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无偿献血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朱影明,李丽馥,陈碧妹,等.血锂浓度监测在治疗精神疾
病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5): 98-100.
[4]张继华,刘利盛,张文英,等.锂盐药物浓度检测方法研究
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2):48-49. [5]孔国强,果伟.碳酸锂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
志,2009,18(3):183-185.
[6]萨建,刘桂芬.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及B l a n d-A l t-
m a n法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4):409-411,
413.
[7]李镒冲,李晓松.两种测量方法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
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263-3266. [8]王治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4:348.
[9]果伟,郭桂欣,孙川,等.碳酸锂与丙戊酸在三级精神病专
科医院治疗药物监测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1):1347-1352.
㊃短篇论著㊃
某地区无偿献血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
王全慧,潘彤
(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300110)
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1-8月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N A T)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 L I S A)检测结果,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在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的相关性㊂方法采用E L I S A试剂和单人份核酸检测(I D-N A T)平行应用的血液筛查模式,对2018年1-8月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 B V)㊁丙型肝炎病毒(H C 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 V)血清学标志物及其病毒核酸进行筛查㊂结果在检测的109342例献血者标本中,E L I S A检测反应性712例,筛查总反应率0.650%(712/109342);N A T联检反应性430例(0.390%),其中301例(69.750%)可鉴别,N A T反应性0.280%(301/109342)㊂包括N A T单反应性标本69例(E L I S A非反应性),H B V-D N A68例,H C V-R N A1例,确认收益率为0.063%(69/109342)㊂E L I S A与N A T结果比较显示712例标本中232例N A T反应性,符合率32.600%(232/712),双试剂反应性标本和N A T 反应性符合率分别为:H B s A g81.000%(143/177);抗-H C V42.000%(47/111);H I V A g/A b86.000%(32/ 37)㊂且双试剂反应性标本中S/C O值越大N A T符合率就越高㊂387例E L I S A单试剂反应中仅H B s A g有10例2.580%(10/387)N A T检测反应性,与N A T结果符合率较低㊂结论核酸检测能更进一步缩短血液感染病毒的检测 窗口期 ,与E L I S A组成的血液筛查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单试剂反应性标本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假反应性,应建立献血者归队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血源的招募㊂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单人份核酸检测;窗口期;隐匿性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H B V)㊁丙型肝炎病毒(H C 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 V)等传染病的输血传播一直是国内外血液安全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 I S A)由于 窗口期 漏检成为影响血液安全性的主要因素[1]㊂核酸扩增检测(N A T)可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能大大缩短H B V㊁H C V和H I V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的窗口期,有效提高血液安全㊂欧美㊁南非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多年应用N A T技术进行献血者血液筛查[2]㊂而我国仅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血站进行N A T试点工作,目前关于我国献血者N A T检测的功效仍在研究㊂本中心自2011年采用N A T检测,现将2018年1-8月N A T和E L I S A检测情况,现报道如下㊂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18年1-8月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共109342人次,年龄为18~55周岁㊂所有献血者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和体检,均经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 B s A g)㊁T P快速试纸条检测,结果阳性淘汰献血㊂所有E L I S A和N A T样本管均在献血时同步留取㊂
1.2仪器与试剂(1)仪器:M i c r o L a b S T A R(瑞士)㊁M i c r o L a b F AM E(瑞士)㊂盖立复(原诺华)P r o-
c l e i x T I G R I S S y s t e m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美国)㊂
(2)试剂:E L I S A试剂为H B s A g(珠海丽珠,批号: 2017061208;法国伯乐,批号7G0232;D i a S o r i n,批号D548510),抗-H C V(北京万泰,批号C20170822;美国强生,批号E X E274),H I V A g-A b(北京万泰,批号: H20170808;法国伯乐,批号:8A0419D i a S o r i n,批号: D525010);P r o c l e i x T I G R I S核酸联合检测试剂及鉴别试剂(美国盖立复公司),(批号217523)㊂E L I S A 试剂均有批检报告,所有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㊂
1.3检测方法
1.3.1 E L I S A检测方法及判定规则每份标本均采用两遍试剂使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同时进行E L I S A 检测,检测步骤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㊂结果判断:当标本S/C o值ȡ1.0判为筛查反应性,标本S/C O<1.0判为筛查非反应性㊂双试剂反应性判为筛查反应性,不需要复试㊂单试剂筛查反应性需用两种试剂分别进行双孔复试,任何一种试剂反应性均判为筛查反应性㊂其中H I V A g/A b反应性标本送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㊂
1.3.2 N A T检测方法及判定规则对献血者标本
E L I S A双试剂检测的同时,需用盖立复P r o c l e i x T I-G R I S核酸检测系统进行H B V㊁H C V㊁H I V3项N A T联检㊂N A T联检反应性的标本进一步通过鉴别试剂进行鉴别试验,鉴别反应性判断为筛查反应性㊂结果判断:标本S/C O值ȡ1为反应性,S/C O值<1为非反应性㊂只要联检反应性血液就直接报废,但如果鉴别阴性,总评血液不合格,献血员不屏蔽㊂并对H C V㊁H I V鉴别单阳性标本献血员进行追踪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结果
2.1 H B V㊁H C V和H I V血清学及N A T检测结果109342例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出H B s A g反应性302例(0.280%),其中双试剂177例,N A T反应性143例(81.000%);单试剂反应中仅有D i a S o r i n试剂10例N A T反应性㊂抗-H C V反应性248例(0.230%),其中111例双试剂反应性,47例N A T反应性(42.000%),单试剂反应性标本N A T无反应性㊂162例H I V A g/A b反应性(0.150%)标本中,双试剂反应性37例N A T反应性32例(86.000%),单试剂反应性标本N A T无反应性㊂双试剂符合率比较H I V A g/ A b>H B s A g>抗-H C V㊂H B s A g㊁抗-H C V㊁H I V A g/ A b双试剂反应性与N A T符合性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㊂
2.2核酸联检反应性标本鉴别情况 430例N A T 联检反应性标本中,301例标本可有效进行病毒核酸种类的鉴别,可鉴别率为70.000%㊂H B V-D N A反应性0.200%,H C V-R N A反应性0.040%,H I V-R N A 反应性0.030%㊂核酸鉴别单反应性标本69例
(E L I S A检测非反应性),H B V-D N A单反应性68例
(98.500%)㊁H C V-R N A单反应性1例(1.500%),未发现H I V-1R N A㊂总体N A T收益确认标本数为69例,确认收益率(y i e l d r a t e)为0.063%㊂
2.3 E L I S A㊁N A T各月反应率情况(见图1) N A T 联检反应率明显高于E L I S A㊁N A T各项目的反应率,各反应率均低于0.500%㊂E L I S A项目中反应率比较:H B s A g>抗H C V>H I V A g/A b㊂只是在7月份抗H C V出现一过性的增高,可能跟团队献血人群㊁病原体感染率㊁初次献血者比例有关㊂抗H C V和H C V-R N A两者反应率曲线间距最大,说明反应率差异大,见表1,即两者符合率低(双试剂符合率3
3.000%)㊂从图1可以看出H B s A g和H I V A g/A b 反应率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前3个月反应率高于后几个月,而且H B s A g和H B V-R N A曲线间距及H I V A g/A b和H I V-R N A曲线间距均呈现出变窄的趋势㊂分析原因可能跟两个检测项目在3月份更换试剂有关系,造成反应率以致符合率的变化㊂数据统计分析也证实:H B s A g和H I V A g/A b(P<0.05)各月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E L I S A㊁N A T各项目反应率曲线图
2.4不同S/C O值与N A T符合率情况 H B s A g㊁
H I V A g/A b㊁抗-H C V都表现出S/C O值越大与N A T的符合率就越大(图2)㊂H I V A g/A b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也如此㊂S/C O值在1~10之间抗H C V与N A T符合率及H I V A g/A b与确证结果符合率均为0,S/C O值在20~30H I V A g/A b与N A T符合率高达100.000%,疾病中心确证结果符合率达到95.000%㊂
注:1代表S/C O(1~10),2代表S/C O(10~20),3代表S/C O (20~30)4代表S/C O(>30)㊂
图2 E L I S A双试剂反应性不同S/C O值与N A T
符合率情况
将各月每个检测项目反应率统计分析H B s A g χ2=14.0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 C V χ2=4.34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I V A g/A b χ2=16.6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联检反应率㊁鉴别率分别做χ2检验,联检反应率χ2=8.238,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别率χ2=1.315,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将H B V -D N A ㊁H I V -R N A ㊁H C V -R N A 各月反应率分别χ2检验P >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表1 2018年1-8月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E L I S A
各月检测情况[n (%)
]月份检测数H B s A g 反应性
抗H C V 反应性
H I V A g /A b 反应性
H I V
确证阳性113211
43(0.32)36(0.27)32(0.24)0(0.00)29014
32(0.36)19(0.21)20(0.22)2(0.02)316439
56(0.34)39(0.24)27(0.16)5(0.03)41464236(0.25)31(0.21)19(0.13)6(0.04)515255
47(0.31)33(0.22)17(0.11)3(0.02)614380
31(0.21)26(0.18)14(0.10)2(0.01)713557
25(0.18)37(0.27)18(0.13)4(0.03)8
12750
32(0.25
)27(0.21
)15(0.12
)4(0.03
)合计109342
302(0.28)248(0.23)162(0.15)26(0.02)3 讨 论
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 B s A g ㊁抗-H C V ㊁H I V A g
/A b 反应率分别为0.28%㊁0.23%㊁0.15%,
总体为0.65%,与赵菲[3]
的报道接近0.71%低于王天恒等报道[4]的承德地区的感染率0.80%,也低于梁浩坚等报道的广州地区感染率1.66%㊂提示本地区人群处于
低感染状态,这有利于保障血液安全㊂
本次研究中共检出430例联检反应性标本,
结果显示天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联检反应性较低
(0.39%)低于杭州地区(0.44%)以及广东地区[5]
(0.97%),联检反应率不同可能与各地区人群分布的区域差异㊁病毒流行率差异㊁检测样本数量㊁使用试剂差异,以及检测模式(单人份与多人份混样检测)不同有关㊂其中301例(70.00%)
可鉴别,仅低于吕蒙恩等报道的结果(71.50%);129例鉴别非反应性(血液均报废,献血员不淘汰)
㊂联检反应性而鉴别非反应性这是单人份核酸检测技术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可能为:(1)联检结果假反应性㊂标本中可能存在影响检测特异性的干扰物质,它们可能引起非特异
性扩增㊂(2)鉴别试验的假阴性㊂如病毒浓度处于极低的浓度水平,而且病毒分布不均一,导致取样时未能吸取到带有病毒的样本;或是因不合适的储存条件,不规范的运送等导致R N A 的降解㊂
献血者血液经E L I S A 和N A T 并行检测发现,
E L I S A 双试剂反应性㊁N A T 阴性标本占较高的比例㊂本文发现H B s A g 双试剂反应性3
4例,抗-H C V 64例,H I V A g
/A b 5例,N A T 均为非反应性㊂追踪N A T 检测记录中发现34例H B s A g 双试剂反应性标本中,7例标本核酸联检反应性,鉴别结果为非反应㊂其中4例E L I S A 结果S /C O>20㊂分析原因可能为献血者血液中抗原抗体水平较高,但处于非复制期,
病毒载量极低,且在样本中分布不均,N A T 抓取病毒存在随机性等原因,导致N A T 结果阴性㊂70例H B -s A g 反应性的标本中,22例N A T 阴性,其中11例已被证实H B s A g 和抗
-H B c 反应性,而H B V -D N A 水平很低(<6U /m L 低于N A T 检出限)
导致N A T 漏检㊂可见N A T 检测不能完全代替E L I S A 检测,
E L I S A 可以检测出低病毒载量的血清学反应性感染者㊂
本次研究中共检出核酸鉴别单反应性标本69
例,H B V -D N A 68例,H C V -R N A 1例(
未追踪成功)㊂多家血站研究显示献血者中核酸单独反应性的样本
大多属于H B V 感染㊂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率相对较
高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 B s A g 携带率为7.18%[6]
㊂造成H B V -D N A 反应性㊁
血清学阴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献血者处在血清学检测 窗口期 ;二是
献血者存在隐匿性感染(O B I
)㊂Y O N G 等[7]
研究发现,H B V -D N A 单反应性献血者中90.00%~95.00%都是O B I ㊂核酸H B V 单反应性标本主要为O B I
,其次是 窗口期 感染㊂H B V 核酸筛查的开展为隐匿性乙肝的检测提供了基础㊂O B I 是由于病毒变异或是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表面抗原的结构改变或合成降低,以致血清学阴性㊂O B I 引起的输血后感染风险是窗口期感染的10倍以上,
因此更应引起高度重视㊂本研究中抗-H C V 反应率是0.23%,其反应性标本中N A T 反应性的比例是19.00%㊂137例单试剂
反应性本,N A T 均无反应性㊂国内朱绍汶等[8]
报道
为39.45%㊂出现低符合率原因可能为献血者曾经感染过H C V ,出现抗-H C V 抗体,
但是病毒不复制或已经清除,H C V -R N A 为阴性㊂或者为检测试剂的灵敏度过高出现的假反应性㊂世界上大部分无症状H C V 感染者是在献血时发现的,只有一部分存在病毒复
制㊂本研究的结果中S /C O 在1~10间N A T 无反
应,10~20有21.00%N A T 反应性,S /C O 大于20
为71.00%㊂C O N T R E R A S 等[9]
发现抗H C V S /C O
值达到或超过20,证明95.00%存在病毒血症㊂抗-
H C V S /C O 在4.50~19.99之间无病毒血症且R I -B A 阳性,在随访中也未曾出现病毒血症㊂D E 等报道
抗-H C V 存在较高水平假阳性率(15.00%~
62.00%)[10
]㊂其原因可能与E L I S A 试剂质量㊁抗原包被种类㊁人群特异度等有关㊂对于生物学假阳性临床上应提高重视一方面会导致血液的不必要浪费,同时不必要地淘汰了一些无偿献血者(特别是重复献
血者)
㊂本次研究中H B s A g 单试剂反应1
25份,抗-H C V 137例,H I V A g /A b 125例,除H B s A g 仅有1
0例N A T 反应性,
其余项目N A T 均为阴性㊂通过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也能发现试剂的这些非特异度假反应性
结果[11]
㊂2016年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
(C I T I C )
室间质评中就存在这样的标本,表现为某试剂的大多数血站实验室均将同1份阴性样品检测为
假反应性[12
]㊂部分初筛呈反应性的标本,用同厂家不
同批号的试剂复检,检测结果为无反应性,再用其他厂家的试剂进行2次复检,结果为无反应性㊂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血筛试剂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断提高,灵敏度较高的试剂难以避免假反应问题㊂H B s A g 血筛E L I S A 试剂检测灵敏度都能达到纳克级别[
13
]㊂随之而来的就是假阳性的增多㊂图1的曲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H B s A g 和H I V A g
/A b 由于在3月份分别更换试剂,出现反应率曲线下降的趋势变化,而且两项目与其相应N A T 反应率曲线间距均呈现出变窄的趋势,即与N A T 符合性增高㊂由于选择试剂不同,造成试剂反应率㊁报废血比例㊁献血员淘汰率也就随之呈现差异,可见选择较好质量的试剂,显得尤为重要㊂
这些由于检测结果的假反应性造成献血者被屏蔽而且永久不能献血,不仅造成血源的浪费,也对献血者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㊂国外许多国家为了
保障献血者权益,都建立并发布了H B s A g
㊁抗-H C V ㊁H I V A g /A b 等检测呈假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指南㊂我国相关专家经过近3年的研讨和论证,中国输血协会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9月正式发布了‘反应性献血者屏蔽与归队指南“
㊂血站有责任建立有效㊁可靠的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程序,对部分屏蔽的献血者召回再次体检,并允许检测结果合格的献血者重新参加献血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献血者的献血热情,避免血液资源浪费㊂参考文献
[1]吕蒙恩,董杰,吴亚玲.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
核酸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63-66.
[2]梁浩坚,汪传喜,许结仪.2011~2014年广州地区无偿献
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0):138-141.
[3]赵菲.开展核酸检测后南阳地区献血者H B V /H C V /H I V
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8,31(5):513-515.
[4]王天恒,董志伟,王淑香.承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 B V ㊁
H C V ㊁H I V 感染情况调查[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68-69
[5
]郑优荣,梁洁坚,李仲平,等.核酸检测技术在广州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2):1211-1214.
[6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10.
[7]Y O N G F ,Q I N G L S ,J I A N Y L B ,e t a l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o c -c u l t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a m a n g h e p a t o p a t h y p a -t i e n t s a n d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i n C h i n a [J ].J I n f e n t ,2009,58(5):383-388.[8]朱绍汶,陈显,王金花,等.2011-2012年南京地区无偿献
血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10):718-719.
[9]C O N T R E R A S A M ,T O R N E R O R OMO C M ,T O R I B I O
J G ,e t a l .V e r y l o w h e p a t i t i s C a n t i b o d y l
e v e l s p r e d i c t
f a l s e -p o s i t i v e r e s u l t s a n d a v o i d s u p p l e m e n t a l t e s t i n
g [
J ].T r a n s f u s i o n ,2008,48(12):2540-2548.[10]D E L E UW P ,S A R R A Z I N C ,Z E U Z E M S .H o w t o u s e
v i r o l o g i c a l t o o l s f o r t h e o p t i m a l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C [J ].L i v e r I n t ,2011,31(S u p p
l 1):3-12.[11]刘宇宁,蔡菊英,刘晓音.血液筛查H B s A g
㊁抗-H C V 假阳性献血者归队的调查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
(3):260-262.
[12
]谢云峥,陈凌燕,蔡茵,等.核酸检测技术在上海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64-766.
[13]刘胡敏,陈传敏,高加良,等.E L I S A 结合核酸检测技术
对献血者作血液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3,
26(5):456-457.
ә
通信作者,E -m a i l :z h a n g z e n g
l i @s u d a .e d u .c n ㊂㊃短篇论著㊃
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谢良斌1,吕梦颖1,蔡 立隶1,张增利2ә
(1.苏州市姑苏区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江苏苏州,215000;2.
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 要:
目的 了解苏州市姑苏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㊂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苏州市姑苏区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34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根据彩超结果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完善血常规及生化相关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㊂结果 年龄㊁收缩压㊁舒张压㊁血糖为有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总胆固醇为无斑块组高于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