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现状及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评论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现状及思考
张婉宜 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
摘要:中国电影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从国家对文化战略部署的宏观格局还是电影产业自身寻求突破与成功的努力来看,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意识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

但是中国电影又处于一种发展的复杂状态之中,在高度商业化的驱动下,高票房电影虽然不断涌现,但在电影的国际传播交流过程中真正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和弘扬正向积极价值观的电影仍是少数。

本文尝试通过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存在的现状作以分析,思考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影响力
“作为现当代人类社会的大众文化或大众艺术,电影与电视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遍及每个国家的城市与乡村。

”①可见,电影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当下中国电影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看,电影票房的收益呈现一路高歌猛进的趋势,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世界票仓。

正因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良好,因此国内外资本乐于进入电影行业,这也为电影市场的发展壮大、为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提供了路径。

一、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局面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尽管还存在众多问题,但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艺术创作的个体层面,对影视文化影响力的关注度都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不断地向国际展现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主流的商业电影积极地打通海外市场,艺术电影通过各类影展进行国际传播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这些中国电影的输出使得中国文化的传播力量不断增加。

同时,在不同的场合,对中国电影文化影响力的议题不断被提及,可见当下电影行业及学术界对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都有着很高的期待。

由于中国电影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乐于与中国影视公司进行融资合作,合拍电影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环节中,中国电影中海外资本的融入,有助于其在海外的发行和放映,这也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影响力。

当下国内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内众多资本跃跃欲试,它们走出国门并购海外影视公司、电影院等,这一举动不但为其资本的再循环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力量支持,同时中国资本进驻海外影视公司与影院,在电影制作和流通播放环节上也使得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二、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瓶颈与障碍
首先,在观念上仍较为滞后。

在面对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问题时,大量电影人并没有从制作初始就将电影海外传播的环节纳入其考虑范畴之内。

因此在对一些情节、内容、语言的设定上,并没有以通用、普世的文化性来衡量电影的表达是否合理。

例如,一些喜剧电影的笑点设置,明显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的,同时结合当下大量的国内流行语,产生幽默效果。

当电影在国内上映时,取得显著的“笑果”但当其进行海外输出时,则让许多外国人摸不清头脑。

除此之外,观念的滞后还表现在许多电影制作者仍将电影的国际传播视为“政府行为”他们并不具备前瞻性的国际视野,也对中国电影人应肩负的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文化中的真善美传播到海外的责任与义务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

第二,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还处于“低层次”状态。

这种低层次表现在对“海外传播”内容的理解上,许多人的意识理念仍认为国际传播即是输出“主旋律”尽管国家主旋律的确是需要歌颂和输出的文化形态,但这并不应该是文化传播的所有,中国电影所承载的国际传播力量,应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应是对积极正向价值观的歌颂与展现,应是对中国文化特色的彰显与表达。

第三,文化折扣问题仍然存在。

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文化折扣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加上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多含蓄,西方人的表达形式多直率,因此,在两种文化交融碰撞时,难免会产生文化折扣问题。

那么,如何讲出中国故事并且能够合理地降低文化折扣问题,就是中国电影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急需注意的问题。

但理性的分析,文化折扣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折扣造成的理解和传播差异。

三、理性看待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如果影视生产是一个收集符号、占有符号、制作符号的过程,那么影视传播是使用符号巧妙地叙事的过程。

”②一方面电影语言是最通用的“语言”图像与声音构筑了一个受众可以普遍接受的语境,因此电影是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也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需求,当好莱坞以绝对的优势占领全球电影荧幕时,我们的电影如果不讲出中国好故事、不拍出观众认可的好电影,那么电影资源的占有率会不断被蚕食,其背后文化的入侵和占有更是十分可怕的。

首先,要正视目前存在的文化折扣问题。

借鉴美国对待电影行业的态度,他们对部分影视作品作本土化处理,也就是在国内进行播出,基本不投放到海外市场上。

另一部分则作为文化商品,广泛地向世界各地输出,赚足资本
249
250
的同时也输出了美国文化。

在我国影视发展过程中“一窝蜂”现象十分明显,电影的制作上,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对自身传播的定位上,都存在这种现象。

比方说,同质化严重,当青春题材受欢迎时,青春题材电影层出不穷;当有部分电影开始进行海外营销运作时,大量电影也开始打着海外发行的旗号进行营销。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非理性的群体行为并不利于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效果的提升。

大量电影不根据影片内容的具体内容和影片制作资本的具体情况而盲目采取海外传播,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口碑,反而造成了对自身传播和经济回报效果的损害。

电影的国际化传播是需要的,但不是所有电影题材与内容都适合国际化的传播,能将本土化做好,能在国内赢得良好的口碑与票房,拍出国人喜爱的,弘扬中国文化为国内受众服务的电影也是电影行业所需要的。

中国电影不仅要让外国了解中国、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思想,中国电影中的文化表达更要让国人从中得到正向积极价值观的确证与强化,从中获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心。

因此,合理的电影产业发展应该是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并行的。

第二,注重叙事的国际化。

在电影的传播过程中,文
化中心主义时常使得电影的传播出现瓶颈。

那么,能够跨
域种族、民族的电影美学应如何建构与表达,则是电影人
与电影学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电影传播过程中,文化中心主义的表现形式众多,如电影台词“大河向东流”所有国人都懂得它的意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大河向东流是确证无疑的规律。

然而,放置在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下,或许台词就不能适用,因为每个国家的地理环境不同,不是所有国家都是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

在电影的国际化传播过程中,了解什么样的故事和话语表达是世界通用的、是国际普遍接受的电影美学表达形式,是中国电影在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时需要注意的。

要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展现,还要在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注重文化的普世性。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一方面是电影市场不断强大的一个表现,更重要
的一层含义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彰显。

因此,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良好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中国电影仅抓住海外“猎奇”的心理,将“中国”奇观化表达,那并不是真正的中国,也并未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做以良好表现。

那么,讲好中国故事,要以普世价值取得他国民众的心理认同,又要将民族文化的弘扬融合在电影的内容之中。

在不同类型电影多样化表达的今天,中国电影在国内外传播中坚守对中国文化的弘扬、对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彰显,是必要和迫切的。

注释:① 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② 赵荣生、陈仲庚《传播学视野中的高校影视美育》,《电影评介》
2007年第6期。

直观、最有限、最快捷的感受。

好的电影音乐不仅通俗易
懂、旋律优美而且朗朗上口容易传唱,对于情感的诠释也是十分的贴切,不仅仅是对于电影本体的回忆而且是会有发自内心的共鸣与反思,例如大家都不会陌生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

提起这部老电影,假设没有看过的观众只能从字面意思来大概了解是关于描写母爱的一部电影,但一提到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歌词中写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还有悲切失落的音乐风格。

根据电影美学的特征及作用,我们不难猜出影片剧情中想要表达的是离开孩子的母亲,以及离开母亲的孩子会承受多么煎熬的痛苦,多么的撕心裂肺,表达出骨肉亲情胜过世间万物的情感,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使得电影音乐与电影很好的结合,这样的音乐不仅成为了电影本身的标志,也带给了我们更深的感悟与思想。

这也就能够完美的体现出电影音乐是突现电影主题表达情感的关键作用。

(二)为电影主题营造氛围
电影音乐可谓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更够让剧情更加感人,也为了烘托影片剧情的气氛。

结构上除了主题曲之外还有插曲、背景音乐等,对于推动情节发展或情感表达、人物内心刻写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富有
感染力。

音乐有关于悲伤、愤怒、哀求、悲壮、忧郁等内心情感的描写,电影音乐可以说在电影艺术叙事过程中为表达影视作品烘托氛围服务,其美感层次主要体现为渲染美、真实美、情感美、故事美等。

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得电影音乐更有更丰富的画面感和深层次的内涵。

电影视觉感受的具象性与电影音乐带来听觉上的抽象性相结合,使电影艺术作品的进一步升华。

电影音乐往往通过不同形式的乐器进行演奏,其通过多元化的配乐器材、变化旋律和多功能和声来烘托电影主体的气氛,在影视作品总体进程的前提下,间断出现,灵活服务于整个影视作品。

充分把握画面与声音的协调配合,让音乐在整体结构中间断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具有超时空和情感的参与性。

电影音乐之所以在电影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其具有美的学特征及作用是分不开的。

通过电影音乐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影视画面与音乐准确到位的结合深化了电影主题、丰富了电影内容、渲染了影片的背景气氛、抒发了电影的情感等。

在今天看来,电影音乐源自于电影、依赖于电影但还有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灵魂和精神,两者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论是歌曲还是背景音乐,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电影行业迅猛发展,而电影艺术也成就了电影音乐的辉煌与巅峰。

上接(第24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