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英语翻译的特点、问题及原则【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英语
浅谈中医英语翻译的特点、问题及原则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友好起来,随之他们对于中国文化、习俗、艺术等越来越感兴趣。

传统中医学也以其独特的理论系统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引着他们。

然而,当西医在中国盛行,大赚其钱的时候,中国传统的中医却一直未能在西方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医在翻译成英语时出现了很多问题。

众所周知,翻译在技术、艺术、文化等各个国际交流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由于语言不同,国外人士要是想了解中国的传统中医学,必须要借助翻译这个工具。

翻译的准确和明了,对于国外人士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传播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种方式。

然而,中医英语翻译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中医英语翻译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从中医英语翻译仿造化,多样性以及定义化这三个特点折射出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对应词缺乏和理解偏差这两个问题进行仔细探讨。

并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三原则,即薄文重医,得“意”忘“形”;比照西医,求同存异;尊重国情,保持特色对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关概念:
中医英语:就是英语语言在中医药对外翻译及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达语系,是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

仿造化:所谓仿造,是指翻译原语的无等值词汇时,用译语中的直接对应词代替无等值词汇的组成部分——词素或词。

定义化:基于中医用语言简意赅,浓缩性强,翻译过程中较难采用相当单位的英语词语,翻译变成了解释,即用英语给中医下定义。

多样化:是指中医术语在不同情况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翻译形式。

争论焦点: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中医英语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在处于初级阶段。

中医英语出现的种种混乱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共识的翻译标准和翻译原则,各
个国家的人对于中医英语翻译各抒己见,争论至今。

所以探究一个被国际认可的翻译标准和原则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历史背景:
中医学对西方的交流与传播始于17世纪。

最早是有来华教士带着颇为好奇的心理将自己的亲历介绍给西方的。

自1676年至今,中医英译已走过了330多年。

兰凤利在《中华医史杂志》上发表的《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中将这330多年人为地分成5个阶段。

1.第一阶段(1676-1854)
1676年,《痛风论文集》(Treatise of the Gout)在英国伦敦出版,该书系是由荷兰文转译成英文;针灸由Busschof H.等人经日本译介到欧洲,acupuncture (acu+puncture,针刺)、moxibustion(moxa+bustion,艾灸)等词沿用至今,是中医英文术语中难得的一对真正标准化了的译语;译介者均为欧洲人,部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职员,大部分是来中国的传教士;译介内容多为见闻性、概述性的,或有关针灸、中医学史、药学、脉学等,尚未直接涉及中医典籍;英国还出版了多部拉丁文中医学著作。

2.第二阶段(1855-1949)
这一阶段是中医翻译和研究在西方深入发展的时期。

中国和西方在医学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医药学译著的出版由欧洲逐渐转向国内。

中国学者,主要是西医生,直接参与或承担译、著工作。

这个阶段出版的主要内容是中医学和中医药,而未见针灸学英文译著的出版。

该阶段开始译介中医典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但均非全译。

同时也基本终止了拉丁文中医学著作的出版。

3.第三阶段(1950-1971)
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受到了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但中医英
译却从未中断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仅1956-1960年期间,中国政府就成立了20所中医学院。

翻译活动首次在官方的组织下进行,避免了译文用词混乱,概念解释不一的弊端。

中医经典著作的翻译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中国学者黄雯也将《内经》的一些重要章节译成了英文。

这一时期,完全终止了拉丁语的使用,顺应了语言的发展规律。

4.第四阶段(1972-1991)
这一阶段中医英语得到发展原因得益于两个原因:1)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
实施以及中药抗艾滋病作用的发现;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对针刺麻醉药的推崇,
中医药和针灸治疗法再次叩开美国大门。

这一时期翻译工作的中心完全转移到了中国大陆,中国翻译工作者成了中医翻译队伍的主力军。

翻译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广泛性和系统性。

中医的主要经典著作及教科书的译本相继问世。

翻译由实践转入理论总结。

由于翻译工作有了广泛性和系统性,再加上长期翻译实践积累下的丰富经验,为由实践转入理论总结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于是,一些经典著作出版了,例如德国文树德教授在美国出版了英译《难经》,英国李约瑟、鲁桂珍合著的《针灸史略和麻醉理论》,美国创刊出版的《美洲中医杂志》等。

国内有中国政府组织编译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基础》、《中国针灸学》,张恩勤主编的《英汉对照实用中医文库》等。

5.第五阶段(1992年至今)
随着学术界对于中医英译的研究和探讨,人们越来越感到中医翻译界“各家学说”的状态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另外,中医英译中存在的理解偏差和对应词缺乏这两个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于是建立协调中医翻译活动的组织及设计中医名词术语翻译规范化的模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这一时期,中医英译的特点:1)理论研究有了实质性的发展,研究领域已触及到了中医翻译的原则这样一些带根性的问题;2)中医翻译的理论研究纳入了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3)中医翻译界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局面被打破。

4)系统的英汉中医教材相继问世;5)中医翻译活动由分散趋向联合,如张恩勤和徐象才主编的两套英汉中医丛书均有全国许多省市的译者参与。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中医英语翻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然而中国人参与的历史不久,全面系统开展翻译的历史更为短暂。

因此,一方面可是说中医英译的历史悠久;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中国的中医翻译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上升的空间也很开阔。

国内外现状:
中医英语的发展建立在国内与国外的国际交流上。

由于我国70年代改革开放的推动,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艺术、文艺和科技上面的交流日益加强。

近几年来,我国国内对中医英译的版本层出不穷。

1991年,李照国先生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及ESP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建立“中医英语”的构想,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探究。

在1995年,他又编写出版了《中医英语教程》,对“中医英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论证了“中医英语”的概念极其在中医发展中的地位。

谢竹藩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绝“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语标准化”的课题,其成果《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于2002年出版。

这一些成果足以可见,我国学术界对于中医英译的重视。

但是目前,不少中医院校在研究中医英译的过程中,对于其概念、体系及应用认识不一,再加上缺乏统一教材,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偏差,应引起重视。

当今社会,国外不少学者也争相翻译了很多中国古典中医著作。

比如中国的《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难经》先后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英文版本,可见国外致力于中医英译的学者很多。

然而现在很多国外学者都专注于古典著作的翻译,而对于词典字典方面的涉及很少。

因此,英国学者魏迺杰博士的《英汉汉英中医词典》、《实用中医英文词典》就显得比较突兀。

除此之外,德国的文树德教授主持的“《黄帝内经素问》英译研究”历史20年,是迄今为止西方规模最大的中医典籍翻译工程。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启动了“传统医学术语英语国际标准化”工作,2007年10月16日,公布了《WHO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为今后传统医学标准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医英译还处于一种混乱的现状,重要是因为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在翻译中医术语时按照字典或者词典上的要求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所以对于同一个术语的翻译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可见,建立正确统一的翻译原则及标准是非常关键的。

发展方向:
中医英语发展的好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研究者的英语水平,另一个是对于中医科学的了解程度。

在第一个方面上,国内外都必须注重研究者英语翻译技巧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标准才可以很好的运用于中医英语翻译之中。

目前,对于中医院校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中医科学”实为重要。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我国中医科学的学习。

不仅要学习中医的术语还要学习中医的文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把中医英译做得很地道。

评述:
由于国内外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势必导致国内外学者在中医翻译方面出现理解偏差。

再加上中医本来就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很多文章都是文言文,不说国外学者,即使是国内学者也很难把握每个术语的真正意思,在翻译途中自然也就很难找到对应的词。

所以中医英译的发展和蓬勃必须与一个合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相结合。

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甚至政府的注意。

至今已建立了很多专门研究中医英译的高等院校和机构。

国际上也开展过很多工作。

如此这些努力,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医英译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本文首先是对中医英语翻译界定了一个概念,使人们可以真正了解中医英语翻译这个领域。

同时,通过介绍中医英语翻译的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和现状,指出中医英语翻译
具有仿造化,定义化和多样性这三个特点。

然而正是因为中医英语翻译的这三个特点,才出现了两个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即理解偏差和对应词缺乏。

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纷纷对中国古典著作进行了翻译,也编写和出版了很多词典。

然而这两个问题一直存在着。

所以本文对于中医英语翻译的三原则:薄文重医,得“意”忘“形”;比照西医,求同存异;尊重国情,保持特色进行具体介绍和阐述。

近几年来,我国国内和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上都非常重视中医英语翻译,也注意到了这两个问题和这三个原则。

先后开展了很多工作,建立了很多机构来克服这三个原则。

在未来,中医英语翻译肯定会朝着和谐积极的方向发展,在促进各国家的交流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
Nathan Sivi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ontemporary China”[J], University of Min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90(2),549.
XieZhufan, On the 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3.
陈峰,关于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探讨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系,2006。

姜雨孜,聂文信,浅谈中医英译[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第3卷第5期,419-420页。

兰凤利,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J],中华医史杂志,2008,第1期,28-31页。

罗磊,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初探[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第2卷第3期,209-240。

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1997。

李照国,中医英语-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科学[J],教育论坛,1999,第3期,5-7页。

李照国,朱忠宝,中医英语翻译技巧训练[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

李照国,再论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第2卷第3期,235-238页。

闵玲,论中医英语翻译[D],南京: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2006。

王秀文,王颖,医务英语翻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徐艳丽,毛红,中医英语翻译原则和标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第8卷第4期,569-570页。

杨天权,邵念贤,英语医学名著汉译技巧精华[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