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与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吴苑(199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助教,就职于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当前高校
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直接体现在其学习状态以及日常生活状态中,为此就高校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和途径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
键词]高校学生;心理疏导;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5-0192-02
试析高校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与途径
吴苑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校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对提高其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科学性,还要注重时效性,这样才可以将心理疏导工作的价值展现出来。
一、高校学生心理疏导的含义
在某层面来讲,心理疏导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内容。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理活动规律,用学校心理工作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引导,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
还可以使学生培养心理素质,树立健全的人格。
由此看来,心理疏导对高校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作为高校心理工作者一
定要能从根本上重视有关工作。
二、开展高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偶发,这影响了其学业,得到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开始要求高校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有利于保障高校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现阶段人们不仅注重自身的物质生活,还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除了基础的物质保障,人们还对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追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物质生活变化得最为明显。
这也相继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生而言,心理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高校学生本身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加上其意志力相对薄弱,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扭曲,在此基础上,高校制订的一些规章制度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束缚作用。
这样他们不仅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还会有更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做出一些出格行为。
除此之外,家庭问题也是使高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因素。
每个学生的家
庭贫富程度都不同,这对于一些虚荣心较强的学生而言,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问题。
当然,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毕竟现在的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高校学生产生矛盾心理也是正常的。
从之前世卫组织公布的一组数据不难发现,心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全世界患精神障碍的人数达到9.8亿,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已经占到这其中的40%,一般高校生的平均年龄都是在20岁左右,说明高校学生患精神障碍的并不在少数。
之所以高校生会产生心理障碍,主要是其生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一旦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轻则会影响其正常生活,重则可能会危及其生命。
由此看来,心理疏导工作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曾经有比较权威的心理学家表示,80%的人会在其一生的某个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因为人总会受到身边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在重重重压之下,人不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将会深受其害。
这样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生,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家庭生活,当代高校生一定要在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对其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将来高校生步入社会,如果不能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只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基于此,辅导员一定要在此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使其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这才能够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心理疏导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与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的相关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高校学生。
一旦学生有不正常的行为,除了其思想方面的原因,更有可能是其心理方面的原因。
在当下复杂的社会形势中,高校学生的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上其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就会对高校学生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高
192--
. All Rights Reserved.
校辅导员在原有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一定要结合具体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疏导,这样才能够提升有关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够有助于辅导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学生的偏差行为进行彻底的纠正。
三、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会真正了解学生,对其进行关心
虽然高校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但是仍然需要来自各方的关系和了解。
鉴于此,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了解,切不可在对其教育过程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或者呵斥,这样只会引来学生更多的反感,对其心理问题的滋生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校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其学习的需求,适当的批评教育虽然会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但不能长期使用在学生身上,他们往往更需要老师能够用一些爱的语言来感化自己、激励自己,以此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所以,在某程度上来讲,辅导员与高校学生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讲话的技巧,这样才能够使其成为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特效药”。
比如,通常在新学期初期,班内的整体环境会比较乱,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日常生活方面,最为常见的就是学生迟到、早退问题,或者是因为矛盾导致学生之间打架斗殴的情况。
面对以上的种种情况,辅导员可以先在班级内部开展一次座谈会,对班内的情况进行总结,之后可以与个别学生进行单独会面,了解其真正的想法,并且能够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来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来开展疏导工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会对问题的解决有极大的帮助。
(二)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在校内接触最多的人。
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辅导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长此以往,相信一定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要知道,高校学生还没有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其思想还是比较单纯的。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还要时刻用积极、健康的心态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面对自己的生活。
如若不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也会深受影响,原本乐观积极的心理也会逐渐发生转变,这对其心理素质的提升并无实际帮助。
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辅导员的健康心理对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辅导员一定要学会抢占先机,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换句话说,当还没有发现学生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时,辅导员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一旦等到问题出现,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不仅会对其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增加难度,还无法有效地提升教育效率,最终的教育结果也可能未必达到预期的目标。
为此,辅导员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处在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中,不但会为其身心带来愉悦感,还会有效抑制其心理问题的产生。
尤其是对那些刚体验高校生活的新生来讲更有效,因为这部分新生通常都是第一次离开家来到异地生活,难免会渴望得到家人的关怀,此时,辅导员若能够抓住学生当下的心理,尽力打造一个有爱的班集体,相信多少都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家的温暖的同时,也能够使其心理变得越来越健康。
(四)积极运用科学方法来引导学生
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就是学习方面的问题,虽然高校学生已经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但是高校的学习生活也不能够忽视,而部分学生就是因此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
其次,就是关于其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由于各种生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与其父母的关系可能会比较紧张,这在一定层面上也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最后就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当代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样一来,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自私及猜忌心理。
鉴于此,辅导员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训练,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自身的重视,对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心理疏导工作不仅仅是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补充,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因此,在高校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学会以身作则,结合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蓄力续航。
参考文献:
[1]宋珺.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教育现代化,2019(31).
[2]成永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融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
[3]赵平.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心理疏导问题的审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
[4]段亚利.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问题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4).
[5]董军明,张丽丽.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6]朱小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幸福感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
因编辑郭起珍
19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