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危险源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危险源的定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危险源辨识种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两种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生产场所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2005-07-26发布,2005-11-01实施)代替GB 12268-1990,其下表格均引用旧标准GB 12268-1990,具体更新详见《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a)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
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表2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表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d)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4:表4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危险源辨识贮存区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
危险源辨识范围
1.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
2.工作场所设施;
3.正常、非正常运行以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管理
主要包括树形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单审批,专家组评审,按月风险评价等主要功能,它可以输出危险源清单(一般,重要)建立统一危
险源档案,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对危险源管理情况可随时了解查看。
该系统还能够与其它模块建立联系,将危险源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档案。
完善的新增、变更、撤销的审批流程;多种辨识方式可选(格莱姆LEC打分法;MES打分法等),浮动打分和在线提示。
规范的表格单据,相关的流程单据,建立完整统一档案;定期的专家组重要危险源评审;符合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外审要求的危险源清单和危险源变更单;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图形化的统计,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遵照23号文件,按月进行的企业危险源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信息化
危险源辨识工作比较繁重,人工判断可变动性比较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用软件作为工作模式越来越普及。
其中北京首安信息开发的危险源管理模块旨在建立一套符合体系标准要求和23号文件规定要求的危险源辨识评价流程,主要包括树形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单审批,专家组评审,按月风险评价等主要功能,它可以输出危险源清单(一般,重要)建立统一危险源档案,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对危险源管理情况可随时了解查看。
该系统还能够与其它模块建立联系,将危险源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档案。
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1.完善的新增、变更、撤销的审批流程;
2.多种辨识方式可选(格莱姆LEC打分法;MES打分法等),浮动打分和在线提示。
3.规范的表格单据,相关的流程单据,建立完整统一档案;
4.定期的专家组重要危险源评审;
5.符合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外审要求的危险源清单和危险源变更单;
6.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图形化的统计,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7.遵照23号文件,按月进行的企业危险源风险评价
什么叫因素: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
(1)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
2)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
(3)又称因子。
在科学试验中,影响试验指标的要素或原因,称为因素。
例如考察温度、压力、催化剂的用量对产率的影响,产率是试验指标,影响产率的温度、压力、催化剂的用量,则为因素。
以上皆为狭义解释,从广义上讲:因素是能够通过自身性质和其抽象概念构成事物性质的概念。
危险因素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1.1危险因素定义
危险因素是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能影响人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可将危险因素统称为危险因素。
1.2 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危险因素之所以能造成有害的后果,最终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害物质意外作用(如泄露、挥发。
因此,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和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
能量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
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素。
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等等。
对于电能给人类的好处,我们可如数家珍,但电给我们带来的电失火等灾害也是经常发生的事。
有害物质是指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物质等。
如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和窒息性气体等都是有害物质。
危险是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危险的特征在于其危险可能性的大小与安全条件和概率有关。
危险概率则是指危险发生(转变)事故的可能性即频度或单位时间危险发生的次数。
危险的严重度或伤害、损失或危害的程度则是指每次危险发生导致的伤害程度或损失大小。
3、国际标准化组织对“风险”定义,2009年11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召开会议,有13O多个国家代表参加,对经过4年多讨论,4易其稿的“风险”概念,进行投票表决,正式发布了ISO 31000:2009标准《风险管理一一原则与指南》等三个标准,明确指出“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是对风险主体目标的影响。
该定义是人类对“风险”这一古老概念的最新认识和理解的总结与概括。
对这一最新、最权威的“风险”定义,可从以下五方面加深理解:(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目标的差异,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前者称为“机会”,后者称为“威胁”,从而颠覆了风险全是负面性影响的传统观念。
(2)、目标包括多方面和多层面。
前者如财务、健康、安全、环境等等;后者如战略、组织、项目、产品和过程等等。
(3)、风险具有潜在特征,在风险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时,对它难以肯定与否定,包括事件、发生可能性及后果,或三者结合。
(4)、风险通常用事件后果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结合来表示。
即风险= 事件影响后果×事件发在可能性(5)、不确定性是指与事件的后果及发生可能性有关的信息及完整状态缺乏了解。
对事件是否发生及事件后果如何?不能肯定或否定。
只能用概率来反映认识的程度。
4、新的风险定义与原来的涵义有什么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风险与目标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很少将目标与风险联系在一起。
而“标准”的定义,将“目标”作为风险定义的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风险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性因素。
没有目标就不存在风险。
目标是风险主体的目标。
从而将“目标、不确定性、影响与风险主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风险与目标是相伴终生、形影不离。
一个目标会受多种潜在风险因素影响。
同样,一个风险事件又会影响多个目标。
风险对目标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多样性及延伸性,可能好也可能坏,有机会也有威胁。
风险管理就是要管理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尽可能抓住机会、规避威胁,创造价值为实现目标提供保障。
(2)、风险对目标影响,自古以来我国人们总认为风险就是“危险”,含有遭遇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是纯坏(负面影响)的意思。
而“标准”砌底改变了这一观念,认为风险具有“二重性”,既可能对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称为“威胁”,又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有利的正面影响,称为“机会”。
这为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从而改变了世人对“风险”的偏面认识,使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寻找风险变化的“环境条件”,并创造条件改变风险的性质,变不利于目标实现的风险,为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风险。
(3)、风险与人关系。
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风险及其形成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认知和改变的,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如有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过去有些无法治疗的随着技术进步现在能治了,有些危害人类生存的
“瘟神”,被送走了。
但不是所有风险都能改变。
人类的一生就是与风险搏斗一生,是创造条件改变风险性质的一生。
人对风险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作为,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变不利风险为有风险。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
比如某人在一个大雪天,在下班的车流高峰期,骑着他的没闸没铃的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准备去购物中心买皮鞋.不幸半道出了交通事故.这里让我们分析一下:
大雪天、车流高峰期、没闸没铃的自行车等属于风险的因素;
交通事故就是风险事故;
当事人的死亡或残疾就是本次风险事故所导致的损失.
原本购物回家的目的与横尸街头的结果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险事故经常给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总之,风险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而风险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损失的出现.这就是风险要素之间的辨证关系.
什么是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性.
对于某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是风险因素.如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假如冰雹直接将行人砸成重伤,冰雹就是风险事故本身.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目录
•1什么是风险
•2风险的基本属性[1]
•3风险的特征[1]
•4风险的由来
•5风险的解释
•6风险的构成要素
•7风险发生的过程
•8风险的分类
•9风险概念综述
•10风险的不同学说
•11risk辞源
•12参考文献
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
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
风险有两种定义:
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
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
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
风险的基本属性
人们重视风险与风险管理,起因于风险的属性。
风险的基本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
(一)自然属性
风险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所引起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繁衍生息的基础。
自然界通过地震、洪水、雷电、暴风雨、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运动形式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生活造成损失,对人类构成风险。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其规律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的程度。
(二)社会属性
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风险的内容不同。
风险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这是风险的社会属性。
风险事故的发生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力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战争、冲突、瘟疫、经济危机、恐怖袭击、车祸等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影响和支配的。
(三)经济属性
风险的经济属性强调风险发生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即风险与经济的相关联性。
只有当灾害事故对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造成损失时,才体现出风险的经济属性。
也才因此称为风险。
否则,不定义为风险。
例如股市风险、信用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等,都可能造成相关的经济损失。
风险的特征[1]
风险具有以下7个主要特征。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风险的客观性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人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风险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二)风险的损失性
风险发生后必然会给人们造成某种损失,然而对于损失的发生人们却无法预料和确定。
人们只能在认识和了解风险的基础上严防风险的发生和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损失是风险的必然结果。
(三)风险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客观的、普遍的,但就某一具体风险损失而言其发生是不确定的,是一种随机现象。
例如,火灾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风险事故,但是就某一次具体火灾的发生而言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预知的,
需要人们加强防范和提高防火意识。
(四)风险存在的普遍性
风险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如地震灾害、洪水、火灾、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类将面临更多新的风险,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可能越来越大。
(五)风险的社会性
没有人和人类社会,就谈不上风险。
风险与人类社会的利益密切相关,时刻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社会性。
随着风险的发生,人们在日常经济和生活中将遭受经济上的损失或身体上的伤害,企业将面临生产经营和财务上的损失。
(六)风险发生的可测性
单一风险的发生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对总体风险而言,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可测的,即运用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对总体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以研究风险的规律性。
风险事故的可测性为保险费率的厘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风险的可变性
世间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风险也是如此。
风险的变化,有量的增减,有质的改变,还有旧风险的消失和新风险的产生。
风险因素的变化主要是由科技进步、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变、政治与社会结构的改变等方面的变化引起的。
风险的由来
“风险”一词的由来,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他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他们认识到,在出海捕捞打鱼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风险”一词的由来。
而另一种据说经过多位学者论证的“风险”一词的“源出说”称,风险(RISK)一词是舶来品,有人认为来自阿拉伯语、有人认为来源于西班牙语或拉丁语,但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来源于意大利语的“RISQUE”一词。
在早期的运用中,也是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体现为自然现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风暴等事件。
大约到了19世纪,在英文的使用中,风险一词常常用法文拼写,主要是用于与保险有关的事情上。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一词,已经大大超越了“遇到危险”的狭义含义,而是“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可以说,经过两百多年的演义,风险一词越来越被概念化,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而逐步深化,并被赋予了从哲学、
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甚至文化艺术领域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含义,且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风险一词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
无论如何定义风险一词的由来,但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也有人进一步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智慧的认知,理性的判断,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有时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
因此,如何判断风险、选择风险、规避风险继而运用风险,在风险中寻求机会创造收益,意义更加深远而重大。
风险的解释
•风险的性质
风险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
•风险频率与风险程度
风险频率:又称损失频率,是指一定数量的标的,在确定的时间内发生事故的次数。
风险程度:又称损失程度,是指每发生一次事故导致标的的毁损状况,即毁损价值占被毁损标的全部价值的百分比。
现实生活中二者的关系是:一般是反比
风险频率很高,但风险程度不大;
风险频率不高,但风险程度很大。
•风险成本
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所必须支出费用的增加和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又称风险的代价。
包括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和预防和控制风险损失的成本。
•风险与危险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投资股票的风险很大,但是高风险产生高回报”,“战争爆发的危险依然存在”等说法。
风险与危险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可能对行为主体发生损害,不同点在于,风险是抽象的概念,由多个因素构成,其结果导致损害,也可能导致获利;但是危险通常指一种具体的概念,其结果导致损害。
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而不是危险。
•风险与冒险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冒险是人的主观选择和决定。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归类于社会危险中,指人们故意行为或者不作为导致的风险。
在保险业界最常见。
例如为了获取全额的保险金补偿,被保险人
在火灾发生时故意不施救;为获取巨额的保险金,故意使被保险的儿童处在危险状态等。
道德风险又分为事前和事后。
前者如自行车已向保险公司投保,因车主就不上锁而导致被盗;后者如汽车司机在汽车行驶中碰伤行人,由于保险公司往往设置免赔额,但司机为了获得保险公司赔偿而故意将被撞伤的行人增加原本已可避免的更大创伤。
•可保风险
可保风险是保险人愿意承保并能够承保的风险。
判定可保风险有如下条件:•风险确实存在,并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
风险不存在则不需要保险,风险发生导致的损失小,则当事人自己就可承担,没有必要获得保险保障。
•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针对某个单独保险标的而言,风险的发生是偶然的,并且不是故意行为导致的。
•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损失的可能,但是大量标的没有同时损失的可能。
只有有大量可能遭受同样风险,保险人才能估算损失;大量标的有同时损失的可能(此為巨災損失),保险人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如果承保无疑于赌博。
•风险必须是非投机性的。
如果保险人承保投机风险,则被保险人可因风险发生获得利益,也可因风险发生导致损失时获得保险赔款,则被保险人确定获利。
从而鼓励投机,导致保险人损失变大。
•风险具有现实可测性。
有可测性,保险人才可能通过测度厘定费率。
•保险成本需具经济性
如果为了避免此项危险,其所需之保险费过高,则会造成企业之沉重负担,而这并非保险之本意。
保险在于提供保障,而非牵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