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与法律同行”,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遵守法律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与法律同行”,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护,对社会的规范和秩序的维护,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见解。
但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还较浅显,法治意识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法治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办事,提高公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与法律的关系。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办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依法办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
5.拓展(10分钟)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如何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与法律的关系。
(整合)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基础知识】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为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怎样做】(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____。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____________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__、自觉____________、坚定__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意识?【怎样做】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地_______、崇尚、_______和服从。
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1)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_______,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又是法治的_______。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_______、建设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
5.法治时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的意义【为什么】(1)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
(2)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6.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怎样做】(1)增强________意识,________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基础达标】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担当。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 )A.对法律的认可和实践B.坚信法律的公正性C.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D.对法律的信赖和认可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依法办事的有( )A.进城务工人员为了获得自己的工资,把欠薪老板告上了法庭B.因拆迁问题到政府机关静坐C.中学生刘某买了一双新鞋,穿了一天就坏了,他找到商家要求更换D.小明在市场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举报3.某中学利用开学典礼,特邀请辖区派出所的警官针对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用法律、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预防违法犯罪进行了专题演讲,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3. 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受到侵犯的权益进行恢复和补救。
14. 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条文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他们可能对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存在疑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环节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3)劳动合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报酬权益。
(4)环境保护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和个人应当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环境,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例如刑法、民法等,并对这些法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学生可能还掌握了一些道德规范,如诚信、公平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针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案例、故事等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动和参与式的方式来学习。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
①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至上③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的内心里④发自内心地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2018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柳城县人民法院举办揭牌仪式。
之所以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因为我们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 )①受益者②推动者③参与者④设计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巩固训练】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该如何做?(2)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结合材料,请你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为什么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3)在崇尚法律的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4 CCAAA巩固训练1.(1)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1)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并提高道德水平。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维护法律尊严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法制观念较为淡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会维护法律尊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
3.准备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校规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多地关注自我。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准备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如青少年犯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自身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
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自身权益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4.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如交通法规、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欺凌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巩固(10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共3份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治同行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2、通过活动探究,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
3、通过观看宪法宣誓的视频,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重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难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课型探究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 _____ ,会有什么 _____ 。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_____ 。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_____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_____ 。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_____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_____ 、自觉遵守者、坚定 _____ 。
(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 _____ ,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 _____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_____ 。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自主研讨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精选]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共3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科导学案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编写人:周文军责任编辑:张洪海【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和四道防线。
难点:懂得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教材P95—100,填一填: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2.未成年人尚不成熟,较弱,能力和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4.我国颁布了、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5.、、和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6.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分享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四幅图片,说一说: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活动二:阅读分享教材P96探究与分享图片及文字,议一议: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活动三:阅读教材P98相关链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谈一谈:1.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2.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活动四:阅读教材P99相关链接和下面探究与分享小强的事例,说一说: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课堂小结构建网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法律为我们护航感受法的关爱【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某市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经常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与法律同行”,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权益。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法治观念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角色扮演场景。
3.制作好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抢劫等,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有力武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怎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学生结合案例和自身经历,谈谈对法律的认识。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总结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法律问题,但未必能明确认识到这些问题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境模拟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法律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警察、法庭、律师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问:“案例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法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既是法律的受益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法律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法律场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法律知识问答道具,用于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案例内容可以是:某学生因为违反校规校纪,被学校给予处分。
让学生思考:这个处分是否合法?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法律?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己的武器,也是约束自己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法律知识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2.培养学生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3.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3.学生如何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法律实际运用;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堂讲解:结合案例和情景,进行课堂讲解,阐述法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情景剧本;2.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题目;3.准备好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3.操练(10分钟)设置一个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法律实际运用。
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中的体会和收获,进一步巩固法律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让学生举例说明。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
1、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答: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 要求: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 先 独 立
体的合法权益。
自主快
速浏览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课文,思
订
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决,然后
交流点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些法治的基本环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法 办 事
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符合国情的立法、文明的执法、公平公正的司 与 我 们
法、认真自觉的守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 生 活 息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 新课
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 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 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 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学法才能知法,知法 才 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装
(一)自主学习,思考并整理知识点: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实施课程改革
发挥集体智慧
1
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教学质量
达标 检测
C.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
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A )
要求:创 设情境, 认识到 法律制 裁违法 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并且能够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但是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对每个人的约束力。
2.如何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律实践,提高他们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律实践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法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知识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法律的问题,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道法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 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
探究二树立法律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写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法律必须被信仰。
”他在书中指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并呐喊“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1)为什么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信仰法律,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概括归纳总结提升】请画出本课思维导图。
【当堂检测】(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只有让公民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法律才会得到公民的珍惜和信仰。
这要求我们做到( )①认同法律②信赖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 )A.把法律铭刻在大理石上B.把法律铭刻在铜表上C.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D.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3.法律的权威源自( )A.国家强制力B.普遍约束力C.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4.为了要回被建筑老板陈某拖欠的工程款,农民工王某将自制的“炸药包”挂在胸前,来到陈某新建的楼房上,扬言如要不回工程款便引爆炸药跳楼,结果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处罚。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①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②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采取合法的方式③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④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泸州一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时,不慎从高楼上摔下受伤,花了医疗费20余万元。
在维权时,伤者找到其雇主却被推诿。
2016年11月8日,伤者找到了泸州纳溪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了解到伤者雇主属于非法层层转包,遂启动援助程序在当地法院直接起诉,最终让案件得到圆满解决,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①农民工维权难②要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要学会依法办事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必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法律信仰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公民与法律的关系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将法律与道德混淆。
此外,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
2.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警察、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法律有什么关系?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法律的定义、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法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与法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法律解决这些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提醒学生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2019年新部编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导学过程】导入新课设疑导入俗话说:“人生道路千万条,守纪守法第一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触犯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今天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进入《我们与法律同行》来寻找答案吧。
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1.立法听证会2.法庭审判3.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4.遵守交通规则思考: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小明:“网络谣言需要道德来约束。
”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尊崇和遵守法律后果
2、法律法规法治方式合法权益
3、学法尊法崇尚者捍卫者
4、共同事业受益者真诚信仰
5、尊崇法律遵守法律法治精神
6、道德尊法守法法治生活
7、健康成长受益者参与者
互动探究
探究活动一: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日常生活中,要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考虑违背法律的后果,进而学会依法办事。
探究活动二:
小宇应该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具体来说,小宇应该搜集爸爸打骂妈妈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晓程应该向学校、老师及同学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探究活动三:
小明的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后,他和父亲应该运用《民法通则》和《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同出版社论法、论理,以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小明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老师PPT展示知识拓展:未成年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
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
如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寻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服务和帮助。
诉讼途径:“打官司”诉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最终的维权途径。
探究活动四:
一、可以树立宪法的权威;二、可以让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可以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强烈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既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也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探究活动五: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探究活动六: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互动训练
A卷
1、答案:B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依法办事的要求,故选B。
2、答案:A
解析: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A 的做法正确。
B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C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的做法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
故选A。
3、答案:C
解析: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故选C。
4、答案:A
解析: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故选A。
B卷
1、答案:C
解析:法律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
①②是对小强的行为的错误认识;③④是对小强的行为的正确认识。
故选C。
2\答案:C
解析:本题为漫画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漫画中的提示性文字“法律监管”,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