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现状、趋势和危害;国内外水土保持的状况和趋势;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掌握水土保持的含义。

[教学重点]:水土保持的含义。

一、水土保持的定义
北京林学院森林改良土壤教研组编著的我国第一部《水土保持学》(农业出版社,1961)中指出:“水土保持学是研究水土流失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而保障生产发展的一门新的自然科学”。

辛树帜与蒋德麒主编的《中国水土保持概论》(农业出版社,1982)中,水土保持学的定义为:“水土保持学是在劳动人民防治水土流失灾害,发展农业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表水土流失的形式、发生和发展规律与控制水土的基本原理、治理规划、技术措施及其效益等,以达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治理江河与风沙,保护生态环境服务”。

该书还特别强调了“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区别。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水土保持分支中明确指出:水土保持学是一门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技术科学。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水土保持是对水及土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保持不等同于土壤保持。

2.保持的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3.水土保持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和建设服务。

4.水土保持学是近年来才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科学。

二、水土流失现状、趋势、危害
1.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遍布全国,而且成因复杂,强度高,尤其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强烈。

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全国土壤侵蚀面积达49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51%,其中轻度以上的水蚀面积179万km2,风蚀面积188万km2,冻融侵蚀125万km2。

2.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
水土流失,除自然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

经过几十年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人口膨胀,粮食和能源危机导致的毁林开荒等难以有效制止,加上一些经济建设部门开矿、修路和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使得现有的土地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我国的水土流失程度在局部近期有加剧的趋势。

3.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损坏了大量的水土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恶化了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环境,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土地资源,吞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
(2)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3)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4)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5)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6)土地沙化
(7)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三、水土保持的原则
四、(1)把防止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五、(2)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3)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
(4)把保护土地与改良土地结合起来
(5)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6)因地制宜
(7)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原则
(8)以“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区域的综合整治与经营
四、水土保持的措施体系
(1)规划经营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3)工程措施
(4)水土保持农牧业技术措施
(5)水土保持法律性措施
五、国外水土保持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1.欧洲
由于欧洲阿尔睥斯山区各国山地森林覆盖率大,植被好,农业利用主要是牧业,土壤面蚀作用较轻微,而山洪、泥石流、滑坡侵蚀作用强烈,危害作用大。

在欧洲,水土保持工作与防治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称为荒溪治理。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围绕因滥砍乱伐而引起的山地荒废,欧洲阿尔睥斯山区各国开展了以恢复森林为中心的森林恢复工程。

奥地利在15世纪就出现了以防治山洪为目的的拦沙坝。

欧洲各国的山区水土保持工作与山区流域综合治理是紧密结合的。

各国政府农林部林业司下设荒溪治理处或山区流域治理处主管全国山区水土保持工作。

政府每年拨款资助各州具有山洪、泥石流发生危险的流域开展综合工作。

2.美国
美国从中央到地方有一套完整实施水土保持的机构,而且有专门的经费渠道。

美国农业部中设有土壤保持局,它有三个方面的任务:水土保持;自然资源调查;乡镇资源普查的保护与开发。

由于美国国家掌握了相当数额的水土保持经费,所以国家可以通过国会每隔几年列一专项,进行一些小流域的治理。

美国的水土保持措施分为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措施两大类,其中坡面治理措施主要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田间工程措施、造林草措施;沟壑治理措施主要有:草皮排水道、封沟育林草、沟头防护、削坡填沟、坝库工程等。

美国水土保持十分重视技术推广工作,包括:提供设备、技术标准、技术资料、信息;帮助水土保持规划与实施;组织参观先进治理样板或技术;出版技术手册、规范;举办培训班或讲座。

3.日本
日本的水土保护事业主要是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而实施的,农林部和建设部负责主持水土保持工作。

在日本,水土保持的目的是控制山地侵蚀、搬运,并防治山区流域荒废,发生泥沙灾害,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山腹工程、溪流工程、滑坡防止工程等。

六、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
各种气候因素和不同的气候类型对水土保持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另一方面,通过综合治理,改变大气层下垫面形状,对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及水文特征
加以调节与改善。

2.与地貌学的关系
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水土流失过程又对地形进行在塑造。

3.与地质学的关系
许多水土流失的形式的发生与地质条件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地基、地下水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的知识。

4.与土壤学的关系
土壤是水蚀和风蚀的主要对象,土壤的物理性状与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

5.与应用力学的关系
第二章水土保持理论基础
第一节生态经济学理论
[教学重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生态经济学的观念
生态经济学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符合系统,研究其矛盾运动中发生的生态经济问题,阐明它们产生的生态经济原因及解决的理论原则,从而揭示生态经济运动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将流域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评价、调控和经营管理,是生态经济学理论在流域整治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二、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概念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由流域生态系统和流域经济系统相互交织而成的复合系统。

它具有独立的特征和结构,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性,与系统外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能够经过调控,优化利用流域内各种资源,形成生态经济合力,产生生态经济功能和效益的开放系统。

2.组成要素
(1)人口(2)环境(3)资源(4)物资(5)资金(6)科学技术
3.组成要素的结合
(1)结合的动力—人类的需求
人类的要求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纯生存需求阶段、物质需求阶段和包括优美环境在内的全面需求阶段。

(2)结合渠道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结合,不但要有需求作动力,而且还必须通过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渠道,才能完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结合。

(3)结合的手段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经过投入产出渠道相互结合,并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交织连接的结果。

三、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1.有序的耗散结构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由于远离平衡状态,系统就需要不停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来趋于或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在这一复杂的运动变化中,系统内部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着非线形的机制。

因此,流域生态经济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有序的组织结构—耗散结构。

2.网络结构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结合,不仅是点的结合和单链条上的结合,而且是纵横交织的网络结合。

3.立体结构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有明显的三维空间特征。

如:云南的茶胶人工森林。

四、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1.物质循环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流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物质与经济物质相互渗透、互相转化、不断循环的运动过程。

2.能量流动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是指做功的能力,包括正在做功的能量和未做功但具有潜在做功能力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太阳能、生物能、矿化能和各种潜能称为自然能量。

自然能量投入经济系统中,按照人类经济活动的意图,沿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技术行为所规定的方向传递和变换,成为经济系统中经济能量。

3.价值增殖
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消费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不但转移了旧价值,而且创造了一定数量的新价值,实现了价值的增殖。

4.信息传递
人类控制生态系统,是通过获得信息流控制能流和物流来实现的,生态经济管理就是科学地调节物流、能流和价值流。

五、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是保持生态平衡条件下的经济平衡,是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有机结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是在“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化过程中,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统一的平衡状态。

1.基本特性
流域生态经济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平衡、机制平衡和功能平衡三个方面。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是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动态性。

2.平衡的模式
由于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类型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或同类系统在不同的时序上呈现出不同的流域生态经济平衡状态。

根据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不同组合,可归纳为3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平衡模式。

(1)稳定的生态经济平衡模式
在这种平衡状态下,系统自我调节力因抵偿外部不当的干预力而减弱,但能勉强维持系统原来的功能和结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处于保持原有水平和规模的在生产运动,在运动中不出现非正常的异变。

(2)自控的生态经济平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各种内外因的激发使生态经济系统出现各种异变时,系统可凭借自身的自我调节机制,迅速恢复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状态,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生态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保持原来的生态经济平衡状态。

(3)优化的生态经济平衡模式
在这种平衡状态下,系统中各要素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都处于融洽协调的关系中,生态经济系统在自控、稳定的同时,不断完善和进化。

第二节大系统控制原理
[教学重点]:大系统控制论在流域生态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一、概念
大系统控制论是控制论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它研究各种不同领域(生物生态、社会经济、工程技术)中,大系统的控制过程的共同规律和方法。

大系统控制论是在系统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有关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横向交叉学科,是关于大系统分析与综合,大系统控制、管理和决策的方法学。

所谓“分析”,是对已有的大系统,进行定性、定量与静态、动态的分析,对系统现有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对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改善系统的品质和性状,提供科学的依据。

所谓“综合”,是对待建的大系统,进行结构和参数综合,包括总体方案设计、控制方法优选、管理决策制订、控制作用实施等。

实现系统的最优化、稳定化、协调化与智能化。

从控制论观点来看,许多系统都可以认为是由“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所组成的闭环系统。

二、大系统控制论在流域生态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1.“人—流域”系统的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系统是否具有从现有的初始状态控制到预期的目标状态的可能性。

“可控性”理论研究可控系统应当满足的结构和参数条件,以及系统的可控性程度问题。

应用“可控性”理论来研究“人—流域”系统,有助于确定为控制污染、改善环境所需要的控制和治理手段。

2.“人—流域”系统的最经济控制
“最经济控制”是指在给定的技术约束条件下,如何设计控制系统,使所需付出的经济代价最小,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

如:环境污染的控制。

3.“人—流域”系统的可观测性
“可观测性”是指能否利用物理上可测的输出量,对系统的全部对象进行观测的可能性。

它研究可观测系统应满足的结构和参数条件及系统的可观测程度问题。

4.“人—流域”系统的最经济观测
“最经济观测”是指在给定的技术约束条件下,如何设计状态观测系统,使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最小,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

如:设计最经济的环境监测网。

5.“人—流域”系统的稳定化
“稳定化”是使失去稳定平衡的系统,恢复稳定平衡。

为此,要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找出失去稳定的原因,寻求恢复稳定的办法。

6.“人—流域”系统的协调化
“协调化”是指通过“协调控制”过程,使系统维持协调平衡状态,在各子系统局部优化的基础上,实现打系统的全局优化。

如:在局部系统环境改善与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全局系统的环境改善与生态平衡。

7.“人—流域”系统的智能化
人是“主动的”控制者,不同于通常的机器—“被动的”控制者。

第三节景观生态学原理
[教学重点]:景观生态学的属性。

一、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和地理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它是用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景观,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包括有人文景观。

二、景观生态学的属性
景观是一个整体,一定具有特有的属性,有比生态系统更高层次上的概括。

1.景观的异质性
(1)景观异质性的来源
景观异质性的来源,除了本身的基质地球化学背景外主要来自自然的干扰、人类的活动、植被的内源演替以及所有这3个来源在特定景观里的发展历史,也表现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也就是已经被广泛研究的演替。

(2)景观异质性的内容
A.空间组成该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类型、种类、数量及其面积的比例。

B.空间的构型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斑块的形状、斑块的大小以及景观对比度和连接度。

C.空间相关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关联程度、整体或参数的关联程度、空间的剃度和趋势度以及空间尺度。

2.景观的格局
(1)景观格局的定义
景观的格局是指大小或形状不同的斑块,在景观空间上的排列。

它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2)景观空间格局的分类
A.点格局
B.线格局
C.网格局
D.平面格局
E.立体格局
3.干扰
干扰在景观生态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1)一般认为干扰造成景观异质性和改变景观格局的重要原因。

(2)干扰在异质的景观上如何扩散?
4.尺度
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都受尺度所制约,空间格局和异质性的测量势取决于测量的尺度。

尺度可分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一个景观在一个尺度上是同质的,在另外一个尺度是异质的,在一个尺度上是稳定的,在另外一个尺度是动态的。

三、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1.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原理
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可看作一个宽广的镶嵌体、狭窄的走廊或背景基质
2.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镶嵌体的情况
3.物种流原理
不同生境之间的异质性,是引起物种移动和其他流动的基本原因。

4.养分再分配原理
5. 能量流动原理
6.景观的变化原理
7.景观的稳定性原理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以牺牲后代人的需求为代价。

它强调公平性、公正性和持续性三个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
1.区域空间的准确划分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
标体系 4.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评估 5.各类利益集团之间的协调与互补 6.区域内外重大自然改造工程的专门评估 7.估计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8.进行区域细部的结构设计 9.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监控系统
三、评价的原则
1.区域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2.要素贡献的最小限制原则
3.系统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过度原则
4.区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互补的原则
5.区域系统的演进趋势的趋稳性原则
6.区域过度的振荡节律原则
7.要素功能的递减原则
第三章土壤侵蚀原理
第一节土壤侵蚀的概念及导致土壤侵蚀的基本营力
[教学重点]:土壤侵蚀、土壤侵蚀量、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模数的概念。

一、土壤侵蚀的概念
美国土壤保持学会(1971)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土壤侵蚀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对土壤侵蚀所下的定义是: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按照土壤侵蚀发生的速度,可分为正常侵蚀和加速侵蚀;
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

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

流域产沙量: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

土壤的侵蚀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

二、导致土壤侵蚀的基本营力
1.内营力作用
内营力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所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地壳运动使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改变地壳构造形态,因此又称为构造运动。

根据地壳运动的方向,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1)垂直运动: 隆起和下沉等
(2)水平运动:褶皱运动;断裂运动;
(3)岩浆活动
(4)地震
2.外营力作用
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于太阳能,它的作用形式很多,如:流水、地下水、冰川、风沙等等。

外营力作用总的趋势是通过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对地形进行再塑造。

第二节土壤侵蚀的分类、形式
[教学重点]: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植物侵蚀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根据土壤侵蚀产生的主要外营力种类,可以将土壤侵蚀划分为多种类型,在每种土壤侵蚀类型种,根据不同的外部形态,又分为不同的形式。

一、土壤侵蚀的分类
我国现在通用的分类,在以外营力作为主要依据的同时,还考虑侵蚀的形式和防治的特点。

二、土壤侵蚀形式
1.水力侵蚀:由于大气降水,尤其是降雨所导致的侵蚀过程及其一系列土壤侵蚀形式称为水力侵蚀。

(1)溅蚀
溅蚀是指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

它是一次降雨中最先导致的土壤侵蚀。

它产生的危害有: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堵塞土壤孔隙;阻止雨水下渗;为产生坡面径流和层状侵蚀创造条件。

(2)面蚀
面蚀是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

根据面蚀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的不同及其表现的形态差异,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A.层状面蚀 B.沙砾化面蚀 C.鳞片状面蚀 D.细沟状面蚀
(3)沟蚀
沟蚀是指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母质,形成切入地表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

面蚀产生的细沟,在集中的地表径流侵蚀下继续加深、加宽、加长,当沟壑发展到不能为耕作所平复时,变成沟蚀,形成侵蚀沟。

根据沟蚀程度及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浅沟侵蚀:在细沟面蚀的基础上,地表径流进一步集中,由小股径流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面为宽浅槽形的浅沟。

特点是:没有形成明显的沟头跌水,正常的耕翻已不能复平,不妨碍耕犁通过,但已感到不便,由于耕犁作用,沟壁斜坡与坡面无明显界面。

B.切沟侵蚀: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切力量增大,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的沟头,并形成一定高度的跌水。

其特点是:横断面呈“V”字形,沟头有一定高度的跌水,长宽深三方面的侵蚀同时不同程度地进行,加之重力作用,沟岸不断坍塌。

这种侵蚀在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和具有垂直节理的地区,发展非常迅速。

C.冲沟侵蚀
切沟侵蚀进一步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越来越大,沟壁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形并逐渐定型,沟底纵断面与原坡面有明显的差异,上部较陡,下部已日渐接近平衡断面。

冲沟侵蚀形成的侵蚀沟是侵蚀沟发育的末期,但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程度,这时沟底下切虽已缓和,但沟头的溯源侵蚀和沟坡沟岸的崩塌还在发生。

(4)山洪侵蚀
山洪侵蚀是指山区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淘、对河床的冲刷或淤积过程。

具有流速高、冲刷力大和暴涨暴落的特点,破坏力很大,能搬运和沉积泥沙石块。

受山洪冲刷的河床称为正侵蚀,被淤积的称为负侵蚀。

自然陡坡的存在,其稳定性是由土体内的内摩擦力和凝聚力以及其生长的自然植被的固持作用来维持的。

当受到外营力的作用时,其稳定被打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