)的统称,真洞座落在双峰山南崖峭壁上,是一个天然石洞。
洞上筑有三茅殿,殿中供奉三茅真君塑像。
茅仙古洞为安徽三大重点宫观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仙洞是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
茅仙洞旁有一处古代屯兵关隘——寿唐关,俗名“过街楼”,又名“梳妆台”,在东、西楼山两山口之间,是凤台通往寿春的交通要道。
此为后周南唐之战的一处遗迹。
当年据守寿州的南唐将卒在此筑关城,故名寿唐关。
5、龙湖泛舟(龙湖公园)
龙湖公园位于田家庵区,水面开阔,设施齐全,景点较多,园中有园,是全市开放最早、设施完备的公园,也是全省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之一。
该园始建于1957年,于1980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8年进行了全面改造,现有安静休息区、水上活动区、动植物园区、游乐活动区和美食休闲区5大功能区。
湖光闪烁,景色宜人的龙湖公园,是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10年,龙湖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6、新四军林(新四军纪念林景区)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2002年10月兴建。
纪念林位于上窑森林公园花果山上,以树和碑相结合的方式纪念新四军的丰功伟绩。
树以银杏和苍松翠柏相结合,象征着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颂扬新四军精神的纪念碑矗立在山岗的最高处。
新四军纪念林周围已建淮化苑、人才林、学子林、夕阳林、人大林、记者林、国税林、地税林、财政林等十多个纪念林,形成了纪念林园区,号称“千亩园林”。
景区内建有新四军陈列馆、兵器广场、荷池等景点,是著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春申寻梦(春申君陵园)
春申君陵园位于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占地总面积7000平方米。
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君子之一。
楚考烈王时期(公元前262~前238年)为楚国令尹,封号春申君,赐地淮北十二县为封邑,后改封吴墟(今苏南、上海一带)。
黄歇精于治水,浚治吴淞江、黄浦江、太湖,开挖连通长江与太湖的运河,兴利除患,对江南的发展贡献甚大,黄歇一生“施仁政、重农商、功绩卓著”。
上海市因此简称
为“申”,黄浦江又称为春申江,江南各地修建祠庙供奉他。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黄歇前往奔丧,被李园谋害于郢都寿春(今寿县)棘门。
8、舜耕凭栏(洞山游园)
舜耕山因上古贤君大舜在此倡导农耕,亲自躬耕而得名。
舜耕山峰峦起伏,泉涌林茂,风光秀丽、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地形复杂,石、泉、洞、湖景色各异,山洼谷地林木挺秀,绿影婆娑。
舜耕山泉眼丰富,或积水成潭,或流水潺潺,或泉涌阵阵,有泉山南坡老泉眼和马虎洞小瀑布。
老泉眼为舜耕山最大涌泉,早年拦谷筑坝而成泉山湖,湖水清澈,终年不涸。
老佛洞,洞深不见底,据传与30公里外的凤台茅仙洞相通,古人称此洞为“淮南第一洞”,洞山也由此得名。
洞山游园是舜耕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洞山游园分为洞山山顶、洞山北坡和洞山南坡游园所构成。
随着城市“东进南扩”战略的实施,舜耕山已成为新城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硖石晴岚(淮河第一峡—峡山口)
硖山口两旁小山幽旷,淮水环回。
滔滔淮水东流,遇八公山阻挡,在此折回倒流,将硖石劈为两半,夺路而
下,这就是淮河第一峡——峡山口。
古称硖石口,据说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山峡。
又是古代据险屯兵之地“淮上津要”,是淝水之战古战场之一。
站立淮水之滨,仰观石壁,却似斧削。
宋咸淳年间寿阳夏松题《筑城记》尚可辨认。
硖石山岛上,立一凉亭,是清代复建的“慰农亭”,俗称“禹王亭”,亭西一株古皂角树,是硖石景点的象征。
10、寿州古窑(古寿州窑遗址)
古寿州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内,包括管嘴汶、高窑、医院住院部、松树林、车小湾五个保护区。
中心窑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
1981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
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筑材料等。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
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
其它名胜
1、淮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
淮南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始建于1968年,占地面积3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展室面积2400平方米。
陈列文字解说、文字图片60张,昔日矿工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98件(个),人物泥塑像91个,日寇侵占大通煤矿期间形成的白骨大坑3条,碉堡2座,秘密水牢1处,还陈列着日寇摧残矿工的刑具器械等等。
其中秘密水牢、碉堡、白骨大坑、窑神庙等1986年被安徽省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被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通“万人坑”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1938年6月4日,日本侵略者侵占大通煤矿。
在随后的7年间,日寇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疯狂掠夺煤炭资源,造成17000多人死亡,7000多人伤残。
他们采用打活靶、蹲水牢、站钉笼、装麻袋等等凶残手段,杀害了无数的抗日志士,仅在1942年秋至1943年春,短短的几个月,就有13000多人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下,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建馆以来,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者、国际友人1200万人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2、瓦埠湖
瓦埠湖位于淮南市与寿县之间,属于东淝河的中游,河湖一体,为河道扩展的湖泊。
受南北不均匀升降运动,黄河南泛河口段被淤,洼地积水逐渐成湖。
因滨临古镇瓦埠,故名。
湖区南起白洋淀,北至钱家滩,长52公里,东西平均宽约5公里。
最大深度1.7米,平均深度3~4米。
正常水位18米,水面积156平方公里,湖底海拔15.5米,相应容积为2.2亿立方米。
依托东淝河,流域呈扇形,属丘陵区。
西自龙穴山,东北至吴山庙江淮分水岭以北的来水,分两支汇入瓦埠湖,一支源出肥西的大潜山,一支出六安的龙穴山,两支于董铺汇合后进入平原,至白洋淀进入湖区;东有瓦埠河,亦称沿河,即古阎涧水;西有陡涧河。
湖水经东淝河下段于寿县北五里庙,过东淝河闸(1951年建),北流至赵台子注入淮河。
瓦埠湖湖盛产银鱼,湖内放养家鱼。
浮游动物4类27种,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与桡足类。
底栖动物11种,以河蚬为主。
瓦埠湖港汊纵横,滩湾众多,湖光潋滟、水草丰茂。
众多滩湾呈半岛状伸入湖心,是观景的绝好去处。
瓦埠镇有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宓子贱墓。
3、高塘湖
高塘湖位于淮南市东部,跨淮南市、凤阳、长丰、定远县。
湖面主要属淮南市。
由于窑河在上窑附近受地形限
制缩窄,河口段受黄泛浸入淤高,中游低洼河段遂扩展成湖,河湖一体。
南纳青洛河、严涧河来水,经窑河闸(1956年建)北流至怀远县新城口注入淮河。
新城口古称洛口,窑河亦称洛河,古称洛涧。
总汇水面积1490平方公里。
湖区正常蓄水位17.5米,容积8500万立方米,水面积50平方公里,南北长16公里,平均宽约3公里。
汛期最高水位21米,容积3.6亿立方米,水面积增至118平方公里,湖底海拔15米。
是淮南市水产养殖基地之一。
高塘湖背依上窑,留下众多传说。
相传湖底有古城陷落。
楚国东迁时建有高唐馆。
盛唐时寿州窑创烧于此,商贾舟楫往来穿梭,蔚为大观。
高塘湖中有小岛,是禽鸟的乐园。
20世纪50年代有船民居留。
在此可观水天一色,白鹤云集的生态景观。
4、蔡城塘
蔡城塘位于舜耕山南侧,与高塘湖比邻。
长约 5.5公里,宽500米到800米之间,约5万多亩水面。
早年是连成一体的陂塘(水库),如今根据不同的用途被分割成为三段。
南段属于观赏水面,广植荷花,盛夏时节,荷叶田田,花开满湖,莲蓬招摇,美景如画。
缤纷的荷花,或是粉如霞,或是白似雪,在深绿色的荷叶衬托之下,随风舞动,姿态万千。
蔡城塘中段湖面开阔,芦荻点点,鸥鹭翔集,动静相
宜。
《光绪寿州志》以及新编的《长丰县志》有蔡城塘的记述,相传为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
《光绪寿州志》还绘有图形,将其与安丰塘并提。
安丰塘古称芍陂,传为楚国名相孙叔敖所兴建。
蔡城塘北段为湿地及精养鱼塘。
大可数塘相连,规模可观;小则一二不等,兼营垂钓以及农家乐项目,其中鲜活鱼品以及土鸡是招牌,农家做法是特色。
5、卧龙山
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境内。
距市区15公里。
是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历史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
面积约10余平方公里。
卧龙山风景区名胜古迹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有龙窝泉、姐妹泉、元女泉、青石匣、御史碑、圣旨牌坊、千里坂子、跑鱼窝等20多处景点。
景区有林木80余种,森林深处有狐狸、山鸡、画眉等珍稀动物。
卧龙湖位于中心景区,碧波荡漾、秀色宜人。
湖边有金菊坡、古柏夕照、鳄鱼石、老虎洞、群羊求渡、平潭揽月等景点。
沿湖两岸怪石嶙峋,姿态奇异,形貌怪诞的“精灵”,给人增添许多想象。
青桐林位于卧龙湖北面,林木荫天蔽日,盈翠欲滴,为孙家花园下园子旧址。
孙家花园,为清代乾隆年间寿州名宦孙蟠归隐时所建。
长山与卧龙山隔湖相望。
青石峡位于卧龙湖的东北面。
峡宽约3米,长约30米,峭壁阴森,一块块巨石犹如天外飞来,在峡谷上又嘎然而止,叮咚的泉水不时从崖下滴落,余音绕
峡,别有风韵。
6、尹家祠堂
尹家祠堂位于田家庵区史院集南3公里,南濒瓦埠湖,由尹氏宗族集资兴建,经江西工匠营造三年零八个月,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告竣,为砖木结构。
尹家祠堂占地756平方米,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中为阁楼,高8米,长6米,宽7米,上下两层,层高4米。
上层朝北为戏台,飞檐挑角。
底层面南设三道门:门外为月亮门;中为黑漆大门,上置“尹氏宗祠”匾额;里为雕花格子门。
阁楼两侧建高6米,长5米,宽6米的边厅,出厦飞檐。
前院东西筑青砖花墙,各开拱形门一个。
中殿高8米,长16米,宽7米,重梁起架,斗拱出厦。
前后无墙,为雕花格子门窗。
殿中悬“敦伦堂”三个堆金字匾。
后殿高8.2米,长21米,宽7米。
内竖红灌木柱30根,柱基是八棱鼓形青石。
后为砖体墙,前为花格门窗。
飞角斗篷,雕梁画栋。
内立“魁星执笔点状元”木雕人像。
中后两殿为砖砌封火山,两侧有走廊6间相通。
全祠雕工细腻,施金绘彩。
刻有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花鸟人物栩栩如生。
“文化大革命”中,部分雕刻被破坏。
是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建筑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