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小腹疼痛、手脚冰冷、 分为无症状,1 分症状为轻度,2 分症状为中度、3
分症状为重度[5]。
1 6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23 0 软件分
析,采用(X ±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 检
验;计数资料用整数表示,组间对比用χ2 检验,以
2 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X ± s)
组别n 小腹疼痛 手脚冰冷 腰酸胀痛 恶心呕吐 腹泻
治疗组30 1 2 ± 0 31) 1 0 ± 0 51) 0 9 ± 0 41) 0 8 ± 0 21) 0 7 ± 0 51) 对照组30 2 1 ± 0 4 2 1 ± 0 3 1 8 ± 0 7 1 7 ± 0 5 1 8 ± 0 7
·· 山西中医 年月第 卷第期 16
2018 4 34 4 SHANXI J OF TCM Apr 2018 Vol 34 No 4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杨玉兰
摘要: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 例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 表法将其分为2 组各3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止痛治疗,治疗组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均治疗3 个月经周期评价两组治 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96 7% 高于对照组80% (P < 0 05);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 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少腹逐瘀汤加减;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1 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 ) 1000 - 7156 2018 04 - 0016 - 02
1 4 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评
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
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
1 5 疗效标准:患者痛经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痛
经没有复发为显效;患者痛经症状改善明显,其它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没有复发为有效;痛经
症状、其它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为无效[4]。
自2016 年1 月至2017 年5 月,笔者采用少腹 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30 例,临床疗效 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抽取自2016 年1 月至2017 年5 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 例,所有患者 均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与中医痛经寒凝血瘀 证诊断标准。[1],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照组30 例治疗组30 例。对照组年龄16 ~ 36 岁, 平均(26 0 ± 8 9)岁;病程0 6 ~ 4 8 年,平均(2 7 ± 1 4)年;疼痛持续时间2 0 h ~ 5 1 d;治疗组年 龄15 ~ 37 岁,平均(25 9 ± 8 3)岁;病程0 4 ~ 5 2 年,平均(2 6 ± 1 5)年;疼痛持续时间2 2 h ~ 5 1 d。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具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已经本院伦理 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全程参与。所有患者均了解 该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排除标准:其它原因引起的原发性痛经者;心 血管系统疾病者;神经系统疾病者;肝肾系统障碍 者;药物禁忌证者[2]。 1 3 方法:(1)对照组应用常规止痛治疗,即给予 患者口服布洛芬片,每次0 2g,每日3 次,于经前3 日开始口服,至疼痛缓解停药,连续用药不超过5 天。(2)治疗组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用:赤 芍、当归、干姜、川芎、蒲黄、延胡索各10 g,没药、官 桂、五灵脂、小茴香各6 g。辨证加减:痛而血行不 畅加土鳖虫、莪术、三棱;痛胀加香附、乌药;呕吐、 恶心加艾叶、砂仁、吴茱萸;肢体酸重不适,加茯 苓、薏苡仁、羌活、苍术等;心烦、易怒并伴有乳房
作者简介:杨玉兰(1984—),女,硕士,主治医师,广东省茂名 市人民医院(茂名 525000)。
胀痛时去干姜与赤芍,加白芍、郁金、香附、柴胡;腰
痛,且经期后更甚者加杜仲、川断、桑寄生;四肢冰
凉加细辛、巴戟天、附子[3]。每日1 剂,水煎服。
于经前3 天开始服用,经后3 天停止用药。两组患
者均连续用药3 个月经周期。
P <0 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2 例,有效
7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6 7% (29 / 30);对照组
显效16 例,有效8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80 0%
( ),两组比较, , 。 24 /30
χ2 = 4 043 P < 0 05
1 6 ± 0 1
4 1 ± 1 1
43 2 ± 5 3
纤维蛋白原(g/ L) 2 7 ± 0 41) 3 5 ± 0 5
注:)与对照组比较, 、 、 、 、 , 1
t = 9 859 10 333 6 114 9 154 7 004 P
。 < 0 05
2 3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山西中医 年月第 卷第期 ·· 2018 4 34 4 SHANXI J OF TCM Apr 2018 Vol 34 No 4 17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 ± s)
组别 n 治疗组 30 对照组 30
全血黏度(mPa s) 7 0 ± 1 21) 10 1 ± 1 5
血浆黏度(mPa s) 全血还原黏度(mPa s) 红细胞压积(% )
1 2 ± 0 11)
3 0 ± 1 01)
40 1 ± 5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