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C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C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2.下列各图中,属于晶体液体凝固的图象是()
A.B. C.D.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A.“雾凇”的形成
B.“露珠”的形成
C.“冰柱”的形成
D.正在变小的干冰
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6.每年9月18日9点18分警钟的鸣响都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在气体、液体和真空中均可以传播
B.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传播的越快
C.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7.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8.如图所示,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频率减小
B.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响度减小
C.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音色改变
D.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声速改变
9.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
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诗人自己B.空中飞鸟C.岸边青山D.天上云朵10.甲、乙先后从同一位置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比乙早出发2s,甲运动6s 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甲与乙间的距离为2m,在a、b、c三条图线中,有一条是描述乙的运动情况的。关于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a
B.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b
C.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c
D.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b
11.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12.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A.来来往往的行人B.迎面而来的车辆
C.他所骑的电动车D.街道两边的房屋
二、填空题
1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缈的雾
晶莹的露
凝重的霜
轻柔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
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物态可以变化
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试分析文中的有关物理过程:
文中句子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
______液化______
凝重的霜____________
14.小红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______(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
(2)小红用质量为1m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______ (3)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1m
(选填“b”“c”或“d”)。
15.如图所示,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态氮,且制成的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
(1)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液氮倒在冰激凌上后会迅速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冰激凌内的部分水凝固成冰,制成“分子冰激凌”;
(2)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的“白气”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装冰激凌的纸盒外侧也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与第(2)中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6.如下图所示从图形可知,图____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
17.一只船在海上行驶,船上发出一鸣笛声,旅客在4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已知声速为340m/s,如果船鸣笛后马上停止行驶,求悬崖与船的距离是______ m.若鸣笛的同时,船以72km/h的速度向前行驶,悬崖与听到回声处的距离_______m
18.“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9.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km;
(2)6min=______h;
(3)36km/h=______m/s。
20.直跑道上百米赛跑,甲、乙两个计时员用同样的表测一个运动员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按表,乙听到发令枪响时按表,他们测出的时间大约相差_____s。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声速是340m/s)
三、解答题
21.(1)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
(2)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22.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凝固点是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状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状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热,但温度_____.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状态.
(5)在整个过程中放热的有_____段.
23.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
24.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2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54km/h,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求: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25.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
(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如果一架民航飞机以900km/h的速度不停的飞,它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飞完这段路程?26.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在人与山之间时拉响了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又经过1.2秒后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汽笛声。
(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人与火车的距离;
(2)人与山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B错误;
C.由图知甲物质在4-6min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持续吸收热量的结果,故C正确;D.由于不能确定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A
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解析:D
【分析】
考查物态变化问题
A.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D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放出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过程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冰柱是水滴下落过程中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在变小的干冰,发生了升华现象,该过程吸收热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解析:D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振动的频度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故B错误;
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所以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工作的,故D 正确。
故选D。
6.C
解析:C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故A错误;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与响度无关,故B错误;
C.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次声波是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因为次声波频率过低,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人听不见次声波,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D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B
监测器是测量声音大小的一种仪器,由图可以看出B的波形图的幅度大于A波形图的幅度。
AC.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故不会减小,故AC错误;
B.在传播过程中,声波的能量会随传播而渐渐减小,在我们听起来,距离声源越远、声音响度越小,故B正确;
D.声速是由传播介质决定的,在不同的传播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由题意可知,传播介质都是空气,故声速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9.A
解析:A
【详解】
A.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漂去,诗人与船是相对静止,故船相对于诗人是静止的,故A选项正确;
B.若以空中的飞鸟为参照物,则船与鸟的距离在变化,故船是运动的,B选项错误;C.若以岸边的青山,则船与鸟青山的距离在变化,故船是运动的,C选项错误;
D.若以天上云朵,则船与鸟青山的距离在变化,故船是运动的,D选项错误。
故选A。
10.C
解析:C
【详解】
图像横坐标是时间t,纵坐标是路程s,故图像为路程s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题,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s,所以乙运动时间
t=6s-2s=4s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所以乙运动的路程可能是
s=s甲+2m=6m+2m=8m
也可能是
s′=s甲−2m=6m−2m=4m
由v=s
t
,乙的速度可能是
v=
s
t
=
8m
4s
=2m/s
也可能是
v′=s
t
=
4m
4s
=1m/s
由图线a,当s=8m时,t=4s,所以图线a表示的速度
v a=8m
4s
=2m/s
由图线b,当s=8m时,t=5.5s,所以图线b表示的速度
v b=8m
5.5s
≈1.45m/s
由图线c,当s=6m时,t=6s,所以图线c表示的速度
v c=6m
6s
=1m/s
由此可知,a、c都有可能是乙的s−t的图线,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C
解析:C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
【详解】
A.乘客在电梯中并不走动,乘客之间无位置的变化,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静止的,故A不正确;
B.乘客在电梯中不走动,那么相对于电梯就无位置的变化,所有乘客都是静止的,故B
不正确;
C.乘客随电梯向上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远,向下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近,乘客相对于树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乘客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动与静的描述是相对的,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动与静,要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变化。
12.C
解析:C
【详解】
A .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和来来往往的行人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 .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和迎面而来的车辆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和他所骑的电动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C 符合题意;
D .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和街道两边的房屋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缥缈的雾凝重的露放热凝华放热
解析:缥缈的雾、凝重的露 放热 凝华 放热
[1][2]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所以雾、露是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
[3][4]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
14.由下到上不变c
解析:由下到上 不变 c
(1)[1]在该实验中,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且便于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避免温度计液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2)[2]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3]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221m m m >的水做实验,水质量较大,水的沸点不变。
根据Q cm Δt =可知,水沸腾需要的热量变多,而加热装置不变,故加热时间会增大,所以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c 。
15.汽化吸收液氮吸热汽化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相同
解析:汽化 吸收 液氮吸热汽化,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 相同
(1)[1][2]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达到沸点,液氮会沸腾,沸腾过程中液氮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使冰激凌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分子冰激凌”;
(2)[3]液氮吸热汽化,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所以会出现“烟雾缭绕”的现象;
(3)[4]装冰激凌的纸盒外侧也出现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纸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纸盒外侧,与(2)中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相同。
16.乙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解析:乙 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1][2]由甲图可以看出,其波形图呈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波形;而乙图中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是无规则的,是噪声的波形.
17.680m640m
解析:680m 640m
[1]声音从船鸣笛处到悬崖所用时间
t =
12×4s=2s 由v =s t
可得,悬崖与船鸣笛处的距离 s =vt =340m/s ×2s=680m
[2]由v =s t
可得在t =4s 的时间内,船行驶的距离: s 1=v 1t =20m/s ×4s=8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 2=v 2t =340m/s ×4s=1360m
设司机鸣笛时船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 =s 1+s 2,所以
s =
122s s +=80m 1360m 2
+=720m 司机听到回声时船距山崖的距离:
s ′=s −s 1=720m−80m=640m 18.产生传播
解析:产生 传播
盗贼的目的是在盗铃的时候不让别人听见,要达到目的,就需要不让铃响,也就是不让声音产生,没有做到;或者不让声音传播,传不到别人的耳朵中,他只是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了,也没有达到目的.
19.050110【详解】(1)1因为1m=10-3km 所以50m=50×10-3km=005km(2)2因为1min=h 所以6min=6×h=01h(3)3因为1km/h=m/s 所以36km/h=36× 解析:05 0.1 10
【详解】
(1)[1]因为1m=10-3km ,所以
50m=50×10-3km=0.05km
(2)[2]因为1min =160
h ,所以 6min=6×160
h=0.1h (3)[3]因为1km/h =13.6
m/s ,所以 36km/h=36×13.6
m/s=10m/s 20.29【详解】乙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到了终点才开始计时所测得的时间肯定少了因此乙所测得的时间会比甲少少的时间为所以他们他们
测出的时间大约相差029s
解析:29
【详解】
乙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到了终点才开始计时,所测得的时间肯定少了,因此乙所测得的时间会比甲少,少的时间为
100m 0.29s 340m/s
s t v === 所以他们他们测出的时间大约相差0.29s 。
三、解答题
21.(1)水凝固放热 (2)液化散热 汽化吸热
【解析】
试题分析:(1)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2)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考点定位】物态变化
22. 230℃ 固液共存 液体 4 吸 不变 固液共存 )DE 、EF 、FG
【解析】(1)由图知道,锡在230℃时开始熔化,锡有确定的熔点,故锡为晶体;且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熔点为:230℃,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即凝固点也是230℃; (2)在BC 段,锡处于熔点温度下,所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DE 段,锡处于降温过程中,所以处于液态;
(3)由图可知锡从3分钟开始熔化,到7分钟熔化完成,所以锡的熔化用了4min ,它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4)锡从10min 到12min 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凝固过程,所有出于固液共存状态; (5)晶体凝固放热,故在整个过程中放热的有DE 、EF 、FG 段。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熔化和凝固的图象,过对图象的分析,考查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并从图中找出相关的信息。
23.98s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音传到终点时运动员已经开始跑了,由题可知:
s =100m ,v =340m/s ,
t =s v =100m 340m
≈0.29s ; 所以真实成绩是计时时间加上声音100米传播的时间,即:
13.69s+0.29s=13.98s
24.325m
解:汽车的速度
v 1=54km/h=15m/s
在t =2s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 1=v 1t =15m/s×2s=3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 2=v 2t =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则
2s =s 1+s 2 1230m+680m =355m 22
s s s +=
=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s ′=s -s 1=355m-30m=325m
答: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325m 远。
25.(1) 1.44×108;(2)1.6×106
【详解】 (1)由题意知,8min 480s =,8310m/s v =⨯光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
8182310m/s 480s 1.4410m 14410km .s v t ==⨯⨯⨯⨯==光
(2)由8144.10km s =⨯,900km/h v =光,则飞机飞行的时间为
861.h 4410km =9600km 10/h
1.s t v ⨯⨯== 答:(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44×
108千米; (2)如果一架民航飞机以900km/h 的速度不停的飞,它要经过1.6×106小时才能飞完这段路程。
26.(1)340m ;(2)544m
【详解】
(1)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所下所示:
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声音的传播用时1s ,则人与火车的距离为
11340m/s 1s 340m s vt ==⨯=
(2)声音从鸣笛处到山再到人传播用时为
21s+1.2s 2.2s t ==
设人与山之间的距离为s ,则
122s s vt =+
即
12340m 340m/s 2.2s 544m 22
s vt s ++⨯=== 答:(1)人与火车的距离为340m ;
(2)人与山之间的距离为54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