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通论——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学通论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导言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1、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

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

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

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第一单元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
☞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探索
1、劳动创造说:恩格斯说,猿到人的转变决定性因素是劳动。

类人猿的直立行走和前肢解放起决定性作用。

2、劳动“推动力”说:劳动是猿到人的主要推动力,但并不反映事物内部矛盾,不能说是人类起源的内因。

3、突变选择说:
突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生物基因及性状变化);
选择:保留有利的、淘汰有害性状的过程(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隔离:地理(空间)隔绝→生殖隔离→物种(生殖隔离的种群)。

第二章人类的种族
人类的种族又称人种,严格说来,所指的是现生人类这个统一物种即晚期智人当中的各个亚种。

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现代民族学家将其理解为经常在内部进行婚配和繁育的种群。

种族这个概念所要表示的主要是存在于外表体质特征上的人类变异,是人类进化和发展中必然出现并长期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传统课题之一。

研究这个课题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从科学意义上讲,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起源以来的进化过程,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生物学特征与文化特征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社会意义上讲,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全人类各个种族一律平等的科学基础,破除种族偏见,维护人类尊严。

局限性:从科学上讲,没有任何生理上的障碍能把人类不同种族之间的成员隔离开来,拿任何种族中的任何成员身上的任何特质作标准,都能发现种族的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列文丁发现只有6.7%的变异能在地理种族的水平上得到解释,即在种族的水平上偏离标准类型的比率高达94%左右。

认为传统的种族概念只能解释人类遗传变异内容的15%,剩下的85%的内容都要靠村落与村落、家庭与家庭,甚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策:人类遗传学家主张限制种族的使用范围,代之以繁育种群或人类变异的概念。

体质人类学家尝试采用新的方法,即渐变群,又译倾群,是指人体特质中的某种基因频率在空间上的渐次分布。

☞种族和民族
从科学意义上讲,二者是互不相干、泾渭分明的,种族所涉及的是人类种群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主要是自然科学;而民族所涉及的则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群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主要是社会科学。

种族和民族是两套分类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人类这个统一体所作的划分,前者主要考虑生物因素而不考虑文化因素,后者主要考虑文化因素而不考虑生物因素。

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讲,一个种族或种族类型中包含了若干个民族,或者一个民族中包含了几个种族或种族类型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种族和民族在使用过程中又有许多联系:首先,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二者的外延有重合的时候。

如美国的黑人既属于赤道人种,又是该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其次,二者在日常生活用语中都被人们赋予了多种含义,尤以民族为甚。

如种族主义。

第三章语言和民族
☞语言的产生
1、神话阶段:自然力和神力;
2、生理心理学阶段:人生而有情,情发而为声,声即是言,言为心声;
3、社会学:社会约定俗称手势、身体姿势—有声符号—口腔—语言;
4、古人类学:突破性进展,更为科学。

我们主张在马原指导下,采用以体质人类学和原始社会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来探讨,以承认进化论为先决条件:
1、恩格斯“劳动起源说”:
A、语言的历史和意识的历史同样长久(语言与思维互动);
B、分节语的出现是人类童年主要成就;
C、语言产生的前提和条件是直立行走和劳动。

2、人体机制满足发出音节语言所具特征:
A、直立姿势的确立;
B、大脑语言中枢初步形成和发展(音节语言是人类区别动物界的主要标志);
C、发音器官的完善。

☞语言发展规律:
氏族语言→部落语言→民/部族语言(奴隶制、封建共同体)→民族语言
语言是民族重要特征:
1、具备共同语言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民族内凝聚力(民族感和民族排他性);
2、民族的其他特征,一般要通过语言来体现;
3、民族的诸多特征中,语言是最稳定,变化最慢的。

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
经济文化类型是苏联民族学家托尔斯托夫、列文和切博克萨罗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概念。

定义是: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围绕该核心概念的操作规范包括:第一,它不是单纯的经济类型,而是经济和文化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综合体。

第二,它具有超地区性的特征。

第三,每一个类型的文化特征首先取决于该类型所处地理条件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方向。

第四,是历史过程的产物。

第五,各种经济文化类型都有各自的历史年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作用
首先,充分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认识途径。

第二,这一概念和理论为世界民族分类这一重大的民族学研究课题提供了一套新的选择方案。

第三,对考古学中的文化、类型等概念的形成和解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四,对于体质人类学材料和数据的搜集、分析和解释也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五,对于民族史志的撰写和讲授也能起到动纲不动领性的作用。

最后,能为民族学走向社会,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开辟出新的途径。

☞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一、定义的修正:居住在相似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二、具体认识的深化:对每一个经济文化类型都要进行结构层次上的划分。

生态基础→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典章制度→意识形态
三、研究方法的系统化:
研究手段综合:以经济文化为中心,兼顾从物到人,从环境到文化各种现象;
强调体系内的经济文化类型间的系统性和结构关系。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基本框架
一、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
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地区及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交汇处,包括讲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的赫哲、鄂伦春及部分鄂温克族。

含有两个经济文化类型,即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仙人柱”、马匹、迁徙生活)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土窑、窝棚、鱼皮衣、半定居)。

二、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
分布在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到准格尔盆地西缘,南到横断山脉中段的广大地区内,有蒙古、哈萨克、裕固、塔吉克、藏和部分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

含有四个类型,即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

三、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1、山林刀耕火种型:门巴、珞巴、独龙、怒、佤、德昂、景颇、基诺等族。

2、山地耕牧型:藏缅语族的羌、纳西、彝、白、普米、拉祜和部分藏族和傈僳族。

3、山地耕猎型: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瑶、畲族等。

4、丘陵稻作型: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壮、侗、水、仫佬、毛南、黎族等。

5、绿洲耕牧型:回、俄罗斯、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等族。

6、平原集约农耕型:汉、满、回、维吾尔等族。

分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

第二单元民族学源流、研究方法和任务
暨《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上编民族学理论概括与探索
第一章 20世纪中期以前的西方民族学理论
一、文化进化论(19世纪中叶)“进化论学派”
☞思想源流:
1、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影响
A、维柯(意)家族→宗族→部落;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
B、孟德斯鸠:社会起源于自然演化,非契约关系;
C、孔多塞(法):《人类进化史图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2、民族学自身思想脉络影响
A、拉菲托(法):《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
└开了民族学比较法之先河的民族学奠基人和先驱;
B、亨利·霍姆(英):《人类简史》比较分析、跨文化考察;
C、罗伯逊(英):《美洲史》;
D、亚当·弗格森(英):明确主张用进化的观点观察现实社会;
3、生物进化论影响:
A、普拉斯、康德→“天体演化论”;
B、拉马克(法):《动物学哲学》比较有系统的进化论;
C、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人类起源及性选择》(1871);
PS: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换、细胞学说。

☞代表人物:斯宾塞、泰勒、摩尔根、弗雷泽。

☞基本论点:
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

3、文化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

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
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

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

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斯宾塞(英):《综合哲学》1860年
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都遵循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规则。

不一定处于同一时代,但遵循同样的程序;各社会发展快慢不同,但不许经过一定阶段,不可逾越。

☞泰勒:“英国人类学创始人”
人类文化史就是人类经济技术、精神生活的自我发展史。

人类社会:梦寐—野蛮—文明。

“万物有灵论”
1、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后能继续存在;
2、各种神灵可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之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来世今生,神灵和人事想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

研究方法:
1、残存法:用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旧的文化现象来推断文化进化的方法论;
2、比较法:民族志的跨文化研究;
3、统计学方法:
☞摩尔根(美)
《易洛魁联盟》(1851)“第一部关于印第安人的科学著作”
《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婚姻制度》(1872)通过对原始社会婚姻制度和亲属关系探讨,发现人类早期社会组织原则及其普遍发展规律;
☞《古代社会》(1877)
1、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低、中、高)蒙昧社会→(低、中、高)野蛮社会→文明社会
2、氏族制度的发展:是社会赖以组织和维系的手段,古代社会的基础,始于蒙昧阶段,经野蛮社会,到政治社会建立为止;
3、家庭与婚姻发展:
A、血缘婚:杂交之后第一种婚姻家庭形式,嫡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们相互婚配而建立家庭,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
B、普拉路亚婚: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的婚配。

(族外群婚,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丈夫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或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妻子婚配,妻子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普拉路亚”,夏威夷语,“亲密的伙伴”;
C、对偶婚:一对配偶结婚,配偶关系不固定,双方自愿同居期间有效。

(摩梭人阿注婚);
D、父权制:一夫多妻,母系社会中可能存在一妻多夫;
E、专偶制:现代意义上的婚姻家庭,一夫一妻。

一三五阶段最重要,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婚姻家庭形式。

4、财产分配过程:
A、本氏族成员中分配(低级野蛮社会);
B、同宗亲属中分配(中级野蛮社会);
C、子女独享继承权(高级野蛮社会)。

☞弗雷泽(英):
首创“人类社会学”术语;
《金枝》:弗雷泽进化论思想的代表作,1890年发表的关于原始宗教、巫术、仪式、原始人的心理等方面的著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认为人的智力发展三阶段:巫术阶段→宗教阶段→科学阶段,是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进步性的讨论;
二、文化传播论(19世纪20世纪交)“播化学派”
☞思想源流:同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李凯尔特的历史主义相联系,李凯尔特试图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区分开来,他认为自然科学关心的是大量重复出现的现象而不是个别的,相反历史科学感兴趣的对象恰好是个别的、个性的,不重复出现的事实,所谓历史是指一系列独特的、永不重复的现象。

☞基本论点:
1、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只能被发明一次(这是由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和创造发明的偶然性独特性所决定的);
2、相似的文化是由传播造成的;
3、文化的借取多于发明;
4、不同文化的相似性是许多文化圈橡胶的结果,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越多;
5、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6、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作为文化历史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

☞文化圈
1、根据文化特质来区分的历史-地理区域,例如稻米文化圈、骑马文化圈等,最早由弗罗贝纽斯提出,认为每个文化圈都具有一系列的物质文化特征,格雷布内尔对“文化圈”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综述,为传播论学派广泛使用。

2、基本假设是文化的相似性是由文化的传播和借取造成的。

3、文化圈的划分旨在探讨具体文化特质的起源和传播的历史途径,传播论者认为,同一种文化不可能被发明两次,时间上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不论在什么地方出现,都必定属于同一个文化圈,每一个文化圈内部都有一定数量的文化特质。

☞德奥文化传播论
1、格雷布纳(德)
民族学研究的任务是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
形的标准:文化事物的形式、结构、作用上进行比较;
量的标准:类似文化特质的数量多少;
2、施密特(奥)
连续标准:相似文化特质的岛屿居民,残存或遗迹;
亲缘关系程度标准:文化特质形式方面类似性显著,数量多;
英国文化传播论
1、里弗斯:进化论→文化传播论→埃及中心说的极端传播论
创造系谱分析法;
2、史密斯:“埃及中心说”;
PS:进化论与传播论的关系:
一、进化论的基本论点:人类本质、心理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人类文化的差异所反映的不同不过是文化中普遍进化阶段的差异、进化速率的差异。

二、传播论的基本论点:相似的文化是由传播造成的;文化只能被发明一次,这是由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和创造发明的偶然性独特性决定的。

三、传播论是对进化论的挑战,但也有相似之处:即主旨都是为了说明人类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由来。

进化论和传播论的研究都囊括整个世界,把全球各种文化当作研究对象。

他们虽然强调对整个世界的研究,但更强调对世界上的文化进行“野蛮——文明”“东方——西方”“过去——现在”“传统——现代”等等的对照。

四、相对于传播论学派的文化的偶然性、独特性,进化论认为,人类的心智一致、需求一致,从而能发明出相似的文化,沿着相似途径把各自的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

具体而言,为人类学奠定学科基础的进化论(evolutionism)和传播论(diffusionism)对“文化”和“文明”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所谓“科学的论证”。

进化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史,即一种大规模的文化断代的实践性排列组合;而传播论则采用地理空间的概念,对人类文化的类型进行地理空间上的分类。

虽然进化论和传播论之间经常发生争端,但是它们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的理论。

三、历史特殊论(20世纪初)“美国历史学派”
☞思想渊源:德国新康德主义历史科学,历史科学关注的应该是个别性而不是普遍性;理想主义。

☞基本论点:
1、相似的文化可能具体不同的成因。

2、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不要去概括文化的通则,主张通过具体的历史过程研究来理解具体的文化。

3、倾向于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整体——用文化解释文化。

4、对进化论持批评态度,反对跨文化比较,认为相似的文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历史成因和过程。

规律和通则必须得自于对具体历史过程的理解,通过对于具体历史过程的研究,结论可能是三方面的,环境、心理、历史。

5、对传播论持审慎态度,认为相似的文化未必都由传播造成,要具体研究各种文化现象,同样的文化特质在不同的文化区它的作用和含义是不一样的。

关注文化传播,使用
“文化区”“文化从”的概念,同受德国历史哲学的影响。

☞文化区:
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美国历史学派所倡导,主张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

传播论学派的文化圈概念强调共同的历史传统,而文化区则强调文化特征上的相似性和文化的整体关联性,基本上不涉及传播的过程或轨迹。

威斯勒提出文化是由各个层次的单元所组成的一种完整的结构,而研究任何文化,必须首先分析其组成单元和层次。

博厄斯把文化的最小单元称谓文化特质(trait),服务于同一功能的一系列相关文化特质就构成一个文化从(complex),关系寂寞的文化从构成一个文化类型(type),相同的文化从和文化类型会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从而形成文化带,相关的文化带又构成文化区。

☞代表人物:
博厄斯:反对文化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主要因素,尤其反对埃及中心说;坚决发对种族主义理论,任何一个民族都应尊重其他民族;大力提倡学习和研究民族语言,把社会生活划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大类,促使了结构语言学派形成。

四、法国社会学年刊派(19世纪20世纪交)
☞代表人物:杜尔干、莫斯
☞基本论点:
1、社会现象之为客观事物,作为客观事物的社会现象并非通常意义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强制力;
2、认为社会合成新质,社会现象自成其类,社会虽然是由个体所组成的,但社会现象不能还原和简约为个体的动机和意图;
3、社会现象不同于生理和心理现象,不能用生理性或心理学来解释,社会现象只能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
4、对于社会现象的成因的分析应该是一种共时性的社会结构功能分析——用社会来解释社会,即当下的起源。

☞集体意识(《社会分工论》1895)集体观念(《自杀论》1879):杜尔干所提出的概念,指同一个社会中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

有别于个体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所吸取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等灌输到人的意识中来的。

在《自杀论》中,杜尔干用“集体观念”取代了之前《社会分工论》中所述的“集体意识”。

杜尔干认为人有两个意识,一种意识是个人的,他表现力每个人富有特征的意识形态;另一个意识是整个社会集体共有的,他不会随着个体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或者小时,他把后者这种不是个人从直接经验中取得的而是从社会强加给人的意识称为集体观念,杜尔干从不用“文化”一词,一般认为“集体观念”正对应于英美所称“文化”。

☞社会事实:
法国社会学派认为,社会是作为事实的存在,社会现象只能通过社会事实来解释。

社会事实即那些对于个人具有外在强制性的普遍现象,包括了信仰、习俗、制度等文化产品,具有1、外在性,社会上先在、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社会的存在是作为社会事实的存在而存在的;2、强制性,既包括有组织形式的强制(法律、制度等),也包括无组织形式的强制(舆论、教育等);3、普遍性。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由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干提出的一对概念。

他认为,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同质”为基础的机械结合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一种惩罚性的社会规范;机械结合
的基础是把个人同化为具有共同信仰和感情的整体,其团结的取得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的,周期的宗教仪式同机械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

构建在观念、习俗、规范的同质之上,个体身份的独立性与生计的自主性成反比。

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分工”为基础的有机结合关系,社会分工造成异质性和相互依赖两种后果,这种关系产生一种倾向于赔偿性的法律;有机结合主张维护人的个性,个体部分的个性越鲜明,社会的团结或合作越牢固,因为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

建立在社会分工、异质性的基础之上,个体身份的独立性与生计的自主性成反比。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杜尔干对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上,他对原始宗教、尤其是早期澳大利亚的宗教礼仪和信仰仪式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写出被后来人类学者称为不朽著作的《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两个前提基础:第一,从原始宗教中,我们能够发现所有的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的主要因素。

在书中,他肯定了原始宗教的存在范围,即存在于最简单的社会组织的社会中,或者讲,最原始、最简单的宗教存在于最简单形式的社会中。

所以,杜尔干所谓的宗教起源,就不是指它的绝对起源,而是指我们所能知道的宗教的“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

在他看来,图腾是宗教的最初形式,而存在与最简单社会——澳大利亚土著社会中的图腾崇拜,自然成为研究宗教活动的最早起的材料。

第二,他认为广泛的验证可以建立理论权威,这是针对他所使用的资料与文献而讲的,因为他的研究是以澳大利亚的原始部落为对象,但是他本人从未去过那儿。

他所使用的是文化人类学学界公认的权威性资料与文献,换言之,都已有了完善的经验证明,所以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

第一,宗教的定义和特征:杜尔干反对以往人们对宗教下的定义。

他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界定宗教,即一方面从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上来区分;另一方面就是信仰与仪式的区分。

他认为宗教就是“一整套与神圣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的活动”。

杜尔干在宗教定义中坚持两个要素,一个是神圣象征或事物的存在,另一个是与有组织的仪式活动相联系,凡是具有这两点特征——神圣物与仪式——的,都应被看做宗教,至于宗教教义并不重要。

第二,宗教的起源和本质。

他反对泰勒关于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必然导致研究对象失去客观性,而科学的研究首先应当确立客体的实在性。

在杜尔干看来,宗教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就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因而,归根结底宗教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后人不是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