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
一、可读性
中国古代的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
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我们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来形容它们。
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
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等有着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
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二、可塑性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
三、内向性
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
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四、超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
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
没有太大改变。
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
篇一律。
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
简单绝对的褒或贬。
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
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
由于看待的角
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五、容《易》性
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
在建筑上,也是这样。
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
"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
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创始阶段
这一时代包括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整个奴隶社会的夏、商、周。
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
由于
自然条件的不同,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
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及干栏式建筑。
前秦的建筑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商代早期宫
殿遗址。
商代末年,商纣王大兴土木:"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
离宫别馆。
"这一历史记载也已为现代考古发掘所证实。
周朝的建筑较之殷商更为发达,尤其技术进步很大,开始用瓦盖屋顶。
此时建筑以版筑法为主,其屋顶如翼,木柱架构,庭院平整,已具一定法
则。
在陕西歧山凤稚村发现了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在扶风召陈村有西周中
晚期的建筑遗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
雨。
"人类从穴居到发明三尺高的茅屋再到建筑高大宫室,从原始
本能的遮风避雨到崇尚、表现高大雄伟的壮美之感,艺术的进步
也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二、成型阶段
这一阶段处于封建社会初期,从春秋直到南北朝。
其中春秋、战国是这一阶段的序曲;秦、汉是主题,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三国、两晋是第一高峰的余脉;南北
朝是下一阶段,即成熟阶段的序曲。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经定型。
在构造上,穿斗架、叠梁式构架、高台建筑、重楼建
筑和干栏式建筑等相继确立了自身体系,并成了日后
2000多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体构造形式。
在类型
上,城市的格局、宫殿建筑和礼制建筑的形制、佛塔、
石窟寺、住宅、门阙、望楼等都已齐备。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大兴土木,"高台榭,美宫室。
"今天,我们仍可在燕赵古都30多所高大的台址上窥见当时宫殿建筑之一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首次规模宏大的工程,这便是上林苑、阿房宫。
此外,又派蒙恬率领30万人"筑长城,固地形,用制险塞。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秦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在中国建筑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气派。
中国建筑从一开始就追求一种宏伟的壮美。
汉代建筑规模更大,到汉武帝之时更是大兴宫殿、广辟苑囿,较著名的建筑工程有长乐宫、未央宫等。
汉宫殿突出雄伟、威严的气势,后苑和附属建筑却又表现出雅致、玲珑的柔和之美,这与秦相比显然又有了很大的艺术进步。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给中国建筑艺术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寺庙建筑大盛,难怪唐代诗人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值得一提的是,北朝不仅寺庙建筑众多而
且依山开凿石窟,造佛像刻佛经,今天我们仍可见的云冈、龙门石窟都是中国及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三、成熟阶段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顶峰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间建筑第二次大融合的年代。
这一历史阶段有较多的建筑遗存,并开始有了总结性著述。
这一历史阶段又可分为前、后半期。
前半期包括隋、唐两个朝代,后半期包括五代、宋、辽金各朝。
隋唐建筑气势雄伟、粗犷简洁、色彩朴实;
而以两宋为代表的建筑风格趋于精巧华丽,纤缛繁复、色彩"绚丽如织绣"。
这一历史时期的建筑成就表现在建筑类型更为完善,规模极其恢宏;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广泛使用图样和模型;建筑师从知识分子和工匠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职业;建筑技术上又有新发展并趋于成熟--组合梁柱的运用,材分模数制的确立,铺作层的形成。
此外,这一期还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伟大建筑。
隋唐建筑的主要成就在皇宫建筑方面。
隋唐兴建的长安城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城市,唐代增建的大明宫,特别是其中的含元殿,气势恢宏而高大雄壮,充分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
此外,隋唐时期还兴建了一系列宗教建筑,以佛塔为主,如玄奘塔、香积寺塔、大雁塔等。
北宋将汴京外城东北部扩展了一些,并
仿洛阳宫殿的制度修了大内宫殿。
南宋偏安
江南,在临安多建游幸苑囿。
四、程式化阶段
这一阶段指元、明、清(1840年前)。
我们所谓此时建筑步入衰微,是指其体系的凝固化和不适应性,并非建筑技术上的后退。
这一历史阶段里重要的建筑活动和变革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
兴建,这是中国古代封建帝都建设的总结与终结;木构造技术的变革--
拼合梁柱的大量使用、斗拱作用的衰退、模数制的进一步完成促使设计标
准化、定型化以及砖石建筑的普及;施工机构的双轨制及设计工作的专业
化;个体建筑形制的凝固,总体设计的发达。
这一时期建筑遗存十分丰富,重要的有明、清北京城、故宫和一些大型的皇家园林、众多的私家园林及许多著名的寺观建筑。
五、解体阶段
从清代1840年至1911年,此时中国社会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大量外国文化、建筑、技术涌入,被动的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时期,同时,也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沉重的帷幕。
这股外来势力动摇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动摇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根基。
在强大的外来冲击、挑战下,固有的体系显得很不适应而开始解体。
中国古代园林序说
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地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一、对自然简单占有的原始阶段
――商、周时代的园、囿、圃、池、沼
中国古代园林肇始于何时?它的原始形态是怎样的?历来都是园林史界讨论的焦点。
多数人认为商、周的园、囿可以视为是中国古代园林萌发的开始。
商、周时代的"园",一是有园墙,有"藩"一类的竹木"篱笆";二是在这个闭合的园墙内"树木"(即人工种树)。
这或许就是后来植物园的先型,不过在当时它却带有鲜明的生产性质。
所谓"囿",《初学记》定义为"养禽兽曰囿";《淮南子.本经训》注指出,"有墙曰苑,无墙曰囿"。
"囿"同"园"一样,也有着鲜明的生产性质。
此外,它还带有浓重的军事性质。
所谓"圃",是人工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地,也有着鲜明的生产性质。
所谓"池"和"沼",在商、周时均为养龟养鱼专供占卜祭祀之用的地方。
这说明"池"和"沼"也有着鲜明的生产性质,不似后来仅供观赏的水域。
"池"在商、周时还是城外濠沟的另一称谓,这显然又带有军事的性质。
总之,这一时期的"园"、"囿"、"圃"、"池"、"沼"在主观上虽然不是为了观赏而兴建的,但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人工山水园林和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却奠定了基础。
二、采集或自然主义的仿写阶段
――春秋、战国、秦、汉的宫苑和私家园林
这一时期的园林较之商、周的园、囿、圃、池、沼已少了很多生产和军事性质,开始具有了较多的观赏性质,而呈现出一种两者性质的过渡(或转化)形式。
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经营带观赏性质的宫室园囿而见其端倪。
其中有:吴王夫差所筑的姑苏台、天池、海灵馆、馆娃阁等、还有梧桐园、葡萄园等一类非综合性"宫苑"的主题(或专题)园林。
这些园林或许还带有明显的生产性质,但在"宫苑
"出现的历史背景下或多或少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观赏功能。
总之,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生产、观赏并重的"主题园"和以游宴、观赏为主旨的"宫宛"的分野。
特别是"宫苑"一类园林,规模恢宏,建筑华丽,已不再"与民同之"而为王者所专有。
中国古代园林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及至秦汉时期的发展,则完成了从商、周的园、囿向秦、汉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过渡(或转化)。
秦统一全国后,在都城咸阳大建宫室,并于渭水之阳作上林苑,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了许多离宫别馆。
秦上林苑在先秦各国宫苑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可居(帝之居)、可游(帝之游)的特征。
汉武帝时又在秦上林苑基础上更为增广,使之纵横三百余里。
如此众多的苑中苑、苑中离宫别馆,说明汉上林苑是一处内涵更为丰富的多功能(或多义)性大型皇家园林群体的集合。
除皇家宫苑外,汉代的皇戚显贵、富商巨贾也争相效仿建筑自家的私园。
历史上著名的有西汉文帝四子梁孝王刘武的兔园、东汉顺帝时梁皇后长兄大将军梁冀的家园群和西汉武帝时茂陵富商袁广汉的私园。
它们的规模巨大,气势恢宏,有的甚至足以比肩皇家宫苑。
它们所采撷的园林山水要素,都是真山真水般的大小,即令是人工堆筑的土山、石山也都是"延亘数十里","高十余丈"的大尺度之物。
这或许同皇家宫苑一样,也是对
山川崇拜的一种反射。
它们的园区内除山、水、花、树、鸟、兽……外,
建筑物所占的比重也很大,是皇家宫苑的一种缩写,住宅的延伸(或扩大)。
汉末三国时期连年征战,但亦不废兴建,较著名的有两座园林,一座是曹魏邺城的铜雀园;另一座是曹魏洛阳的芳林园(或称华林园)。
三、同诗、画结合,对意境追求的阶段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的写意山水园
从我国古代园林发展史看,这一时期,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阶段。
它奠定了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风格和"诗情画意"的
写意境界,并转而深刻地影响了皇家园林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以后,私家园林中"文人隐逸园"异军突起,
这是由于东汉以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给人们带
来的消极悲观情绪,滋长了及时行乐的思想,有所谓"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的叹喟。
皇室与士族的明争暗斗,荣辱生死没有保障。
统治者于是荒淫奢靡成风,大量敛聚财富,享乐斗富而大兴园林
之风。
同时,士大夫出于愤世嫉俗,而玩世不恭,醉心老庄哲学及玄学,清谈不拘礼法,任
性放荡,寻求刺激。
他们常常饮酒、修禊,服散,寄情山水,把心中
的不满吐向大自然,滋长了隐逸思想。
佛教的出世思想又助长了这种
风气的漫延,从而激发了文人园的兴起。
统治者的斗富同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思想,推动了完全不同的两类
园林的形成。
前者,著名的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这是一处"别墅园"(或园林化庄园)。
此外,张伦宅园也是这一时期十分著名的园林,是一处"市隐园"。
后者,著名的有北周庚信《小园赋》中提到的那座小园林:又如南朝"广陵城旧有高楼,湛之(徐湛之)更加修整,南望钟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
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游玩之适,一时之盛?quot;(《宋史·徐湛之传》)。
这几座南朝园林,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
即文人园开始向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发展。
他们不
是为了悦目才去建造林园,而是为了静心、息性、寄情,才不疲园林的经营。
在他们眼里山、水、花、
树、风、月已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了,都已成了老庄哲学中"恬静无欲"最好的注脚,都已被人格化了,都同他们一起愤世嫉俗,心心相印了,能给他们以藉慰的须庚不可分离的知音了。
于是,在他们思想里,不是去占有山水,而是赋予山水以情感,同山水同在(或同呼吸)。
观察山水的角度变了,对山水的发掘也就不同了,即所谓:"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左思《招隐诗》)便是对他们新的开
拓的最深层的揭示。
隋、唐两代,特别是在唐代的文人士大夫中,酷爱园林的风气
依旧十分盛行。
这一方面是因为两晋、南北朝以来"文人园"在给予知
识分子精神寄托和心灵净化上,起到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成为一种传
统风尚的缘故:另一方面在唐代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达,文化艺术
的欣欣向荣的社会大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积极的,他们不放过
任何一个挤身仕途,建立功业的机会,企望一登龙门,而身价百倍。
于此同时,他们又有感于心力的疲惫,宦海沉浮的无据而向往"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意"的既不脱离功业、仕途,又能享受山林野趣洗礼的"中隐"生活。
这种两全的抉择可能是更为主要的原因。
这一时期,不少诗人和画家参与了造园活动。
涌现出不少杰出的"造园艺术家"。
他们按照自己熟悉的诗论或画论来建造园林,推动了造园理论的深化和确立。
他们当中最著名的有两位。
一位是诗人兼画家的王维;一位是大诗人白居易。
王维曾作"辋川别业"。
他以诗人的激情,画家的机敏赋予"辋川别业"及其周边自然景观以人文色彩。
从而使别业脱去简单的自然山水的外表。
如果说王维的辋川别业是一座根植于自然风景区里的"别墅园",那么白居易在洛阳的私园却是一座典型的人工"市隐宅园"。
从这些众多的私家园林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造园宗旨将入画、入诗、入情、入趣作为追求的终极目的,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同时,私家园林的这种追求直接影响了这一时期皇家宫苑的发展取向。
举如,唐长安的禁苑(即隋大兴苑)、大明宫太液池、兴庆宫龙池以及骊山临潼华清池等,它们的规模已远不及秦,汉宫苑所特有的恢宏气势,但在内涵和性质上却还是一脉相承并没什么不同的地方。
规模的缩小,说明隋、唐时期皇家宫苑同私家园林一样,注意造园要素的典型化,山、水、花、木的"比兴"和"隐喻",完全脱离了简单仿写自然的初始形态,即便是自然山水园,也被人们赋以深层的寓意,用拟人的手法给打扮了起来。
北宋王朝,也是个大兴园林的王朝。
据有关文献记载,仅东京城内和近郊皇家宫苑就有琼林苑、金明池、玉津园和撷芳园等不下八、九处之多。
宋徽宗时更倾尽全国财力于旧城东北兴建艮岳,不过,它们的规模更趋小型化。
这同宋代审美情趣的偏于细腻、婉约、写实外,也同"文人园"日臻成熟有着直接关系。
北宋时期,私园也遍及汴城内外。
南宋,并未因国难而泯灭兴建园林的风气。
据《都城纪胜》、《梦梁录》中记载,临安一地就有五十多处私园和宫苑。
择其主要的有大内御园,位于凤凰山西北,是宫中避暑
的胜地。
其次,如德寿宫等十几处御园,环西湖周边而建。
临安之外如吴兴一地也有园林三十四处之多(《吴兴名园记》)。
难怪林升发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的感概了。
经过唐代对园林意境的开拓,又经过两宋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古代造园术登入艺术大雅之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类,奠定了基础。
四、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类和理论总结阶段
――元、明、清的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计成《园冶》的刊行
忽必烈在围困金中都时,曾以金大宁宫为军事司令部。
元代建国后,将大宁宫扩而大之,形成了后来明、清时北海和中海的规模(南海是明中叶以后才开发的)。
这一时期,皇家宫苑进一步趋于小型化,在内涵上也有了新变化,已不见以往的狩猎及生产性质。
现遗留的主要是清代宫苑,如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进入明、清以后从文人中分化出一部分从事园林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
他们同工匠出身的造园家会合成一股新的推动力量,激发了造园事业向更高层次(或境地)的发展。
不
少文人出来著书立说,特别是在人文荟萃的江南一带。
他们当中名
声最为显赫的有明代《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园治》的作者计
成和清代《一家言》的作者李笠翁。
《长物志》和《一家言》并非
造园学的专著,但它们的作者还是用了极大热情和较大篇幅阐述了
园林中室庐、花木、水石等诸多方面的经验之说。
《园治》,又名《夺天工》。
刊行于明崇祯七年(1634)。
这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造园学专著。
全书共三卷,分为
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
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
《园冶》并不是从理论视角来写作
的。
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课本。
《园冶》以前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都已不复存在了。
留存至今的大多为明、清的宅园和庭园。
其中,苏州、扬州和川西园林和庭园,最为人所称道,而苏州园林和庭院更其著称于世。
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构成及特点
园林之中的建筑,具有居住、游憩、娱乐、赏景与造景、理政,甚至举行宗教活动的功能。
其基本造型轻巧、富于变化,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
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
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
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
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亭:是憩息赏景的建筑,也是园中的一景,大小不一,式样众多。
通常有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扇面亭等形式,其屋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类。
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
,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
面开窗。
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有用来供养巨型佛像。
榭:它的突出特点是建于水边,架临水上。
结构轻巧、立面开敞,
跨水部分由立于水中的石构梁柱支撑。
它的主要作用是点饰水岸和观赏水
景。
廊:是园林中的突出建筑。
它不仅是连接建筑之间的有顶建筑,而且是划分空间,组成景区的重要手段,同时它本身又成为园中之景。
一般廊上都有彩画。
塔:是重要的佛教建筑。
在园林中往往是构图中心和借景对象。
桥:在园林中不仅供交通运输之用,还有点饰环境和借景障景的作用。
墙:园林的围墙,用于围合及分隔空间,有外墙、内墙之分。
墙的造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粉墙和云墙。
粉墙外饰白灰以砖瓦压顶。
云墙呈波浪形,以瓦压饰。
墙上常设漏窗,窗景多姿,墙头、墙壁也常有装饰。
中国皇家园林
______造山理水以配天地
甲骨文中的囿
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我们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
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
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
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
阿房宫与上林苑
秦汉两代(公元前221年~220年),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其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
秦始皇在陕西渭南建的信宫、阿房宫不仅按天象来布局,而且“弥山跨谷,复道相属”,在终南山顶建阙,以樊川为宫内之水池,气势雄伟、壮观。
秦始皇曾数次派人去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求取长生不老之药。
他在自己兰池宫的水池中筑起蓬莱山,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汉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成规模宏伟、功能更多样的皇家园林――上林苑。
汉代上林苑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上林苑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赏自然美景的去处,也有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区,甚至还有跑马赛狗的场所。
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仙山。
从此,中国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皇家园林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虽然在规模上不如秦汉山水宫苑,但内容上则有所继承与发展。
例如,北齐高纬在所建的仙都苑中堆土山象征五岳,建“贫儿村”、“买卖街”体验民间生活等。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
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是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各类繁多的皇家园林。
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
这就是位于北宋都城东京的艮岳。
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
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元明清的成熟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
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飞跃,这个时期出现的名园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无论是在选址、立意、借景、山水构架的塑、建筑布局与技术、假山工艺、植物布置、乃至园路的铺设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西湖、寄畅园和苏州水乡风貌的基础上,以大体量的建筑佛香阁及其主轴线控制全园,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志。
北海是继承“一池三山”传统而发展起来的。
北海的琼华岛作为“蓬莱”仿建,所以,晨雾中的琼华岛时常给人以仙境之感受。
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此为基础改建而成。
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