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英语各题型高分解题技巧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英语各题型高分解题技巧大全
一、听力考查类型及解题技巧
1. 时间、数量、距离计算题
(1)对于考查电话号码、门牌号、航班号、车牌号等的题目需要边听边记所需数字。

(2)判断类数字题需要在听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中准确判断符合题意的数字。

(3)推断类数字题通常涉及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需稍加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 对话地点判断题
(1)注意听人在不同场所不同行为的谈话中所特有的名词、动词或其他词类;
(2)对话常见场所:办公室、旅行社、家庭、医院、机场、街道等。

3. 说话者意图、观点和态度题
(1)认真听取转折连词后面的信息,这部分通常是正确答案;(2)善于捕捉表达情感态度的形容词或描绘性的动词、副词等。

4. 人物身份以及关系判断题
(1)认真听取对话双方的称呼语,这是判断的关键;
(2)善于依据对话发生的场所进行判断。

5. 主旨要义归纳题
(1)抓住对话的第一句话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注意听取全文重复性词汇及其他实义词。

二、阅读理解考查类型及解题技巧
1. 细节理解题
(1)直接信息题
采用题干定位法,即先看文章后面的问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根据关键词定位到原文中,仔细比较所给选项与文中内容的区别,找到与原文相符的选项。

(2)间接信息题
采用语义转换法,即采用同义转换、概念解析或归纳事实等方法进行转换。

如题干将文中的词语换成另外的同义词语,或转换词性及结构等进行阐述。

考生需要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到原文中,运用以上方法仔细斟酌选项与内容的区别,确定最终答案。

(3)正误判断题
在解答时要带着原题回到原文中,看看它们之间的吻合性。

这类题目头绪繁杂,一定要避免急躁心理。

(4)数字计算题
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要求,迅速找到与之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将其分析整合,得出答案。

(5)排列顺序题
解答时可根据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事件发生、发展的正确顺序,也可采用“首尾定位法”,即先找出第一个事件和最后一个事件,迅速缩小选择范围,从而快速找出答案。

2.主旨归纳题
(1)判断最佳标题
文章的标题可根据主题句来判断,但在某些文章中,如记叙文,没有明确的主题句,这时就需要根据文中的事实细节,查找文章的“主线”,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做题时要特别注意标题的三大特征:醒目性、概括性和针对性,从而快速而又准确地选择出最佳选项。

(2)文章主旨大意
采用主题句定位法,即快速查找文章主题句,主题句是文章的核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通常位于首段或结尾段,但有时也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段落,因此阅读时要对文章的首段或结尾段以及各个段落的主题句都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3)段落大意
采用首尾兼顾法,每个段落通常都有一个中心,通常会在本段首句体现出来。

但采用归纳法的段落,细节表述在前,归纳概括在后,这样中心会在本段尾句体现。

最难判断的是某些段落根本就没有明显的段落中心,这时就要学会根据段落内容概括出中心。

3.推理判断题
(1)细节判断题
一般可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或者借助生活常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

其实只要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在关系,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就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2)文章出处或读者对象题
首先要对报纸、杂志、网络、小说、童话、广告、说明书、旅游指南、操作指导等文章的不同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文章特点对号入座,选出最佳答案。

(3)写作意图题
作者一般不直接陈述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客观地使读者信服某种想法。

做题时不但要理解文章的大意,同时还要具备对作者阐述问题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的能力。

(4)态度倾向或评论题
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隐含在字里行间或流露于修饰词之中,做题时要特别注意文中作者的措辞。

切勿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还要特别留意描写环境气氛的语言及表达情感、态度或观点的词语,最后还要结合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来进行判断。

(5)文章结构题
①了解文章结构的组织形式。

从段落组织方式上讲,常见的文章
结构有三种: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是平行关系,并且相对独立)、对照式结构(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

②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从论证方法上讲,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有
以下两类:Put forward a question→Analyze the question→Solve the question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Argument/Idea→Evidence→Conclusion/Restating the idea即“由论点到论据到结论或者强调论点”的过程。

(6)预测推断题
根据文章的组织方式和行文逻辑合理预测后文内容,尤其是依据每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这通常是引领下一段的语句。

4.词义猜测题
(1)根据定义或解释猜测词义;
(2)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3)根据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4)根据上下文的指代关系猜测词义;
(5)根据生活常识猜测词义;
(6)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三、阅读七选五解题技巧
1. 主旨概括句:在段首或段尾
全文主旨句主要依据各段的段落大意进行提炼归纳;段落主旨句主要依据该段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
2. 过渡语句:在段中或段尾
过渡语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行文作用。

做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有“总-分-总”结构,也有“分-分-总”结构。

在判断时要特别注意该空前后段的内容。

3. 逻辑语句:在段中
做此类试题要注意文章语句间的组合,一是要判断语句间的逻辑
意义关系:平列、顺序、层递、转折、总分、解释、因果等关系。

二是要借助句子之间的连接性词语来把握,因为连接性词语能表明这个语段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的基本关系。

四、完形填空考查类型及解题技巧
1. 句内层次类题目
仔细阅读空格所在句,揣摩空格前后的关键词语,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提供的信息,从而确定所填词在句中的作用和意义。

还要注意固定搭配,避免只注重汉语意思而忽视英文固定搭配的倾向。

2. 句际层次类题目
跳出空格所在句,放眼空格前后的句子,寻找与之相关的句子(句组),根据语境大胆地做出判断。

3. 语篇层次类题目
跳出空格所在句,放眼语篇前后文,寻找与之语义联系密切,信息相互呼应的句子。

五、语篇填空解题技巧
1. 有提示词(答案不超过三个词)
(1)动词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
首先找到空格所在句的主语,判断空格是否是谓语,如果是谓语,则依据本句的时间判断用什么时态,同时该谓语动词与主语是主动还是被动关系,另外,还要依据主语的数判断谓语是否用单三形式。

(2)非谓语动词形式
首先找到该句的主语和谓语,判断空格做定语、状语还是补足语,从而选用恰当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①主动与进行:doing
②被动与进行:being done
③主动与完成:having done
④被动与完成:done/having been done
⑤主动与将来:to do
⑥被动与将来:to be done
(3)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性转换
①空格前面是及物动词、介词、数量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冠
词(+形容词)”时,要用名词,同时要考虑是否用复数形式。

②空格做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时,多用形容词;
同时需要考虑用原级、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③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或句子时,多用副词;
同时需要考虑用原级、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4)代词
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的考查通常有提示词。

空格后面有名词做空格前面的及物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或在句首做主语,且提示词是人称代词it、he、she、they,we,you,该空格处一定是填物主代词形式its、his、her、their,our,your。

如果空格处是及物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且主语是相同的人或事,则要用反身代词
itself,himself,herself,yourself,themselves,ourselves,yourselves 等。

2. 无提示词(答案只能是一个词)
(1)冠词
空格后面是名词,空格前面无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或指示代词,多用冠词。

①使用定冠词的情景:特指双方熟悉,上文已经提及;世上独一无
二,序数词最高级。

②使用不定冠词的情景:泛指一类人与物,与one同义表数量,只
知有一不知谁。

词首字母读元音,此时冠词要用an,其他情景均用a。

(2)介词
判清空格后面是句子还是词汇,从而断定后面用介词还是连词。

考查介词的挖空通常无提示词,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空格后面部分是否有主语和谓语,如果有,则是句子,前面就该用连词;如果找不到谓语动词,则是词汇,前面需要用介词,这个词块做它的宾语。

(3)代词
对于人称代词宾格的考查通常没有提示词,要根据句式结构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的空格,如果空格后面没有名词,则认为空格是这个及物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这时,要根据前文所替代的内容,选择合适的人称代词宾格形式。

(4)并列连词
空格前后是两个分句,且是并列关系,多用并列连词and/but/or。

(5)复合句
空格前后是两个分句,且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多用复合句的引导词引导后面的从句。

①名词性从句
●主语从句
首先找到整个句子的谓语,谓语前面的从句是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
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的从句是宾语从句。

●表语从句
连系动词后面的从句是表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
一些抽象名词后面表示其内容的从句是同位语从句。

在名词性从句中,从句缺少主语、宾语或表语,用what引导,表示“……的情况/事情/话”;用which引导,表示“哪一个/类/种”;从句缺少状语用when,where,how或why引导;从句不缺少成分,句意完整,用that引导。

②定语从句
●如果从句跟在名词或人称代词之后修饰它们,则是定语从句;跟
在主句后面,用逗号隔开,修饰整个主句,则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从句缺少主语、宾语或表语时,指事或物用that/which,非限制
性定语从句只能用which;指人时用who/whom/that;表示“正如”或“像……一样的……”时用as。

●做定语修饰名词指所属关系时用whose。

●从句缺少状语时,指时间用when;指地点用where;指原因用
why。

③状语从句
置于主句前面、主句后面或插在主句中间,修饰动词或整个主句的从句是状语从句。

●表时间:before,until,while,when,as...
●表地点:where...
●表条件:if,unless...
●表原因:because,since,as,for...
●表让步:although,though,as...
●表方式:as,as if...
●表目的:so that...
●表结果:so...that...
●表比较:as...as...
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
1. 注意冠词考查类型,牢记冠词出错。

错误类型涉及多词、缺词和错词三种。

出错点在a(n)与the 的混用,a与an的混用。

单数可数名词前冠词的缺失及误加冠
词等方面。

2. 考虑名词单复数,注意可数与不可数。

若出现名词,要考虑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问题、单复数问题。

错误类型为错词型。

3. 遵循一致性原则,注意代词形式的误用。

主要考虑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指代错误,不定代词之间的误用、反身代词之间的误用、代词主格与宾格之间的误用、代词单数与复数的误用,反身代词与宾格代词的误用等。

4. 分析句子成分,注意形容词与副词的混用。

命题人通常从考生的汉语思维入手,即只考虑句意而忽视形容词与副词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形容词与副词的误用,形容词、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之间的误用。

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分析句子成分,做表语和定语表示特征时用形容词;做状语修饰动词或全句时用副词。

5. 注意介词错误类型,考虑介词搭配。

短文改错对介词的考查类型涉及多词、缺词和错词三类。

主要涉及在及物动词后接宾语时多加介词和在不及物动词后少加介词,介词的固定搭配以及介词的基本用法等。

判断时要着重观察动词后的介词以及介词的搭配是否正确。

6. 分析逻辑关系,把握全文时态基调。

改错时要重点分析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

主要设错形式为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的误用、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误用。

做题时要
把握全文时态基调,注意平行结构及主语与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要注意主谓一致。

错误类型为错词型,有时候也有多词情况。

7. 判断谓语还是非谓语,考虑非谓语动词形式的误用。

主要考查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误用,动名词与动词原形的误用、不定式是否省略to等问题。

错误类型涉及多词、缺词和错词三种。

短文改错中常常把谓语动词误用作非谓语动词或把非谓语动词误用作谓语动词,因此在解题时要多分析一个句子中会有多少个谓语的情况,是否其中一个应该是非谓语形式。

8. 判断从句类型,注意连词之间的误用。

短文改错对于连词的考查主要在于句子之间的关系。

并列句的逻辑关系以及复合句中连词的作用。

主要为“and,so,or与but”
“that与what”等连词之间的误用。

错误类型涉及多词、缺词和错词三种。

七、书面表达类型、阅卷评分元素及高分秘诀
1. 书面表达类型
(1)书信为主:建议信、咨询信、邀请信、道歉信、求职信、投诉信、祝贺信、感谢信、表扬信。

(2)邮件、便条、演讲稿、报道等为辅。

(3)话题与学生生活相关。

(4)提供情景,以提纲为主。

(5)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

2. 阅卷评分元素
(1)覆盖所有内容要点。

(2)应用较多语法结构和词汇。

(3)有效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

(4)三段式作文,一段一主题,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3. 高分秘诀
(1)交叉使用长句与短句,可以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在形式上更具美感。

(2)避免同一词的重复使用,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

(3)适当使用短语代替单词;恰当使用某些固定句型;灵活使用倒装句和强调句。

(4)适当使用非谓语结构,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熟练驾驭语言的印象。

(5)注意文章的过渡与衔接,合理使用过渡词汇。

(6)合理安排句型,注意把意思相近、相似、互为补充的句子整合为一个复合句,使重点突出,并要明确内在的逻辑关系。

(7)恰当使用高级词汇,凸显考生词汇量;适当使用名言警句进行点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