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三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课件(包考点聚焦+归类探究+以201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时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考点1分子热运动剧烈分子原子1010m分子热运动第17课时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考点聚焦归类示例斥力接触无规则运动间隙温度引力第17课时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考点聚焦归类示例点拨扩散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类型三 温度 热量 内能
例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点评 本题考查了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区分时要明 确: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种类等有关, 内能永不为零;②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 有”热量;③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图17-3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 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答 案 (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 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3)第6 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 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5min、 10min和食用油在第2 min、4 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 油的大。
例1:[2013·雅安]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 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 子在运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类型四 比热容
例4:[2012·烟台] 小明设计了如图17-3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 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 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 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点评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中考中热学实验题的命题热点, 题中可能会涉及温度计的使用、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热量的相 关计算等,另外,还可能涉及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等。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 量工具有温度计和停表,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体现不同物 质的吸热能力的强弱,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来保证吸收热量 相等,要注意的是控制探究的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知识纵横]
1.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2.温度、热量、内能的比较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归类示例
类型一 分子热运动
考点聚焦
考点1 分子热运动
10-10m
剧烈
分子、原子 分子热运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接触
间隙 快
温度 引力
斥力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无规则运动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引力
分子、原子 热 斥力
[点拨] 扩散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 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 [拓展] 了解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①固态:分子间距离很小,作用力很大,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 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②液态: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大,较难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 状,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③气态: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很小,容易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 状和体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例5:[2013·重庆] 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 热容较____大____(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3kg 的水,当温度升高了20℃时,它吸收了__2_.5_2_×__1_0_5_J的热量。 [已知c水=4.2×103 J/(kg·℃)]
分析题意知,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 性;根据吸热公式Q=cmΔt完成计算。
2.比热容
一定 它的质量
c
升高的温度乘积
吸收的热量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1 kg 热量
2×103 J/(kg·℃) 1℃
Q吸=cm(t-t0) Q放=cm(t0-t)
[点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及 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同一种物质,比热容与状态有关。
2.热量
Q 焦耳
能量的多少 J
增加
减少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3 比热容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温多少 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热多少
相同
控制变量法 水
强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2 内能 热量
1.内能及其改变
动能
势能
无规则运动
零
转移
转化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点拨] 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由于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如图17-1所 示的实验中会观察到两个现象:一是橡皮塞被弹起,二是瓶口有大量 “白气”出现(液化现象)。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类型二 内能及其改变
例2: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17-2甲所示是在一个配有活塞 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可 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做__功___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 气___内__能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图 乙是通过___热__传__递___的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的。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分析题意知,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错 误;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不 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错误;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 空中,这是一种宏观物体的运动状况,而分子的运动是微观粒子 的运动,肉眼是看不到的,C错误;正确选项为D。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方法集锦] 过程、现象析内能
热传递过程伴随着内能的变化,吸热物体内能增加,放热物体 内能减少;做功过程也会伴随着内能的变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白气”的现象也体现了内能的变化,一 般情况下内能会减少。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ຫໍສະໝຸດ Baidu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图17-2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点评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对物体做功,物体 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这样的过程可 能还会伴随着物态变化。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图甲是利用做 功的方式增加筒内气体的内能,使空气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 点使棉花燃烧起来;图乙是利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属于通过热传 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故 A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种类等因素 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任何物体都有内 能,内能永不为零,故C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 温度差,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故D正确。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类型三 温度 热量 内能
例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点评 本题考查了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区分时要明 确: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种类等有关, 内能永不为零;②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 有”热量;③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图17-3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 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答 案 (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 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3)第6 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 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5min、 10min和食用油在第2 min、4 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 油的大。
例1:[2013·雅安]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 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 子在运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类型四 比热容
例4:[2012·烟台] 小明设计了如图17-3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 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 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 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点评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中考中热学实验题的命题热点, 题中可能会涉及温度计的使用、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热量的相 关计算等,另外,还可能涉及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等。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 量工具有温度计和停表,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体现不同物 质的吸热能力的强弱,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来保证吸收热量 相等,要注意的是控制探究的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知识纵横]
1.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2.温度、热量、内能的比较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归类示例
类型一 分子热运动
考点聚焦
考点1 分子热运动
10-10m
剧烈
分子、原子 分子热运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接触
间隙 快
温度 引力
斥力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无规则运动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引力
分子、原子 热 斥力
[点拨] 扩散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 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 [拓展] 了解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①固态:分子间距离很小,作用力很大,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 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②液态: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大,较难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 状,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③气态: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很小,容易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 状和体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例5:[2013·重庆] 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 热容较____大____(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3kg 的水,当温度升高了20℃时,它吸收了__2_.5_2_×__1_0_5_J的热量。 [已知c水=4.2×103 J/(kg·℃)]
分析题意知,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 性;根据吸热公式Q=cmΔt完成计算。
2.比热容
一定 它的质量
c
升高的温度乘积
吸收的热量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1 kg 热量
2×103 J/(kg·℃) 1℃
Q吸=cm(t-t0) Q放=cm(t0-t)
[点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及 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同一种物质,比热容与状态有关。
2.热量
Q 焦耳
能量的多少 J
增加
减少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3 比热容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温多少 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热多少
相同
控制变量法 水
强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考点2 内能 热量
1.内能及其改变
动能
势能
无规则运动
零
转移
转化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点拨] 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由于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如图17-1所 示的实验中会观察到两个现象:一是橡皮塞被弹起,二是瓶口有大量 “白气”出现(液化现象)。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类型二 内能及其改变
例2: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17-2甲所示是在一个配有活塞 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可 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做__功___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 气___内__能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图 乙是通过___热__传__递___的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的。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分析题意知,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错 误;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不 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错误;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 空中,这是一种宏观物体的运动状况,而分子的运动是微观粒子 的运动,肉眼是看不到的,C错误;正确选项为D。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方法集锦] 过程、现象析内能
热传递过程伴随着内能的变化,吸热物体内能增加,放热物体 内能减少;做功过程也会伴随着内能的变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白气”的现象也体现了内能的变化,一 般情况下内能会减少。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ຫໍສະໝຸດ Baidu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图17-2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点评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对物体做功,物体 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这样的过程可 能还会伴随着物态变化。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图甲是利用做 功的方式增加筒内气体的内能,使空气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 点使棉花燃烧起来;图乙是利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属于通过热传 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7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故 A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种类等因素 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任何物体都有内 能,内能永不为零,故C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 温度差,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