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户外活动平衡木优质教案范文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户外活动平衡木优质教案范文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材》第三章“走、跑、跳、爬”单元,主要内容为平衡木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锻炼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掌握平衡木的基本行走技巧,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2. 培养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平衡木行走技巧的掌握,身体平衡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平衡木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平衡木、哨子、音乐播放器。
2. 学具:小红旗、贴纸、奖励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小故事《小熊过桥》引入课题,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勇敢的小熊,要过一条独木桥去救小动物。
2. 基本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
教师讲解平衡木的基本行走技巧,并进行示范。强调双手伸直,眼睛看前方,保持身体平衡。
3. 例题讲解(3分钟)
出示两个平衡木行走错误的例子,让幼儿分析错误原因,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行走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两组进行平衡木行走练习,教师在一旁指导并纠正动作。
5. 游戏环节(10分钟)
设置“小熊过桥救小动物”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平衡木行走技巧。
六、板书设计
1. 平衡木活动
2. 内容:
(1)平衡木行走技巧:双手伸直,眼睛看前方,保持身体平衡。
(2)注意事项:注意安全,不要推搡。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回家后,向家长展示平衡木行走技巧。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次“小熊过桥救小动物”的游戏。
2. 答案:
(1)平衡木行走技巧:见板书。
(2)“小熊过桥救小动物”游戏过程:家长可设置障碍物,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平衡木行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
(1)增加平衡木的难度,如设置曲线、波浪形等。
(2)结合其他运动项目,如跳绳、球类等,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组织。
4. 游戏环节的设计。
5. 作业设计与答案提供。
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1. 纠正幼儿行走时的错误动作,如手臂晃动、眼睛看向地面等,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行走方法。
2. 针对不同平衡能力的幼儿,进行分层教学,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1.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或角色,如小熊、小鸟等,让他们产生共鸣。
2.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如小熊过桥救小动物,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三、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组织
1. 例题讲解时,教师应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2. 随堂练习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游戏环节的设计
1. 游戏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设置不同难度的游戏关卡,让幼儿在挑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五、作业设计与答案提供
1. 作业题目应简单明了,易于家长和幼儿理解。
2. 答案应详细,方便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
六、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3. 拓展延伸活动应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幼儿对平衡木活动的兴趣。
2. 语调富有变化,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确保幼儿掌握正确行走方法。
3. 例题讲解:3分钟,简洁明了地分析错误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幼儿充足的练习时间。
5. 游戏环节:10分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回答,培养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情景导入。
2. 利用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是否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时间分配: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幼儿充足的练习时间。
4. 课堂管理: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
5. 教学效果:幼儿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是否掌握了平衡木行走技巧,身体平衡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6. 教学改进: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不足,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