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十二章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论语》十二章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
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
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
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
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
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
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
曲名是《文王操》。
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
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
才罢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的遭遇:周游列国十四年,屡被拒仍雄心不改
从长线而言,中华民族需要孔子;从短线而言,春秋时期似乎不需要孔子。
孔子一直想参与到春秋时代的洪流当中去,然而,后者却拒绝他的参与。
公元前535年,17岁的孔子第一次尝到被拒绝的滋味。
那一年,鲁国的管理层季氏宴请境内有身份的人,具体而言就是“士”,丧母不久的孔子也登门了,然而,世界对于这个还不到弱冠之年的孩子是无情的,季家的管家阳虎挡在门口,说:“请走,没你什么事。
”
年少的孔子转身离开。
不知当时的他,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从这次吃闭门羹开始,他会遭遇一次比一次更难堪的拒绝和驱赶。
孔子乐观向上的的故事
公元前517年,35岁的孔子在齐国,因为一次会谈,齐景公很欣赏他的业务能力和愿景设计。
正当人生将大有起色时,晏子出来了,他的一番话阻止了孔子进入齐高层。
历史不可捉摸,孔子和晏子都是圣贤,然而,那个时代,需要的是晏子,暂时还不是孔子,因此,两贤不能共事。
齐拒绝了孔子。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这是他最接近理想的一次。
他已掌握鲁公司管理大权,三个月的施政令鲁公司的管理和业绩大有起色。
例如,卖牲口的不大肆提价了;外来客商不用去寻求帮助,鲁公司的商务管理机构能主动提供服务。
鲁公司好了,齐公司就紧张了,于是给鲁送来女乐,扰乱孔经理的管理,孔子只得走人。
这一回,鲁拒绝了孔子,孔子也拒绝了鲁。
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在卫国,卫灵公一方面对他很客气,
给他高薪,一方面却不信任他。
孔子走后,卫灵公又想起孔子的好,再把他接回卫国。
但这一次,卫灵公对孔子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了,两人开业务会时,董事会主席卫灵公仰天看飞雁,“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
这种姿态很伤人,孔子只得再次走人。
除了吃闭门羹,还有嘲笑。
公元前492年,孔子与学生们失散,独自一人在郑国国都东门外等学生。
一个年已花甲的老人,旅途劳顿,神情疲惫地在城门外等人,当然光鲜不到哪里去,于是有人对子贡说:“东门那边有个丑八怪,像丧家犬。
”
更有甚者,孔子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公元前493年和公元前489年,前后在陈国和蔡国,曾经两度被围困,最危急的时候,断粮七天。
好在,子贡是个外交牛人,搬来了楚国的野战军团,才将老师救出重围。
这一回楚国要供养和重用孔子,然而,出于利益考量,最终还是拒绝了孔子。
孔子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去悲观生活,然而,他并不在意。
例如,对于“丧家之狗”的描述,孔子居然认了:“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说我像丧家狗,确实如此。
那天早上确实狼狈,别人能如实地描绘出来,干嘛不认呢?
孔子的坚强:对自己有信心、对文化有乐观预期
一个人乐观与否,不能完全按照平时的表现来判断,而是要放在最危急的时刻来观察,指标越严格,环境越严酷,结果越靠谱。
孔子的脑袋上有个土丘状的玩意,偏偏阳虎和他长得不是一般的像。
而阳虎和匡地的人结了梁子,孔子却不好彩地到了匡这地儿来,由此“享受”了与鲁国权贵阳虎同等的待遇——被当地人围得水泄不通,怎么解释都没用。
当时的情况危急到连师生之间都不知道彼此的生死。
比如颜回就掉队了,好不容易才赶上,孔子说:“颜同学,我以为你死了呢。
”颜回答了句荡气回肠的话:“老师您健在,颜回我哪里敢去死。
”
在这种随时会丢性命的情况下,孔子很淡定,没有忧惧。
而这样生死关头的乐观才是真正的乐观。
其实,乐观来自于孔子对于文化的使命感,来自对文化的乐观预
期。
就在匡地被围困五天五夜的时候,孔子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番话算是一个“剧透”吧,孔子的乐观,都来自于这句话所透露的使命感。
孔子的使命感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
他比较了夏、商、周三朝的文化,觉得周朝的文化十分完备和丰富,是最佳范本,于是决定继承周的文化,《论语·八佾》记载:“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他自觉地将自己当成周文王事业的继承人,说:周文王死了,文化不是掌握在孔丘手里吗?如果老天爷不想要周朝文化,那么就不会安排我继承它。
既然老天让我学习继承了周朝文化,说明它不想让我灭亡,我是有文化使命的,匡地的这些人能大过天命吗?所以,他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所说的天,可以理解为文化方面的使命,历史发展的趋势。
由此可见,真正乐观的人是有使命感的人,他不只是看得开而已,而是看得准、看得远、看得透,孔子把自己和周朝文化捆绑在一起,天下需要这种文化,尤其后世子孙需要这种文化,那么,从文化延续的意义而言,他就不会遭遇意外。
因为对文化自信,从而他对自己的安危也是自信的。
孔子不是看好自己,而是看好中华文化。
果然,后来卫国听说孔子被困,马上派兵解围。
之后的楚国也如此。
这些诸侯国虽然没有真正重用孔子,但他们也知道,这位大师肩负着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承,真的要是出意外了,他们也不好向祖宗交代。
他们不重用孔子,未必是他们的错,也不是孔子的错,只是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孔子有文化使命感,诸侯有文化责任感,这就是孔子乐观的根源所在。
一个人真的要乐观,就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感。
儒家的乐观态度:但求人能弘道,不求道能弘人
孔子对于周朝文化的继承,《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出了趟差,地点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这里见到了史上最牛的图书管理员——老子。
他特意向老子学习礼,课程结束后,李耳老师将孔子送到门外,送了几句心诀,其中一句译成现代文
就是:人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这话说到要点了,孔子并不把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所承担的文化传承。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
啥意思?就是说人能够弘扬光大“道”,但是别指望着“道”来让人获得好处,诸如荣华富贵之类的,传道的人与所传的道,未必是互惠的。
在道面前,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在这上面,道家和儒家达到高度的统一。
正因为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时刻以文化,以道为核心,因此他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如果反过来,他想拿着文化来博取个人的出路,当成一门换取生存和富贵的专业,那么,他的气度和勇气一下就没了,周游列国14年没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够他崩溃十几回了。
受儒家这种以人弘道思想的影响,中华历史上的圣贤都不计较个人待遇和前程,为文化,为苍生,为大众,舍生取义,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本国的优秀文化有信心,这才是真正的乐观,真正的豁达,真正的看得开,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部分。
感谢孔子,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线上,他给我们留下一个乐观坚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