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
1. (2分) (2020高二下·章丘月考)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 .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 实现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 (2分) (2020高二下·邹城月考) 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60个以上,但其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
这一现象说明()
A . 周天子权威足以维持秩序
B . 诸侯争霸促进了国家统一
C . 宗族和姻戚关系发挥作用
D . 诸侯国之间力量势均力敌
3. (2分) (2018高二下·成都期中)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短命的朝代。
史学界认为,秦朝短命而亡与商鞅变法有直接的关系。
这种观点的依据应是()
A . 秦朝延续商鞅严酷的法律而激化了阶级矛盾
B . 商鞅奖励军功致使秦朝好战消耗了国力
C . 秦朝继续重农抑商使其社会经济丧失了活力
D . 商鞅彻底扫荡旧势力使秦统治基础薄弱
4. (2分) (2018高二下·汕头期中) 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
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
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 .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 拓展了中国疆域
C . 实现了国家统一
D . 推动了官僚政治
5. (2分) (2019高二上·乾安月考) 《汉书·董仲舒传》:“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
”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 . 思想统一
B . 三纲五常
C . 君权神授
D . 以刑辅德
6.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
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
这反映出()
A . 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B . 玄宗重视三省间的分权制衡
C .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D . 相权对皇权形成明显的制约
7. (2分) (2019高一上·蛟河月考) 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这说明()
A .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 (2分) (2017高三上·玉山月考)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史实是()
A . 隋朝的科举制
B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 . 元朝的行省制
D . 明朝的内阁制
9. (2分) (2017高一上·福泉月考) 下面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
若其为真,则该圣旨的撰拟机构应是()
A . 中书省
B . 内阁
C . 军机处
D . 吏部
10. (2分) (2018高一下·成都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
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 . 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B . 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C . 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 . 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11. (2分)“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随时来往,总候本国谕旨遵行。
”该项规定出自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马关条约》
12. (2分) (2019高三下·于都模拟) 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
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
”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A . 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B .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C . 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D . 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13. (2分) (2019高一下·绍兴期中) 2018年9月21日,国家文物局证实在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经远舰”残骸。
对“经远舰”的考古打捞可以直接研究()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叶祖珪的生平事迹
C . 北洋舰队的覆灭
D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14. (2分)“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 . 戊戌变法时期
B . 辛亥革命时期
C . 民国初年
D . 新中国成立初期
15. (2分) (2017·江苏会考) 原日本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时说:“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十具……有很多老人、妇女甚至还有孩子……惨不忍睹……陆军做得
太无耻、太过分。
”该材料()
A . 可以反映当时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
B . 对于揭发日军侵华暴行有重要价值
C . 可以用于研究日本的“扫荡”政策
D . 可以证实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抵抗
16. (2分) (2017高二上·如东月考) 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一系列暴行的影片。
影片描述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是()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淞沪会战
D . 徐州会战
17. (2分) (2017高一上·九江开学考) 《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 . 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 . 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 . 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 . “协约国”的暴行
18. (2分) (2019高二下·长春期末) 理论就是旗帜,道路决定命运。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宝贵财富。
下列思想中形成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是()
A .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
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
他们的革命大方向始终没有错。
B . 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C . 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D .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
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
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19. (2分)(2020·厦门模拟) 表1为太行山北部根据地1937年至1943年土地买卖中各阶层的占比情况。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表1
A . 革命形势发展迫使地主富农逃亡
B . 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发展
C . 战争环境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D . 土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20. (2分) (2019高一下·辽宁期中) 在进行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暴行的研究性学习中,下列最有力的证据是()
A . 战争亲历者的控诉材料
B . 文学著作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 . 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 . 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的新闻照片
21. (2分) (2020高二下·济宁月考)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 .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 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 .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22. (2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
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 . 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 . 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
C . 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 . 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
23. (2分) (2019高二下·潍坊期中)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的观点。
英美法等国代表认为“所请理由极为充分”。
这一外交努力()
A . 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
B . 改变了弱国外交形象
C . 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全力支持
D . 成功解决了山东问题
24. (2分) 2012年某纪念馆举办特展,展示了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思想”的重要文件。
该展览为
A . 中共“二大”——九十周年纪念展
B . 八七会议——八十五周年纪念展
C . 遵义会议——七十七周年纪念展
D . 中共“七大”——六十七周年纪念展
25. (2分) (2019高一上·湖北月考) 国民革命期间,陈独秀曾指出:“我们不应该没有任何条件和限制地支持国民党,只应当支持左派所掌握的某些活动方式,否则,我们就是在帮助我们的敌人,为自己收买(制造)反对派。
”这遭到了共产国际的严厉指责。
这说明()
A .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 国共之间的合作已经完全破裂
C .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有过消极影响
D . 中共已经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6. (2分) (2019高三上·河南月考) 八七会议决定:“没收大地主和中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农民”;“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
会议还认为,“必须……反对已成反革命的资产阶级”。
由此可知,八七会议()
A .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未完全成熟
B . 完全符合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C . 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和扩大
D .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27. (2分) (2018高一上·临海期中)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
1926年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
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 .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 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 . 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D . 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28. (2分) (2017高一上·太和月考) 民国时期的政治评论刊物《观察》的创始人储安平在1947年总结了一种广泛持有的观点:现政权的支持阶层原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
现在这一批人没有对南京政权有好感的。
这表明国民党()
A . 失去执政合法性
B . 已经丧失了民心
C . 丧失了执政地位
D . 缺乏群众基础
29. (2分) (2017高二下·凉州期末)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 .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 .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 . 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30. (2分) (2018高一上·沭阳期中) 从下列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 .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 .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D . 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31. (2分) (2017高三上·钦州港期中)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经
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 .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 .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32. (2分) 1982年2月邓小平指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这个观点表明()
A . 统一的前提是社会主义
B . 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中国
C .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 . 中国政府一定要解放台湾
33. (2分)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
A . 签署双十协定
B . 进行战略反攻
C . 进行战略决战
D . 发起渡江战役
34. (2分)(2017·吉林模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过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
对于这一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 . 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 .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 .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5. (2分)(2020·模拟)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
这表明()
A . 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B . 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C . 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D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36.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
A . 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 . 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 . 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 . 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7. (2分) (2020高一下·开封月考) 如表为1949﹣﹣1952 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
这说明当时()
A . 重工业的基础薄弱
B .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 社会主义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38. (2分) 1950年,毛泽东说:“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被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
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
”为此,中共的政策是()
A . 欢迎资产阶级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
B . 吸收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
C . 为将来取消各民主党派做好准备
D . 进行基层选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39. (2分)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①“一五计划”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0. (2分) (2019高一下·双鸭山月考) 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常委、台湾行政当局前负责人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祖籍地漳州,受到村民热烈欢迎;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 台湾各政党均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B . 民进党改变立场放弃了“台独”主张
C . “台独”遭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抵制
D . 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0分)
41. (10分) (2016高一上·清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
材料三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所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2. (10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摘自《历代名臣奏议》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改编自周恩来的《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根据《基本法》第12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直接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该法中关于香港自治权的规定极其丰富。
《基本法》的条文还有至少12项限制性规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的设限。
——摘自王立民等《“西法东渐”与近代中国寻求法制自主性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的表现(要求至少列出其中3点),并概述元朝行省制度设置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简析这一政策在“民族合作、团结及共同发展、繁荣”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香港回归的主要过程,并指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43. (10分)(2019·山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的财政制度,从顺治朝初立,到雍正朝完备,形成一套戒律森严、以解、协饷为核心的制度。
清政府对财政收支有严密的规定,其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列有 10项,这些税目都是统一的、固定的,不得随意改变。
但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此种静态的固定化的财政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动的时局。
太平军兴后,解、协饷制度崩盘,无钱可拨的中央丧失了对地方财政的协调能力,晚清财源的开辟,中央少有作为,基本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一系列财源相继确立,其中的大项有:厘金、关税、铸币、公债等。
这与古代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有很大区别,也导致了地方财政收支日益膨胀和中央收支日益萎缩。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清政府利用 20世纪初进行的“新政”,开始了财政方面的改革。
1903年,清政府设立财政处,1906
年,清廷设立税务处,准备在统一税权,主要是海关税和常关税方面做些工作。
同年,清政府将户部改为度支部,负责统管全国财政,统一设立中央统管下的度支公所和财政公所,向各省派驻监理官。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明确提出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主张,按照西方的财税理论,改革旧税制,着手新税制的建设。
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后,首先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确立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体制。
为了防止中央与地方发生冲突,财政部于 1928年11月间正式公布了划分国、地税收支标准案,基本上完成国、地税收系统的划分。
摘编自张志超等《民国时期(1912-1937)财税改革问题对话》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前后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2)据材料二、三,指出晚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上分别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44. (10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统一祖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
——台湾檄文
“台湾今日庆升平,仰首清天白日清,六百万民同快乐,壶浆箪食表欢迎。
”
——台湾歌曲
材料二: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受损失。
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
——《告台湾同胞书》1979.1.1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的檄文与歌曲出现的时间及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简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34-1、
35-1、
36-1、
37-1、
38-1、
39-1、
40-1、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0分)
41-1、
41-2、
41-3、
42-1、
42-2、
42-3、
43-1、
43-2、
44-1、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