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后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随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是《易传》中的观点。
该观点主要体现了( )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相对的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事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永恒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运动是物质固有
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体现不出;运动是绝对的,②说法错误。
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这一观点( )
A.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C.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但认为运动的主体是概念,即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
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说明(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①④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
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说法错误。
正
确选项为C项。
4.科研人员通过降低高粱体内的某种关键激素,能让高粱更多开花、结籽,大大提高了高粱的产量。
这体现了(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是人在实践中创造的
C.人能够根据需要改造规律
D.规律是人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能让高粱更多开花、结籽,大大提高了高粱的产量,这表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正确;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
的联系,不是人创造的,B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改造规律,C项错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们对事物的反映,正确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
根据《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20年起,
山东省将全面实施新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魔咒正式被打破。
新高考改革提倡考试科目的多样组合,鼓励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开始对未来的学科兴趣和职业
发展进行选择和谋划,符合人的主体性原则,相对于过去实行的“3+大综合”“文理分科”等传统
模式,新高考的多样选考组合,给予学生更多的规划自主权,最大限度满足学习兴趣,充分释放学习
内驱力,保障学生个性发展,但问题在于,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在初高中阶段各方面发展还未成熟,这
一时期的自我选择和未来规划不一定完全是理性行为。
新高考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运用规律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时代发展对人才选拔与培养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新高考遵循教育规律,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释放学习内驱力。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新高考下的选择性和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推动选课走班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卫星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撞向地球。
这表明( )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
B.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C.运动就是指物体在位置上的移动
D.物质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才能保持平衡而不撞向地球”,表明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物质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故答案选D项;A、B两项与题意不符;运动既包括物体在位置上
的移动,也包括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C项
说法不准确。
2.“水停百日生毒,人闲百日生病”是我国民间总结的谚语。
这一谚语强调了( )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运动是物质
的根本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说法错误。
3.马克思认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这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④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
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
方式,②③符合题意;①干肢不符;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④说法错误。
4.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没有虚空,世界充满着相互差别的存在物,运动就发生在这些存在物的相互关系之中。
这说明(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答案为C项;A、B、D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5.《大豆过江》为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和江苏邳县农民朱会然合作的作品。
五个人坐在体形超大的
大豆上,乘风破浪横渡长江。
反思历史,我们建设新时代应该做到( )
A.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乘风破浪横渡长江”,这违背事实,违背规律。
反思历史,我们建设新时代应该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意思是要想获得粮食,就一定要遵守农时,想治理好国家,就一定要适应时代大势,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A项符合题
意;“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根
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强调发展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项不符合题意;“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意思是自己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反映的是正确的价值观,D项不符合题意。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体现了( )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
B.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C.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D.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
,动静结合,体现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意不符;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项说法错误。
7.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这首
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②规律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影响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
有的规律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①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
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②说法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
规律为人类造福,④说法错误。
8.2021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2周年。
22年来,“一国两制”构想下的澳门愈加繁荣,同时基本法承
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
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
22年来,‘一国两制’构想下的澳门愈加繁荣,同时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
方式仍然保持不变”,这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项符合题意;运动是物
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等哲理,排除C、D两项。
9.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②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③要自觉改造规律造福人类④物质是
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受到了规律的惩罚,①②是其应有的启示;改造规律违背了规律
的客观性,③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10.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让人耳目一新。
当一群极具攻击性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内肆虐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杀灭而是对其进行转化和“策反”。
研究人员称,该发现有望为白血病的
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体现了( )
A.人可以改造规律,从而使规律为人民服务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突破规律的限制
C.实践是认识和创造规律的前提条件
D.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其变害为利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A、C两项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突破规
律的限制,B项说法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其变害为
利,D项符合题意。
11.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
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
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上述材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③认识规律是利用规律的基础④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体现了认识规律是利用规律的基础,③正确;②说法错误,人不能改变规律;④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医学研究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
选C项。
12.2020年洛阳的初秋天气异常波动,昨天气温还是30多度,一场秋雨,今天温度却降到20度以下,仿佛一夜之间回到寒冷冬天。
因此有人说“洛阳的天像个小姑娘,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它想几度就几度”。
这说明( )
①自然天气变幻莫测,人们无能为力,无法把握②人们只能被动适应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自然界的变化是一个客观物质的过程④自然的天气变化有其人类不可改变的固有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①②错误;自然界是物质的,其存在、发展都具有客观物质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自然的天气变化有其人类不可改变的固有规律,③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克拉底鲁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如何评价上述两种观点?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克拉底鲁的观点承认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不能正确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可能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