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萌发》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资源分析:
教材分为三部分:活动一教材用一段类似故事开场白似的叙述引出种子的萌发,让学生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并提出了“我能测量出蚕豆吸了多少水吗”的研究问题;活动二观察发芽蚕豆,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活动三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材中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只有几张图片和几段文字,资源相当单一、教学前设想:
采取传统的教育手段,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要了解种子的构造和萌发条件,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运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收集了许多相关的音像、图片资料,制成DVD光盘,从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由于种子的萌发的探究是一个长期过程,它仅靠课堂内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适当的根据需要把某些研究延伸到了课外。

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请看大屏幕,会唱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

(播放种子发芽的录像,配上儿歌小雨沙沙)你能从老师带来的礼物中知道什么?生:我知道了春天来了,种子发芽了。

生:我看见一个个新生命到来了,它们充满了勃勃生机,很有生命力。

生:我看见种子播撒到田野中,它们就会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
师: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萌发的种子》!请大家齐读课题。

[反思:良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开始。

为了活跃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在远教资源库中剪辑了一段种子发芽的录像,配上生动活泼、耳熟能详的儿歌《小雨沙沙》。

音乐声一响,学生很快融入了课堂,很自然的与教师亲近了许多,教师也很顺利地揭示了课题,提出了本课探究的主题。

]
师: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种子们也不甘落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生:空气。

生:雨水。

生:土壤、阳光、水。

生:肥料……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请大家思考一下,在这些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条件?
生:适宜的温度,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不利于种子发芽。

生:新鲜的空气,汽车尾气就不行。

生:一定要水,不然会干死的。

生:不一定需要土壤,菜场里卖的豆芽就是在营养水里发出来的嘛。

师:够内行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只是说让它发芽的条件,没说要它长大,只要让它发芽,可以不用土壤的。

(学生畅所欲言,争得面红耳赤。


[反思: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农村的孩子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但这仅仅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哪些是必需的条件?”这一科学问题的提出,唤醒了学生从前概念升华到科学概念的探究热情。

]
师:到底哪些同学说得对呢,我们要用科学的实验来进行探究,请同学们边思考边看录像,看完后填写报告单。

(播放DVD光盘。

录像是在远程教育网上找到的,是研究种子萌发环境的录像)
师:下面请同学们猜测哪个培养皿的种子发芽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2号、3号的培养皿的种子发芽了。

因为1号培养皿里面没有水;4号培养皿放在冰箱里,太冷了;5号又放在暖气炉上,太热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只有3号培养皿里的种子发芽。

因为2号培养皿的水太多了,种子得不到充足的空气。

师:有争议了!其它的小组的意见呢?
生:我们小组赞成3号的发芽,它放在温暖的阳台,温度适宜、水分适量、空气充足。

师:说得真精彩!现在归纳一下,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生:充足的空气、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录像中的实验结果跟我们猜测的一样吗?
(播放种子萌发的秘密的录像,得出种子萌发的三个必要条件。


[反思:这一活动采用了“猜测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程序来进行研究。

这一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很难抽象的得出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有了许多不同的发现和认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再通过安排观看远程教育录像资源的办法,恰到好处地启发、点拨、引导,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一目了然。

]
(师给各组分发浸泡后的蚕豆两粒)
师:这是什么?
生:胡豆。

师:这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胡豆,它的学名叫“蚕豆”。

桌上的两粒蚕豆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蚕豆有什么不同?看看谁发现得最多?
生:鼓一些,有很多水分。

生:这两粒蚕豆是水浸泡过的。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每个蚕豆吸了多少水?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方法)
生:用烧杯量一定量的水,比如说50毫升,然后浸泡蚕豆后计算每个蚕豆的吸水量。

生:用秤称,先称20颗干蚕豆的重量,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称湿蚕豆的重量,相减后再除以20得到每个蚕豆的吸水量……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妈妈在家里面泡豆瓣,你就可以借用这些方法帮助妈妈算一下,这样可以节约用水,不浪费。

师:我们刚才只看到蚕豆的表面,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清楚地探究蚕豆种子里面的结构呢?生:把它切开来看。

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解剖。

用镊子剥去蚕豆的皮,然后从两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最后用放大镜子仔细观察。

同学们解剖的时候不要着急,以免弄坏种子。

解剖完后讨论:蚕豆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
(学生分组解剖蚕豆种子,并观察探究种子的构造。


[反思:师边示范边利用DVD播放解剖步骤,让学生更加清楚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的方法,使操作方法更为科学。

然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正动手做科学,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有真切的体验。

]
生:我认为蚕豆种子分为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几部分。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请大家推测一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师利用DVD出示发芽3天、发芽6天、发芽9天、发芽更多天的蚕豆图片,让学生能够通过屏幕的放大图更清晰的进行对比。


师:分别观察、比较发芽3天、发芽6天、发芽9天、发芽更多天的蚕豆各有什么区别?归纳种子各部分作用。

生: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

生: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生:种皮在发芽的时候脱落了。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师:子叶有什么作用?你有什么疑问产生吗?
生:我觉得子叶可能是供给营养。

生:我认为子叶是长成植物的第一对叶。

师:猜测找到证据了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得想办法证明呀!请全班阅读P33页介绍的一个研究操作过程。

(生根据研究过程设计实验,制定我们小组的实验计划)
师: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研究并在第33页作好记录以后交流。

我们的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在课堂上研究,我们还应该在生活中也注意积累知识,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究,科学家们就是这样成功的。

未来的科学家们就在你们中间!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现在我们再一次来观看种子萌发的全过程录像。

[反思: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知道了关于种子萌发的秘密及构造,但仍然不是很具体,很明白。

再一次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播放种子萌芽的全过程后,掀起高潮,从而清晰再现种子的构造及其作用,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
师:最后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去太空翱翔,看一看太空中的美丽植物。

(DVD播放太空植物图片,这些图片就是远程教育网上提供的。


[反思:课外延伸提供一个更宽阔、开放的环境,鼓励学生课外继续去深入探究学习,利用丰富的远程资源,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养成课外坚持探究学习的习惯,真正体现了科学课“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回归生活”的科学课程理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