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周林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烧杯中的热水起到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的作用,错误。
D.①③都与氧气接触,①燃烧③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 着火点不同,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计40分)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①两个氧原子:______;②FeSO4:______;③氧化铝:______;④氩气______
该气体为氧气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蒸发为水蒸气,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变大遇冷变小,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加入肥皂水振荡会出现较多浮渣,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试剂A是______(填名称);在实验室进行操作X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溶于水产生胶状物氢氧化铝,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最终输送到用户家中的自来水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软水。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小问4详解】
由图像可知硫化汞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汞和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 ,符号表达式为: ;
硫原子质子数为16,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硫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为S2-。
1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D.双黄连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新冠病毒无作用,且药物本身有一定毒性,健康人不可以服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人间福地,醉美遵义”,下列黔北美食特色制作有关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贵州茅台酒的酿制B.新浦新区虾子朝天椒晒干
C.桐梓新站萝卜的风干D.遵义县新民紫薯切成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辨。
【小问2详解】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氮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属于单质。
【点睛】稀有气体、金属、大部分固态非金属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用微粒的观点进行解释,如打开香水瓶,香味溢出,说明______。
【小问2详解】
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溶于水产生胶状物氢氧化铝,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最终输送到用户家中的自来水不一定是软水;故填:不一定。
【小问3详解】
由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知,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的计算原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 ;故填:+6。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氯离子和钠离子(3)B
(4)①. (或 )②. ③.S2-
【解析】
【小问1详解】
打开香水瓶,香味溢出,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小问2详解】
氯化钠是钠和氯气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所以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小问3详解】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微观上表现为只含有一种分子,并且该分子含有多种原子,B选项符合题意。A和D中都只有一种微粒,表示单质,C中含有多种分子,表示混合物。故选B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物质分类,化合价等知识点。
【详解】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A为NH3,B为O2,C为NO,D为H2O,该反应为NH3和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
①反应生成物为两种,不 分解反应,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紫薯切成片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的产生。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读出液体的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塞橡皮塞时,试管不能竖直放在桌面上,易造成试管破裂,故选项错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①白磷和氧气接触燃烧,②白磷和氧气不接触,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B.烧杯中水温约80℃,①中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正确。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维生素C的分子式可知,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正确;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 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否则装置漏气,无法制取气体,符合题意;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
C.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不能倒立,“胶头”会被腐蚀,试剂瓶塞应倒放在桌面,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故选项错误;
D.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底处水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操作或现象,其中操作正确或者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配料表
氯化钠(NaCl)
≥ 98.0%(以NaCl计)
碘酸钾KIO3
(35 ±15)mg/kg(以I计)
A.此食盐是纯净物B.“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 ± 15)mgD.“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不是单一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②4种物质中,NO和H2O都是氧化物,即C和D都是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③NH3中氮元素为-3价,NO中氮元素为+2价,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④化学反应过程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仁怀市周林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I-12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计20分)
1.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使用酒精消毒时,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4)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火灾时通常用水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1)①.活性炭②.漏斗
(2)不一定(3)+6
(4)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则试剂A是活性炭;过滤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活性炭;漏斗。
(2)写出由氟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小问4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火灾时通常用水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4.如图为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_,这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C表示______(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
(2)如图为含氮物质的化合价−类别关系图。氮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该物质的类别属于______(选填“氢化物”“单质”或“氧化物”)。
【答案】(1)①.2O②.硫酸亚铁③.Al2O3④.Ar
(2)①.N2②.单质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微粒的数目,故两个氧原子为2O;②FeSO4中铁元素为+2价,故FeSO4为硫酸亚铁;③氧化铝中氧元素为-2价,铝元素为+3价,故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④氩气为稀有气体,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故氩气化学式为Ar。
B.“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是因为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选项正确;
C.由表格可知1kg食盐中含碘元素35±15mg,不是碘酸钾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D.“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10.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个大烧杯中加入约80℃的热水大半杯。在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白磷和红磷。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人体的健康与化学密切相关,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容易患佝偻病B.维生素对人体作用不大,可有可无
C.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D.缺锌易得龋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体缺钙容易患佝偻病,此选项错误;
B.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会使人患病,此选项错误;
C.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此选项正确;
D.缺氟易得龋齿,此选项错误。
故选:C。
9.如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份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详解】A.酒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酿造出来的,这个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朝天椒晒干是辣椒中的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萝卜的风干是萝卜内的液态水变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的过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勤开窗通风有利于防治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D.健康人可以服用药物双黄连预防新冠肺炎
【答案】C
【解析】
【详解】A.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不是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不符合题意;
B.吸烟、喝酒不利于人体健康,不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不符合题意;
C.勤开窗通风,有助于室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含量,降低空气中有害病菌的含量,有益于身体健康,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对于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分析,可以先将示意图改为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进行分析。
6.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临床应用可以使用维生素(C6H8O6)作为新冠肺炎预防药品。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16×6>12×6>1×8,所以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7.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水蒸发为水蒸气
分子间间隔增大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出现较多浮渣
该水为硬水
D
某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容易损坏滤纸,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②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
③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从微观角度说明,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
(3)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4)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已知原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g>S>O):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写出硫离子的符号_______。
D.①③都与氧气接触,①燃烧③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 着火点不同,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计40分)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①两个氧原子:______;②FeSO4:______;③氧化铝:______;④氩气______
该气体为氧气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蒸发为水蒸气,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变大遇冷变小,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加入肥皂水振荡会出现较多浮渣,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试剂A是______(填名称);在实验室进行操作X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溶于水产生胶状物氢氧化铝,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最终输送到用户家中的自来水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软水。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小问4详解】
由图像可知硫化汞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汞和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 ,符号表达式为: ;
硫原子质子数为16,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硫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为S2-。
1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D.双黄连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新冠病毒无作用,且药物本身有一定毒性,健康人不可以服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人间福地,醉美遵义”,下列黔北美食特色制作有关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贵州茅台酒的酿制B.新浦新区虾子朝天椒晒干
C.桐梓新站萝卜的风干D.遵义县新民紫薯切成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辨。
【小问2详解】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氮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属于单质。
【点睛】稀有气体、金属、大部分固态非金属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用微粒的观点进行解释,如打开香水瓶,香味溢出,说明______。
【小问2详解】
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溶于水产生胶状物氢氧化铝,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最终输送到用户家中的自来水不一定是软水;故填:不一定。
【小问3详解】
由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知,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的计算原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 ;故填:+6。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氯离子和钠离子(3)B
(4)①. (或 )②. ③.S2-
【解析】
【小问1详解】
打开香水瓶,香味溢出,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小问2详解】
氯化钠是钠和氯气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所以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小问3详解】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微观上表现为只含有一种分子,并且该分子含有多种原子,B选项符合题意。A和D中都只有一种微粒,表示单质,C中含有多种分子,表示混合物。故选B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物质分类,化合价等知识点。
【详解】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A为NH3,B为O2,C为NO,D为H2O,该反应为NH3和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
①反应生成物为两种,不 分解反应,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紫薯切成片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的产生。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读出液体的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塞橡皮塞时,试管不能竖直放在桌面上,易造成试管破裂,故选项错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①白磷和氧气接触燃烧,②白磷和氧气不接触,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B.烧杯中水温约80℃,①中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正确。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维生素C的分子式可知,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正确;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 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否则装置漏气,无法制取气体,符合题意;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
C.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不能倒立,“胶头”会被腐蚀,试剂瓶塞应倒放在桌面,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故选项错误;
D.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底处水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操作或现象,其中操作正确或者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配料表
氯化钠(NaCl)
≥ 98.0%(以NaCl计)
碘酸钾KIO3
(35 ±15)mg/kg(以I计)
A.此食盐是纯净物B.“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 ± 15)mgD.“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不是单一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②4种物质中,NO和H2O都是氧化物,即C和D都是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③NH3中氮元素为-3价,NO中氮元素为+2价,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④化学反应过程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仁怀市周林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I-12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计20分)
1.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使用酒精消毒时,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4)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火灾时通常用水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1)①.活性炭②.漏斗
(2)不一定(3)+6
(4)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则试剂A是活性炭;过滤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活性炭;漏斗。
(2)写出由氟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小问4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火灾时通常用水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4.如图为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_,这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C表示______(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
(2)如图为含氮物质的化合价−类别关系图。氮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该物质的类别属于______(选填“氢化物”“单质”或“氧化物”)。
【答案】(1)①.2O②.硫酸亚铁③.Al2O3④.Ar
(2)①.N2②.单质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微粒的数目,故两个氧原子为2O;②FeSO4中铁元素为+2价,故FeSO4为硫酸亚铁;③氧化铝中氧元素为-2价,铝元素为+3价,故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④氩气为稀有气体,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故氩气化学式为Ar。
B.“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是因为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选项正确;
C.由表格可知1kg食盐中含碘元素35±15mg,不是碘酸钾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D.“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10.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个大烧杯中加入约80℃的热水大半杯。在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白磷和红磷。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人体的健康与化学密切相关,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容易患佝偻病B.维生素对人体作用不大,可有可无
C.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D.缺锌易得龋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体缺钙容易患佝偻病,此选项错误;
B.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会使人患病,此选项错误;
C.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此选项正确;
D.缺氟易得龋齿,此选项错误。
故选:C。
9.如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份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详解】A.酒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酿造出来的,这个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朝天椒晒干是辣椒中的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萝卜的风干是萝卜内的液态水变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的过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勤开窗通风有利于防治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D.健康人可以服用药物双黄连预防新冠肺炎
【答案】C
【解析】
【详解】A.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不是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不符合题意;
B.吸烟、喝酒不利于人体健康,不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不符合题意;
C.勤开窗通风,有助于室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含量,降低空气中有害病菌的含量,有益于身体健康,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对于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分析,可以先将示意图改为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进行分析。
6.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临床应用可以使用维生素(C6H8O6)作为新冠肺炎预防药品。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16×6>12×6>1×8,所以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7.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水蒸发为水蒸气
分子间间隔增大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出现较多浮渣
该水为硬水
D
某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容易损坏滤纸,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②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
③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从微观角度说明,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
(3)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4)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已知原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g>S>O):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写出硫离子的符号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