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运动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运动探究
作者:余平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20年第4期
余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使农民在政治上争得解放之后获得学习文化的权利,党在农村开
展了扫盲运动。

这一时期,扫盲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教育。

结合国内外形势为农民讲解现行政策与时事政治。

1949年,以“向农
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解释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解释目前中国的军事政治
情势和劳动人民的任务,讨论恢复和发展本地农业生产和克服生产中各种困难的办法”为基本
内容。

1950年则着重开展关于抗美援朝的时事教育。

通过《介绍纸老虎美帝国主义》《美帝国
主义侵华史》等文章,为农民讲解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的关系。

1951年,“进行抗美援朝爱国
主义的教育,推进增产节约和爱国公约运动,并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关于土地改革、民主改革、
生产互助以及婚姻法等政策教育”。

1952年,注重宣传新中国成立3年以来的巨大成就、抗美
援朝的伟大胜利、亚太和平会议、中苏友好等时事政治及婚姻法等政策。

1953年则集中学习国
家经济建设总路线、国家对粮食的政策以及继续发展互助合作,改进农业技术等。

1954年,进
行关于宪法、统购统销政策和农业互助合作的教育,并宣传“一定要解放台湾”等。

1955年,
以宣传农业合作化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主要内容。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不仅定位于
教育层面,也同巩固国家政权、开展经济建设紧密相连。

第二,文化教育。

由于农民中文盲占绝大多数,文化教育以识字扫盲为主。

1949年,山
东省政府规定课堂教学中文化课要占4/5。

1950年9月,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在北京
召开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发布《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等文件。

会议提出,农民的
业余文化教育应以识字学文化为主,配合时事、政策教育以及生产、卫生教育。

会后,农村普
遍开办了农民业余学校,学生学完规定课程后参加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该证书与初级
小学、高级小学的毕业证书有同等效力。

1954年8月,教育部与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
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确定农村文化教育的目标,即力争用15年基本扫除农民中2亿多青壮年文盲,并组织小学毕业生和已经脱离文盲状态的农民继续学习,提升他们的文
化水平。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逐步开展,广大农民对于文化学习的要求日益高涨。

1955年4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农民的业余文化教育必须与农村
互助合作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积极地、有计划地扫除农村的文盲,特别是扫
除青壮年文盲。

1955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1955年冬到1956年春组织农民参加学习的
通知》,要求首先教农民学习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工具名、庄稼名、合作社名、年月日名、数字以及其他一些记账所必需的语言。

这一时期的文化教育改变了以往一些因循守旧的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学习提升了农民的学习热情。

第三,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的教育。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冬学运动实施纲要》,特别指出要在冬学中为农民群众讲解科学、卫生常识以克服其封建迷信思想,并大力开
展普及关于生产技术等科学知识的教育活动。

当年冬学中,华北各地就普遍进行风雷雨电、妇
婴卫生等科学常识的教育和田间选种、树木栽培保护等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

泰山专区在冬学
中请当地劳动模范及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人为农民讲解生产知识。

鲁中南地区根据群众中广
为流传的“水鬼”说法,大力进行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的教育。

灾荒严重地区,政府
着重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的教育。

经过持续的推广,广大农民的识字率和思想政治觉悟有所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
扫盲教育,也成为党和政府改造农民、构建“新农村”的重要开端。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49年12月7日。

2.《关于加强今年冬学整治实施教育的指示》,人民日报1951年11月13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人民日报1955年6月2日。

4.《关于1955年冬到1956年春组织农民参加学习的通知》,人民日报1955年10月30日。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编辑、法学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