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知道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重点)
3.掌握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

(难点)
一、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水平。

3.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

一般方法:
土地资源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根据农业生产提供的粮食或其他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估算
(2)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要素的综合。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1)前提条件;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

(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3)意义:影响发展战略,影响人口政策。

2.影响因素
因素影响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劣和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口的合理容量大大提高。

但是当消费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能力时,人口合理容量就会降低
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扩大资源的开发,并不断发现新
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倡适度消费。

(2)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
(3)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
(4)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素质较高。

()
(5)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小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提示:(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土地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3)×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

(4)×日本、荷兰的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其开放程度高,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提高了人口合理容量。

(5)D
环境承载力
目前,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所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 800万人的目标,更大大突破了北京“十一五”规划末常住人口1 625万人的控制目标。

目前的人口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北京环境资源的承载极限。

问题1(区域认知)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 800万,“1 800万”指的是什么?
提示:环境承载力。

问题2(综合思维)如果北京市常住人口超过1 800万会带来哪些问题?
提示:加剧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造成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短缺,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问题3(综合思维)归纳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提示: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

[归纳总结]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环境承载力低,绿洲、城镇大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河流两岸附近。

[答案]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人口合理容量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人均500千克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的人口为16亿左右。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

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应控制在7亿之内。

问题1(综合思维)如何理解材料中“16亿”与“7亿”的区别?
提示:材料中的“16亿”是指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是我国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材料中的“7亿”是指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容量。

问题2(地理实践力)材料说明,为满足人类更高级的需要,人口合理容量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为了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
提示:人口合理容量减小。

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归纳总结]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区别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
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

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

据此回答2~3题。

件再度降低。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当然不甘示弱。

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
A.ECQ不变B.ECC降低
C.EBC降低D.EBC增加
3.成都市()
A.环境人口容量为109万人
B.经济人口总量为826万人
C.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要素是产业结构
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人口容量
2.C 3.D[第2题,通过概念可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环境承载力-实际环境承载量,若短期成都人口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会有一批人才落户成都,则成都实际环境承载量增加,即ECQ变大,A错误;而环境承载力不变,即ECC 不变,B错误;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降低,即EBC降低,C对,D错。

第3题,根据表可知,109万人是成都市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去成都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不是成都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故不符合题意;依此类推,826万人是经济总量的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而不是经济人口总量;一般而言,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资源的短板,即森林资源;因森林资源是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提升科技水平,提升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故D 项正确。

]
地理实践力——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功能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对雄安新区进行依托区域发展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压力模拟研究。

(现状数据为2016年统计资料)。

载力。

提示: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短缺,洪涝风险大。

措施:控制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多途径调水,适度控制湿地和森林面积;科学选址建设项目,提高防洪标准。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教师独具)
题组1环境承载力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承载力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坏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1.C 2.A[第1题,环境承载力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抚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但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程度,人口数量都不可能超越环境承载力。

第2题,人地关系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人口数量永不超过环境承载力,使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地发展下去;最不理想的是人类破坏了环境,使环境承载力变小。

] 题组2人口合理容量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读表,完成3~5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②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③8亿~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④7亿之内
3.
A.①B.②
C.③D.④
4.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合理容量
C.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
D.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
3.A 4.C 5.C[第3题,环境人口容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科技水平条件下,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第4题,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科技、资源、教育、区域开放度等呈正相关。

第5题,环境人口容量受多个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17探索
图中反映的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减少,污染加剧,环境受到的压力加大,人类生活质量下降,说明地球承载力是有限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的极限》的基本观点是,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粮食、人均工业产品也随之相应增加,但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剧,资源数量日益减少甚至枯竭,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当这种增长或减少趋势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人口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即资源供应和环境自净能力不能满足人口发展的需求,导致人口增长下降,最后在较低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

教材P18思考
因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紧张,因此,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
是保证我国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措施。

教材P21思考
本案例介绍了多种关于我国最大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值,由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且在不断变化,所以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定量估算,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根据中科院原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测算,我国人口承载力最高值为16亿,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环境承载力。

还需指出的是,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渗透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材P21复习题
1.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也是决定地球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承载力的估算一般根据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或某种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尤以依据粮食产量进行估算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系统失衡,甚至崩溃,即导致资源枯竭、环境退化、人地矛盾加剧,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