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陈潭秋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必武得以善终原因探讨(2) 也许正是因为董必武的甘于做配角,让他得以在以毛泽东为 绝对领导的环境下得以善终。 同时也正因为董必武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质。他一生工 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献 给革命事业,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宗旨。他身居高位,从不自视特殊,而是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 注意以身作则,服从组织,遵守纪律,不徇私情,敢于同一切 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爱护干部,团结同志,善于同党外朋友合作共事,时刻关心群 众,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他好学深思,刻苦攻读马克思主 义和文化科学书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热情奖掖青年后进,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被与蒋介石暗中勾结的盛世才秘密杀害于乌鲁木齐陈潭秋人生结局1939年9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参加“一大”的两位湖北人
董必武
陈潭秋
董必武简介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 1975年4月2日),原名董 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 畲,号壁伍。湖北黄安 (今红安)人。是中国共 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 “一大”代表,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 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 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 主义法制的奠基者。
董必武善终的原因探讨(1) 董必武教育子女的故事 董必武曾给子女讲故事,京剧里主帅出来前,都有一些 跑龙套的人登场,跑龙套的人很不简单,不要忽视,他们缺一 不可。“父亲说,他就是跑了一辈子龙套,人要甘当配角,不要 老想当主帅。”董必武告诉儿女甘当配角,不要老当元帅,既是 一位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导,期望子女们树立远大志向,不要 总想着升官发财。为政者当以德修身,学习董必武的甘当配角, 言传身教,教育子女“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 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陈潭秋人生结局的启示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他对党的忠诚,所以宁死不屈被敌人杀害在 了狱中。在危难时刻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陈潭秋保持到了生 命的最后一刻。对于陈潭秋的牺牲,孙在本还有一个别样的假 设:“其实,陈潭秋完全可以有机会率先撤离新疆,但是他坚 持,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没有撤离,他就绝对不能走!”倘若历 史可以改写,一切会不会不同?对于陈潭秋而言,也许无论选 择多少次,不能有尊严地活着,他宁愿选择死亡。 陈潭秋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是 为宣传和捍卫真理英勇奋斗的一生。他执着探求革命真理,是 马列主义的传播者和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他始终站在斗争最 前沿,是群众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者;他高瞻远瞩,是党 的原则的坚强捍卫者和忠实恪守者;他一身正气,不屈不挠, 是大义凛然的革命英烈。
董必武的Baidu Nhomakorabea生结局
党的一大会议后,这13名代表在后 来的激烈的革命斗争中各自有了不 同的去向,有三种不同的归宿:有 的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为了解救 全中国而奋斗终身;有的在革命工 作中病故;有的脱离党组织,与人 民为敌,成为可耻的叛徒。只有毛 泽东、董必武两人携手走过近六十 个春秋。党内“五老”之一的董必 武最为长寿,终年90岁。一大代表 五老中只有他一人陪毛善终。此后 数十年疾风暴雨中,战友和同道者 纷纷倒下或落伍。在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上,董必武站在毛泽东身 旁,成了这划时代场面中仅有的两 位“一大”代表。
陈潭秋生平 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时,他不仅是武汉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的 负责人,同时已是著名的学生领袖。 大革命失败后,陈潭秋在江西、满洲、江苏等地做党的工 作,曾被捕入狱。 1933年春,陈潭秋与谢觉哉化装同行,秘密进入中央苏区,出 任中华苏维埃粮食部长。 1935年7月,陈潭秋回到上海。不久,被中央派往莫斯科参加共 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9年5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中央电示他留在新疆接替邓发任 中共中央驻新疆办事处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并 担任我党与“新疆王”盛世才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 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被与蒋介石暗 中勾结的盛世才秘密杀害于乌鲁木齐
陈潭秋简介
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 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 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 阶级革命家。1920年和董必武、刘 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 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7 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 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回汉后先 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 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2月发动 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1943年9月 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 山脚下。
陈潭秋人生结局
1939年9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 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 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当盛世 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1942年夏,党中 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 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表示:“只要还有一个 同志,我就不能走。” 1942年9月17日,陈 潭秋被捕。敌人对陈潭秋施以酷刑,逼迫他“脱 党”。陈潭秋拒不屈服。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 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董必武生平
1903年考取秀才。 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后在黄州任教员。 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 1915年6月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 1916年出狱后再度赴日本。 1918年回国,参加护法运动。 1919年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创办武汉中学,教授国文。 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随后建立和发展湖北省的 党组织,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湖北民运部部长,湖北省委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领导筹建 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湖北省国民党工作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 1928 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 1932年回国,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 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 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 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 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 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 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出版有《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 《董必武诗选》、《董必武年谱》。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