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4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
而上学的否定观
【每课知识网络】
【融汇贯通】
明确一条主线:事物的发展。

理解四个概念:联系的概念、发展的概念、矛盾的概念和辩证否定的概念。

掌握四种方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用创新意识分析问题。

把握一个作用: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该讲主要以“创新意识”为主线,分析了为什么要创新以及怎样进行创新。

立足为什么要创新,分析了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创新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立足怎样进行创新,分析了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分析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

辩证否定的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只有坚持了辩证法,才能把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底。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
(2016年高考上海卷26).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知识创新,而知识产权在保护、促进知识创新中起重要作用。

用好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杠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这说明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
A.根据
B.条件
C.源泉
D.结果
【答案】B
【考点定位】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5·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8分)
【答案】(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

【解析】
(3)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材料三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属于如何体现类的解答题。

考生可以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015·江苏卷)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成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力量国际信誉。

截止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公里。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时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创新的作用
(2015·浙江卷)漫画《乌鸦喝水》(作者薛宏)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①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
②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④果断抓住实际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015·浙江卷)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耗费。

最近,环保部启动了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的核算体系试点。

这一举动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现行GDP核算体系与绿色GDP核算体系,人类选择后者,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绿色GDP核算体系与现行GDP核算体系是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发展,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故入选。

②选项观点错误,事物之间联系的建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故排除。

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GDP核算体系与绿色GDP核算体系都不是上层建筑,故排除。

【考点定位】意识的特点、辩证否定观
(2015·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

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

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8分)
【答案】
(2)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3分)大数据的运用创新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2分)新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拓展了认识的对象,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3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发展、创新的知识。

(2015·四川卷)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

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

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
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传统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旧事物的发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同时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题中做法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入选。

②选项观点错误,创造性思维并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故排除。

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并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排除。

【考点定位】辩证否定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014·安徽卷)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
【归纳总结】
1.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形而上学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被肯定。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

因此辩证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的矛盾而进行的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2)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

(3)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即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联系起来,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生长出来的,并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内容,是事物发展中连续与非连续的对立统一。

(5)方法论要求: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知识拓展】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易错警示】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2.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1)把一只昆虫踩死,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这是一种否定,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

这是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否定。

(2)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内在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

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3.正确理解否定与质变的关系。

否定和质变都是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表达和揭示,说明事物是怎样发展的,一事物如何变为他事物,新事物是怎样代替旧事物的。

但否定不等同于质变。

否定和质变是有区别的,表现为:第一,它们各自表达的事物发展过程的方面不同。

质变是与量变相对应的哲学范畴,质变揭示的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途径和形式。

否定是与肯定相对应的概念,否定揭示的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和途径以及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即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须通过否定的环节。

它表明新事物与旧事物既存在质的不同,又存在着联系,是一种“扬弃”的关系,既有克服又有保留。

第二,质变主要体现的是事物发展过程的渐进性的中断,即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否定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典题探究】
【例1】《荀子·劝学》中有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B.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发展是从质变开始的
D.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答案】A
【变式精练】
1. 近年来,各种振兴传统文化的呼声颇多,各种建议、倡议和实际行动也在轰轰烈烈地展开。

但有的只把振兴传统文化看成兴建仿古式私塾、复兴汉服、复古地名、“抵制圣诞节”等,这( )
A.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
B.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D.违背了辩证的否定观
【答案】D
【解析】只把振兴传统文化看成兴建仿古式私塾等,没有坚持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表现,违背了辩证的否定观,D项入选。

2.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50年来一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

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梁祝》的成功表明( )
①艺术创新必须是引进与输出的统—②艺术创新必须是全新的
③艺术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④艺术创新离不开辩证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梁祝》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短,体现了③④项。

①②观点错误。

3.老鹰活到40年时,为了再生,狠命地啄击岩石,使老化的喙全部脱落;待新的尖喙长出后,用喙将麻木的爪子一根接一根地拔将出来;等到新的利爪生长齐全,又用利爪将全身陈旧的羽毛拔光,整个更新完成,从而赢得后30年的崭新生活。

这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 )
①是外界作用的否定②是联系的环节③是发展的环节
④实质是抛弃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借助外力的否定,实质是“扬弃”,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D。

4.乔布斯和苹果公司最难能可贵的是:不但颠覆行业,而且颠覆自己。

他颠覆了自己以往的产品和业绩,比如iPhone的推出就直接影响了iPod的市场潜力。

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规律,超越现实②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③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归纳总结】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因。

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理解唯物辩证法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1)革命批判精神的含义
所谓革命的批判性,就是批判旧事物、旧世界,创造新事物、新世界。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

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质疑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是指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2)理论依据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②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③此时的事物就必须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辩证法从本质上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基本内涵
①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5)方法论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
【知识拓展】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的角度: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只有创新,
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旧说,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3)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易错警示】
1.怎样理解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1)所谓肯定的理解,是指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即对现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的肯定。

(2)所谓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

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

简单讲,就是现存事物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必然要灭亡。

2.关于创新的多角度理解。

(1)创新就是对传统的突破,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技能基础上的飞跃。

创新的科学内涵就是突破、质变和飞跃。

具体说来,创新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2)从理论上说,创新就是首先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并且这种见解能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创新是理性认识的新飞跃。

(3)从实践上说,创新就是新发展、新创造,就是取得全新的创造性成果的过程。

(4)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①辩证法角度: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二者共同的方法论要求,也是发展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②唯物论角度: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3.正确理解树立创新意识和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1)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正确理解破与立的关系,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这是“破”;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立”。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和本质特点。

改变世界的关键在于创新。

因此,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4.正确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创新的启示: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5.图示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道理。

6.制度创新的含义和实质。

(1)制度创新的含义。

制度创新就是指为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进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在我国现阶段,就是要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制度。

(2)当前我国制度创新的实质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7.创新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8.正确理解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朴素的、直观的、猜测性的。

到了近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的发展与其相适应,而科学的起步是由分门别类地收集资料开始的,这就使人们形成了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到了现代社会,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的思维方式。

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这就告诉我们,实践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创新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不知创新、不善于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发挥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的作用。

特别是应该看到,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典题探究】
【例2】(湖北省广水一中2016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测试)右下漫画“立竿见影”(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启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