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打造高效复习课 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步打造高效复习课高效课堂
当教师的,都希望自己任教的学科取得好的成绩,这是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是为师者始终不渝的追求。
怎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上好新授课是一方面,考前高效复习是另一方面。
期末复习课研讨活动中,连续听了数学、外语、思品、历史各两节研讨课,对高效设计复习课有了如下的思考。
01复习课要怎样设定目标?和新授课的目标有何不同?
听过的几节课,大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来梳理知识框架。
老师把章节的重点问题点明,答案说清,然后就放心地下课了,寄希望于孩子们在课后练习巩固。
我在想,课后一个学生要面对七八门功课,他(她)怎么会只复习这一学科呢?即使他(她)想这样做,他(她)有足够的时间吗?这样上复习课,等于把质量寄托在一个没有保
障的“空中楼阁”上。
课堂才是复习的地方,课堂复习应该在简要明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训练和巩固记忆,重点问题必须在课堂上夯实、砸牢,这样我们才可以放心,才会在学生考试时知道他们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
还有一种课堂,像新授课一样围绕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点”
的复习,到最后也没有形成体系。
复习课是回笼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阶段,不是旧有知识
的简单重复,将一个学期学到的知识用“线”串起来,让学生
明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他(她)才能为下一学期的学习奠定基础。
如果仅停留在“点”上复习,简单地走一遍回头路,
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难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再有,复习课应该着重解决学生平日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把考试时经常出错的地方作为重点复习。
在听数学课《整式的加减》(单元)一课时,老师带领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包括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整式的加减一一进行了梳理,但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整式加减时的去括号、添括号,却只作为一般性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的复习。
我在课堂上问了四个小组的16个学生,有14个学生反映这里经常在考试时被扣分。
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继续在这里丢分。
02怎样进行复习课教学设计,怎样有效达成目标?
设计复习课,一定要围绕“高效”做文章。
课堂上的任一环节,都必须是高效的。
所谓高效,就是学生参与面必须是最广的。
如果极个别人参与,其他人闲置,就造成了很大的时间浪费。
课堂上应尽量
避免个人回答问题,那种惯用的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听的方式不适合复习课,因为一个同学回答正确不能代表全班同学都掌握了。
教师反馈复习效果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个别进行,也可以采用书面方式全面了解。
所谓高效,就是课堂上学生所巩固的知识应该是最多的。
如果课堂上不夯实基础知识,就不能保证学困生达到基本目标,他们的课后时间我们无法掌控。
要把复习效果更多地寄托在课堂上,而不是课外。
所谓高效,就是课堂上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科学。
研究发现,一个初中生的集中注意时间大概十几分钟,复习课大都枯燥集中注意时间会更短,超过这个时间他的思维就会游离,效果就会降低。
因此,教学环节要有张有弛,把知识记忆和做题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当然,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也不可太短,如果变动太快也难以保证效果。
所谓高效,就是要随时进行各环节学习效果反馈。
每个环节都对应一定的复习目标,随时反馈便于及时地调整课堂。
反
馈的方式很多,对于重点问题,一定要落实到学生手上,让学生动笔;有些可以通过背诵,或抽查或走到学生中间;在课的最后,一定要设计重点问题的检测。
所谓高效,就应该分层设定学习目标。
目标的设定要区分出层次,有基本目标,有达到基本目标以后的提高目标,还有拓展目标,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调控之下有大的收获。
当然,这样的目标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的,但老师应该明白哪些学生应该努力达到什么目标,从而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推动。
所谓高效,就应该将落实进行到底。
如果我们反馈了,只停留在知道哪些同学对了、哪些同学错了,而对于出错的同学没有让他们落实到会做的程度,仍然是没有效果的。
03如何利用好新授课教学时的材料?
新授课教学时,每个学科都开发了很多资料,如学习活动案、单元复习提纲等,用好这些资料事半功倍,因为人的大脑有
位置记忆、视觉记忆的功能。
我听过的复习课,要么没有印制复习提纲,要么是重新印制的。
没有复习提纲,效果就会降低;重新印制复习提纲,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时的混乱,还增加了学校的经济负担。
如果在新授课教学中,注意资料的后续使用,复习时再适当添加综合题,学生学习会有一致性和连续性,我们的负担也会减轻。
向课堂要质量,我们才能获得高质量,质量来自于每一个课堂,希望就在自己的课堂上。
复习研讨活动让我们每个人带着研究的眼光看课堂,每一天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
当高效复习课成为我们的课堂常态,教学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我们老师也会因此获得极大的解放。
“十个环节”是指:教师的备课、讲课、布置批改作业、课内外辅导、检测;学生的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小结。
●教学常规管理:“一个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两个对待,两个至少,两个五分钟”:把每一节自习都当作考试来对待,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高考来对待;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面批面
改;教师连续授课时间不超过5分钟,每节课末给学生留下5分钟思考总结的时间。
“三个按时,三个转变”:自习课按时到位辅导,按时布置作业,按时收缴作业;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四精,四注重”: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五必,五让”:作业布置和检查要作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做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六个环节”:备、讲、批、辅、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