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 教案(全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教案(全国)
边塞诗教案(全国)
2021届一轮复习边塞诗教案(全国)
一、自学目标
1、掌握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技巧.
2、体会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控边塞诗歌品酒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边塞诗歌鉴赏能力。

二、独立自主先学
(一)边塞诗词简介
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居多,充份显现出来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边塞
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照。

其蓬勃发展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悍,不断开拓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存有若干仕途不得志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作求得功名的新
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截然不同,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代莱生活经
验与相同的视野,提振了写诗的启发。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
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二)常用意象与意境:
1、事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2、地名和民族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3、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4、意境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的特点:
1、就是浓烈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存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战的
军队称作汉兵,将领称作汉将,边塞称作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作汉月。

不仅如此,
通常的边塞诗在提到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用汉代的称呼,把激战对方称作匈奴,把
其首领称作单于、左贤。

在称许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及的也就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重回。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承继,又就是对
历史的打破。

2、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

描写的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
川雪山、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

人物
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戍卒、胡儿。

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
关、黄河,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

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等。

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
《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如: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在诗的风格上,不羁壮丽,慷慨激昂,以气象雄浑著称;语言有的洒脱旷达,有
的豪迈悲慨,有的直截了当温婉?例如:王昌龄的《薛仁贵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飘将在,不教导胡马度阴山。

4、在诗的体裁形式上,以七言歌行为主,也有若干七言绝句,因为七言诗句法多变化,适足以显现慷慨雄浑之气。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

盛唐:边塞诗多抒发为国出征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

基调雄伟,简练、积极向上向上,豪放、温柔、一往无前。

但不正视战争的艰辛,即使就是艰辛的战争,也雄伟极其;
即使就是出战远戍,也温柔简练;
1
即使就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例如“丁冬不向边庭痛,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出征几人回去”(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杀楼
兰誓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国势渐衰,昂扬向上的基调依旧,但悲壮惋伤的成分渐多。

如“可怜无定
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从军北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恨、伤感、和伤感。

例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为归属于家无力回天的悲痛,例如“燕然未尔
归属于汝,羌管及悠悠霜满地”。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洁身自爱,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转盘着爱国的主旋律。

(四)边塞诗的基本思想情感
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抒发的情感内容上的相同,边塞诗主要存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下战争的激烈,或写下报国的豪情。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
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
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从思妇的角度写下战争给人民增添的苦痛,构成独有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基准:踢起至黄莺儿,莫教枝上落花。

落花时怒妾梦,不获得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
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
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
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
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杜甫在《兵车行》中悲痛地写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不好”“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交。

崭新鬼愁恨旧有乌鲁潘,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无数的战士变为累累的白骨!
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
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
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下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只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恨”存有对于现实的忧伤、建功立业的期盼,更存有离乡背井甩妇别雏的
伤痛、无穷的乡愁。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思乡
之情。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些都是表达思乡之
情的典型诗句。

5.描写边塞的奇特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
风光作为背景。

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
2
阔的景象。

(五)边塞诗词常用的手法:
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
异壮丽的景――豪放、积极向上的情;凸现:艰辛严酷的环境――对英勇勇猛将士的
赞美之情)2.对照:秦中花鸟已应当阑,塞外风沙Ducey寒。

(王翰)五月天山雪,无花
只有寒。

(李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元稹)抒发效果:注重和特别强调。

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照,注重边塞环境的艰辛。

3.虚实结合: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
闺梦里人。

(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长,玉箸应当落花离别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眸。

(元稹)抒发效果:运用想象,开拓诗歌内容,构成时空的对照等效果。

4.用典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李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六)走进高适
元稹,盛唐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

唐代知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说“高岑”。

太少贫贫,快乐交游,存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至过蓟门、卢龙一带,谋求晋身之路,都没顺利。

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定居,与李白、杜甫广交。


阳禹王台五贤祠即为专为元稹、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之侧。

其诗直抒胸臆,不尚
雕饰,以七言歌行颇具特色,大多写下边塞生活。

客游河西,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中
作记室参军。

这就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

历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和州聂昌等职,官至散骑常侍,封渤海侯。

长期的边塞生活,并使他有条件沦为与岑参合
称的边塞诗人。

他的边塞诗抒写了安边卫国、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阐明了战地军旅生活
中的各种矛盾,能比较深刻地充分反映社会现实,充满著爱国热情,具备精辟的成就。


分反映他贫穷的生活、抒发他怀才不遇的诗篇,对于现实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化,也存
有揭发促进作用。

此外,还有些充分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这在开元盛世的诗坛上,就是
难能可贵的。

他的诗歌,意境雄浑,格调高昂,气势不羁,语言简洁。

辛文房说道他“以
气质自低,多胸臆间语。

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

”(《唐才子传》)很受到人们
的钟爱。

著存有《低常侍集》。

(七)解题:《燕歌行》就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
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

“燕”就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


能将就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

“歌行”就是一种诗体,属于“古体诗”。

句数及每句字数
无定,音节格律比较民主自由,不易故事情节抒情,通常篇幅较长。

据史料记述,最早用
这曲调核对歌词的就是曹丕。

曹丕的《燕歌行》写下的就是一个女子思念情人的旷怨之情。

曹丕以后的以“燕歌行”为题的诗歌,主题大多也都就是“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属于,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吴竞《乐府古题Thuir》)。

元稹延用了这个乐府旧题,但在内容上却突破了以往的传统。

(八)背景: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存有从御史大夫张公薛仁贵而还者,《燕歌行》当众,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