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职教育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但是目前高职院
校内广泛弥漫着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成才和学校管理,最终势必影响教育质量。

为此,以济南职业学院的学生对研究对象,对高职生厌学现象进行研究,归纳高职生厌学的具体表现,分析高职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

[关
键词]高职生;厌学;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1-0114-02
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任文静,牛
军,仇雅琳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1]。

无可置疑,目前高职生的主流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但是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如若放任不管,不仅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也会极大影响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

有效解决高职生厌学问题,成为摆在所有高职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厌学现象,笔者以济南职业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共设50道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
况、学校满意度、毕业打算等诸多方面。

通过网络发放问卷,最终
收回有效问卷561份。

二、高职生厌学的具体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
现为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2]。

据笔者调查发现:78%的高职生出现过厌学情绪,84%的高职生认为厌学现象普遍存在。

关于高职生的学习态度,11%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61%的学生属于学习,真正主动学习的仅占28%。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厌学现象广泛存在于各年级和各专业,具体可概括为:上课时人在心不在的学习状态;迟到、早退和逃课行为非常普遍;对待课后作业态度不认真;被动学习,投机心理明显;学习动力不足,功利色彩弥漫;无计划无理想,学习意识淡薄;自控力差,贪图享乐等。

三、高职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高职生厌学并不是社会的必然产物,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厌学情绪,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更有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1.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院校属于招生最后批次,许多高职生学习基础不好,他
们往往是被逼无奈才来到高职院校读书。

这部分学生羞于提及自己就读于高职院校,自卑心理较严重,他们自我评价往往较低,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出现厌学情绪。

2.缺乏兴趣
很多高职生填报志愿时,对报考专业并不了解,只是因为他人的推荐,甚至是随便选选,这种做法无疑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出现厌学情绪在所难免。

3.学习方法不当
57%的学生认为自己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又因为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往往跟不上教学,上课时似懂非懂,课下缺乏指导更是无从着手。

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丧失学习信心,甚至开始厌倦学习。

4.自控能力差
目前在校高职生自控力普遍较低。

对他们而言,学习是一件乏味无聊的苦差事。

进入大学后,没有了老师、家长的约束,他们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不愿意学习。

5.学习目标模糊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并没想好毕业后要做什么,他们没有相应的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如若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就会退缩不前,处处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二)学校和教师方面1.“双师型”教师匮乏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都存在着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教学改革[3]。

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师生关系渐趋冷漠
部分教师只关注于上好自己的课,忽视了学生是有情感的个体,与学生缺乏情感交流。

这些教师表现出来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使得师生关系逐渐冷漠,厌其师而倦其道,情感型厌学日益突出。

3.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厌学几乎是与“填鸭式”教学相伴而生的,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在讲台下机械麻木地听讲,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易导致学生讨厌学习。

4.教学评价激励制度不健全
传统教学评价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一
作者简介:任文静(1992—),女,山东济宁人,济南职业学院初级工程师。

牛军(1980—),男,山东济南人,济南职业学院办公室主任。

仇雅琳(1992—),女,山东临沂人,济南职业学院讲师。

114--
. All Rights Reserved.
考定所有的做法助长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靠突击的行为。

加之学校对学生学习缺乏激励性措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厌学行为。

5.基础设施不到位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实训室建设跟不上、教学设备落后、食堂拥挤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失望情绪,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缺乏办学经验,部分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为本科压缩版或专科翻版。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社会方面
1.高校扩招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不断降低接收学生的标准,很多高职生往往是被家长逼着进入学校学习。

他们对学校或教师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认为只要交齐学费,考试考到60分就能拿到毕业证,对学习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厌烦感,根本不想学习。

2.职业教育备受歧视
当今社会崇尚学历至上,职业教育观念滞后。

有些人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认为职业教育是三流教育。

同时高职生在就业公考等方面也面临许多限制,种种问题都加深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职生难免产生自卑心理,得过且过,降低对学习的要求。

3.不良的社会风气
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对高职生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近年来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正在荼毒学生的心灵,学生甚至开始怀疑读书的价值,读书无用论不断蔓延。

4.就业体制不健全
许多高职生毕业后连续遭遇就业红灯,这样的结果无疑会挫伤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学与不学一个样的心理,于是开始自暴自弃,厌烦学习。

四、高职生厌学的解决对策
如上所述,高职生出现厌学情绪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消除高职生的厌学情绪,学生自身、学校和教师、社会等方面必须齐心协力,协调配合,唯有如此方能取得实际效果。

(一)学生自身
高职生自身原因是其厌学情绪的根源,要解决高职生厌学问题,必须从学生自身做起。

一是调整心态,走出高考失利的消极影响,逐渐消除自卑心理;二是培养专业兴趣,从小目标入手,不断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三是学会学习,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做好预习和复习,科学利用时间;四是加强自控能力,消除懒散懈怠心理;五是明确学习目标,首先要对自己全方位评价,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树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努力学习的意识。

(二)学校和教师方面
1.加快“双师型”教师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趋势,必须明确“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多渠道、多方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师德修炼,真心热爱学生,努力营造尊师爱生的和谐氛围,逐渐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要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作为教师,应当注重采用启发、探究、案例、合作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乐学不疲。

3.健全评价激励制度
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学校评价激励制度,对学生严格管理,消除学生混日子混文凭的心理。

4.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首先加强通识教育,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积极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其次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探索“前校后厂”的办学体系,齐心协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5.加强学风建设和就业指导
良好的学风催人奋进,首先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乐学好学的环境;其次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学习的目的性。

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有用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厌学行为。

(三)社会方面
1.加快招生制度改革
针对部分高职院校“生源荒”的难题,教育部必须加快招生制度改革,针对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广泛招生,放宽高职院校生源,从而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生源不足、一味扩招带来的消极影响。

2.加强宣传,消除职教偏见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备受歧视的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突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在全社会普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使全社会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努力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3.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不成熟,如不善加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

因此必须营造的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道德风尚,帮助高职生树立积极的意识形态,自觉抵制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

4.加大经费投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扩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渐改善校内实训、教学条件等,消除学生对学校的失望心理。

高职教育的使命是人才,改变高职生厌学状态,变学生厌学为乐学,已经刻不容缓。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消除高职生厌学情绪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生自身、学校和教师、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引导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推动高职教育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洪亮,张烁,魏哲哲.构筑人人成才的“立交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N].人民日报,2014-06-24(2).
[2]祁中伟.学生的厌学及其矫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10):26.
[3]王露露.县域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3.
因编辑张慧
115--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