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示范文本)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对《绝句》进行反思,以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了解绝句的起源和特点1.1 绝句的起源:绝句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四行诗,每行五、七个字,共十六个字。
1.2 绝句的特点:绝句以简炼、精确的语言表达情感,往往通过意象和比喻来传递思想和感受。
1.3 绝句的形式:绝句的形式固定,但内容可以多样化,既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也可以反映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二、培养学生对绝句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1 创设情境:通过介绍绝句的背景和历史,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加他们对绝句的好奇心。
2.2 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子细阅读绝句,分析其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匡助他们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2.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的绝句作品,分析其风格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引导学生创作绝句3.1 摹仿练习:让学生摹仿经典绝句的形式和风格,创作自己的绝句作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2 主题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如自然、爱情、友谊等,引导他们用绝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3 互相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绝句作品,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拓展绝句的教学内容4.1 绝句与其他诗体的比较:引导学生比较绝句与其他诗体,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4.2 绝句与现代诗歌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现代诗歌中的绝句元素,如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匡助他们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
4.3 绝句的演变和传承:介绍绝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绝句的演变和传承,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五、评价绝句教学的效果5.1 学生的反馈:采集学生对绝句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绝句的理解和欣赏程度,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评价。
绝句教学反思(四篇)
绝句教学反思优秀的古诗大多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悠远,有着无限的魅力,是陶冶情感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
我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古诗,以增强自身语言文字修养。
但是一直收效不佳,总感觉学生在完成任务,而不是自觉自愿地爱上古诗。
所以借着这次上组内教研课时,我把握机会上了古诗《绝句》一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从而真正爱上古诗。
《绝句》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___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诗歌以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氛围。
全诗一句一景但又合而为一,通过景物完整表现了诗人复杂细致的内心活动。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通过欣赏画面理解诗意然后再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诗歌的色彩美,如: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感受诗歌的结构美、对偶美,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翠柳——上青天”等。
另外还要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诗人用短短四句诗,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这么美好的画面,怎能不让学生好好体会呢?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来赞美春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引入诗境。
其次,在讲解诗意时,我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赏析画面,初步理解诗意,然后用讲故事的形式融入诗人的生活,体会诗歌的意境。
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先出示两个黄鹂在翠柳之间鸣叫的画面,想象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
这天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这样把四句诗歌融入画面,融入故事,学生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在观察,在体会,自然而然自己也就仿佛置身于其中,也能够切身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情感了。
《绝句》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
《绝句》的教学反思《绝句》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绝句》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绝句》的教学反思篇1《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上课伊始,我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导入,我说:“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拨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由于事先未拟题目,写成后也不打算你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诗的美,景的美。
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
二、想象画面,引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
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实用9篇)
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实用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绝句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实用9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2021年《绝句》的优秀教学反思(精选7篇)
2021年《绝句》的优秀教学反思(精选7篇)《绝句》的优秀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以画为媒,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
迷人的自然景观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学生埋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拨动,诗兴喷涌而出,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与画面相关的诗句,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白描画面,引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作画配诗,以“画”为媒介,为学生“走”向古诗搭一座美丽的引桥。
“画”仅仅是手段,目的是把学生领到诗人面前,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在白描画面后,让学生图诗对照,对画进行点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也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
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绝句》的优秀教学反思2《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给诗配画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绝句》教案设计及篇1【说明】《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所成都城外浣花溪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整首诗意境优美,一句一景,犹如一幅风景画。
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通过展示草堂附近的美丽春色,使学生将欣赏画面与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学得主动、愉快的目的。
【主要教学目标】1.理解《绝句》所描绘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2.通过反复吟诵,体会《绝句》的诗情意境。
【教法特点】改变以往逐词逐句提问讲解的古诗教法,依靠电教媒体的作用发挥古诗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电教生动形象的画面,由总到分再到总地展示草堂附近清新明丽的春景,帮助学生深化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诗情意境;二是利用电教直观鲜明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弥补个别诗句本身并不具备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赞美之情。
本课建议安排一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一、学生初读诗歌,了解主要内容1.读题后,教师简介绝句是诗的体裁,作者是杜甫。
2.学生自读诗歌。
了解写什么。
3.教师介绍诗中杜甫描绘了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景,并出示整个画面。
二、指导学生细读诗歌,理解诗意,指导吟诵,表达诗情意境。
(一)教学前两句诗。
1.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演示黄鹂的动态),要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把“鸣”字和“啼”、“叫”相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它既把黄鹂写活了又引发出美感。
3.请学生想象黄鹂会歌唱什么。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
5.出示“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展现白鹭飞翔的姿态),问学生是如何欣赏这幅画面的。
6.找出哪个字突出了白鹭的姿态美,帮助学生体会“上”字用得好,把天地间的情景组合在一起了。
7.有感情地朗读。
8.再出示天地组合的画面,教师小结:整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天地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3篇
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3篇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1本课的优点课堂思绪较明晰;教学目的完成较好,先生看法了九个生字,并且可以正确地朗诵、背诵古诗;经过观察图片来了解诗句的含义,十分直观、笼统,先生可以很容易地明白诗句意思;教学进程中,读的较为充沛(先生的自读,纠正发音;教员范读;先生打节拍地读;了解诗句后的熟读;感悟诗境后的美读。
本课的缺乏没有调动先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不高,一堂课上去,回答以下效果的先生局限于几位;关于先生的评价太过单调,没有针对性;指点先生朗诵时,指点的不到位,先生只是读出了诗的节拍,而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读古诗;感悟诗境时,引导的过于复杂,原本设计的让先生找出诗句中的几种〝事物〞,进一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来体会〝诗句中包括的丰厚颜色,进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处〞,由于紧张的缘故,也疏忽了对先生的引导,招致先生感悟不深入,没有感遭到如此美丽的春景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勃勃生机。
虽然课堂留下了遗憾,但是〝我参与,我幸福〞。
阅历了,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笔庞大的财富!感谢评委教员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时机,让我看法到自己的许多缺乏,在以后的教先生涯中,我一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让我的先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生长提高,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做一个更为合格的引导者!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2语文教学中的写景诗可谓屈指可数。
诗人多经过景物描写,展现美妙风景,或借景生情,或情蕴景中……因亲临其境,故诗人之情能自心而发,深得景中之妙处。
而作为读者的先生那么置身其外,由于年代久远所形成的距离,以及生活阅历和年龄特点的局限,很难引发共鸣。
悟性不够,生活阅历不能迁移,联想不及的小读者们,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领其皮毛,真是糜费了一首首好诗文,很是惋惜。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诗。
全诗颜色明快,意境开阔。
在教学时我遵照教学的全体性原那么,教学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化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闲居时写的,杜甫的《绝句》是一首星毛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英无穷的美。
收集了《绝句》课后反思,你一起来看看吧!古诗《绝句》教学反思篇1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异国情调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古诗不仅色彩美——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斑斓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而且结构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
七言运用得恰到好处,耐人寻味。
理解诗句的意思,按照传统的方式,先理解字词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
如果学生理解上有风险问题,我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理解。
比如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结合《补充》上的练习,通过出示挂图引导出灵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
学生表达的比较符合要求,基本没有偏离古诗的意思。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篇2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竟洋溢着韵味岂料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图象,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怎不必令人心情舒畅?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整体而言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
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
最新语文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十三篇)
语文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学《绝句》。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3篇
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3篇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1本课的优点课堂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认识了九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诗句的含义,非常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诗句意思;教学过程中,读的较为充分(学生的自读,纠正发音;老师范读;学生打节拍地读;理解诗句后的熟读;感悟诗境后的美读。
本课的不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不高,一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几位;对于学生的评价太过单调,没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只是读出了诗的节奏,而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读古诗;感悟诗境时,引导的过于简单,原本设计的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几种“事物”,进一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丰富色彩,进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处”,由于紧张的缘故,也疏忽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感悟不深刻,没有感受到如此美丽的春景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勃勃生机。
虽然课堂留下了遗憾,但是“我参与,我幸福”。
经历了,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感谢评委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让我的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进步,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做一个更为合格的引导者!小学古诗《绝句》教学反思2语文教学中的写景诗可谓比比皆是。
诗人多通过景物描写,展现美好风光,或借景生情,或情蕴景中……因亲临其境,故诗人之情能自心而发,深得景中之妙处。
而作为读者的学生则置身其外,由于年代久远所造成的距离,以及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的局限,很难引发共鸣。
悟性不够,生活经验不能迁移,联想不及的小读者们,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领其皮毛,真是浪费了一首首好诗文,很是可惜。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诗。
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杜甫《绝句》教学反思篇1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
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
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二年级的学生很难对古诗了解得那么透彻,理解得那么深刻,我们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设计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让他们自己来说,说得不对的地方我再补充。
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
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
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
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
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小学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范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范例小学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范例【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以下是WTT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前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情绪是悠然的,而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年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鉴于此,我把本课重点放在欣赏春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的喜悦。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拓宽美的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好氛围,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始终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次,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快乐。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象力训练的良好时机。
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容再现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如何去展现呢,诵读是的方式,教学生朗读时延长某些字的读音,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余地。
在不断地朗读中,孩子们还可以进行创造想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最后,从文学的角度,强化春天美,这堂课的设计尝试把散文与古诗结合,寻找散文与古诗的结合点。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以画为媒,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教学反思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亦如此……1.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在本节语文课中有幸抓住文章体裁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古诗的教学本课采用了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步进行教学,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相信在今后我们的班本课程“我和唐诗握握手”的开展过程中也会对学生有所启迪。
2.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授给学生,殊不知是一种错误,低年级段的课就是教给孩子们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积累)练习说话(写话),而本节课在识字写字部分的笔墨还是稍微淡了些,观察,范写,临摹书写,评价这些环节应该再去扎实。
拓展部分出现的`《望岳》这首诗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了,不太适合。
因此在今后课程的知识拓展部分还应多加斟酌。
3.技到用时方恨少。
诗的朗读缺少了韵味,因此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对于诗歌的朗诵可以下载相应的音频,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
写字的基本功不够硬尤其是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大小,占位,压线笔等,处处有讲究,笔笔皆学问。
对于文本还不够较真,对于诗中个别字词的讲解有含糊之处,丰富自己,教学相长的任务迫在眉捷。
4.自主学习需指导对于低年级的自主学习采用同桌为一小组为宜,由于其能力有限,主要开展识字,读文,背诵等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建设还需要平时多加指导。
教给他们交流合作的方法。
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
除此之外,对于古诗写作背景的讲解可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明诗意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古诗作者只需了解朝代即可。
学生的写字姿势以及握笔姿势一定要反复重点强调。
唯有学习方宁静,最是反思能致远。
愿我在这教学之路上不断的求索。
《绝句》教学反思2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较好。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介绍作者,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然后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
《绝句》课后反思范文(2篇)
《绝句》课后反思范文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___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
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
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___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绝句》课后反思范文(2)以参考文献:王朔、马瑞亭、李郢、罗启衡等,麻瓜学者陈阳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其简练的形式和深刻的意境闻名。
《绝句》是一部由中国当代作家王朔所著的小说,该小说以四个人物的命运为线索,讲述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爱情故事。
这部小说由于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绝句》进行课后反思。
首先,我要提及《绝句》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这部小说以畅快的语言、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精确的观察力,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四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交织和纠缠,王朔展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的无力感和迷茫。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真实,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的刻画都非常精细入微。
小说中的对话和描写都具有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读者可以从中引发共鸣和思考。
小说的结构和节奏都非常紧凑,全文氛围紧张而绷密,给人以读后余味和思考的空间。
正因为有这些独特之处,这部小说才能够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成为经典之作。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绝句》教学反思范文《绝句》教学反思范文1我刚刚上完古诗《绝句》,感觉效果不错。
这首诗学生早已经会背,所以在上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绝句这种诗歌体裁,并简单介绍了杜甫。
然后直接从插图入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
学生很快找出了雪山白鹭翠柳黄鹂小船,并进行了描述,然后我再让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较醒目的颜色。
学生说完这些以后,我给大家点出这就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么诗人是怎样描述这个漂亮的地方呢,一起来学习。
学生很快就简单说出了前两句的意思,这时候我就问,黄鹂在叫,白鹭在飞,这说明了什么?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学生说出了“有声”,我大大的鼓励了学生,紧接着又问,那么,黄鹂是黄色的,白鹭是白色的,并有青青的翠柳。
蔚蓝的天,这又是什么呢?学生很快说出了“有色”,理解了诗人描述的“有声有色”美景。
后两句的描写,学生略感到困难,通过孩子简单的描述,我给学生对照窗户画框进行了讲解,学生很快理解了“含”的意思,并且把诗人观察的角度位置都清楚地说了出来,概括时又准确地说出了动态静态描写,我感觉这节课学生上的非常踏实,我自己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2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
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绝句课后反思
绝句课后反思绝句课后反思第一篇《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四周生机盎然的春色,前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悠闲的,而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改变。
这种冗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年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鉴于此,我把本课重点放在观赏春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妙,感受诗人的喜悦。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拓宽美的视野,培育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妙气氛,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始终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剧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妙,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次,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妙,体会诗人的欢乐。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宽阔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象力训练的良好时机。
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容再现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如何去呈现呢,诵读是最好的方式,教学生朗读时延长某些字的读音,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余地。
在不断地朗读中,孩子们还可以进行创造想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最终,从文学的角度,强化春天美!绝句课后反思第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亦如此……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在本节语文课中有幸抓住文章体裁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古诗的教学本课采纳了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步进行教学,在教授给学生学问的同时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信任在今后我们的班本课程“我和唐诗握握手〞的开展过程中也会对学生有所启迪。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授给学生,殊不知是一种错误,低年级段的课就是教给孩子们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积累〕练习说话〔写话〕,而本节课在识字写字部分的笔墨还是略微淡了些,观看,范写,临摹书写,评价这些环节应当再去扎实。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杜甫《绝句》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绝句》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绝句》教学反思1前两天进行了《绝句》的教学,讲完之后,也有一些自己的反思。
这篇古诗是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篇古诗,从题材上来看是一首五言绝句,内容也比较简单,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
学生读起来也比较容易理解。
讲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所讲解的内容,还存在以下不足:1. 讲的内容比较基础,缺乏一些拔高的知识。
在这次讲解中我主要紧扣课标来讲解,重要的内容虽然没有漏讲但是没有深入的讲解,孩子们将来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可能会比较疑惑。
2. 缺乏阅读指导。
首先教师的朗读示范不够,讲课中播放了音频但是教师再范读效果会更好。
其次,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比如说开心的时候怎么读?哪里该读的快一点?哪里该读的慢一点?这些跟学生详细讲解孩子们会更乐意朗读。
3. 对古诗大意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年级应该掌握古诗的大意,但是我觉得对于大意应该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再记忆,最好自己能够理解、分析出来。
所以在讲课的时候讲了但是没有让学生加深印象,可以在最后的时候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再记忆一下。
作为一名新老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的,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杜甫《绝句》教学反思2没想到这次优质课竞赛课题竟然是古诗教学,真是出其不意。
本来诗歌教学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特别是低年级,很难调动学生学古诗的积极性。
再加上我从来没执教过古诗公开课,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次挑战。
这烫手的山芋怎么吃呀?所以备课时,我首先在学习目标上进行了仔细琢磨,最后把吃山芋的目标定位在认识5个会认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步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读背诗句上。
执教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绝句》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教学反思1杜甫这首喜闻乐见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所包涵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二十八个字的含义。
它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总揽全境,却构成了一个令人胸怀天下的意境。
一起先,我让学生整体感受这四句诗构成的一幅画面上有哪些景物。
学生或从图或从诗中找到:黄鹂、白鹭、西岭的雪、门泊船。
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
如在教学前面两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缓缓。
一日早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突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这两只久别的小鸟见面会说些什么?在教学其次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望去,看到一只只白鹭,让学生想象白鹭上青天时的姿态并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这两句的学习让学生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去理睬草堂四周一派愉悦的美景,绘声绘色,构成了新奇而美丽的意境。
在教学第三句时,我让学生看着视频创设情境: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沉醉在一片美妙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气勃勃,春意融融。
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却被西岭的雪深深吸引住了。
看完以后,一学生举手问为什么杜甫不写南岭或北岭或东岭,而偏偏提到西岭呢?于是,我让学生绽开探讨。
最终,我小结道:杜甫写西岭绝不是偶然!他只是想表达自己身后百年的归宿,也感觉到了一生夙愿难酬的结局。
所以,诗人用“千秋”来表达了自己百年后所希望达到的“雪”的雪白境界。
在整首古诗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想象中去渗透杜甫当时心境意境的奇妙之处。
如在教最终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时,我先让学生看图想象乘坐船的`会是哪些人,他们和船家之间会说些什么,紧接着我问学生去东吴要多长时间。
有的学生说:“三天!”有的学生说:“五天!”还有的学生说:“最多一个星期!”究竟是多长时间呢?我出示地图告知学生东吴离四川相去甚远,杜甫为何要搬迁?我就着资料给学生讲解起杜甫生不逢时的那段历史,学生走近了杜甫,走进了他那段“何日是归年”的岁月,走进了“万里船”在和平年头沿岷江穿三峡畅通无阻的岁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
思(示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二年级语文:《绝句》教学反思(示范文本)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教学中,跟上首诗对照学生能够迅速找到“三千尺”、“落九天”、“千秋雪”、“万里船”中的这些数字,知道这些数字都是虚指,它们分别是指……待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领学生认识诗
歌中的对仗,感受诗歌的美(学生此时马上联想到春节的春联都是对仗的)。
最后点拨朗读技巧,延长语气,读好重音,读好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
《绝句》的教学反思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
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路途的遥远。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
说来惭愧,在上这堂课之前,曾经听了其他老师上这节课,她一边上,我也一边在想:自己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
也和师傅讨论过某些环节该如何处理,如何设计,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思考的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细细地解读文本。
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
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
到课的尾声,学生本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
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根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
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应该是深层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该只根据节奏点来读一读。
在“初读”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考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
其实,“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
在理解诗句的时候,说出来有些脸红,自己都没有彻底弄懂“东吴”的意思,结果一遍遍地问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自己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
还有在比较“飞”和“冲”哪个字用的好时,通过手势,指导学生理解“冲”,“冲”字点出了方向,学生也明白了。
但在指导朗读时,我却让学生简单地做着飞的动作读这句诗,这样就误导了学生,还是停留在对“飞”的理解,而不是“冲”,本来是想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结果却成了这堂课的败笔。
在课上,有个互动的好契机,我没能及时抓住。
一学生读完诗后,说这首诗写得很好,用了对联,我的第一反映是学生说错了,应该
是对仗。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学生想表达的就是对仗,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当时我只要引导下,学生就马上理解了,并且能够在诗中找出对仗的地方,因为我的愚昧,失去了和学生互动的机会。
在今教学中,要多钻研教材,准确地去解读教材,把握精要,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时代背景没有应适时出示。
我的教学设计将杜甫写《绝句》时的背景资料放在理解诗句的含义之后,在拓展的时候才讲述了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目的是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学习同时期写得另外一首《绝句》。
但效果不佳,学生的反映平平。
看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助于理解语言文字的帮助,要选用最佳时机,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在这节课中,我的板书也没有在最佳时机出示,板书应该是每篇课文的精华,我在写“有动有静”时是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写得,没有利用好板书,板书不应该是为了完成而写之,应该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这首诗还适合利用副板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及写法,我在设计时没有合理周详地考虑。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许多方面还存在
着不足,譬如说,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作出反应这方便还很欠缺,对学生的倾听还不够;粉笔字也需要再花时间、精力去苦练;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还不够;教学时间还应掌握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语言的力度不够,渲染的气氛不到位,没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课文中,削弱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爱上古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下功夫苦学,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勤学好问,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达到师傅那种应用自若的状态。
学无止境,继续加油!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