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 [<<][>>]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一、研究目的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环宣中心发[2003]2 2号文件精神,我集团作为国家环保总局课题“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号:2003 -Z-01)成员单位及实验学校,开展此项重大研究,旨在为我国小学阶段绿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提供实际依据。
环境意识是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质,环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环境意识列为其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成为各科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基础,更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环境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应贯穿在学校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活动中。
“环境教育是一个超越了知识本位的教育领域,它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体验的变化,以及包括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情感领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环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因为人们热爱环境才会保护环境”。
传统的以教室、课本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人们较高的环境素质”。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说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各种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实践能力,运用学到的有关环境知识和技能,从自已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实验通过整个课程体系、贯穿整个管理与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环境素质的人才,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并能有效地参与到当地、国家及全球的可持续发
展战略中。
同时,提高教师的环境素养和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并初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模式。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整个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学校的理念和品位,初步构建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模式。
1、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应当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因为它与现行各学科有相互重叠之处。
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开设各门课,充分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以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来把握学科教学,以新型的人才观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渗透课程组织模式能反映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等。
2、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从学科中整合出来
的跨学科的环境综合实践活动。
可以分为两大块:
一块是主题环境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围绕同一个环境教育主题,各门学科、各种活动、学校家庭社会有机整合,主动融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创设多样的学生实践舞台。
学生在充满环境教育气息的“大磁场”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入脑入心。
一块是环境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自主选题,合作探究,通过实地考察、观察访问、查阅资料、录音摄像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对生活中的环境课题进行研究,了解环境,感受环境,体验环境,关爱环境,培养良好的环境情感和责任心,提高综合能力。
三、研究重点:
1、学科渗透。
用现代环境教育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用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把握课堂教学,结合新课程的实施,重点研究如何更好地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环境教育氛围,“润物细无声”;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环境教育学科渗透的实效性、创新性。
通过各科典型教学课例的研究,初步提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操作策
略。
2、环境综合实践活动。
重点研究根据各年级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发展特点,整合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情感和行为模式。
通过各年级主题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和环境小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构建环境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和操作策略。
四、研究设想
1、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价值观与态度,促进他们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式的形成。
2、学科教学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提炼出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操作策略,整理和编写各科典型教学课例,为我国创建绿色学校和实践环境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3、形成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环境综合实践活
动的目标和内容,整理和编写各年级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通过管理,采用学科渗透、组织活动、开展调查研究、行为训练、观察、访谈、问卷、文献等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构建。
本课题研究采用分级管理的制度,建立由总校长和副总校长为负责人、集团各校主要领导及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核心课题组,以及在核心课题级领导下的由相关教学骨干组成的子课题课题组。
核心课题组会议每两月召开一次研讨会,子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议,并做好会议记要,以确保课题如期顺利进行。
同时,每月月初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交流。
六、研究步骤
2003年7月确立集团核心课题方案
2003年9月核心课题组培训、确立子课题方案
2003年9月-2004年5月课题实施、搜集素材、撰写子课题案例、论文
2003年11月首批子课题心得、案例交流、点评、修改
2003年12月第二批子课题心得、案例交流、点评、修改
2004年2月核心课题组研讨会
2004年4月第三批子课题心得、案例交流、点评、修改
2004年6月子课题心得、案例、论文汇总
2004年7月完成核心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时间:2003年10月——2005年6月
七、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环境教育教学课例及活动设计手册
八、研究人员
1、课题顾问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绿色学校项目主管曾红鹰
浙江大学教育系博士、副教授祝怀新
杭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周琦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黄建明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黄黎明
2、课题指导
浙江大学教育系博士、副教授祝怀新
3、核心课题组组成:
课题组总负责人:马冬娟、周爱芬(具体负责)
课题组成员:
赖爱娥、苏艳、朱红、吴泉、朱广庆、林芳、李勤、章时杰、陆晓华、李悠悠、裘海波、刘建敏、施青芳、邵晓波、马珏、叶慧英、赵涯、何江红、许春益
4、子课题以及负责人
子课题负责人职务低段主题综合
实践活动
朱广庆教导主任中段主题综合
实践活动
林芳教导主任高段主体综合
实践活动
吴泉教导主任语文学科施青芳教研组长数学学科马珏教研组长
体育学科章时杰科研室主任、教研组长
音乐学科叶慧英教研组长美术学科李勤科研室主任科学常识学
科、生活与劳
动
刘建敏教研组长英语学科赵涯教研组长小课题研究邵晓波教研组长信息技术许春益备课组长
品德与生活
何江红教研组长
(社会)、思品
地方课苏艳常务副校长
附录
一、进行环境教育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
作为杭州市的实验学校、浙江大学的附属小学,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培养师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积极进行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常识学科为龙头,探索提高环境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实效;以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环境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系;以省级课题“小课题研究进课堂”为突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爱环境……99年,学生撰写的论文《有关西湖水质的考察》全国少年儿童雏鹰杯“五自”实践活动一等奖。
2001年11月,中国杭州环境社会•环境教育暨西湖FM国际研讨会的中日韩环保专家来校参观,2001年12月,“创模回头看”一行——市创模办和八家新闻媒体来校视察,均对我校的环境教育给予充分肯定。
2002
年4月,我校成为迎接“国际花园城市”协会理事参观的绿色学校的唯一代表。
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环境教育活动、竞赛中,我校师生获奖、发表的作品有:国家级11项,省级11项,市级23项,区级45项。
学校被评为第一批的区、市、省级绿色学校,2002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
二、学校所承担的县区级以上的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
负责
人
立项时
间
立项单
位
完成时
间
小学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尝试刘建
敏
1999年
10月
杭州市
西湖区
教师进
修学校
2000年
8月
校本活动课程的实践与研究黄建
明
2001年
9月
杭州市
教育科
学研究
所
2003年
7月
小学生人
文性科学探究活动设计邵晓
波
2003年
3月(区
重点课
题)
杭州市
西湖区
教师进
修学校
2004年
6月
小学环境
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赖爱
娥
2002年
9月
杭州市
西湖区
教师进
修学校
2003年
7月
三、学校已有的环境教育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题目类
型
出版社或
发表期刊
名
出版或
发表
时间
刘建敏小学环境教育
实践活动尝试
论
文
西湖FM国际研讨会论文
集
2002年
6月
刘建敏灵隐小溪对西
湖水质的影响
调查
论
文
全国《大自
然》杂志
1999年
7月
沈建和孩子们一起科陕西人民2003年
立吴光鉴走进科学学
教
学
案
例
出版社4月
赖爱娥多渠道,培养
孩子良好的
环境素养
论
文
省《家庭教
育》杂志
2002.12
沈建立和孩子一起分
享自然
论
文
区一等奖2003、4
沈建立回归自然亲
历科学
论
文
市一等奖2002、9
曹世松让学生会学科
学
论
文
市二等奖2002、9
周爱芬环境保护教
育为本
论
文
区二等奖2003、5
四、学校科研管理能力及师资教学科研能力情况
学校成立了总校长任组长的科研管理小组,分管科研的副总校长具体负责,集团下属三个学校均有科研室,由科研室主任负责各校的教育科
研管理。
学校师资专业化,各科教师配备齐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8%,具备教育科研的能力。
100%的教师都在参与课题研究,区级及以上论文获奖数占全体教师数的25%。
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有质量,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五、学校可用于支持研究的基本条件
1、专家指导。
学校毗邻浙江大学,地处文教区,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有助于获得具体指导,以确保本研究的质量。
2、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室生均藏书30册,其中有很多研究需要的资料。
3、网络通讯。
学校有功能强大的校园网,每位教师在家、在校都能进入校园网和因特网,查询资料非常便捷。
此外,学校设有教育科研专项资金,能保障研究资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