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策略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而且能调动课堂气氛.文
针对乡村学生音乐底子薄、节奏感不强的特点,从分层训练,循序渐进;通过声势
训练,提升节奏感;借助打击乐器,握节奏;借助肢体律动,现节奏四个方面来阐
述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节奏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节奏训练;方法
农村小学音乐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及教育均衡的推广,农村小学的教育教
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学设施配备基本齐全。
但存在以下状况:1.在农村小规
模学校的师资配备依然十分不足。
常常是一个学校连一个专职教师都没有,只能
由语、数教师兼任。
2.兼职老师的音乐知识欠缺,教学方法老套呆板,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热情
不足、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3.各方面对音乐教育不重视。
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育,首先是音乐课常常
被其他学科占用。
其次是能排给音乐课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上午的第三节或者下午
第一节、第三节这样学生处于极度疲劳的时间段,加之学生自身对音乐的不重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常常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完全不往心里去,课堂效
率极低。
由于上述状况,导致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当薄弱,乐节奏感较差.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而且能调动课堂气氛。
小学生阶段的孩子处
于好奇心强、乐于接受音乐新知识,于科学的节奏训练,化音乐节奏系统训练,有
助于孩子逐渐形成良好的乐感,为日后提升音乐的兴趣,缓解日常学习的压力,
加深对音乐的认识,激发音乐创作激情,乃至今后多方面发展和素养的形成具有
深远的影响。
笔者作为一名正在从事农村音乐教育的教师,谈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加强学
生的节奏训练几点做法。
一、分层训练,循序渐进
音乐节奏感知的过程,就是鼓励学生参与的过程。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可多采
用鼓励、肯定学生音乐欣赏的参与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音乐
节奏的兴趣,推动音乐课堂的进程。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音乐节奏
基础,分层次进行训练,提高不同层次节奏感。
1.用游戏带动节奏练习。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听我拍、跟我做”这样的节奏练习是孩子们久玩不厌的小游戏。
能力弱的孩子,模仿拍出老师拍的节奏、用节
奏走步;能力强一点的,用老师拍出的节奏说一句话,在音乐或者歌曲中找到相
同的节奏;能力强的孩子,编创一条含有跟前面的节奏相同元素的节奏。
2.结合古诗感受诵读韵律。
小学生每天晨读、午读都在背古诗,但却常常听
到小学生背诵时有口无心地拖音拉调地读得即无趣也无任何美感,把节奏练习和
古诗诵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打节奏诵读古诗,即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同时
也提升了学生节奏编创的能力。
比如一年级学生用“X X | XX X|”这个节奏型读《悯农》:∕?? ∕日当午,汗∕滴∕??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同样这首诗,有
学生用“XX XX| X 0|”和“X X | XX X|”结合编创诵读:锄?? 日当∕午 0,汗滴 ??下∕土
0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0,对能力稍弱的孩子要求他们按照别人编好的节
奏念诗,,而对于能力强的孩子,鼓励他们编创不同的节奏读同一首诗。
按节奏
读古诗,既能缓解小学生对背诗的抵触,又能达到节奏训练的目的,一举两得。
3.用音乐激发节奏热情。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节术,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节奏
感强的音乐反应比较敏感。
因此教学中,尽量选择充满热情和节奏感的音乐,引导
全体学生感受音乐的重拍入手去感受歌(乐)曲的强弱规律,从而发现歌(乐)
曲的节拍:让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分析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寻找出歌(乐)曲中反复出现的节奏型,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乐曲伴奏。
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音乐节奏、节拍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驱动力。
二、通过声势训练,提升节奏感
声势训练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础工程”,是当今音乐教学中影响较大且
被广泛应用的先进教学法之一。
它主要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身体动作发出声音
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既能够提升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听辨力、反应力、记忆力
和音乐的感受力,对今后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力也有很好的促进,更能够在很大程
度上活跃课堂的气氛。
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螺号》的教学,首先让学
生感受整首歌曲在情绪上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给歌曲分段,并根据自己对歌曲
的理解,给歌曲配上身体律动。
第一乐段中,学生们根据乐句自编一条节奏“X X
|XX X|”,用拍手、拍腿、拍肩等动作表现出来;第二乐段中,学生们则用按小节左右摇摆身体来表现歌曲。
再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社五年级下册歌曲《送别》教学时,歌曲相对简单,学生在学会了乐谱的视唱之后,教师在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时,引导学生加入了拍手、打响指、拍腿、拍肩及跺脚等动作,学生初步体验韵律节奏美,也增加了歌曲演唱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借助打击乐器,把握节奏
小学音乐课堂中响板、串铃、三角铁、铃鼓、双响筒等声音清脆、响亮,使
用方法简单易上手的打击乐器是提升学生节奏感的好帮手。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
生正确使用音乐器材,创意使用打击乐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
生把握节奏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模仿并照着打击乐谱练习,为歌曲、
乐曲伴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节奏的存在。
此外,就地取材用身边的碗、碟、盆、筷等物件自制打击乐器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节奏等等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感受节奏、把握节奏的能力。
在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森林中的铁匠》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
受铁匠师傅快乐工作的劳动场面之后,出示了响板、串铃、三角铁、鼓等打击乐器,让学生从中选择一样模仿打铁的声音,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角铁”,
并且觉得要用二分音符的时长来伴奏。
教师又让学生选择一种乐器来丰富乐曲的
伴奏,同时也表现铁匠师傅的心情,同学们又选出了鼓和串铃及双响筒,经过比较,最后选定双响筒,奏以八分音符为最佳。
在演奏时,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手持
双响筒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
演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伴奏声音强弱对乐
曲的影响。
这样,既能够运用教具进行节奏训练,落实学科教学要求,又让学生
在音乐节奏与伴奏中体验了音乐节奏的控制力、表现力,也为学生将来的音乐学
习过程、学科素养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借助肢体律动,表现节奏
律动是人们听到音乐后有规律地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一种方式。
节奏是音
乐的重要组成,音乐作品中,常常以节奏的快慢来表现音乐的情绪。
欢快、热烈
的情绪速度通常都比较快,忧伤、抒情的乐曲通常速度就比较慢。
在教学中,教
师们可以通过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肢体律动,自主地感受节奏。
如,在人教版小
学四年级上册《金蛇狂舞》的教学欣赏中,同学们通过用划浆的动作来表现瑞午
节划龙舟。
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同学们的动作也随之加快,直到情绪达到高潮,同学们感受到赛龙舟时的热火朝天。
又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伦敦德里小调》的教学中,一组同学们在教室中随着音乐自由地慢行,表现出小镇居民悠闲的生
活情景。
再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拉德茨基进行曲》时,教师让学生用踏步走、拍腿等肢体动作随音乐行进,感受音乐节拍的整齐及雄壮、威武的情绪。
学生在音乐节奏带动下,实现肢体和头脑配合,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营
造出趣味浓郁的课堂氛围,通过肢体动作的参与,有效地丰富音乐教学的手段,
增加音乐课堂创造趣味性同时,也对音乐节奏感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训练。
综上所述,农村音乐教师只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恰当、合理的科学
训练方式,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节奏感,还能让音乐课堂充趣味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许雪芬.训练节奏,提高效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能力[J].
北方音乐,2017,37(24):143.
[2]鲍晓燕.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3] 卢红.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