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五下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总结
精
心
整
理
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梳理
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
(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反光镜不能对着太阳;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物镜不要碰到载玻片。
2.微小的生命体
实验: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实验步骤: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②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③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三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④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
●实验结果:①放大镜的观察结果:水面上出现霉点,水看起来很浑浊,水中有一些水草、小虫子、泡沫等。
②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3.发霉与防霉
实验: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假设: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实验方法:为了证明我们的猜测,可以找出与之相反的环境条件(寒冷、干燥),并对这四种环境条件进行组合,通过对比实验,每天观察馒头的变化。
序号条件实验方法
1 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2 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 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4 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注意:观察时不要打开塑料袋!
实验结果: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分析:霉菌在水分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因此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4.微生物的“功”与“过”
实验:做酸奶
原理:①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这是用保温容器的原因),乳酸菌会大量繁殖并把牛奶发酵成酸奶。
②保温容器消毒鲜牛奶加热的原因:灭杀霉菌,防止酸奶变质。
注意: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5.生物的启示
实验:研究蜂巢形状的奥秘
问题1:假设蜜蜂用正五边形建蜂巢,结果会怎样?
分析:用正五边形建蜂巢,因为不能密铺,浪费空间和蜂蜡。
在同种正多边形中,能密铺的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问题2:假设蜜蜂用下面三种面积相等的图形建蜂巢,计算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的总长度,并进行排序。
实验结论:①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正三角形的内切圆直径<正方形的内切圆直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
内切圆的直径越大,蜂巢的容积越大。
②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正三角形的蜂巢壁总长度>正方形的蜂巢壁总长度>正六边形的蜂巢壁总长度。
蜂巢壁总长度越小,耗费蜂蜡越少。
问题3:将A4纸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比较哪种形状抗压能力最强。
实验结论:正六棱柱的抗压能力最强。
6.蛋壳与拱形建筑
基础知识梳理
1.鸡蛋壳的特点:很薄、很轻,表面呈球形。
实验:研究蛋壳结构的精妙之处
问题1:用手能把1枚鸡蛋握碎吗?
结果:用手不能把1枚鸡蛋握碎。
问题2:哪种情况的蛋壳不容易被戳破?
结果:凸形的蛋壳不容易被戳破,凹形的蛋壳很容易被戳破。
问题3: 4枚鸡蛋能支撑多重的物体?
操作:将4枚鸡蛋上下分别用2个塑料瓶盖固定,在上面放一块平板,再在平板上放重物。
结果:4枚鸡蛋能支撑的物体比我们猜测的要多。
7.蝙蝠和雷达
1.蝙蝠在漆黑的夜晚能够避开各种障碍物,自如地飞行和捕食。
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方法及过程
次数方法结果结论
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铃铛一个也没有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2)由以上小实验可以看出,蝙蝠在夜晚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巴和耳朵。
8.我们来仿生
实验:模仿手臂的结构和功能
※研究手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①做手臂伸直和弯曲的动作,观察肌肉、骨骼和关节是怎样配合工作的。
②观察假肢手臂的结构。
※做一只手臂模型,研究手臂是怎样工作的
实验步骤:①剪两块硬纸板,一块是另一块的两倍宽。
将宽纸板沿长边对折,将窄纸板的一端剪圆。
②把剪圆的纸板夹在对折纸板的一侧,用铆钉连接,再把“手”固定在对折纸板的另一侧。
③用胶带将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硬纸板上。
④拉动绳子,带动整个“手臂”运动。
9.昼夜交替
实验: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模拟昼夜现象
实验步骤:①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
②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
实验现象:澳大利亚、菲律宾、韩国、日本等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处于夜晚。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步骤:①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
②继续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
实验现象:当中国处于清晨时,美国纽约、墨西哥、巴拿马等处于傍晚。
12.四季循环
实验:研究地轴倾斜的影响
※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实验步骤:①用一个皮球代表地球,在两端各粘一根牙签,代表地轴;再在“地球”的“赤道”和“北半球地区”分别粘一根牙签。
②在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太阳,先让“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再让“地球”倾斜着绕“太阳”转动一圈,观察“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牙签影长的情况。
实验现象:①“地球”直立时,“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的牙签影长没有变化。
②"地球”倾斜时,“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的牙签影长会由短变长再变短。
实验结论:由于地轴的倾斜,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
※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①将温度计分别插入两个信封里。
②一个信封竖放,另一个信封平放,用强光照射两个信封。
③观察相同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直射的信封温度高,斜射的信封温度低。
实验结论:太阳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太阳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
阳光的直射或斜射导致了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气温。
13.撬重物的窍门
实验: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步骤:①调节平衡尺(平衡尺左端下沉,向右调螺母,右端下沉,向左调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
③分别在支点右侧5厘米、10厘米、20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④将左侧的钩码移到15厘米处,在右侧怎么挂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左侧钧码的个数×离支点的距离=右侧钩码的个数×离支点的距离,平衡尺才能保持平衡。
14.拧螺丝的学问
实验: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实验步骤:①在轴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②观察在轮上挂多少个钩码,才能使轮轴平衡。
③保持轴上钩码个数不变,换更大的轮,重复实验步骤②。
实验现象:当轮轴平衡时,在轴.上挂的钩码多,轮上挂的钩码少;换用更大的轮后,轮上所挂钩码的个数减少。
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省力,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3.螺丝刀的刀把越粗越省力。
费力省力
15.升旗的方法
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实验过程:用力向下拉绳子,钩码会随着绳子上升,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相等。
实验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定滑轮动滑轮
※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
实验过程:用力向上拉绳子,钩码会随着绳子上升,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钧码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16.斜坡的启示
实验: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
实验步骤:①搭好实验装置。
②先测出直接提升小车需要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拉小车的力。
③改变斜面坡度,测出沿不同坡度拉小车的力。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坡度越小,所需的力越小,反之越大。
2.1《船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1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以下3个主要概念: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本单元共七课,前五课围绕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内容,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认识船只在体积、材料、构造、动力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演化特点。
最后两课让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一艘符合一定性能标准的小船。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聚焦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是“船”,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关于船,你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探索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是交流关于船的知识,并将“我们已经知道的”和“我们还想研究的”内容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第二个活动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的典型的船,思考“船的哪些方面发展了”,教材还进一步选取摇橹木船和轮船两类典型船,从体积、船体材料、动力等方面比较不同;第三个活动研究独木舟如何稳定地负载物体,还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尖形船首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研讨部分,“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现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体会到技术变革在船的演化上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这两个问题能让学生认识到船的外型、结构和性能之间存在关联,为学生后续制作小船,开启研究船的历程进行了铺垫。
这三个问题可以作为核心问题穿插在探索活动中,也可以在课堂最后用于梳理和总结提升。
对于船这种交通工具,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他们能说出许多种船的名称,知道一些常见船的用途。
然而,他们缺乏对船的历史的深入了解,不清楚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对船在行驶中如何保持稳定、减少阻力的方法认识模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同时期船的特点。
2.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稳定和水阻特性。
3.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船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难点: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型、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
为学生准备: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水槽、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用课件出示船的图片: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输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提出聚焦问题:关于船你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
引出船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唤醒学生对船的原有认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
(一)探索活动1 交流关于船的知识
1.教师出示“关于船的知识”班级记录表,小组内讨论,整理“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研究的内容”。
要求简洁明了,用关键词表述即可。
2.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角度描述船,再梳理还想研究的问题,并用关键词将信息整理到班级记录表上。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前概念,学生集体交流,相互补充关于船的知识,填补部分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提高学习效率,为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二)探索活动2 探索船的历史
1.请学生观看在船的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船只的图片或视频。
谈话:船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船的历史。
2.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学生在充分发表观点的基础上,再来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关于“船的比较”记录表。
3.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船在哪些方面发展了”,了解船在技术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这些发展特征是推进单元后续学习的主线。
(三)探索活动3 探究独木舟
1.谈话:船行驶在水中,首先要保证稳定、不侧翻。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让我们动手操作,继续研究船的稳定性。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1只独木舟,1盒钩码和1个水槽。
提示:关于独木舟的制作,我们可选择直径约5cm、长度约20cm的小杉木,用直径3.5cm的钻头开槽,这样制作出的独木舟可承载两至三个钩码。
但木制独木舟成本高、制作过程繁琐,还有吸水性太强、容易开裂等缺点,建议采用注塑独木舟来完成本课的探究。
在动手操作前,请同学们先思考:可以怎样开展探究?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2.整理并总结实验方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放钩码时要轻轻放,放置要均匀;做实验三次,取最大值。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发现:我的独木舟最多能放置几个钩码;根据实验操作反思:在船中放置重物时,怎样才能做到保持稳定、不侧翻?独木舟在装重物时,有哪些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倾覆等缺点,让学生感知不断改进和完善独木舟的必要性。
5.设问:我们的独木舟船首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样形状的船首受到水的阻力比较小?为什么?
6.出示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木船模型,比较不同,设计对比实验。
7.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总结实验方法,用演示实验验证预测或者播放视频《船首形状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8.交流什么形状的船受到的阻力更小,讨论减小船在行驶中受到阻力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验证探究发现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的阻力,有利于实现科学的“实践—总结—理论”探究过程。
三、研讨
1.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2.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
3.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内容,这些问题也可以穿插在探索环节中。
让学生围绕这些思考来确定研究任务,制订研究方案,最终得出探究结果。
四、拓展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并简单介绍中国的船舶发展历史和现状。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我国的航空母舰,简单了解我国船舶的发展情况,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船的历史
2.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2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独木舟装载量小和稳定性差,本课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由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指出浮的材料可以造船。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设计、制作、测量与完善竹筏模型(木排)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并认识到改变相应结构对船的功能的影响。
第三部分——研讨,学生根据制造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竹筏;通过竹筏(木排)与摇橹木船、宝船的对比,给学生提供改进和优化竹筏(木排)的蓝本。
第四部分——拓展,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对船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也发现独木舟存在不稳定、装载量少等缺点。
在独木舟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材料的装配结构提升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这对五年级学生而言难度不大。
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木排),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设计过程,意识到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
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
科学态度目标
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难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竹竿(长度25cm,直径约2.5cm)5根、桐木条(长度15cm,宽度0.8cm,高度0.8cm)4根、水槽、橡皮筋(对折长度8cm,宽度0.4cm)4根、钩码1盒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出示独木舟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独木舟的载重情况。
在活动中,你发现独木舟有什么缺点吗?
2.学生讨论,梳理出独木舟的缺点并记录在表格里。
3.独木舟确实有很多缺点,如果让我们改进独木舟,克服独木舟的缺点,你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
预设: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等。
4.提问:除了用木头,还可以用哪些材料造船?(揭示课题:用浮的材料造船)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独木舟的缺点,引发学生思考改进独木舟,思考更多做船的材料和不同的船体结构,引出用浮的材料造船,激发学生对制作竹筏的兴趣。
二、探索
(一)探索活动1 设计并制作竹筏
1.出示几根竹竿,提出任务:今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个竹筏。
2.出示竹筏图片,明确设计要求:(1)画出设计图;(2)能稳定地浮在水面;(3)牢固、不散架。
3.小组合作完成竹筏的设计方案,汇报交流,说明设计理由和使用的材料等。
4.播放制作竹筏的视频,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选材种类和数量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思考——画图纸——制作”的步骤开展活动,提醒学生尽量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
如果按设计图制作遇到困难,必须改变制作方法,应该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制作,这是培养“工程与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探索活动2 测试竹筏的载重量
1.谈话:大家基本按照设计图制作出了自己的竹筏,那么我们的竹筏载重量如何?是否稳定?让我们用钩码来测试一下。
提问:你觉得可以怎样进行测试?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2.整理并总结实验方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轻轻放,放均匀;做三次,取最大;(2)注意不能让水浸湿钩码。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我的竹筏最多能放置几个钩码。
(三)探索活动3 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
1.提问:我们分别完成了竹筏和独木舟的制作,也分别做了载重测试,让我们来总结竹筏和独木舟的不同点。
在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比较独木舟和竹筏”记录表。
2.学生汇报。
三、研讨
1.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
2.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
3.出示“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图片,提问: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前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穿插在探索环节中进行思考和交流。
此外,通过让学生观察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给学生指明新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找出两艘船的优点,借鉴到对竹筏的改进中。
四、拓展
1.提问:在竹筏的基础上,如果再继续改进,你会怎么做?
2.课后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下节课进行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是课堂的延伸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更大的提升,改进的过程可放到课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