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拼贴艺术在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拼贴艺术在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创作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载体,
短视频综合了语言表达、影像音频、图片等属性,拥有观看耗时短、内容表达集中、表现力强的特点而迅速发展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拼贴动画将不同材质、内容的元素进行重组、剪辑创作形成影像,极大地增加了影像的叙事性和表
现力,也为影像创作领域开拓出更多形式与风格,特别是近些年,伴随人们对实
事资讯、行业动向、历史知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也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了流量
时代下更广泛的创作思路和创新挑战。
关键词:短视频;拼贴艺术;泛知识
1泛知识类短视频创作的特点
由于碎片化的时间、播放时长、应用场景等条件的限制,使得碎片化、便捷化、硬核化成为了人们对短视频内容追求的目标。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与长
视频庞大的工程量相比,短视频在进行独立制作上更加便捷,模式也愈加大众化。
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拍摄和制作故事短片。
与微信、微博等传播方式相比,借助短视频传播故事内容具有更大的综合优势。
依附于短视频平台能够更好地处
理故事的主题内容,在制作短视频的过程中,创作者多以自己或周围人当下直接
捕捉的现实世界状态或真实经历为基础,进行视频整体氛围的情绪渲染,使得短
视频内容也逐渐普世化和生活化[1]。
泛知识类短视频作为短视频创作的一个垂直领域,它将各领域晦涩难懂的理
论知识,以更加简洁、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使得用户可以在几十秒至
几分钟内获取该领域一定的知识技能。
对于泛知识类短视频创作而言,创作主题
的选择、内容的策划和设计就显得举足轻重。
“干货满满”且符合碎片化阅读特
征必然是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创作趋势。
2拼贴艺术的概念与特点
早期的“拼贴艺术”一直作为装饰手法或组合形式出现在留世的作品中。
“拼贴”一词源于法语动词“collier”[2]。
是指将二维平面作为载体的基础上,对各报纸、布片或其他剪贴质料进行拼贴。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在美术百科上“拼贴”被定义为:“在用布、纸或板等材料制作的平面上用人工或天然材料如
报纸、布片等拼合而成的作品,即拼贴画。
”经过对国内外相关作品的解读,不
可否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拼贴艺术盛行的欧美国家,大多数人对拼贴艺术的
理解仍旧停留在一个狭窄的水平上。
从当今的艺术设计领域来看,拼贴艺术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装饰性粘贴,
而是一种将不同材料和内容元素进行分解重组,高度抽象成全新事物的艺术手法了。
在拼贴创作中,根据拼贴材料的纹理与特性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立体视觉表现。
材料的质地略有差别,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天壤之别。
依赖触觉神经制造千变万
化的触觉感受,结合视觉感知材料的特有属性,联想出相近的纹理质感。
通过不
同材质进行拼接,达到视觉上的层次感。
多重的材质的组合,使得整个画面层次
分明、错落有致又别具匠心,完美契合了视觉美学的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的更新,艺术家创作题材也越来越丰富。
水果、
纽扣珠子甚至废旧玩具、轮胎、动物骨骼,任何你想要使用的材料都可以成为极
好的创意拼贴素材。
复合材料的层次性使拼贴作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更为广泛。
加之不同的组合方式,材料中的图像都会随之产生新的象征意义。
以达达派先锋
人物汉娜·霍克为例,霍克以女性群体为主题内容,将一些看似简单且没有联系
的事物组合搭配后重现客观事物。
在她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她将杂志里面的人物进
行分解再加工,破坏其原有的现实意义,画面不再遵循现实空间的形式逻辑,使
观众能够重新理解作品的内核产生新的认知。
一个事物进入新的外部环境,会重
新获得与以前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即便新的意义或许仍有原有意义的影迹,也基
本不会影响象征意义的新内涵。
借助拼贴手法提高短视频的综合水平,可以积极且有效地填补拼贴风格的市
场空白,有利于当代社会中青年人在碎片化时间能迅速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
和思想内涵,促进影像拼贴领域研究创作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3拼贴风格在短视频领域中的特征
1.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在新媒体拼贴动画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同的拼贴方式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
风格。
数字化技术使文字、绘画、照片、印刷品、纹理、图案和影像等成为数码
影像,打破了传统动画的局限,使动画形象更具表现力。
拼贴风格的短视频在创作画面上将不同材质和蕴意的元素叠放在一起,配合
对比强烈的色彩和契合的音乐音效,通过主体不断变换,层层递进,展开叙述。
夹杂着创作者的客观记忆与主观感受,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
基于“混合媒介”
展现或和谐统一或独树一帜的视频风格,让创作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以展现。
2.丰富的传播途径
新型的互联网媒体带来了海量的艺术资源,为动画和短视频传播开辟了“非
院线”的渠道。
从哔哩哔哩、抖音、快手、LOFTER、新片场甚至微博等网站和APP,创作者通过上传不同的网站和APP增加曝光,使不同互联网使用偏好的用
户均有机会能获取到这段视频,可以欣赏到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动画和短视频作品,同时也为许多“默默无闻”的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和商业化的契机,也
拓宽了泛知识获取的渠道。
4拼贴风格在泛知识类短视频中的创作特点
台本设计上,深入浅出,用简单而有力的语言来表达视频内容。
与脚本的故
事相比,泛知识类短视频更强调信息的传递。
如何降低复杂知识的认知门槛,消
除用户对知识的认知壁垒,丰富用户的知识体验,拓展用户的知识领域,突破认
知的死角是泛知识类短视频最主要的传播目的。
视频制作上,通俗易懂、化繁为简。
受短视频时长的限制,用户在几秒或几
十秒内通过浏览图像、影像、音乐、字幕等元素来了解特定主题,基于此,画面
的视觉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泛知识类短视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科
学知识的直观展现,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传达信息。
既要做到浅显易懂又不失
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突出细节和重点,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资源。
在色调的
设计中,色彩的趣味性、丰富性和感染力会提升用户的留存,不局限于某种色彩
基调,色彩明快,但画面整体会有一定的色彩倾向激发观众认知动机,给人以完
整统一,简洁明了的视觉感受,使得视频整体风格统一。
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
获得学习与成长,也有助于后续提升其对视频主体的关注行为,提升视频流量,
引导观众关注账号,收获和积累粉丝。
受传播载体尺寸的影响,泛知识类短视频更侧重图像和视觉元素的简单运动,动效转场的设计需要“少而精”。
通过适宜的AE特效营造短视频风格,营造独
特的艺术气息。
去诠释丰富的视频内涵。
5拼贴风格的短视频的展望
虽然短视频创作兴起时间较短,但在创作者们对于内容和创作手法的尝试和
创新过程中,短视频在内容制作上也得以全面发展,从2D到3D,再到VR,创作
形式逐渐丰富。
在媒介技术与资讯可视化技术的双重发展下,拼贴艺术与短视频
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并融会贯通。
拼贴技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重组产生新的艺术作品,从产生到发展壮大都呈
现出别树一帜的特点,与短视频制作的结合更是使得创作者们在内容表现形式上
有了新的可能性。
拼贴艺术的应用增加了短视频制作形式,实现对艺术创作空间
的有效拓展,充分显示出短视频创作的现代化特征。
在短视频制作中,作为一种视觉呈现方式,拼贴艺术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长期以来,“拼贴”逐渐成为艺术家们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的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凝.拼贴风格GIF动画的艺术表现与应用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2018.。