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语文月考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

“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

“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

“粉丝”通过微博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

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

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现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

”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

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

而一些很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

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

“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C. “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D.“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B、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C、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D、“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A、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己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D、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颜师鲁,字几圣,漳州龙溪人。

绍兴中,擢.进士第,历知莆田、福清县,尝决水利滞讼。

岁大侵,发廪劝分有方而不遏籴价,船粟毕凑,市籴更平。

郑伯熊为常平使,荐于朝,帅陈俊卿尤器重之。

寻改.使浙西。

役法敝甚,细民至以鸡豚罂榻折产力,遇役辄破家。

师鲁下教属邑,预正流水籍,稽其役之序,宽比限,免代输,咸便安之。

盐课岁百钜万,本钱久不给,亭灶私鬻,禁不可止,刑辟日繁。

师鲁撙帑[注]缗,尽偿宿负,戒官吏毋侵移。

上谓执政曰:“儒生能办事如此!”予职直秘阁。

农民有垦旷土成田未及受租者,奸豪多为己利,师鲁奏:“但当正其租赋,不应绳以盗种法,失劭农重本意。

”奏可,遂着为令。

为国子祭酒。

初,上谕执政择老成端重者表率太学
..,故有是命。

首奏:“宜讲明理学,
严禁穿凿,俾廉耻兴而风俗厚。

”师鲁学行素孚规约,率以身先,与诸生
..言,孜孜以治己立诚为本,艺尤异者必加奖劝,由是人知饬励。

上闻之喜曰:“颜师鲁到学未久,规矩甚肃。


诏充遗留礼信使。

初,遗留使至金,必令簪花听乐。

师鲁言:“国势今非昔比,金人或强臣非礼,誓以死守。

”沿途宴设,力请彻乐。

至燕山,复辞簪花执射。

时孝宗以孝闻,师鲁据经陈谊,反复慷慨,故金终不能夺。

除.吏部尚书兼侍讲,屡抗章请老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泉州。

在泉因任,凡阅三年,专以恤民宽属邑为政,始至即捐舶货,诸商贾胡尤服其清。

以绍熙四年卒于家,年七十五。

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选自《宋史·颜师鲁传》,有删改)
【注】撙:节制。

帑(tǎng):财物。

4、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B、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C、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D、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诸生言”中“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太学是古代的国立大学,又称为“成均”“东序”“右学”,隋以后改为“国子监”。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C、“请老”“告老”,指官吏因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也称“乞骸骨”,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致政”“休政”等。

D、“除吏部尚书兼侍讲”“擢进士第”“寻改使浙西”中“除”是任命,“擢”“改”是升职的意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师鲁忠于国家,刚正守节。

起初,宋朝的使者到金国被侮辱,颜师鲁担任遗留礼信使时表示自己会用死来守节,他践行自己的诺言,并宣扬孝道,令金国佩服。

B、颜师鲁有孝心。

他从小就端庄严肃像个成年人,天生有孝心。

他的父亲去世,他携带灵柩从海上回家,刚上岸就刮起猛风,人们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到了上天。

C、颜师鲁关心民生,体恤百姓。

年成大荒,他开仓放粮,想办法稳定粮价,得到上司赏识;他在泉州任职三年,施政以爱民宽容为原则,得到商人胡人的敬服。

D、颜师鲁为政有方,老成持重。

他出使浙西,办事能力强,得到皇帝的称赞;农民开垦荒地,租税被坏人豪强侵占,他上奏提出建议,得到朝廷肯定,并写成法令。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但当正其租赋,不应绳以盗种法,失劭农重本意。

(5分)
(2)师鲁学行素孚规约,率以身先,与诸生言,孜孜以治己立诚为本。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山亭柳·赠歌者①晏殊
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

花柳③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①本词为词人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

②赌:与人竞赛。

③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

8、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作简要赏析。

(5分)
9、全词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2)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

”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的故园之思。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联,感叹旧友凋零、今夕异貌,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刘建超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

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清风娃回来看看吧!基德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基德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

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基德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

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基德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

谁都知道,基德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

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

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基德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

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

基德老汉一句“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

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
肥了。

基德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

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

肥用了,闲话也有了。

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

基德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

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基德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

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娃清风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基德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

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基德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

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基德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基德老汉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

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

地上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

进屋还要换鞋。

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娃清风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

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基德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基德老汉说,在城里两天就待腻了,对清风娃说俺要回村呢。

娃说去打火车票,俺说火车坐着头老晕。

娃说那就打汽车票。

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

爹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呢。

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

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

瞧瞧,排场不?红颜色,娃说吉利。

基德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

一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要花大价钱雇呢。

基德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

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基德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赶夜路呢。

基德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此不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

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

村主任来找基德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基德老汉就进城找清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了。

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基德老汉说,清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

村主任说,屁,等到
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

基德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了,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

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

你干不干?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

迷糊中的基德老汉嘴里念叨着:“井……水……”
基德老汉去了。

清风娃从省里回了村。

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有省里、市里、县上的。

村里人这才相信基德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管着全省人的吃喝拉撒。

清风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基德老汉的坟前跪了很久很久。

基德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凉凉的水。

(摘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话惹恼了村委主任,是因为他怪清风娃没有给乡亲们解决平价的化肥问题。

B、村里人来看望病得不轻的基德老汉,并向老汉提出叫清风娃回来看看,因为大家看到基德老汉的病很严重了。

C、基德老汉之所以坐小汽车回来,是因为大家不相信他说的“儿子在城里做大官”的话,想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吹牛。

D、村民们从来没有人相信过基德老汉的话,是清风娃回来给父亲办丧事时才知道基德老汉平时所说的话并没撒谎。

E、基德老汉每次在城里清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基德老汉的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习惯不同。

(2)小说主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6分)
(3)基德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和分析其性格特点。

(6分)
(4)小说为什么要以“清”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梵高:情之热烈心之悲悯
丰子恺
梵高幼年的生活,只是亲近田园的自然。

稍长,他就欢喜研究博物,常常离开了父母弟妹,独自赴田野中采集植物,或捕鸟类虫类,归家制成博物标本。

他的性质从小是阴郁的,沉默而寡言笑。

他的身材矮短,背脊稍向前屈。

头发带红色,额上多皱纹,颜貌古朴,显
然是一个富于冥想而内心深刻的人。

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向一个美术家的助手索得一块黏土,拿来塑成一只小象,手法非常精巧,犹如学过雕塑的一样。

又有一天看见一只花猫跳上庭中的苹果树,就在纸上描出它的活泼的姿态,笔致非常灵动。

然而他这成绩不是技术的产物,乃热情的产物。

他向来不习雕塑与绘画,一旦心有所感,形象就会得心应手地产出。

他一生并未受过正式的绘画的基本教育,他的杰作都是随感兴而产出的。

这特点从小就已显露。

梵高有一颗强烈的宗教心。

他在比利时的时候,已曾把所见的不能忘怀的情状,用真挚的态度描表为绘画。

作业中的坑夫、小舍前的男子、拾石炭屑的女子……题材类似米勒而盛情比米勒更为激烈。

自从父亲带他从比利时归家之后,他的身体虽然离开了那苦难的群众,然而他们的悲惨的幻象时时显现在他的眼前。

“用绘画来表现!”这念头崛起在他的胸中。

从此他把自己的全身奉献于绘画——其精神完全与从前的奉献于苦难的群众一样热烈。

但父母亲不欢喜他描画,画布与颜料的钱也没有着落!在父母看来这不过是浪费。

因为他的作画,完全不晓得迎合俗众的心理,完全抛却利害得失的念头,只晓得追求他的“真实”。

家庭的圆满的和爱,从此有了缺陷,终于使梵高不能再留在家中了。

梵高飘然地逃到海牙,先投宿于他的从妹家里,后又栖身逆旅,依靠乃弟和父亲的接济勉强维持生活。

海牙是荷兰最特别的一座都市,在全欧中也是最富于原始趣味的地方。

梵高用他的犀利的眼光,赏识其地的风物,又批判来自诸画家的艺术。

他对于米勒尤富有崇敬之情,因为他与米勒同是用了宗教的敬虔的态度而进于画家的生涯的。

他就作一幅素描,题名为《悲哀》。

画中所描的,是一个病弱的女子把脸孔隐在两手中,俯伏在膝上哭泣。

枯草一般的黑发垂在她的颈与肩的没有光泽的皮肤上。

阳春已到人间,她的脚下有嫩草萌芽着,她的旁边有果树开花着;然而在她如同不见,只管哭泣,叹息。

这画的模特儿,是一个抚育五个无父的小儿的伶仃孤苦的母亲。

她每天叩访画家的画室,为他们当模特儿,拿所得的钱来养活六条性命。

梵高有一次雇用她,听她诉说了她的长而悲惨的故事,热情的宗教徒兼画家十二分地感动,决意要为她减却一点苦恼。

他慷慨地允许这女子,从明天起,由他担负她家六口的生活费。

于是,梵高又将陷入像在比利时时候的穷困了。

父亲得知了这消息,亲自来海牙探望儿子的情形。

就和在比利时一样,带了他一同归家。

新迁居的小村是织工所集居的村落,富有特别的诗趣。

低矮的房屋,宽广的农场,夹道的胡桃树。

有质朴的村人、园丁、农夫,劳动者们憧憧来往于其间。

这些于梵高都是美妙的题材。

每天朝出晚归,没有片刻的休息。

为了采择画题,不问路
的远近。

普通人所欢喜的事物,往往是他的好题材。

贫苦的人、拙陋的人,在他反觉得可爱。

他能用同他们一样的朴素的调子,和他们攀交,请他们做模特儿。

他对于模特儿,不但从丰报酬,遇到小孩子或老人的时候,又备糖果、烟草,亲切地款待他们。

他的作品源源地产出。

他所选的题材,第一是劳动者。

他对于劳动者一向有好感;从比利时归来以后,这好尚更深,疲劳的人、忧愁的人、病苦的人,一直不离开他的脑际了。

他的初期的作品,大部分是劳动者生活的深刻的表现。

一切上流社会的人物,他都不描。

因为他的心一向不被牵引向上流社会的方面。

又因为他的经验范围限于下层阶级,对于下层生活的风俗、习惯、气质,都有彻底的理解。

他用肉迫的态度来描写他们。

不但表现他们的外部的形态,同时又描出他们的内部的生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两次在梵高陷入穷困之时带他一同回家:第一次是他在比利时时,第二次是他在海牙担负起落难模特儿一家六口的生活费时。

B、梵高和米勒都是用宗教敬虔的态度作画,并且两人的作画题材相似;梵高对米勒怀有崇敬之情,而且对绘画投入的盛情更激烈。

C、梵高是一个极富美术天赋的人,八岁时就能以非常精巧的手法用黏土塑小象,用非常灵动的笔致描出花猫跳树的活泼姿态。

D、梵高的作品都是表现下层劳动者生活的,他的生活经验范围也仅限于下层社会,他对下层生活的风俗、习惯、气质都有彻底的理解。

E、梵高作画只晓得追求“真实”,完全不晓得迎合俗众的心理,再加上父母亲也不支持他的绘画,所以曾一度画布和颜料的钱都没着落。

(2)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个富于冥想而内心深刻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3)请简要概括梵高在绘画领域能取得成就的原因。

(6分)
(4)人们评价梵高是一个有着“草根”情结的画家,文中哪些事例表明了这一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二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恰逢周末,我与几位朋友一起,登至泰山山顶,振臂高呼,颇有之趣。

②童谣把许多大道理形象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容易接受,起到的教育作用。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

在城镇化浪潮中,有的人选择留下,建设美丽乡村;①,走进城市灯火。

尽管这里有艰难,有委屈,但②。

无论身在何方,③;无论走多远,亲情都是心灵的港湾。

17.每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下面是全民健身日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指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的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草丛里。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