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它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他们的品德行为全面发展。
数学本身的特点会使学生受到优良品质的熏陶,把问题数学化,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思维的逻辑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所以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使人得到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修养,而且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课堂气氛,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激发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稳定的兴趣是一个人个性表现的重要方面,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生动、新颖的情景而激发出来的。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稳定兴趣或是由他们学习数学的成功、或是由老师生动而引人入胜的讲解等诸多因素带来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创设问题情景是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此外,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目性,应重视上好每章开头的起始课,注意向同学交待以下几个问题:承上启下,即这一章内容建立在已有某些知识的基础上,又是学习后续某些知识的基础;指出不同,即指出与其它类似知识的区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全章的结构。
二、在数学活动教学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
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三、在数学活动教学中重视素质教育
数学本身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教学就本质而言,就是围绕这个思维活动的教学。
假若学生在课堂上不参与这种思维活动,就不可能学好数学。
为了强化数学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即让学生用眼看老师的
板书和演示;动耳听老师的讲授和同学的问答;动脑思考课堂上的诸多问题;开口回答老师的提问;动手演算例题、习题和作图。
在数学课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动脑,是大脑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指路、搭桥。
此外,数学课还应担负起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任务,以达到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为此,应把数学教学设计成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在数学活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