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检查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汇
大家·诊疗
Family life guide -131-
廖茂淋(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MRI 就是磁共振成像,是医学中比较常见的影像检查手段,国
内叫做核磁共振检查。
该检查方式的操作原理,就是将人放置在比较特殊的磁场环境当中,利用无线电进行射频脉冲,从而激发人体中的氢原子核物质,让氢原子核通过共振后吸收相应的能量,然后当射频脉冲结束后,氢原子核就会根据一定的频率发出相应的电信号,并将吸收了的能量进行释放,进而记录到人体外部的接收仪器中,最后再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特殊处理,把人体内部的情况用核共振图像展示出来。
核磁共振作为特殊的物理现象,虽然被广泛运用于物理以及化学生物等领域,进行各种物质的分析作业,但是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才被运用到医学的临床检测工作中,而为了与核医学领域中的放射成像区别开来,将这种技术叫做磁共振成像术。
磁共振借助静磁场给人体施加相应的频率,从而形成一定的射频脉冲,对人体的氢质子产生一定刺激,形成磁共振现场,当脉冲现象结束后,质子就会在弛豫的发生过程中,通过MR 信号的接收处理、空间编码操作与图像重建作业等一系列处理,从而生成MR 信号。
患者进行MRI 检查,可以利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多方位成像操作,在最大程度上给医务人员提供患者体内的各种情况。
这种检查方式与其他的检查方式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方面、骨骼肌肉系统检查方面以及胆管系统检查方面等。
运用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的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种:患者具有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表现、脑积水或者脑萎缩症状、脑梗塞问题、脑出血情况、卒中与脑缺氧症状、脑血管病症、颅脑存在外伤情况、颅内受到感染、颅内出现其他类型的炎性病变以及脑白质病症等。
而颅内症状包括了先天性发育畸形、各种类型的外伤、肿瘤、相关炎症、受到寄生虫感染以及其他脑血管病变等情况。
脊柱脊髓方面包括了脊柱退行性病症、颈胸腰椎间盘出现变形以及脱出等情况。
纵膈及心肺方面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疾病、心肌病症、主动脉病变、肺血管疾病、胸膜病症等。
肝胆胰脾方面包括了肝胆部分的不同肿瘤与肿瘤样疾病等。
除此之外,五官科检查、骨骼肌肉检查、骨盆和生殖系统检查、 肾和肾上腺的肿瘤检查等,都在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范围以内。
MRI 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颅脑疾病诊断方面,而且从临床检查的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诊断方式优于螺旋CT 方式,磁共振成像的软组织对比度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分辨脑皮质、髓质以及神经核团等物质,还可以有效提升脑髓质疾病、肿瘤疾病以及水肿等症状的处理水平;而且磁共振成像可以从各个方位开展断层扫描操作,同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此外,这种检查手段不会受到骨性伪影的影响,让医务人员可以有效掌握患者垂体、颅部神经、脑干以及小脑等部分的变化状况,是医院针对此类病情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在临床上,还可以将这种检查技术运用到对比剂中,
有效鉴别出肿瘤和水肿的具体情况。
而且在头颅外伤方面MRI 诊断方式与较螺旋CT 相比较,敏感程度比较小,并且不能有效发现新鲜血液中的分子变化,很难让医务人员查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的出血情况,而且检查方面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运动伪影的产生,因此,针对患者伴随监护仪的急诊情况、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在临床应用中不建议采用MRI 检查。
MRI 诊断的注意事项:首先,在检查方面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而且不能全面、有效地检查一部分器官与疾病,所以,要仔细、认真把握相关的适应证状;其次检查时不要带妆检查,因为一些化妆品中含有金属物质,容易对磁场造成干扰,不利于检查的进行;再次是要调整好检查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提高检查准确率很有帮助;然后是要进行空腹的检查,保持空腹4到6个小时,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是一些检查的细节问题:检查时不要动,保持静止状态,以免影响健康结果,同时不要随意触碰机器内壁以及电线,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取出金属物品,避免影响检查结果,以及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防止损伤听力进行佩戴耳塞等。
MRI 检查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比较先进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式,是医学影像领域中除了X 线和CT 检查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
文中对一些MRI 检查的适应证、临床应用及注意要点进行了大概总结。
但是核磁共振成像术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扫描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对于那些配合度比较低的患者来说会大大增加检查的难度。
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调正相关的检查手段,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磁共振成像的价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