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_氧化还原_概念的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分析——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分析——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案例采撷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分析———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文|王嘉敏1,周梦翩2,段莉梅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初高中化学中的核心概念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的学生学习化学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化学与生活、社会和环境的联系,体现出知识的启蒙性与基础性,需要学生初步建立化学学科的观念和基本思想。

高中课程中,必修1和必修2囊括了高中三年所有内容,选择性必修1、2、3是对前两册课本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知识和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后,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都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在变革中发展,对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好教学衔接的工作。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作为高考必考的内容,在初高中化学课程间进行适当、合理的教学衔接就显得十分必要。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与之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电化学内容的学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文注重初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教学衔接,对学生之后的化学知识掌握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给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以便提升教学效果。

一、初高中氧化还原内容衔接分析现行高中与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不仅是知识容量的增多,更为关键的是知识难度的增加。

本文对初高中教材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设置、教材内容比较以及衔接断层内容做出如下分析。

(一)初高中教材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设置分析初中化学关于氧化还原的内容是分开介绍的,从得氧或失氧的角度来判断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初中教材中只要求知道并会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即可,且有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内容设置相隔较远,学生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不断渗透二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关系。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1. 氧化剂的定义及特点2. 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八、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1. 电子转移法2. 电荷守恒法3. 元素化合价变化法九、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化学电池2. 腐蚀与防护3. 合成反应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1. 食物的氧化与腐败2. 药物的氧化与还原3. 环境污染与氧化还原反应十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科技1.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3. 材料科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十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医学1. 血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抗氧化剂与健康3. 氧化还原反应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十三、氧化还原反应与能源1. 化石燃料的氧化还原反应2. 清洁能源的利用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十四、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保护1. 废水处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空气净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十五、课程总结与拓展1.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研究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最新资料

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最新资料

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直以来,氧化还原反应就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改以前,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重要物质变化过程的理论依据在整个高中化学反应体系中体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改以后,虽然氧化还原没有作为特别凸显的专题出现,但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课改之前,相比起来,新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学原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倘若学生能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将为以后学习有关配平、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将对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还原反应出现在新人教版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三节中。

在这一章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学生已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

在第一节的“思考与交流”教学活动,学生曾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学生在初三已学习过化学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习了化合价,初步认识了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的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只要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学生是有基础很好的理解和把我氧化还原反应的。

但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渗透在教材的每个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刚刚开始学习有关化学内容的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而且难于认识和理解的。

怎样才能使这部分知识容易学、容易用,如何设计教学才能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究其原因,得以下几点思考。

一、新课程标准对氧化还原反应这节内容的要求较旧教材有所提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课改以前,教师只要吃透教材,让学生学会判断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能够利用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但在新课程中除此要求以外,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交流、讨论,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自我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的观念的转变,两者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观念建构教学研究进展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观念建构教学研究进展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与发展建构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学者J.Piagct 提出并开拓发展,理论核心观点认为:学习活动是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协商过程,需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来构成学习环境[1]。

针对化学基本观念建构教学,国外开展相关研究较早。

加拿大学者R.J.Gillespie 在1997年回答“普通化学中必须包括什么内容”时,就已经提出了化学教学需要围绕6个化学概念展开,即:(1)原子、分子和离子;(2)化学键;(3)分子的几何形状和三维化学;(4)动力学理论;(5)化学反应;(6)能和熵[2]。

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在化学基本观念建构方面也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

例如,梁永平教授于2003年对化学学科基本问题和任务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次明确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针对化学学科中的元素观、能量观、科学本质观和微粒作用展开研究,确立了观念的基本理解和学习价值,明确了观念在中学教学阶段的发展层级,搞清了观念建构教学在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和策略[3]。

学者庄德刚于2015年发表《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一文,探索了以“硝酸性质”为例、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化学观念[4]。

学者田军于2016年发表《打破知识本位及促进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一文,从“化学变化观”和“化学实验观”角度针对“乙烯的性质”教学章节进行观念建构和教学实践[5]。

学者黄爱民于2017年发表《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以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对乙醇教学进行了研究[6]。

2“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观念建构的意义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是化学基础知识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基础化学思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化学新课程目标提倡在中等教育阶段完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这一目标有助于化学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化学基本观念建构,重塑“氧化还原反应”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一方面能够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与学习方法,助其提升内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构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基础化学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心智发展与知识积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7]。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十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既要复习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__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__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者。

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__教学__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实例和实验方法;3.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特点;3.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法;2. 实验演示及小组讨论法;3. 问答互动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氧化还原反应,在引入中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概念和原理讲解教师通过板书或PPT向学生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注重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记忆,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反应方式的表示等。

三、实验演示及小组讨论老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演示,让学生在实验中对反应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在小组内讨论反应机理和反应方式的特点。

四、问题解答及问答互动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进行问答互动,刺激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课堂练习老师可设计适合课堂练习的题目,帮助学生强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通过课后总结和复习,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了理论讲解结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及问答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

同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章节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章节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章节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氧化
还原反应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能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教学内容: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子,引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

2.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反应的一种,具有电子的失去和获得。

3.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通过实验验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交替作用。

4.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理论,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5.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体验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发
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

霍邱二中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课题: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课型:新课课时:3课标要求: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即一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是氧化剂和还原剂。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最后得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结论,从而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再通过分析三个有得氧、失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在得氧、失氧的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的特征,进而从微观角度来说明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氧化剂与还原剂,教材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剂和还原剂下定义,并简单介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本节最后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也辩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会人类带来的危害,并指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类只有掌握化学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变化为人类造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⑵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化学学习的任务,增强社会责任感;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建立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⑷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氧化剂与还原剂;⑸学习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⑹通过典型案例,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通过对立统一关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归类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难点:⑴基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⑷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建立。

教学方法:导学、设疑、启发、合作、讨论、探究教学用品: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新课引入[思考与交流]C+CuO新课进行[板书]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在初中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中,请写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角度,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投影】火箭的发射、燃烧现象、钢铁的锈蚀、形形色色的电池及食物的变质【讲述】这些与人类生产生活、科学实验密切有关的变化都涉及到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一类重要反应。

观看聆听思考充满期待由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应用创设情境,从生活走进化学,激发学习兴趣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形成氧化【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的交流研讨栏目,下面5个反应中各物质元素的化合价(1)C+2CuO2Cu+CO(2)H2+CuO Cu+H2O(3)Fe+CuSO4=FeSO4+Cu(4).CaCO3=CaO +CO2(5)AgNO3+NaCl=AgCl↓+NaNO3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发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两种情况,变化或者不变,心中猜想,可能应该能够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温故知新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学情分析高一作为连接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的过渡时期,不同的学生又有不同的认知程度,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学活动的中心从教师引向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初中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氢气得氧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铜失氧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在原有基础的限制下学生在本节学习时对氧化还原本质的认识升华存在困难。

概念教学的一种新型建构模式——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

概念教学的一种新型建构模式——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
为 重 要 , 因 此 .确 定 的课 时 目标 就 是 让 学 生 能 由 表 及 里
等的教学 却鲜有示范课 。我们 深知 ,没有化学概念 ,学生
的 讨 论 、探 究 就 只 是 无 根 之 木 。 那 么 ,在 化 学 概 念 的 课 堂 上 就 只 能 回 归 传 统 的 模 式 — — 成 为 老 师 自导 自演 的 舞



, 1 R
年 粥
稚叫

概 念 教 学 的 一 种 新 型 建 构 模 式
-一 双 0 化 连 厦 庭 虐 氧
王 宇 宙
( 东 省 深 圳 市 宝 安 高 级 中学 ,广 东 深 圳 5 8 2 ) 广 1 18
乞一

摘 要 :分 析 教 材 ,明 确 知 能 纲 要 ,分 析 学 情 ,确 定 “ 最近 发 展 区 ” ,结 合 两 者构 建 一 种 新 型概 念教 学 的 支 架模 式 , 让 学 生 学 习 的 自主 性 更 强 ,让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更 优 ,从 而 实现 把 基 础 概 念 的 学 习也 变 成
有 较 强 的 理 论 指 导 意 义 ,但 缺 乏 实 际 的 课 堂 操 作 设 计 , 可 以 说 见 仁 见 智 ; 另 一 种 则 是 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情 境 进 行 了 十 分 细 致 的 分 析 和 设 计 ,甚 至 包 括 学 生 的 可 能 反 应 , 因 此 具 有 很 强 的 操 作 性 。但 是 教 学 设 计 毕 竟 只 是 一 种 预
的 比较 、分 析 和 归 纳 的能 力 。
三 、教 学 实 施
1 搭” .“ :搭 建 目标 — — 抛 砖 。 回顾 四 个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的 概 念 ,让 学 生 结 合 反 应 :F 233 0 e +C 0 2e3 O, F+ C 2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优秀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优秀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优秀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穿插在高一化学第四章囟素中进行学习的,这节内容的学习,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反应、理论及应用。

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化学电池等。

只有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直观地理解反应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良性循环,所以本节内容在中学化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教材包括两节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还原的本质,其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几种概念极容易混淆。

如按教材的授课顺序,不能最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所以本人在授课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重组了新的知识网络:通过从三个角度分析教材,从而掌握四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三个角度:得氧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得失电子的角度。

体现了在二期课改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观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从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通过断裂旧的化学键形成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或原子团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新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这是一个微观世界的反应行为,人的肉眼是看不到了,反应速度也是极快的,为了让微观的世界行为以宏观的形式反应出来,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反应过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结合多媒体教学,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

3、氧化还原理论,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结合我校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弱势,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能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失去信心。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完整版新课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包括: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2. 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类型;4.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5.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基本类型;2. 能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3.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及基本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氧化还原反应示例图;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属生锈、燃烧等实际生活中的氧化还原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 基本概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结合示例图进行分析;3. 化合价变化:讲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通过例题进行讲解;4. 基本类型: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2. 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类型;4.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5. 实际应用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反应1:2Na + Cl2 = 2NaCl反应2:Fe2O3 + 3CO = 2Fe + 3CO2反应3:Cu + 2AgNO3 = Cu(NO3)2 + 2Ag反应4:2H2O2 = 2H2O + O22. 答案:(1)反应1:氧化剂为Cl2,还原剂为Na;反应2:氧化剂为Fe2O3,还原剂为CO。

新课程“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研究

新课程“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研究
( )问题情 景 陌生 。一 些教 师为 了避免学 生凭 2
面, “ 氧化还 原” 又是 中学 化学 基本 理论 体系 中十 分 重要 的一部 分 。学 习并 较好 地掌 握 “ 氧化 还原 ” 概念 及其规律 对于 学生加 深对元 素化 合物 知识 的理
解具 有十分重 要 的意义 。笔者结 合 目前基 层学 校在
K I3 6 C = C + C2t+ HO、 2 1 2 a H- CO + H 1 K 1 3 1 32 A +NO I - 2 2= N AO+ H H O 2 a I23 2 t,甚至硫单质 “ s”与N O aH
溶 液 的反应 等 。在 繁复 的讲解 讨 论 中 ,学生 的注意
宜的。
()偏 离 主 干 知 识 。 为 了 增 强课 堂 教 学 中 的 3 “ 颖性 ”和 “ 战性 ” 新 挑 ,一些 教 师常 常故意 引入一 些 比较 复 杂 的 氧 化还 原 反应 让 学 生 进行 分 析 .如
我 省现行 的苏教版 普通 高 中课 程标 准实 验化学 教 科 书 中 , “ 化 还 原 ”概 念 的第 一 次 出 现是 在 氧
化学 教 学
20 0 9年 , 6期 第
新课 程 “ 氧化还 原 ’ 概念 的教 学研 究 ’
任 雪 明
( 江 省教 育厅 教 研 室, 江杭 州 3 0 1 ) 浙 浙 1 0 2 摘 要 :本 文 分析 了普 通 高 中化 学 新 课 程 “ 化 还原 ”概 念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并 结 合 苏 教 版 新 课 程 实 验 化 学 教 氧
K C2 7 2 2 2r 、H 0 、HN 2 氧化 剂 ,F S、C 2、N 3 0 O等 e2 u S H 甚至有 机物 等还原 剂 。让学 生依 据氧 化还原 反应 的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学实践研究——以“氯及其化合物”为例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学实践研究——以“氯及其化合物”为例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教学实践研究——以“氯及其化合物”为例欧阳志斌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是促进学生元素化合物认识方式发展的核心概念。

氯作为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需要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的代表性元素之一,具有丰富的价态,这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教学设计提供了可能。

通过氯气的制备、化学性质、用途的学习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实质和应用价值,拓宽学生从化合价角度理解和掌握物质性质的认识视角,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构建氧化还原反应、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氯及其化合物一、问题的提出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

无论是高一化学必修1旧教材还是新教材,在氯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之前,都只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只要求学生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把需要深度教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排在氯及其化合物之后[1]。

作为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需要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的代表性元素之一的氯具有丰富的价态,因此,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设计以氯气的制备、化学性质、用途为中心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既有利于重构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也有利于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本质和应用价值的认识,拓宽学生从化合价角度理解和掌握物质性质的认识视角。

二、设计思想笔者为“氯及其化合物”一节设计了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氯气的制备、化学性质、用途;暗线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2]。

以学习任务“如何以浓盐酸为原料制备氯气?”启发学生关注由于在转化中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应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氯气;对于使用哪些氧化剂、渗透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则通过希沃助手及时拍照,上传学生书写的反应方程式,教师做针对性评析,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利用“化学史话”引导学生采取电解法制取氯气以完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通过氯气用途的学习,在用作者简介:欧阳志斌(1983—),男,江西永新人,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

1、结合学习内容和自己教学实际,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氧化

1、结合学习内容和自己教学实际,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氧化

1、结合学习内容和自己教学实际,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经验与做法。

答: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化学教材难度明显下降,但是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和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很少,只需要学生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可,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要教会学生怎样从现象观察到本质,从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理解到自然现象里的体现。

化学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化学现象的千变万化、化学产品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一而学生本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新的化学科技不断出现。

新课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是要充分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析讲解,让老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由于缺乏相应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的认识,只是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此外,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微观层面的认识较少,而且存在于模糊或不科学的认识。

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状况只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的初步认识:已经具备电子得失、化合价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的知识,但并不系统;学生能力情况也并不是很强,经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生活,情绪和心理都处于较兴奋状态,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和条件下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简单的开始,慢慢引入新的知识。

面对一群刚刚步入高中生活的学生,如何使他们的思维由初中的一味接受到高中的自我获取的转变,不能再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初中阶段,高中的知识讲究理解,于是在引入一个新概念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对学生不断地启发、提示,加以适当的鼓励,最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观点。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课程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教学策略探克濮雪语(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甘肃酒泉)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的学习贯穿到了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巩固初中所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同时,又强化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电子转移;教学策略只有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进一步地探求和掌握这个反应的本质。

所以,教师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本质。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策略根据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储备对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才能保证后续的讲授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策略(一)在教学开始前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导入学案在开始讲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创设一些合理的问题情境,首先提出以下问题:上初中的时候咱们都学过哪些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类的呢?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反应类型,并列举一些对应的反应,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并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每一组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鼓励主动参与,甚至可以适当地进行询问,最后选几个组的学生发言总结,各个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再做进一步的总结归纳。

如此也可以多问几个问题,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后面老师讲解营造了一个相对热烈的积极的氛围,能够促进后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

(二)在教学关键之处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通常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短暂且有限的,那么教师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巧妙地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比如:在学生已经学过得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试讲初中化学氧化还原教案

试讲初中化学氧化还原教案

试讲初中化学氧化还原教案
时间:40分钟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
教学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能够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材:初中化学教材相关章节;
2.教具:投影仪、PPT、实验器材等;
3.实验: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二、讲解
1.介绍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
2.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3.通过实验演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反应类型。

三、练习
1.请学生根据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2.让学生解决几道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展示
将学生解答的问题展示在课堂上,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及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试讲,我发现学生对于氧化还原的概念理解还有待加强,应该在讲解上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去实践操作。

同时,在练习环节的设计上,应该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也是高中化学课程中不可避免的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去或者获得电子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指的是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指的是一个物质得到了电子。

这种反应在生产、地质、环境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非常重要。

针对教学策略的探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传递,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反应的过程。

例如,可以进行铁和铜离子的反应,让学生亲自观察化学反应,以此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2.强化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的概念非常广泛,需要涉及有关电子、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强化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从多个角度进行概念的阐述,增加学生的理解深度。

3.注重案例分析和应用实例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地质、环境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应用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探究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

基于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

反应与微观电子变化之间关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养成发现、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1 对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认识物质变化规律,养成发现、分析、解决化学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其个人素质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生在获得化学相关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基于这五个要素,教师需要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深挖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础、以“结构—性质”为主线建立认知,基于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经验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获得化学知识,从而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贡献,以及化学对其所在专业的意义。

然而以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要实现这一学习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从宏观角度辨识物质较为立体,学生接受较易,但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恰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从微观结构差异中认识物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对现象的观察较为直观,学生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然而学习化学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化学反应的规律,利用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除了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将知识迁移到专业相关的实际运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分析与评价.doc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分析与评价.doc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分析与评价一、教材分析:1.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氧化一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内容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一还原反应。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同时也为高三后部电化学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1.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评价】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比较恰到,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对初中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加深,体现知识的学习是螺旋式上升的,一点没有在教材的分析上体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比较到位,注重了重点和难点的区分,在实际教学中,难点并不定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课堂处理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二、教学目标分析:2・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有关概念;2.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本质。

2.2过程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2.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评价】基本上将本节课要达到的日标表述清楚,但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表述有点笼统,行为动词的选择不够恰当,理解比较难以测量,建议使用在课堂上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2009年,第6期
新课程“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研究
任雪明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本文分析了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氧化还原”概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苏教版新课程实验化学教材的编排特点,提出“氧化还原”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氧化还原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6-0038-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氧化还原”概念及其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由于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氧化还原”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困难。

而另一方面,“氧化还原”又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并较好地掌握“氧化还原”概念及其规律对于学生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结合目前基层学校在“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及规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氧化还原”概念教学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1“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现状分析
我省现行的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化学教科书中,“氧化还原”概念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化学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

而该概念较为集中的呈现则是在《化学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

从笔者对不同类型学校学科教学调研的情况看,有近一半以上的学校和教师选择了在专题二的教学中对“氧化还原”进行较为系统的教学。

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等,将教材后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移前和深化。

而从学生的掌握情况看,高一新生显然无法适应这种超前的高难度、高强度的教学安排。

《化学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能力要求过高。

《化学1》只要求学生正确判断某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分析方法(双线桥法)。

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经常出现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推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相关计算、物质被氧化(还原)次序的判断等超出学生能力的例题和习题。

(2)问题情景陌生。

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凭经验判断,增强“新鲜感”,便引入KMnO4、K2Cr2O7、H2O2、HNO2等氧化剂,FeS2、Cu2S、NH3甚至有机物等还原剂,让学生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分析和判断,甚至要求学生对“字母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

这样做对于刚刚处于知识形成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3)偏离主干知识。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新颖性”和“挑战性”,一些教师常常故意引入一些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进行分析,如KClO3+6HCl=KCl+3Cl2↑+3H2O、2Al+2NaOH+ 2H2O=2NaAlO2+3H2↑,甚至硫单质“S n”与NaOH 溶液的反应等。

在繁复的讲解讨论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脱离主题的问题情景所吸引。

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氧化还原主干知识教学目标的实现。

(4)难点集中呈现。

对于高一新生而言,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常见的两大难点。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经常发现“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这种使难点过于集中的方法显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全面认识和各个击破。

2“氧化还原”相关知识的编排体系
考虑到学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础以及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我省现行苏教版化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内容分散到《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等不同模块的各个专题中。

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的,同时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38
课程改革2009年,第6期
表1“氧化还原”相关内容在苏教版教材体系中的分布情况
3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认识“氧化还原”概念及应用的教学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其应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基本理论内容。

我们认为,应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安排“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

(1)重视基础,循序渐进。

由于目前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设置独立的化学学科,而初中《科学》教材中没有出现“化合价”的提法。

这就给高中阶段的“氧化还原”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高中“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分阶段深化落实的教学策略。

具体而言,高一年级教学中,应围绕“化合价变化”这个中心环节,让学生学会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依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电子得失情况;进入高二、高三的选修模块学习后,再根据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判断和书写电极反应、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并进行与氧化还原基本原理相关的计算等等。

(2)吃透典型,触类旁通。

学生在接触氧化还原反应之初,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比较陌生。

因此,在新课学习阶段,所选用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示例应该是学生较为熟悉的。

例如,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时,可选用初中及高一学习过程中教材和练习中常见的反应式,特别是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化学元素。

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较为新颖的反应示例。

各阶段例题的选用一定要有典型性。

如果在概念学习过程中选用哪些反应比较复杂、必须使用技巧才能解决的氧化还原问题,就会对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晰正确的氧化还原概念体系产生负面的影响。

(3)正确理解,合理应用。

无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有机化学反应中以得氧与失氧、加氢与失氢为特点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等方面找到科学合理的依据。

因此,我们在组织“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及理论的教学中不应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一些学校和教师采用“失羔羊”、“得将还”(与‘失高氧’、‘得降还’谐音)等口诀让学生背诵并运用。

这种做法虽然能起到一时的效果,但这种停留在表面上的死记硬背却不能真正起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例题分析,还是原理应用,都应力求让学生真正理清思路、正确理解、科学运用。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