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鹳雀楼教案]登鹳雀楼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登鹳雀楼教案
登鹳雀楼教案篇(1):登鹳雀楼教学案例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廓、气象雄浑的意境,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
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学写生字。
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设计思路: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鲜明的图画入手,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后由图入文,图文结合,不断理解文字传达的意境。
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渐入佳境,在读中思、在读中想、读中悟,直至最后融情于景,感悟其哲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看,(出示挂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游玩的地方,这座楼坐落在山西,楼有三层,前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
那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座楼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
2、对,你们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3、指名读“登” (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
指名拼读“鹳”(guàn).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指导学生读准课题)
二、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谁登上鹳雀楼(作者)作者是谁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
从青少年时起就勤奋读书,刻苦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写的诗深受人们喜爱。
过渡: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
1、你们想读这首诗吗那先小声的跟着老师将这首诗读一读。
2、自己再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将它们画出来。
3、这次我们再大声地跟着老师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画出来的字的读音。
(先听老师范读,再跟着老师读,可以把握住对这首古诗的朗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为下一步的识字教学做一个铺垫。
)登鹳雀楼教学案例
四、识字教学
1、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
(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
(默读生字)
2,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3、你们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下面我们再来个读字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读的最好。
(分小组读)
4、你能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朋友吗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字的记忆。
)
五、写字教学
1、过渡:我们在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后,如果会写它们那就更好了。
2、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生字。
并细致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体会汉字的形体美,从而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六、作业: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这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的,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
二、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一)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
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
(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
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
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
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
这两句诗的意思。
(二)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
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尽黄河流)
2、出示投影,教师指图描述。
(这就是鹳雀楼。
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
登鹳雀楼教案篇(2):登鹳雀楼的幼儿教案
《登鹳雀楼》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
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并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
2.学习整首吟诵,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较完整地朗诵古诗。
难点:能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感。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内容的图画、《登鹳雀楼》课件、自制古诗挂图。
一、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画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二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出示第三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景色真美啊,你还想看到那更远的美景吗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3.出示第四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你再登上一层吧,那样会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的。
二、观看课件,学习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2.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朗诵。
三、用肢体动作来吟诵古诗,并感知韵律美。
1.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2.请幼儿来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一起商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四,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在幼儿熟悉了古诗后,四个幼儿坐一排,一人读一句古诗,当读到最后一个字,转头对着身边的一位幼儿,示意他读后面的一句看看哪组幼儿表现的最为流畅,其他没有参与的幼儿拍手,用四二拍的拍子,拍打节奏。
动物本领大
————社会
活动目标:
1.喜欢动物,萌发关心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
3.能说出几种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有有关动物特殊本领的经验。
2.幼儿有去过动物园的经历。
了解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3.动物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动物的本领
1、最近我们在研究动物的本领。
谁来说说你认识的动物有些什么本领。
如:鸭子的脚本领很大,它脚上的璞像把扇子,帮助鸭子快速的划水前进。
二、猜猜动物的本领
2、我这里有一些动物朋友,他们有什么本领请你来猜一猜,看看哪一组的孩子知道的最多。
准备抢答。
使用课件配合,说对一个答案后,给一只小动物作为奖励,附幻灯示意图:引导语:
同一组的孩子有没有不同意见,或者是需要补充的
它好像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本领,它的颜色,它能帮助
我知道它还有另外一个本领。
3、小结:动物的本领可多了,有的动物有保护色,有的动物有再生的本领,有的动物有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
(出示相关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猜猜这些动物有什么本领,并借助书籍、录像、图片、声音等不同形式进行验证,不仅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幼儿对动物的不同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幼儿的生活经验有了再次的拓展与提升。
)
三、说说动物本领与人们的发明创造
1 、我们人类知道了动物的这些本领后,受到了启发,发明了许多的东西。
2、出示蛙泳、青蛙、孔雀、孔雀舞的图片:我这里有几张图片,看一看,猜一猜,人们看到孔雀发明了什么看到青蛙又发明了什么请个孩子帮他们配配对。
(请一幼儿在较多的物品图片中选择操作)同意吗确定吗
3、你为什么要这样配对原来,人们看到青蛙游泳的姿势,发明了蛙泳;受到孔雀开屏的影响,发明了优美的孔雀舞。
4、我们人类还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本领,发明什么东西每个孩子有一个操作盒,里面既有动物也有一些物品,请你也帮他们配配对。
5、幼儿操作练习:你是怎么配对的为什么第一个幼儿请遇到困难的孩子或者操作题难度较高的孩子。
我们翻过来看看,做对了没有你们做对了吗也检查一下。
第二个幼儿请有错误的幼儿,或者请其他幼儿。
有没有孩子遇到困难得或者请个别没有完成的幼儿,大家一起来帮助。
(以比较、配对的方式,让幼儿思考动物的本领与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对应关系,从而了解人类是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的发明创造。
激发幼儿向动物学习、关爱懂得情感。
)
6、小结:受到的启发,我们发明了;看到,我们发明了。
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动物,动物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让我们人类过得更好、更快乐!
我有一双小小手
————艺术
活动目标:
1、能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对歌唱活动感兴趣。
2、熟悉歌曲旋律,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体验表演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生活模仿动作》。
二、学习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1、幼儿念儿歌《小手拍怕》。
2、师:小朋友你有几只手两只手就叫一双手,看看你们的一双小手里有几个手指头你的小手会干什么
3、小结:我们的小手可以穿衣服、画画、洗脸刷牙、拿东西等等,真能干,有一首歌说的就是我们这双能干的小手,歌曲的名字叫《我们有一双小小手》
4、教师清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说了些什么
5、歌曲里说小手做了些什么事,请小朋友再听一遍。
6、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有了一双小小手能干什么呢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小手,所以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除了为自己做事情,我们的小手还可以为谁做事情
7、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歌曲的第一段唱出来。
8、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9、学唱歌曲第二段。
10、将两段歌曲连起来唱一遍。
(进一步熟悉歌曲,能流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天真、活泼的情趣。
)
三、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我们还可以怎样来来表演歌曲呢请小朋友一边唱歌,一边把自己想到的动作表演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歌曲。
3、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4、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歌曲。
四、创编歌词
登鹳雀楼教案篇(3):小学《登鹳雀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所选文章为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无言诗。
全诗共4行。
前两行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澎湃,向着大海流去。
后两行是作者由景想到的:要想凭自己的眼睛看到更远的景物,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出万里山河雄浑壮丽的景象,又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这一哲理,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法建议:
1.介绍与诗文相关的景物,比如:黄河、鹳雀楼、白日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
2.以读代讲,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读,反复体会古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美。
3.这首诗文字浅显,比较好懂,可以通过“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