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分析化学引言和主要内容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微型化
化学计量学 在线分析 原位分析 实时分析 活体分析 接口
新原理,新技术, 新仪器 生物分析 环境分析 过程分析
分析化学主要
表面分析 大分子表征 化学图象 无损分析 单细胞分析
发展方向
教育,定性,传感器,固定化 分 离 技 术 仪器 和计 算机 联 用 技 术
单分子单聚集 体分析
化学是中心科学之一 分析化学是科学技术的眼睛
高等分析化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分析化学研究室 郑行望
新世纪的分析化学
——对几个前沿领域的接触与展望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science discipline that develops and applies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strategi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matter in space and time.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所学习 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等基本内容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培养学 生宽泛的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 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今后从事分析测试 工作或分析化学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 基础。
三、 高
第一章 现代光学分析方法 第二章 现代电化学分析方法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 第四章 自动化分析系统简介-流动注射与 微全分析系统简介 第五章 显微分析方法简介 第六章 生物分析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
《高等分析化学》是我院化学教育专 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以及科 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在学完《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的一门专业理论选修课程。旨在讲授《分 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中 所未涉及而现阶段在分析测试领域较常用 的分析新方法、新技术。
教学要求

1、认真听课,做好记录(无现成的教材); 2、保证必要的‘出勤率(点名三次缺席,无学分)’; 3、以考试成绩回答‘是否获得学分’; 4、希望大家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真正学到知识。
energy
information
life
environment
materi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
定性分析 - 定量分析 - 仪器分析 - 分析科学
1922年: J.Heyrovsky 发明了极谱仪并于195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年: Aston发明了质谱技术可以用来测定同位素而诺贝尔奖 1930年: Raman 发现了Raman效应获诺贝尔奖 1952年: Bloch 和 Purcell 因发展了核磁共振的精细测量方法而获诺贝 尔物理奖 1952年: Martin和Synge因发明了分配色谱法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1年: Bloembergen 和Schawlow因发展了激光光谱学获诺贝 尔奖 1986年: Binnig 和Rohrer因发明STM而获诺贝尔物理奖 1991年: Ernst因对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的发展而获诺贝尔化学 奖 1991年: Neher和 Sakmann于1991年因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离子通道 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药奖 1992年: R.Marcus因发展电子传递理论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3年:Kary Mullis 因发明PCR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John Fenn, Koichi Tanaka和Kurt Wuthrich因在生物质 谱和 NMR方面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EECS DAC
分析化学史于Robert Boyle(1661),最早可追溯 到亚里士多德对论证的三段论法。它在二十世纪发展迅 速,历经三次重大变革,目前在人类科学发展中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新世纪的分析化学广泛采用各种现代分析手段,对 物质作尽可能的纵深分析,物理,数学,化学和生物学 中的基础,新发现,新概念,和新方法大量向分析化学 渗透,电子,激光,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强 化和改善了原有仪器的性能,而且推出很多新的分析测 试装置,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提供更多更新和更全面 的信息。与此同时,新技术,新材料,和前沿科学的发 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向分析化学家提出许多新课 题。
新世纪分析化学所面临的任务



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出限; 更好的选择性,更少的基本干扰; 更高的准确度,更好的精密度; 更高的的分析速度,更高的自动化速度; 更完善的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 更完善可信的形态分析; 更小的样品量要求并且实现微损或无损分析; 原位,活体,实时分析; 远程遥测,极端或特殊环境中的分析; 高分辨成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