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原穴、十五络穴和十六郄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原穴、十五络穴和十六郄穴
上节课程我们讲述了十二经脉穴位中的五输穴,井荥输经合。
除了五输穴以外。
古人还把经络穴位细分了原穴和络穴。
什么是原穴
原是本原、原气的意思,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地方。
五脏六腑疾病,可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
同样原穴也是治疗上常用的穴位。
原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在手腕和脚踝部位,每个经脉有一个原穴,因此总共十二个原穴,也称为“十二原”。
原穴的概念最早也是出自《灵枢》。
五脏原穴:
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
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
十二经脉中,阴经的原穴就是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输穴”。
古代有“阴经之输并于原”和“以输为原”一说。
而阳经的五输穴和原穴是分开独立的。
十二原穴
原穴的主要作用是针刺原穴可以使得三焦原气通达,发挥其维护正气,抵抗病邪的作用。
什么是络穴
络穴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我在之前的“十五络脉”课程中其实有过讲解的,今天在来简单的说一下。
看过之前的课程,大家应该知道,十二经脉中是互为表里关系的。
而互为表里关系的两个经脉其实还通过络脉进一步连接。
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个穴位,称为“络穴”。
我们之前讲的十五络脉,对应的络穴也是十五个,分别是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
络穴主要作用是治疗络脉的病症,另外由于络穴是联络互为表里的两个经脉,因此有“一络通两经”。
所以,络穴不仅能治疗本经的
病,还能治疗其互为表里的病。
比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因为属于肺经,所以可以治疗肺系统疾病,如咳嗽,喘息等;有因此肺与大肠相互表里,因此列缺也能治疗手阳明大肠经的病症如头项、齿痛。
所以有“头项寻列缺”一说。
{!-- PGC_COLUMN --}
十五络穴
十六郄穴
郄(xi)穴是经脉在四肢部位经脉之气深聚的部位。
郄和“隙”想通。
郄穴大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归纳起来,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如咯血时,临床多选用孔最(肺经郄穴),胃痛时多选用梁丘(胃经郄穴)。
临床应用时,郄穴不仅用于治疗而且可以诊病。
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协助诊断。
郄穴共16个,十二经各有1个郄穴。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1 郄穴。
小结
为什么把原穴和络穴放一块说,就是临床上常常会用到“原络配穴”的针灸方法。
所以大家对原穴和络穴是必须要知道的。
要记住十二原穴和十五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