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打造历史三精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打造历史三精课堂——以《中日甲午战争》为例
历史课堂就像是一张亟待孩子们去描绘的白纸,孩子眼中的历史是什么模样,白纸上就会呈现如何的画面。
所以在历史教育中,老师、课堂传递给孩子的历史模样一定要准确且具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目前围绕“三精”教学有多种解释和含义,在本篇文章中以“精学、精讲、精练”为出发点和目的点,以《中日甲午战争》一课为列,浅谈如何打造一堂“三精”历史课堂。
一、以自学和互学为主的“精学”
“精学”首先在于自学,在正式开始讲解《中日甲午战争》之前,需要学生进行一定基础上的自学,首先通过身边的学习工具和途径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基础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背景、作战双方以及失败的原因。
充分的课前自学能够帮助孩子在课堂中加快吸收,带着问题来学习,更能保持课堂注意力,轻松跟着课堂思路走。
其次“精学”在于互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放在历史学习同样有重要意思。
历史具有多维性,这需要学生一定要有自己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维,并且积极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比如中日甲午战争中关于“为什么中国战败”或者“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这场中日之间的对决如何才能获得胜利”就需要大量的讨论,在互学的过程中,战败原因和历史假设能够在讨论辩证中变得更加全面、具体,这样对于学生汲取历史教训,设想当下和未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以“专业的讲”和“生动的讲”的“精讲”
“三精”课堂倡导以老师主讲,以学生为主体,所以“精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讲”要求“专业的讲”,在《中日甲午战争》一课中考试重难点在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门户开放”政策。
《马关条约》中“开放重庆、沙市、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而“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帝
国主义从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项也是危害最大的,通过举例前后国内外生产成本和卖价,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项条款对于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冲击。
而“门户开放”政策,通过对条款的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列强在中国利益瓜分上尖锐的矛盾,以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实际意图,以及对中国的“忧多过于喜”的影响。
“精讲”要求“生动的讲”,比如在分析中国为何战败的时候不能单纯的强调清政府的腐败,而是应该通过故事来展现清朝社会自上而下存在的问题。
与日本从天皇到百姓节约钱建设海军,到中国挪用军款修建颐和园、筹办六十大寿,部分海员贪污腐败、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生动形象的感受到中日之间的差距。
以及为何李鸿章选择“避战保船”政策,通过李鸿章在当时清朝朝廷的处境,以及和翁同龢之间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全面具体的体会到日本举全国之力侵略中国,而中国仅有李鸿章在应战的事实,也为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布破产留下思考。
三、“研制原创符合教学实际的练习”与“用熟练的技巧完成练习”的“精练”
“研制原创符合教学实际的练习”是针对教师而言,在完整结束一节新课之后,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给学生提供贴近中考的练习,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记背、对出题者意图的掌控、史料研读和分析、答题技巧训练。
初中生对于历史练习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不能识别出题者意图,导致掌握了基础知识,失分于在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上;第二在于对史料的研读和总结,理解不了史料,并且难以总结出史料想要反应的考点和对应的知识,所以在这两方面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以提升。
“用熟练的技巧完成练习”是针对学生而言,在作业评讲课中,老师会对如何解答不同类型的题型进行讲解,并且答题格式、思路都会进行训练。
学生需要先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答题,接着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消化方式来完善发展,摸索出一套专属于自己学习节奏和学习特点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但是格外强调,任何技巧、问题面前都不
可太过”咬文嚼字“”思想绝对化“,只能向”细“向”深“去挖掘思考。
”三精“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此三个方向,深入思考研究才能发现更多历史教学魅力,在之后的教学教研中,围绕”三精“课堂更有该有多元化、多维度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