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环境医学》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环境医学》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1-4)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
环境医学:是环境科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医学研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社会以及心理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包括生活质量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对人群健康有利的环境因素,消除和改善不利的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立法、卫生监督以及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空间以及各种因素、介质,从我们身边的的生活环境到宇宙环境。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其中自然环境中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因素,社会环境中包括教育、社会学、经济、文化以及医疗保健等因素。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非生物环境相互形成的有机综合体。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综合体,在其内部各组分之间,依次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当这三种活动处于流通顺畅、自动调控运转自如的状态,则该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

公害:凡影响三人以上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振动、恶臭等以及妨碍公路上行人的行为等均视为公害。

2. 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特征
(1)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环境因素的剂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可以从轻微的生理或生化改变到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剂量越大,效应越严重,环境因素的剂量与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在某一群体中,相同剂量的环境因素对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效应,从无健康损害?代偿性损伤?亚临床状态?疾病?死亡。

各种效应在人群中占的比例不同。

环境因素的剂量不同时,各种效应的比例也就相应地改变。

这种随剂量不同在人群中某种效应发生率不同的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是制订卫生标准的理论基础。

(2)敏感人群
根据作用剂量或强度的不同,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的效应可表现为感觉不适、生化改变、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改变、临床症状,甚至死亡等。

当某一强度的环境因素作用于人群时,大多数人可能呈现出轻度的生理负荷增加和代偿功能状态。

然而,由于易感性(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健康状况、遗传因素等)的差异,有少数人可能出现病理改变甚至死亡,这类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称为敏感人群。

因此,在环境医学实践以及提出预防措施时,应注意保护敏感人群。

(3)微量元素的健康效应
环境中存在的化学元素,根据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其中对人体必需的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和镁11种。

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化学元素统称为微量元素,而含量小于0.0001%的又可称为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它们通过各种机理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认为,铁、锌、铜、碘、锰、硒、钴、钼、铬、锡、钒、氟、硅和镍共14种元素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生长发育以及生殖繁衍是必不可少的,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其他尚未发现有益生物学作用的微量元素被称为非必需微量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通过新陈代谢同所在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外界获取。

某些地方由于地质的原因,环境中某些必需微量元素过低,影响到该地生活人群对元素的摄入量,造成体内微量元素缺乏,严重时出现临床症状,导致疾病的发生。

环境医学上将这类由于某些地区的水土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往往明显局限于一定地区,因此也称为地方病。

3. 环境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在环境医学领域,主要采用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结合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特点,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宏观关系。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环境流行病学与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4. 我国环境医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的环境质量形势依然很严峻,面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仍十分突出。

我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控制,但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重。

在解决许多传统环境卫生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面对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与健康问题。

为此,应在环境与健康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应强调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健康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二)大力开展有计划、系统的环境与健康基础调研工作
(三)支持环境与健康的基础研究,建立公开与共享的环境与健康信息体系,为预防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环境流行病学
1.基本概念:
环境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某一特定人群中健康状态或事件的分布规律及与该人群生活环境中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并用之来控制和预防这些危险因素的一门学科。

暴露:当某一个体接触了一定浓度的某种环境物质并达到一定的接触时间时,这个过程就叫做暴露。

效应:机体功能或健康状态在暴露环境有害物质后所表现出的任何变化均称之为效应。

混杂因素:当研究暴露于某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时,由于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暴露因素密切相关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些影响称之为混杂,那些外来因素称为混杂因素。

2.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描述性流行病学
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特征主要是对疾病的分布和频率进行描述,特别是根据人群样本中所获数据来推断和评估总体的参数。

在环境流行病学工作中描述性
研究用的最多的是现况研究。

(2)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与描述性研究不同,分析性研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研究开始前的设计中就设立了可供对比的二个或n个组(或时间段),用于检验危险因素的假设或用来筛选危险因素,分析性研究主要包括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3)实验流行病学
将人群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组之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称之为实验流行病学。

与描述性研究相比,实验流行病学的明显优点是能够检验病因假设。

与分析性研究相比,虽然两者都能用来检验假设,但实验性研究的检验能力比分析性研究要强的多,主要是因为它通过随机分组,双盲和使用安慰剂等方法,有效控制偏倚和混杂。

3.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在环境流行病学领域中,暴露与健康效应是两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对暴露和健康效应进行有效而准确的测量与评估是整个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成败的关键。

一、暴露
(一)定义
当某一个体接触了一定浓度的某种环境物质并达到一定的接触时间,这个过程就叫做暴露。

暴露的途径包括空气、水、土壤等,暴露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直接接触(或眼睛接触)、经胎盘血液接触(母婴垂直传播)以及输血或器官移植来完成。

(二)分类
暴露可以分为外暴露、内暴露和局部暴露。

1.外暴露暴露又可以分为广义的外暴露和狭义的外暴露,广义的外暴露是指实际存在于环境中有害因子的量,通常的环境监测即是测量这种暴露。

狭义的外暴露是指外环境中的暴露因子进入人体内的量即所谓的摄入。

2.内暴露指进入人体内的物质实际上被机体组织吸收的量,即吸收。

3.局部暴露环境因子对机体的局部作用可以分为刺激作用和穿透作用。

(1)刺激作用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作用。

(2)穿透作用理化因子穿透皮肤,直接作用于机体的组织器官或经皮肤粘膜吸收。

(三)暴露的测量与评估
暴露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所需要收集的重要资料,因此是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它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对象及其亲属及利用科学手段对外环境及研究对象进行监测来完成。

1.测量方法的选择
(1)直接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包括暴露史。

(2)调查者自行填写调查
(3)调查受访者的亲友或同事
(4)参考有关记录
(5)对受试者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测量
(6)环境的测量
2.替代暴露变量在环境流行病学的实际调查中,许多情况下污染物本身不能被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测量一个与之相关的替代因子,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测量社区环境中吸烟造成的污染,可以通过间接测量特定人群中吸烟率来推算。

替代暴露变量测量虽不及直接暴露测量那样准确,但它毕竟多了一种选择。

3.外环境暴露测量环境可以分为一般环境(空气、水、土壤)、局部环境(住宅、工作场所)或个人环境,一般情况下对环境因子的暴露是未知的,因为多数情况下很难经受试者回忆得到结果,因此必须由研究者进行测量。

环境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它可以是现场人为评估,亦可以是现场仪器测量,还可以是现场采集样品后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对现况暴露和过去暴露的测量。

(1)现况暴露的测量
(2)过去暴露的测量和估计
(3)资料质量的控制
4.暴露的生物学测量系统地采集人体的标本(如细胞、体液)以确定污染物或代谢产物的浓度,称为暴露的生物学测量。

它主要包括测量不同生物材料 (如
头发、血液、尿液) 中污染物的浓度;测量污染物在该生物材料中代谢转化物的浓度以及测量人体与该污染物接触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生物学测量是比较客观,具有定量测量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但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到接触的来源可能是多途径的,其主要缺点是受试者要提供生物标本(采血、采尿),有时会感到不便。

对生物样品的测量需进行质量控制,如建立标准采样步骤和质量控制程序等
二、效应
(一)定义
机体功能或健康状态在暴露环境有害物质后所表现出的任何变化均称之为效应,这个定义即适用于个体也可应用于群体。

根据机体受影响范围的大小,健康效应可以分为局部效应和系统效应。

根据暴露环境有害物质后在机体出现效应所需的时间,健康效应又可以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

这些效应可以是暂时的(可逆转的)或永久的(不可逆转)效应。

对环境污染物来说,都有一个从轻微的生理或生化改变到典型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的效应范围,称为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谱。

(二)健康效应测量技术
1.资料来源包括原始资料和二次资料。

前者是指为某些特定研究目的而专门收集的资料,如通过调查表或医学检查获得的资料,后者是从现存的记录中而得来的资料。

用于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包括医院记录、慢性病和传染病登记、出生缺陷登记、医院出入院病人访问记录、儿童诊所登记和环境监测记录等。

2.资料收集收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
(1)死亡和发病率资料收集主要通过查阅死亡登记记录、疾病报告和医院病历记录来获得。

(2)调查表通过使用调查表来获取信息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手段,通过调查表,流行病学家可以获取环境暴露的信息、人口学信息、遗传学信息、个体和家庭健康信息及其它一些信息。

(3)体检针对某一人群的健康检查能获得该人群的有关健康效应信息,体检前要制订方案,统一标准,并要对结果进行认真的核查。

(4)生物学监测是评价健康效应的重要手段,考虑到不同监测人员及监测
仪器(试剂)之间可能带来的偏差,标准化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生物学监测时应考虑监测方法能否被受试人群所接受以及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三、混杂因素
(一)定义
当研究暴露于某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时,由于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暴露因素密切相关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些影响称之为混杂,那些外来因素称为混杂因素。

(二)分类
混杂作用可以分为正负两个方向。

负混杂作用是指混杂因素使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趋向于无效值即实际存在的关联被减弱。

正混杂作用是指混杂因素使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被夸大。

(三)混杂的预防和控制
在研究设计和资料收集阶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控制混杂因素
1.限制即对病例组(或暴露组)和对照组(或非暴露组)人员的条件加以某种限制,如在设计时,规定两个比较组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相似,这样可以得到同质可比的研究组,对控制混杂有利。

但这样做了以后,研究工作可能会失去概括性,即所选择的病例不代表全体患者,对照也不代表一般人群,因而得到的结论不宜外推到总体人群。

2.配比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配比方法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中具有可能的混杂因素的概率基本相同。

3.随机化一般只在实验流行病学中使用,其作用是将混杂因素比较均匀地分布于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中。

《环境医学》第3章辅导
熟悉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

(1)变态反应
(2)特异体质反应
(3)速发和迟发毒性作用
(4)可逆和不可逆毒作用
(5)局部和全身毒作用
(6)环境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3. 熟悉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
(1)环境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
(2)环境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3)环境毒物的生殖毒性及致畸作用
4. 了解影响环境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1)毒物因素
(2)接触(染毒)条件
(3)机体(宿主)因素
(4)环境因素
环境毒理学概述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它既是环境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一、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环境化学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1.研究环境污染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环境污染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过程。

2.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作用靶器官、毒作用特征。

3.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亚慢性、蓄积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4.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的致突变、致癌、致畸等的特殊毒性作用与机理。

5.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和生物标记物。

6.对于新的或将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

7.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
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环境毒理学概述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它既是环境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一、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环境化学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1.研究环境污染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环境污染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过程。

2.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作用靶器官、毒作用特征。

3.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亚慢性、蓄积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4.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的致突变、致癌、致畸等的特殊毒性作用与机理。

5.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和生物标记物。

6.对于新的或将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

7.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环境化学物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与机体接触后,在体内可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环境化学物由与机体接触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为吸收;然后由血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中即为分布;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均是通过生物膜的过程,统称为生物转运。

在组织细胞内经酶类催化发生化学结构与性质的变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

一、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一)化学物的吸收
环境化学物经过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

主要的吸收部位是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不同的吸收途径会影响化学物进入血中的速度、浓度以及毒效应。

在生活环境中化学物的吸收途径有:
1.经呼吸道吸收
2.消化道吸收
3. 皮肤吸收
(二)环境化学物的分布和贮存
(三)化学物的排泄
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被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主要途径有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

二、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毒物在组织或器官中转化成为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代谢转化。

化学毒物经过代谢转化,有的可以减低毒性,但有的可使毒性增强,甚至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又称为代谢活化。

代谢转化过程分为两相,氧化、还原和水解为I相反应,与某些内源性物质结合过程为II相反应。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有:
(1)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2)环境化学物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

(3)代谢饱和状态。

(4)其他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年龄、性别与营养状况。

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和试验方法
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作用、慢性毒性作用。

研究环境化学物一般毒性作用的方法有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蓄积试验以及慢性毒性试验。

一、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是指化学物大剂量一次染毒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动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1)求出受试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半数致死量(>LD50)为主要参数。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

二、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染毒条件下研究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

染毒3月或以内称为亚急性试验,染毒3-6个月的称亚慢性试验。

试验的目的是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受试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靶点、敏感指标和剂量-反应关系,为慢性毒性试验设计提供依据。

三、蓄积试验
环境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经过代谢转化排出体外,或直接排出体外。

当其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超过代谢转化与排泄的速度时,化学物质在体内的量逐渐增加,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外源性化学物在机体的蓄积作用是化学物发生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因此,蓄积试验研究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有无蓄积作用及蓄积程度如何,是评价化学物能否引起潜在的慢性毒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时选择安全系数的依据之一。

四、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是检测在较长时间内,以小剂量反复染毒后所引起损害作用的试验。

其主要目的是评价化学物在长期小剂量作用的条件下对机体产生的损害及其特点,确定其慢性毒作用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制订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提供实验论据。

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和试验方法
一、环境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
(一)基本概念
环境化学物引起生物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作用,称为环境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

通过突变而形成的不同于亲代性状的生物体,称为突变体。

凡能引起生物体发生突变的物质,称为致突变物或诱变物。

(二)致突变作用的类型
根据DNA改变牵涉范围的大小,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组
突变(染色体分离异常)。

(三)环境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
常用方法包括:(1)基因突变试验(2)染色体畸变试验(3)微核试验(4)程序外DNA合成试验(5)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二、环境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一)基本概念
化学致癌作用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种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目前对化学致癌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作用类型分类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物(促长剂)和助癌物等四类。

2.按作用机理分类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两类。

3.按对人类和动物的致癌性分类
第一类对人类是致癌物,即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

第二类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又分为以下两组:
第三类现有证据未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级评价。

第四类对人类很可能是非致癌物。

三、环境毒物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环境有害因素造成对亲代的生殖功能及对子代发育过程的有害影响的作用称为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两者关系密切,但不同研究者对其研究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多数主张对两者应有所区分。

(一)生殖毒性及其评定
1.生殖毒性
2.生殖毒性表现
3.生殖毒性作用评定
(二)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1.发育毒性
2.发育毒性的表现
环境流行病学与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相辅相成,互为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