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鉴赏指导
第一篇:高考诗歌鉴赏指导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1诗歌赏鉴复习专题1――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
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像空间大,隐含意义多。
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
和古代文言文一样,诗歌语言也会有词类活动,倒装语序的特点,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等,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常识,学会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遭遇知人论世,学会展开联想和想像,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并准确理解其整体的意境。
常见语言习惯:名词铺排、词类活用、语序倒装、叠词、拟声词。
○2诗歌鉴赏复习专题2――熟悉常见的诗歌体裁
从体裁上讲,古代诗歌主要包括诗、词、曲,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主要是宋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曲主要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曲。
学生了解了以上常识,只要分析一下诗歌产生的时间,注意诗歌的字数和题目,诗歌的体裁就不难识别了。
○3诗歌鉴赏复习专题3――熟悉常见的诗歌内容(题材)和思想内容
(一)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等。
每一类诗歌都有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复习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但对每一首诗歌,还得就这一个体去分析,而不能先入为主,一概而论。
1,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怀诗是古代诗歌中最普遍的一种内容,古人的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田园诗等中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总是寄托了
作者的抒情,所以首先要能够识别诗中的写景和抒情,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借世界景物描写表现他的情怀
2,咏物诗,以描写某一事物为中心,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寓理寓意于物。
所咏之物可以是植物花卉,也可以是动物,比如多见于古代诗歌的梅、兰、竹、菊、松、莲,比如蝉、雁,比如石灰、蝴蝶等等
3,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大漠奇特风光、征战生活和将士思乡、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难酬的悲叹,更有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京》等边塞诗人的作品。
4,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等。
5,羁旅行役诗,则主要是漂泊在外的客子愁思的抒发,思念故乡的情感的表达,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6,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是相当常见的,古代交通不便,分别则难以再见,何况送别时总有背井离乡之感,仕途失意之悲,所以送别诗中多抒发离愁别绪、惜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但也有豪放壮阔的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适的《别董大》(二)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还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享乐;反映战乱造成的民生疾苦,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如杜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寄情山水的闲适,对官场的厌恶,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喜怒哀乐等情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4诗歌鉴赏复习专题4――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畴,包括了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事、说明,常见考点为描写和抒情),用典、化用前人诗句、象征,对比、衬托、修辞手法、欲扬先抑、细节描写、白描手法、想像联想
等。
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里主要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是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二是虚实结合,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
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三是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四是观察角度的变化,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诗歌的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就是直接抒发了参军杀敌报国的愿望,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移情于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历史人物自比自慰、以古喻今等等。
要善于分析景和物的特点,联系当时作者的处境,来理解诗歌抒发的情感。
借景抒情是诗人借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的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则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
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对比、衬托,以乙衬甲,更突出甲的特征,衬托又分烘托和反衬,《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用典,要理解诗中典故,必须首先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其次分析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用晋吴之战的典故,对统治者提出警告,要以六朝灭亡为鉴警惕割据势力。
欲抑先扬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化用,一般考名句化用的识别,如‚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是化用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是化用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盘大小乱珠进。
酒上汝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哪里人家有。
’是化用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像联想如杜甫的《月夜》本意是要表达自己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但却用曲笔从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写,而妻子想念自己,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展开联想,遥想妻子的神态动作;象征和比兴手法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手法,比兴手法始于《诗经》,又为后人大量沿用,古人也常借松竹梅等植物象征自己的高洁情操,○5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专题5――常见诗歌语言的特点、常见诗歌风格的类别
古代诗人有不同的身世经历,不同的学识修养、不同的审美体验,所以在创作诗歌时语言和风格就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所以一方面要了解诗人的常见风格,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诗歌具体分析。
常见的语言特色有平淡自然、浅显直白、含蓄蕴藉、清新自然、绮丽、简洁、豪迈雄奇、幽默讽刺等。
平淡自然是语言力求平淡,不
追求词藻的华丽,但平淡中饱含深沉意味,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是选取色彩明丽的景物描绘清新的自然风光,如王维的《山居秋瞑》和周邦彦的《苏幕遮》等;浅显直白是语言通俗易懂,意义明确,如白居易的诗歌,含蓄蕴藉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需探究诗句的深层内涵,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人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将自己临考前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形象地比作犹如新娘首次拜见公婆时的紧张与不安。
这首诗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之外,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
简洁是诗歌语言干净利落,言简意赅,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绮丽的语言特色是用词生僻、硬冷,艳丽,想象奇特丰富,文采绚烂,代表诗人李商隐和李贺,如李商隐的《无题》,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幽默讽刺是在诗中多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李白、苏轼、辛弃疾等。
常见的诗歌风格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飘逸奔放,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辛‛的豪放,李清照等的婉约,杜牧的俊爽,以及雄浑、冲淡、旷达等。
所选意象巨大宏伟,气势磅礴,放眼千古,情思奇幻,就构成了飘逸奔放的诗歌风格,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空灵壮美,被称为‚气象雄杰‛、‚古今绝唱‛,悲壮感慨,忧国忧民,情感压抑,出语高昂,即为沉郁顿挫,杜甫的《登高》,对个人生活困顿的哀叹,时代的动荡,对祖国多灾多难的忧虑,对百姓苦难的担忧同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内容广阔,俊爽是英俊豪纵,飒爽流利,针砭时弊而又潇洒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绝句》,《遣怀》等,冲淡是淡泊、闲逸、静穆、生命由流动而静谧,旷达是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随缘自适,极力地充实自我,达到超脱。
淡泊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求得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
○6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和意境
诗歌离不开景和物的描写,即客观的‚象‛,也离不开抒情,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主观之‚意‛,象和意的结合,就是‚意象‛。
诗人往往创造一些象和构成整体意境,来抒发情感。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数不胜数,学生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如绿叶代表着生命力、希望,竹象征气节和独立,柳意味着送别、留恋和伤感,松柏象征傲岸、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梧桐是凄凉、凄苦和悲伤的象征,兰代表高洁,牡丹象征富贵,小草生生不息,或荒凉、偏僻,禾黍是黍离之悲,红豆寄相思,菊是隐逸者,梅傲雪开放,坚强不屈不挠,马的奔腾代表追求,乌鸦是小人,俗客庸夫,雁孤飞是思乡思亲,鸿雁传书是对亲人的思念。
鹧鸪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燕子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杜鹃是思乡的同义语。
此外,风霜雨雪、日月星辰、阴晴圆缺,青山绿水,自然万物,都能引起人们的特殊情怀。
学生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像,置身于苍古意境中去,感悟古人古诗。
意象构成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诗歌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体会意境要从分析意象入手。
常见意境有安谧静寂、清新空灵、雄浑壮丽、恬淡闲适等,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描绘了月上中天,晚风习习,吹箫的美人,悦耳的箫声如泣如诉,散布于月光如水的南国秋夜,诗境空灵虚幻,美妙绝伦,李白诗歌的意象奇丽雄浑又飘逸不群,意境壮阔宏伟,杜甫的《绝句》意境明艳秀丽,《月夜》宁静凄清,刘禹锡的《秋词》意境宏大开阔,色彩绚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高旷、豪迈的胸怀。
○7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专题7――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古代诗人词人的字号、主要创作风格在学习古代文学常识时要注意日常积累,这部分任务由学生自己整理完成。
古代文化常识范围较广,大量的储备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含义。
古代诗歌可能涉及到古代地名如金陵、扬州、汴京等,古代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比如王安石的《元日》、辛弃疾的《青玉案》,杜牧的《清明》、苏轼的《水调歌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代服饰如黄袍、青衫等,古代建筑如亭台楼阁、阑干长堤等,还有古代习俗和古代节气,如寒食、社日,登高、赏菊、赛龙舟等。
此外还有古代诗歌自诞生都是配乐歌唱的,所以简单了解古代音乐特点及音乐机构如梨园等。
送别诗要了解折柳送别的习惯,边塞征战要了解唐朝的兵制,做、送征衣的时间期限等。
这些只需简单了解既可,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和寄托的思想。
通过系统的专题复习和综合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高考诗歌鉴赏的大部分考点、审题要求和答题规范,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古代诗歌的习惯,也加强了自己的古代诗歌审美素养。
该复习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将知识体系化,将古代文学文化融会贯通,答题时思路清晰化,真正做到抽象情感具象化,增强对古代诗歌的解读能力
第二篇:2011高考诗歌鉴赏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1.(210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落叶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2.(210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4.(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鹧鸪天[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6.(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余杭四月[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
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4分)
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4分)
8.(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
9.(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10.(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2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6分)
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有。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5分)
14.(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7分)
未展芭蕉(唐)钱珝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
15.(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望江南【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3分)
(1)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
16.(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初见嵩山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是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
第三篇:高考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关于用典(包括使用成语)存在着不少争议,其实它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例如我们提到卢沟桥,不是想起抗日
战争,就是想起卢沟晓月;提到高山流水,就要想起伯牙和琴。
外国也是一样,提到珍珠港,提到本·拉登,就会联想到有关的事情,省去了很多解释,包含了很多信息,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压缩。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对用典似乎更加重视。
其原因大概是:
一、古典诗歌的语言更加精炼,对信息压缩的要求更高。
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使得典故、成语非常丰富,便于使用。
《露泪缘》是清代著名的子弟书作家韩小窗的力作,影响很大,传唱至今。
现在举出其中《哭玉》(写贾宝玉悼念林黛玉)一回的部分如下:
我许你高节空心同竹韵,我重你暗香疏影似梅花,我叹你娇面如花花有愧,我赏你丰神似玉玉无瑕,我服你八斗才高行七步,我愧你五车学富手八叉,我听你绿窗人静棋声响,我钦你流水高山琴韵佳,我怜你椿萱早丧凭谁靠,我疼你断梗飘蓬哪是家? 这一段用了多少典故?但正因为用了这些典故,才把林黛玉的性格、才华、身世等等描述得淋漓尽致。
当然,用典过多过僻,也会引起欣赏上的困难。
例如李商隐的名作“锦瑟无端五十弦”就曾引起许多穿凿附会的解释,以致有人感叹:“一篇《锦瑟》解人难”。
鲁迅先生的两首诗也曾被人歪曲过。
一首是著名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故园”,只因其中用了“神矢”一词,有人便将其解释为希腊神话中爱神之箭,说这是一首爱情诗;另一首是“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燃烟卷觉新凉。
”本来是一首猛烈抨击旧社会的诗篇,有人却故意曲解“飞光(‘飞眼’?)”、“道场(‘鬼名堂’?)”等词,把它说成一首玩笑诗,说是先生的一位朋友做家庭教师,同时受到两个女学生的追求,先生作诗笑他。
但是,不能因为有的典故不易理解就拒绝用典。
现在再举李商隐的一首诗《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深宫宫女失宠)
离情终日思**。
(友人离别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