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文言文二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文言文二则》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则故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六年级让学生接触这两篇文言文,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专心致志,善于观察事物,实事求是。
可以让六年级的学生消除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地学习。
二是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够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过程方法:新课程倡导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给学生做适当的引导、点拨、鼓励、协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读熟成诵、悟理明志。
)情感态度:要让学生通过这两则故事的学习能够从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并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会学无终途、习无止境的道理。
能从课内外延伸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本课既然是一篇文言文,就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它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
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看,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所以要将此点作为难点来突破。
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利用课件、板书、简笔画等形式来突破解决。
三、说教法
以往的备课都是“备教材”,但是现在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要求教师从知识的
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
所以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注重“备学生”。
本课的教学是学生不太了解文言文,学生虽对其有很大的新鲜感,但在理解语言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如何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达到思维的兴奋点是我组织教学的关键。
文言文的学习要以读为本,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彻到“读”,为此我准备了“四读”。
一读,读通。
使学生能读准字音,解决字词障碍。
二读,读懂。
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三读,读细。
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四读,读出味儿。
初步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中,读懂和读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出语言的味儿,读出故事的味儿就是难点了。
其次因为这两则寓言,故事性很强也很接近孩子们的年龄与生活,孩子们又爱听故事,所以全过程以讲故事,说故事,明道理的形式贯穿始终。
四、说学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的文言文教学正适合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中获得新的收获。
正如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所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学生在这种“互换”中得到了更多的知识,也体味到了更多的学习乐趣。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内容,初步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第二课时的任务是品味语言,深刻领悟。
升华情感。
接下来我着重说一说第一课时的过程安排。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堂伊始,我声情并茂地用文言文讲《矛与盾》的故事,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听后的感受,在畅所欲言中进入学习状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
并且能够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对本课文言文的教学中。
(二)四读教学,学文悟理。
①一读,读通。
老师范读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即速度要慢,停顿得当,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然后学生自读,正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字圈出来,反复诵读。
然后根据课下注释理解字词。
在这里老师可以就学生易犯的错误,或不理解的地方做适当的提醒,如《学弈》中“诲”,应读四声。
几个“之”字分别代表什么。
《两小儿辩日》中“车盖”是指什么,有多大?这里老师可以采用简笔画或课件出示古车图的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再如“探汤”是什么意思?老师可以用想象情境找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汤”就是热水,“探”就是伸手去摸,“探汤”就是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
老师还可以在这里进行适当的扩展,如文中“汝”是“你”的意思,“孰”也
是“谁”的意思。
总之,在这部分教学中我坚持学生质疑,学生解疑,教师点拨难点的原则。
②二读,读懂。
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
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解决这一部分,老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学弈》这则故事很好理解,老师可以准备一幅两个学生跟着弈秋学弈的画,让学生用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来描述画的内容。
这样这则故事的大意就能基本理解了。
《两小儿辩日》比较难理解,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课文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对于《两小儿辩日》这种蕴含科学道理的文言文,在理解上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了。
例如,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小孩儿究竟在争辩什么?”这时学生的答案就会花样百出了,学生可能会回答“他们在争辩太阳是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还是中午的时候大”或者回答“他们在争辩太阳是早晨的时候凉还是中午的时候凉”等等类似这样比较混乱答案,那是因为文中争论太阳离地球远近的问题牵涉到参照物等科学知识,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知识而导致暂时的思维混乱。
我会带领学生走进故事,认真分析每一句话,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两个小孩儿是在争论,太阳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
3.三读,读细。
与“二读”相同,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同样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我会就一些重点或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强调,如《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要注意断句“思
/援弓缴/而射之”,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了。
再如《学弈》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句是文章的总结句,揭示文章要阐述的道理,老师要重点强调。
再如《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一个反问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4.最后一读,品读,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文章蕴含的道理。
在前面的三个“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对课文非常熟悉了,对于文章蕴含的哲理也是呼之欲出了。
《学弈》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我会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办法,让学生多发言,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类似的事情,体会出“三心二意”的坏处和“专心致志”的好处。
《两小儿辩日》中揭示的道理比较多,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集思广益,教师总结。
5.拓展延伸
一课时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或寓言,如《南辕北辙》《老妪磨杵》《囫囵吞枣》等,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六、总结
总之,本节课本着“大语文”的观念,紧跟新课标步伐,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始终,教师基本上做到了“退出课堂主角,成为幕后执导”的目标。
关于说课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与探讨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是教师备课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
高教师个人在同伴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教师与教育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1.1认识说课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对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课教师主要说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这样做。
它能集中而简明地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与教学风格;能较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智慧,架通了备课、上课与评课之间的有机关系;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上升到一定的理性层面,解决教学与研究、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矛盾,是一项基于学校、面向教师、服务实践的教学活动。
说课基本要素构成如下:
(1)理念——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解读教学行为、表达教学行为的理论依据;
(2)主体——教师(包括说者与听者);
(3)客体——所教的课程与教材;
(4)中介——以语言表达为主,配以文字、图像或实物演示;
(5)形式——个体阐述,群体评析、研讨。
说课形成的背景性要素:一是理论。
科学的教育理论即新课改理论以及学科课程标准;二是教案。
从教案中的教什么、怎么教为基础,构思“为什么这样教、这样做”,指出理论依据。
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将某节课的教学设计作理性化论述和实践过程的说明。
广义的说课由教案、说稿、口头表达以及听者的评价等构成。
从说课的时间段来看,说课还可以安排在讲课之后进行,这种说课能够把教师的课后反思、修正也纳入其中。
从说课的环境上看,广义的说课,也可集备中的说、说中的评、评中的研、研中的学于一体,成了新教改中集体大备课的一种重要形式。
1.2说课的特点
说课改变了教师个人写教案或集体备课议教案之后即进入课堂授课的传统模式;说课使教师的教学构思从隐性思维走向显性思维,从静态思维走向动态思维,从个体独立劳动走向群体合作劳动。
1.2.1理论性与科学性
教师在备课中,虽然对教材作了一些分析与处理,但这种分析和处理往往比较肤浅、感性。
说课是教师写教案基础的再提高,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上审视教材,这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疏漏与不足,进而修改授课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深入地解读教材、研究教材。
另外,说课的准备过程也是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说课的核心要点是“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而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这样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从高位上去构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从理性上去解析将要发生的教学过程。
教师为了说课,必须先有教案,再从教案转换成说稿,最后在同伴中进行讲演,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1.2.2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课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双向的备课交流活动,它符合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
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在评议说课中,都能通过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获益,尤其对说课的教师是最实在、最贴切的指导。
说课是新颖的教研活动,能带给教师更多的理性思考的各种说课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青年教师的教学评优活动、名师的说课带教活动和教学专题研究中的说课活动,其示范与辐射性则更为明显。
1.2.3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与人数的限制,备课组内2~3人,用20~30分钟时间,便可以在教师办公室里完成。
作为日常教研活动的说课,说课教师一般应在10~15分钟内完成,然后由同伴共同评析。
可见说课具有较强的参与合作性,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1.3说课的局限性
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头脑中的构思形成上课的书面计划,这就是教案。
对教案作理性思考,说出理论依据、构思的缘由、讲清道理就是说课。
无论是教案还是说课,都是课前预设、预想的。
教案与说课都是提高课堂实际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可见,说课的局限性就表现在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看不到随堂的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践效果。
此外,
预想的理性构思和具体的教学方案,还要靠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状态。
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说得好,但教得不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系列化过程性研究中,不能简单和孤立地好,或者教得好而说得不好的现象。
看待教师说课的好坏,要把说课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