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说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说解读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翻译理论,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本文重点对许先生的“三美”说进行解读。

“三美”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

标签:许渊冲;“三美”说;意美;音美;形美
1. 绪论
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被称为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他自诩“不是院士胜是院士,遗赠欧美千首诗”。

在长达几十年的翻译实践中,许渊冲先生共出版了42本著作,3本翻译论著,1本回忆录和38本译著。

许渊冲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

他学识渊博,译著等身,自称“书销中外五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先生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实践工作者,他还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总结除了很多独特的简介和宝贵的经验,构建了独特的许氏译论体系。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便是许氏译论的高度浓缩。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提出,在我国翻译史上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氏译论不仅继承了先贤的翻译思想,更在自己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框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他在许均教授的《新旧世纪交谈录》中就明确表示他的理论依据就是“前任的理论或经验,不过应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再加以发展总结”,便形成了许氏翻译理论。

他从鲁迅的“三美”论中选了一个“美”字;从钱钟书的“化境”说中取了一个“化”字;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选了一个“之”字;“艺术”即“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来源于朱光潜在《诗论》中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成熟境界”。

“创”,即“文学翻译等于创作”,来源于郭沫若的“创作论”;“优”,即“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似”,即“意似、音似、形似”或“意似、形似、神似”,来源于傅雷的“神似说”;“竞赛”,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

(许,1999)“三之”是许渊冲翻译哲学的目的论;“三化”是方法论;“发挥优势”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

“三美”是本体论;“艺术”、“创作”和“竞赛”是认识论;“神似”是目的论。

因此,许渊冲说:“我的议论总结了中国孔子到钱钟书的观点,并加以发展。

”本文将重点对许的“三美”说进行细致解读。

2.“三美”说
“美”即“三美”,指意美、音美和形美。

许渊冲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本的序言中,首次提出了诗词翻译的“三美”论:“诗词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

”接着又在《外国语》1979年第1期补充说明:“三美之间的关系是: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许先生提倡用“三美”原则指导译诗,并追求“三美齐备“的译作。


所周知,诗歌最重视的就是意境美,尤其是唐诗宋词讲求的就是意境美,作者寥寥数笔,用简洁的词组或短语勾画出的就是一种“意境美”。

许先生在翻译中竭力体现的也就是这种“意境美”。

他曾以李白《早发白帝城》第一句“朝发白帝彩云间”中“彩云”的三种英译为例,说明他所追求的“意境美”。

a. colored cloud
b. rainbow cloud
c. crowned with cloud
第一种译法是字对字的、缺乏美感,不予采纳;第二个译文“说美而美”,比第一个有所提高;而第三个译文离原文最远,但仔细一想,用五光十色的皇冠表现了彩云的绚丽,是“不谈色彩而色彩自现”,美就蕴含其中。

这种“意境美”才是翻译所应追求的。

他对杜甫名诗《春夜喜雨》的翻译也是他追求“意美”的一个极好例证:
原文:春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许译:Happy Rain on s Spring Night
Good rain knows its time right,
It will fall when comes spring.
With wind it steals in night,
Mute,it wets everything.
Over wild lanes dark cloud spreads;
In boat a lantern looms.
Dawn sees saturated reds;
The town’s heavy with blooms.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定居时写的,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
品质,并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许在前两句的翻译中,保留了原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know”,“steal”等动词的运用,充分地表达了春雨的活泼动人,同时也准确的传达了诗人惊喜、愉悦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视角转移到了诗人的身上。

静观细密飘洒的绵绵细雨,作者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的满城春色。

在翻译“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时,许并没有具体描写“小径”、“云朵”、“江河”、“渔船”、“烛火”等意象,而是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单单的水墨山水画,给读者留下更大的想像空间。

最后一句许用“town”指代了“锦官城”,虽在信息传递上有所缺损,但是这样更有利于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理解原文意义。

他对整首诗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对“意美”的重视。

在追求“意美”的同时,许先生也不忘“音美”和“形美”。

押韵是达到音美的重要手段,译者要是英译适当押韵。

如果译者能够做到押韵,听起来尤为舒服。

但是押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可许在翻译诗歌时,做到了这一点。

他翻译的李白的《秋浦歌》就是一例:
原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许译:My White Hair
Long,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
Long,long is laden with care.
I look into the mirror bright,
From where comes autumn frost so white?
《秋浦歌》大约作于唐玄宗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

此时,李白已五十多岁了,但理想不仅未能实现,还受到压抑和排挤。

这怎能不愁。

诗人用短短的四句,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衷。

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前两句中三千丈的白发,便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后两句通过对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的刻画,抒发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就韵律而言,许运用了英语语言的两种韵律之一——尾韵再现原诗的“音美”。

原诗全文以“ang”韵为主,分别是“丈”、“长”和“霜”,分布在第一、二和四,即aaba。

许在翻译时采用单词词尾押韵的方式,即“hair”和“care”押韵,“bright”和“white”押韵,使全诗保持“aabb”的韵律规则。

由此,再现了原文的音律美,在保证“意美”的前提下,也向读者展现了“音美”。

除了“意美”、“音美”,“形美”也是必不可少的。

许将“形美”排在“三美”的最末,并不是指翻译中可以置诗词形式于不顾,而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因
为在诗词翻译中,要做到意美和音美已实属不易,再在这两者的基础上传递形式美更是难上加难。

但许却尽量做到了这一点。

在展现“形美”方面,许可谓是独具匠心,诗行长短,诗句的对仗,诗句的重复,在他的译作中都有体现。

请看许译李清照词中的几个译文:
a.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Last night t he wind blew hard and rain w as fine;/ Sound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aftertaste of wine. (许渊冲,2003:439)
b.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行香子·天与秋光》)
A gust of wind comes by and by,/ And then a gust of rain,/ And then a gust of cold. (许渊冲,2003:542)
c.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
Or why is it now fine,/ Now blow s the wind,now falls the rain?(许渊冲,2003:490)
《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两句六言句绝妙工巧,许译文笔隽永,在形式上与原作完美契合。

《行香子·天与秋光》的“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通过三个“一番”,意境层层推进,加浓了悲凉的气氛,一股寒气直逼读者心扉,译文中许连用了三个 a gust of ,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原词的形式美。

最后一句中“甚”是时间副词,作“正当,正值” 的“正”解释,“霎儿”是口语,意为“一会儿”,词中连用三个“霎儿”,将作者为牛郎织女是否可以相会的担忧、烦闷勾画得幽怨不尽,译文中许渊冲连用三个now ,再现了原词的形式美。

3.结语
这便是许先生的“三美”论。

“三美”论提出后,受到译界好评,许多人将它作为衡量诗歌翻译的标准。

熊莉也认为诗歌翻译时应该忠实地再现原文的“三美”。

还有人将“三美”应用与旅游山水景点诗的英译中。

“三美”论甚至被用于诗歌以外的翻译领域。

如许金杞将其作为衡量英文商标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可见“三美”论影响之大。

总而言之,许的“三美”说对诗歌翻译,尤其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许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和阐释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译入语的优势,使译者充分展现原作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许渊冲无论是在我国翻译理论,还是在翻译实践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译著等身的许先生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林庆扬. 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6).
[2]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许渊冲. 《千家诗》[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5]许渊冲. 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许渊冲. 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 J] .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79,(1):9-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