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名著的窗——听宁波市骨干教师黄铁成《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名著的窗——听宁波市骨干教师黄铁成《凤辣子初见林黛
玉》有感
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的生活经典,就像一坛芬芳的酒,愈陈愈醇,它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而一代一代传承,经久不衰。

阅读名著就是与大师对话,与圣贤论道。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是否能给学生一条路径,或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通过课堂上教师的阅读引领,让孩子们能循着这条路径闻到一路的花香,透过这扇窗望见窗外美丽的风景。

今天,宁波市骨干教师黄铁成老师执教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给了我们一个范例。

黄老师首先从了解课文的结构着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比较与以往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学生比较发现《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有三个文章片断组成,都是描写人物的。

这样,学生对一组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

接着,黄老师要求学生默读导读提示,从中获得对名著《红楼梦》有个大致的了解。

黄老师通过评价语言,不仅肯定学生了解的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引领,学生明白了读导读提示能帮助我们读懂课文内容。

在初读板块中,黄老师让学生放声读文本,把认为难读之处划出来,多读几遍。

这又是读书方法的指导,毕竟学生所学的是白话文,而这篇名著是古白话文,学生在阅读上是有一定的难度,老师也充分把握了学生的学情。

在此基础上,老师让学生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交流中,老师通过评价语来指导学习方法:很多名著在导读提示中或文章的题目中就能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时可以关注导读提示和课题。

最精彩的是黄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对王熙凤的外貌和语言的研读,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曹雪芹对人物刻画的独到写法。

在研读外貌板块中,黄老师首先出示一组描写王熙凤穿着打扮的词组,引导学生一层一层读,化解读的难点。

一读“髻——钗——圈——佩——袄——褂——裙”,让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头上戴的,身上佩带的和穿在身上的服装;二读“攒珠髻——挂珠钗——璎珞圈——
玫瑰佩——窄裉袄——银鼠褂——洋绉裙”让学生明白前一个词是用来修饰这些服饰的;三读“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让学生明白前两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这些服饰的颜色和造型的。

在学生明白了这些描写是按一定的结构的词组来写的以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合作读,读出语言的范式,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曹雪芹大家外貌描写的独到之处。

接着,师生一起研读后一组的外貌描写,那是三对对偶语句,互相对对子,以一个“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问题让学生谈谈读书的感受。

在学生的交流中,黄老师说:“老师从‘三角眼’和‘吊梢眉’能读出很多……找原著读读吧!”黄老师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引领学生的阅读,并让学生去读读名著。

然后黄老师让学生拓展读,通过学生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原著中描写贾宝玉的外貌描写,而且告诉学生原著中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有一段富有人物个性的精彩的描写。

这不仅是对学生前面所学的读的方法的一种学以致用,更是为学生打开名著阅读的一扇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浓厚兴趣。

在研读语言板块的教学中,黄老师首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课文视频,并提出了一个看的要求“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这段视频的欣赏不仅让学生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语言、神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为学习文本感受人物形象做了铺垫,而且让学生明白语言、神态也是人物形象的刻画的方法之一。

接着,黄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的时间,学生边读边划,边读边悟。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面对王熙凤的一连串问题,虚假的关心,黄老师采取师生合作演读,其余学生扮作林黛玉,读后采访其心里想法的方法来学习,让学生移情体验感受到王熙凤的虚伪和在贾府的地位。

面对王熙凤的“喜-悲-喜”的神情语言的变化,黄老师则采用引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王熙凤的会讨好人、见风使舵的人物特点;在第一自然段的语言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王熙凤与众人的对比中来感受她的个性张扬、放诞无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