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八旗中的朝鲜人对后金(清)政权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洲八旗中的朝鲜人对后金(清)政权的贡献
满洲八旗中有满族、蒙古族、汉族,同时还有朝鲜人,虽然朝鲜人在满洲八旗中只占一小部分,但他们对后金(清)政权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替代的。
他们在后金(清)与朝鲜交往中充当通事官,在后金(清)的各战役中冲锋陷阵,还在朝廷中任各种官职,为后金(清)输送各种人才,立下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功绩。
标签:满洲八旗朝鲜人后金(清)贡献
满洲是以建州女真为主体、兼收部分周边相关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
乾隆九年(1744年)奉敕修竣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则是这个民族共同体最终确立的标志。
应当说这部《通谱》在满族的民族认同上具有法典性质。
该谱共收录了满洲、蒙古、高丽、尼堪(即汉人)共1100多姓。
朝鲜姓氏虽然最少(43姓,157人),却占有重要地位,与满洲的关系密切。
他们参加了后金(清)的一系列战争,有些家族世代为官,为后金(清)政权建设与巩固,立下了卓越功勋,深得满洲的信赖和器重。
但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少。
本文主要通过《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收录的朝鲜人活动,阐述他们对后金(清)政权所作出的贡献。
一、充当通事官
所谓通事官是指在后金(清)与朝鲜交往中,满洲八旗中的朝鲜人充当了后金(清)的通事官。
对于后金来讲,朝鲜始终处于不可忽视的特殊战略地位,时刻不能放松对朝鲜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清初八旗中的朝鲜人显得格外重要,他们起到其他民族不可取代的作用。
这些朝鲜人为后金兵攻打朝鲜时担任引路、捉拿朝鲜奸细、探察军情、翻译等任务。
如:
韩云、韩义兄弟投奔努尔哈赤后,曾详细介绍了朝鲜国内兵力分布及各城百姓情况和留在朝鲜国内的内应情况,并建议后金派兵攻打朝鲜。
当时,努尔哈赤虽然也非常想征服朝鲜,只是由于集中力量对明作战,一时不能兵分两路,所以并没有对朝鲜开战。
至皇太极两次举兵攻打朝鲜时,都是以韩云兄弟为首的朝鲜降官们做了后金八旗军队的向导。
这些充当向导的人都是朝鲜的将兵出身,他们不仅了解朝鲜的地理状况、军事要塞,而且对朝鲜的兵力分布、作战习性等军事情报了如指掌,所以八旗铁骑才能在朝鲜一往直前、战无不胜。
在萨尔浒之战等战争中被俘而来的朝鲜人的情况与自愿投奔到后金(清)的朝鲜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人仍然忠于朝鲜国王。
由于他们所写书信使用朝鲜语,也只有同族的人才能看得懂,并有条件截获其书。
新达理曾多次截获“输我军虚实,导其王发兵,水陆并进,己为内应”为内容的“密书”。
为后金的国家安全立下了奇功。
无论是韩云兄弟引后金(清)兵攻打朝鲜、还是新达理捕获朝鲜
奸细,他们这一部分人作为朝鲜人,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前后,建州城内能够胜任朝鲜语翻译的人极少。
因此,在与朝鲜往来及书信交往中时有产生误会的事情,十分不方便。
努尔哈赤为了解决通事官问题,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他对被俘朝鲜人中的两班人采用拉拢、利诱等手段,对这些人加以重用。
随着后金实力的强大,后金与朝鲜的来往日益频繁,范围也一步步扩大,对通事官的需求更为广泛。
如,在两国边境地带开“马市”,是后金从朝鲜获得国内紧缺的工艺品、农作工具、纸张等物质的主要途径,所以马市交易对后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后金派往马市的官员中必带通事官,这些大量的通事官,基本由八旗中的朝鲜人担任。
除此之外,通事官还负责接待、引领朝鲜使团的任务,其中包括翻译,引领朝贡使臣朝参等。
在赎还俘虏和送还逃回人方面,通事官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一方面催促朝鲜赎还俘虏,一方面还监督朝鲜人俘虏赎还回朝鲜。
二、参加战争
编入八旗的朝鲜人同满洲、蒙古、汉军同心协力,南征北战,血染疆场,为清朝最终入主中原和巩固新政权立下汗马功劳。
八旗中的朝鲜人参与了入关前后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他们驰骋大江南北,冲锋陷阵。
1.征伐朝鲜
皇太极嗣汗位不久,为了解决与明廷抗争的后顾之忧和缓解经济拮据的窘况,于天聪元年(1627年)和崇德元年(1636年),两次发动大规模征伐朝鲜的战争,战争给朝鲜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朝鲜称之为“丁卯虏乱”和“丙子胡乱”。
在两次征伐朝鲜的战争中,归附的朝鲜人为清兵担任了向导,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满洲正红旗人韩云及萨尔浒之战归降后金的元帅姜弘立和部将朴兰英、吴信南等都参加了战争,他们充当了向导和先锋。
丁卯年正月十三日,?清军渡江逼近义州。
韩云“变着华服,潜随猎骑,引贼入城”。
次日拂晓,清兵围簿城下,驰突内战,城中朝鲜军民竭力防御。
韩云“焚火军器,一城大乱,反氓开门纳贼,城遂陷”。
随后,姜弘立、朴兰英等多次作为清廷代表与朝鲜进行和谈,迫使他们就范。
第二次出兵朝鲜,太宗皇太极御驾亲征,命亲王代善、多尔衮、多铎等从征,朝鲜人玛福他、新达理等也在其中。
正黄旗包衣人新达理遇朝鲜伏兵,以计败之。
清军至岗花屯,太宗文皇帝(皇太极)谕令勿伤其国王妻擎。
新达理仰体圣意,善为保全,皇太极优加赏资。
2.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是皇太极征讨辽西的关键战役。
崇德四年(1639年)二月至七年(1642年)四月,皇太极发动了松锦大战。
战争伊始,清兵采用围锦打援的策略,主要进攻松山等城。
正黄旗包衣佐领、兼内务府三旗火器营总管新达理率其部下从征松山,他们奋勇追击,斩获七十人,得四十余匹马。
后又歼海滨叛乱,有功,复蒙赏赉。
在攻打锦州城时,正红旗满洲都统韩云率兵参战,三围锦州,“击松山兵马败之”。
此役明军惨败,清军大胜。
松锦之战后,明朝失去辽西,最终失去在东北的统治权。
3.山海关之战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十三日,已攻占北京的大顺农民军首领李自成亲统近十万步骑兵征讨拒降的明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在义军压力下,吴三桂急忙向关外清摄政王多尔衮求援。
二十一日,李、吴两军战于山海关城下。
参战的清军中有三个朝鲜佐领。
一为正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九佐领,在纳林的率领下,同诸旗兵一道“入山海关,击流贼马步兵二十万,有功,又加一云骑尉”。
二是正红旗满洲第一参领第十二佐领,在玛福他之孙邦那密统辖下,在山海关击杀大顺军,追击至庆都县,又败之。
三是正红旗第十四佐领,在朝鲜人韩云统摄下,亦在山海关参战有功,授一等轻车都尉。
4.其他战役
满洲八旗中的朝鲜人为清朝统一天下浴血奋战,功不可没。
正红旗人韩尼次子杰殷从阿济格北路军,平定延安等地方,“参赞军务,累著劳绩,优授骑都尉”。
正黄旗包衣聂尼之孙硕石提,由委署骁骑校,从征浙江、福建,累立战功,授云骑尉。
韩尼三子杰都由护军参领从征福建,在厦门,击海贼郑成功舟师。
又从征四川,“于朝天关击败贼伪总兵施存礼等兵一万七千余众”。
之后又在盘龙山击贼伪将王屏藩等兵,阵亡,优赠骑都尉,兼一云骑尉。
此外,满洲八旗中的朝鲜人还参加了平定布尔尼之乱和三藩之乱。
如,在平定布尔尼之乱的战役中,正黄旗包衣柏云之孙海锡尼由委护军校“从征浙江、福建,击逆贼耿精忠兵,败之”。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役中,镶蓝旗包衣德倍次子几蚌伊“由司库,从征察哈尔、布尔尼,于大卤地方,击贼阵亡”,赠云骑尉。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八旗中的朝鲜人在入关前后的战争中,驰骋战场,浴血奋战,立下了显著的功勋。
三、担任官职
《通谱》附载的朝鲜人中,金、韩氏等功劳显著,他们深得满洲的青睐与器重,世代为官,成为后金(清)社会中颇具影响的一些“士大夫家族”。
1.金氏新达理家族
新达理,“天聪元年,率子弟归,授为通事官”。
后又以战功,“太宗皇帝优加赏赉,以俘获高丽人户,分编佐领,特命新达理统之,兼内务府三旗火器营总管事”。
新达理生有三子,长子噶布拉,原任三等侍卫;次子胡住,原任二等侍
卫、参领,兼佐领;第三子花住,原任员外郎,兼佐领。
花住之子常明,原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辨理上驷院事务府总管,兼佐领。
“乾隆二年,以兼修陵寝规模宏整,工程完固,赐云骑尉”。
后又赐太子太保。
常明亲弟石瑞,承袭云骑尉。
新达理曾孙有三,其中花色,原任佐领;塔克图,原任三等侍卫;双保,原任整仪尉,兼佐领。
元孙金九,原系荫生。
新达理次弟音达理,原任佐领。
三弟三达理,原任通事官。
新达理之孙三保,曾任巡视长芦监政、武备院郎,兼佐领。
曾孙有三,其中金鼎,任蓝领侍卫;金辉、金鉴俱系监生。
新达理第四弟季达理,“由护军校,从征福建,击海贼阵亡,赠云骑尉”。
季达理长子公保常、次子常绶,相继承袭。
季达理的孙子赵柱,曾任骁骑校。
曾孙有二,其中济兰,原任护军校;乌林太,曾任护军校。
由此可以看出,金氏家族从新达理到其曾孙,包括弟弟、弟弟的曾孙,都曾在朝廷做官,尤其是常明得到乾隆帝的褒奖和厚待,所任官职最多。
2.韩氏韩云家族
韩云,“国初同弟韩尼来归,授二等轻车都尉,编佐领使统焉”。
后在“松锦之战”、“定鼎燕京”战役中,战绩突出,叙功,授为一等轻车都尉。
韩云死后,儿子韩基袭职,三遇恩诏,加至二等男。
韩云元孙韩都袭职时,削去恩诏所加的官职,承袭一等轻车都尉。
韩都死后,亲叔的儿子韩占袭职,曾任防御。
韩云曾孙常保,曾任三等护卫。
韩云的弟弟韩尼,“国初同兄韩云来归,授轻车都尉,三遇恩诏,加至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
韩尼长子杰林,原任长史,兼佐领;次子杰殷,由护军统领,后累著战功,优授骑都尉。
杰殷的长子花色、次子杰瑚、孙颜泰,相继承袭杰殷的官职。
韩尼第三子杰都,由护军参领,后从征福建、四川、盘龙山,优赠骑都尉,兼一云骑尉。
杰都没有子嗣,亲兄之子韩成袭职,任头等护卫。
韩成死后,儿子明图袭职,任参领。
韩尼第四子那泰,原任黑龙江副都统;第六子星韶,原任佐领。
韩尼之孙有八,其中韩坦、文泰、韩普,俱任笔帖式;玛奇,曾任城守尉;韩签,原任员外郎;晋山,曾任头等护卫;那林,曾任护军校;倭赫讷,曾任二等侍卫。
曾孙有四,其中明伦、永福,俱曾任笔帖式;康泰,曾任鸣赞;傅常,曾任头等护卫。
从上述金、韩两家在朝廷的任职情况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职到武职,从高官到普通官职,两家的家族成员都有人充任。
这也足以说明“士大夫家族”人才辈出,为清王朝提供了各种人才,代代为朝廷效力。
除了这两个大家族外,其他姓氏也在朝廷中任各种官职,官职虽小,却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结语
学术界对于八旗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包括对八旗制度本身的研究,满洲
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的研究,以及与八旗制度有关的其他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论文数不胜数。
但是,对于同样在八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朝鲜人,学术界的关注度并不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少。
笔者认为,八旗中的朝鲜人也应该引起重视,他们也是八旗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通谱》中收录的编入八旗的朝鲜人,多来自于中国北方的女真界相连或相邻的朝鲜地区,出于躲避国内的政治动乱、倭乱,为寻求身心保障,大部分是作为战争俘虏而来到后金(清)。
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原因而来,他们来到以后都为后金(清)政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们在后金(清)与朝鲜交往中充当通事官,在后金(清)的各战役中冲锋陷阵,还在朝廷中任各种官职,为清王朝输送各种人才。
朝鲜人在融入满洲的同时,也完成了他们自身的满洲化进程。
他们移风易俗,剃发易服,这是纳入满洲的重要标志。
除剃发外,他们的服饰也与满洲军民无异像常明金简一类的高官要员也是顶戴花翎,朝服、朝珠、马褂、朝靴等与同级满官无别。
其次,他们更易姓名,称谓满洲化。
以《通谱》立传和附载的43姓朝鲜人统计,姓名满洲化的占72%。
以金姓为例,与金姓不相关的占76%,如新达理、都赉、德倍、玉尔弼、天凤尼、明色尼、永特基等等。
此外,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如新达理的元孙金九系荫(监)生,三达理的曾孙金辉、金鉴俱系监生,等等。
虽然只有少数人金榜题名,但他们已经学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地融入满洲。
参考文献
[1]《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二.
[2]赵庆男.乱中杂录·续录.
[3]昭琏.啸亭杂录.
[4]李民寏.栅中日录.
[5]徐凯.八旗满洲旗分佐领内高丽姓氏【J】.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5期.
[6]李贤淑.浅谈清初八旗中的朝鲜族成分【J】.辽宁:八旗制度与满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5月.
[7]徐凯.八旗满洲高丽家族与清初战争【J】.?东北亚历史财团:东北亚关系史性格,2009年.
[8]任桂淳、俞海燕.清初满洲八旗朝鲜通事官述略.纪念王钟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