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月下半月刊
游可持续发展是以这样的方式和规模在一个地区发展和维持的旅游,即它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会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的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或改变。

当然,对于这些官方给出的概念,不少学者认为太过于笼统,因此也有了从各种研究视角的解读。

例如MILLER G (2001),AHN B Y, LEE B K, SHAFER C S(2002)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政府、企业、社区、景区等等各个利益相关集团之间达到协调发展,以及预期的生活品质、环境质量、政府与企业效益并能够持续下去的发展状态。

这种概念是在旅游产业的整体视角下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能够得到它们之间的一种公平、整体、协调、与高效的发展和利用。

也有一部分学者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解为一种旅游活动的方式,或者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旅游”。

例如TEPELUS C M(2005)与Budeanu A(2005)都指出,大多数旅游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是不良反应都是由大众旅游造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旅游是一个“小规模的解决办法”。

该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运营商可以通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可持续旅游理念执行及对旅游者不良行为监督达到长期保护有效发展的目的。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由于可持续性的概念最初是来于自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所以时至今日很多生态环境学者仍把可持续发展限定为生态的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范围内衡量生态系统要素所确定的可持续性,可以有比较统一的范式,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先提出的根据可持续发展所评价的对象的状态-压力-响应指标与参照标准的对比模式。

例如,对目的地景区土地利用而言,可以根据一定周期内的酸雨强度(压力)、景区范围内的土壤酸化程度(状态)与相应的可承受的酸雨强度和土壤酸度的范围的参考标准,评价生态旅游景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照标准需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当地具体的生态系统的物理特性来确定,这种指标体系实际上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性的物理背景。

早在1998 年,Garrod B, Fyall A就提出,应该把研究重心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移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上来,并建立了一个测量可持续旅游的框架。

因此除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更多学科的研究应该被吸收到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来。

例如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倡导的绿色GNP指标,就是从原G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

美国CASCADIA国家公园,考虑对设施满意的游客比例、对野生动植物观景机会满意的游客比例、具有良好栖息地的濒危物种比例、达到目标数量的濒危物种比例进行测定。

以色列北部乡村旅游地YIRON,设定的游客破坏行为、个人隐私侵犯、游客偷盗、噪音和大气污染、娱乐设施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等14个基本指标。

伴随着人们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入理解,以及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指标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如承载力、可接受的变化范围、旅游者偏好和经历、目的地生命周期、舒适指标和旅游者影响管理等,被应用到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三)环境承载力
旅游可持续发展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的地的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尤其是生态旅游目的地。

早期的学者将自然环境作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主体,以景区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研究要素包括水体、大气、土壤、植被、生物以及整体性的旅游资源等。

例如MATHIESON A, WALL G (1982)提出的一个地区在资源没有受到不可接受的破坏水平时所能维持的旅游水平,以及WALL G, WRIGHT C(1997)提出的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不产生可监测到或至少不可逆转的生态变化时的游客数量。

但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所涉旅游可持续发展及的内容愈发广泛,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亦变得更加复杂。

近年来以“人与地”为中心的研究理念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并成为现今研究的主流观念。

例如SIMON F.G,NARANGAVANA Y, MARQUES D.P(2004)提出的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情况下,特定景区的游客人数最大值。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标准大多是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利益主体讨论的结果而制定的,当然也有根据调查实验获得。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实际是各种相关群体在一个复杂开放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制定政策和规划的时候,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是必然要考虑的。

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

例如,Forsyth T(1997)认为旅游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努力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增加企业绩效,因此他认为企业应去主动地适应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Budeanu A(2005)则强调旅游服务企业尤其是行业中的领先者,应该利用他们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整体的旅游业中得意的宣传与实施,他们也应该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

Rivera J,Leon P D(2005)研究了来自不同旅游企业的 CEO 的教育、环境专业知识、民族特征等不同因素与旅游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的相关性。

Fortanier F,Wijk J(2010)研究了非本地的酒店企业在当地促进就业的数量和形成的就业质量,与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国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虽然晚于国外,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也并不久远,因此国内学者在不断汲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旅游发展实际,也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旅游活动不破坏资源环境为核心以及前提,管住旅游活动的长期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强调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许涛,张秋菊,赵连荣(2004)指出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现实和长远目标中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并通过旅游开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维护旅游发展的环境资源质量(包括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为前提,考虑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考虑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遗产、文化传统的影响。

要保持并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维护公平的经营环境。

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崔凤军,许峰,何佳梅(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原则包括了环境限制性、利益最大化、自然资本原则、预警原则、环境质量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道德伦理原则等。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中也作出了深入的研究。

王良健( 2001)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

牛亚菲( 2002) 根据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和各个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包括状态层、诊断层、趋势层和目标层四个层次,并对每一个层次选取了相应的指标。

此外,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类型的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例如韩春鲜( 2007) 对干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下转第74页)
2016年1月下半月刊
从与人类旅游活动相关联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类的需要分类三大类:第一类生存需要。

生存需要主要指人类为了维持基本生理和安全而产生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物质方面的需要;第二类是休闲需要,休闲需要主要指人类渴望使身心从约束、压力和疲劳下解放出来,获得自我身心自由与愉悦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精神方面的需要;第三类是尊重需要,指人类渴望通过相互交往、挑战自然等方式,获得他人认可和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同样表现为精神方面的需要。

人类的生存需要主要是物质方面的需要,对于长期居住于特定惯常环境的人们而言,该惯常环境下的资源能够满足其生存方面的基本需要。

如果该惯常环境不能满足其生存的基本需要,人类将永久或长期并开该惯常环境而另寻他处,即发生人类历史上或日常生活中的大迁徙、逃荒、逃难、移居或移民现象。

人类需要除了生存需要满足外,还有大量的休闲和尊重等精神方面需要。

而且,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越丰富,信息技术越发展,人们休闲和尊重等精神方面的需要就越强烈。

但是,现代人类日常生活或工作所在的惯常环境中,能够满足人类休闲和尊重等精神方面需要的资源却在日益变得稀缺。

许多现代人处于重重的生活或工作压力之下,对精神上的放松与自由的追求日渐强烈。

另外,熟视无睹的惯常环境和循规蹈矩日常生活也使人们陷入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很难激起人们新鲜、刺激和愉悦之感。

于是,在人类的内心形成了一个精神需要无限性和与之对应的惯常环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丰富,这个矛盾不仅没有消除或减弱,而是在日益加深。

这种矛盾在人类内心中表现为内心不满(或称内心失衡)。

正是精神需要无限性与惯常环境资源有限性的矛盾造成的心理不满,构成了人类从事旅游活动的原因。

当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或因素时,人类便产生了暂时脱离惯常环境,到特定非惯常环境进行体验,以期满足自身在惯常环境难以实现的休闲或尊重需要的冲动,即形成旅游活动动机。

人类在内在旅游动机驱动下,同时在外部客观条件或因素(时间、资金、交通工具等)允许下,人类便开始了旅游活动过程。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对非惯常环境的体验或感知,同时旅游活动会对外部产生的各种各样影响。

由此可见,旅游本质是“在人类精神需要无限性与惯常环境资源有限性矛盾造成的内心不满驱动下,对非惯常环境进行的暂时性体验活动”。

围绕着对这一矛盾的认识与理解,可以进一步厘清旅游与旅行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形成对旅游概念与性质的准确且完整的认识。

与旅游不同,旅行仅指人们离惯常生活环境到非惯常生活环境中的空间变换过程,并不涉及内心不满的驱动因素。

如果这一空间移动驱动因素来源于精神需要无限性与惯常环境资源有限性的矛盾造成的心理不满,那么这种旅行就是旅游。

相反,如果这种空间变换不是由这种矛盾造成内心不满驱动的,那么这种旅行就只是一种单纯的旅行,而不是旅游。

七、结束语
总之,从建立在矛盾观上的游本质的认识出发,更为清晰的认清和把握旅游的本质,将旅游与相近事物区别开来,进而还可以合理推理出旅游理论研究的前提、原则与规范等内容。

另外,从建立在矛盾观的旅游本质出发,还可以合理推理出政府对旅游监管的方向与原则,对旅游业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的研究,黄燕玲,罗盛锋,程道品( 2009) 对农业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胡雯,张毓峰( 2011)对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罗烨,贾铁飞( 2011) 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等。

(三)环境承载力
国内关于“carrying capacity”存在着“容量”与“承载力”两种提法,虽然确实能够从词义中辨析出细微的差别,但是其本质上并无区别。

吴净,李好好认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合理进行开发的问题。

它具体包括旅游目的地经济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社会承载力。

孙睦优在研究中对旅游环境承载力作出的阐释指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包括了生态环境、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以及相应的经济承载力,取得上述四个分项的最小值就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体现。

汪嘉熙(1986)对浙江地区苏州园林景区旅游者进行了调查来确定苏州园林的旅游承载力。

保继刚(1987)研究了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

楚义芳(1989)对旅游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测量公式。

胡炳清(1995)在研究中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性因子和最小值定律,并依此提出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景区内旅游人数的评价方法。

崔凤军,刘家明(1998)又分别以山东的泰山等地为例,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TBCI)及计算的模型,利用游客密度、景区用地强度和景区收益强度三个基本分项指数进行了比较实用的测量。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群体的研究,主要涉及利益分配、群体认知和社区参与三个方面。

胡北明,王挺之( 2010) 探讨了九寨沟景区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利益相关群体的选择上,则选取了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者、当地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四类群体。

李进兵( 2010) 认为,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是旅游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建立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利益分配机制下二者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姚娟,陈飙( 2010) 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牧民对定居工程和参与旅游态度两方面的认知及其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结论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梳理与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而国内则在2011年出现了下滑。

其原因在于2011年开始旅游相关研究整体出现下降趋势,此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生态旅游研究也与同期出现下降。

(二)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概念与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承载力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

但是又各有不同,例如国内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从生态环境及资源本身进行考量,而国外除了关于生态资源评价体系外,还有诸多关于环境资源,动植物甚至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的研究;而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中,国内大部分研究要考虑政府的角色与作用,而国外很少。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另一个趋势在于更多的定量研究方法被使用,尤其是最近5年的研究中。

一方面说明研究方法趋于成熟,而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者在理论创新上的投入逐渐减少,因此对于研究者的启示在于不能忽视理论研究的创新,否则研究的路子将趋于狭窄,近年来研究趋势的下降就是一个信号。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上接第7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